【优化指导】高考政治总复习 活页作业23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优化指导】高考政治总复习 活页作业23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优化指导】高考政治总复习 活页作业23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优化指导】高考政治总复习 活页作业23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活页作业(二十三)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世界文化因不同而精彩,文化的多样性,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据此回答12题。1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abcd解析: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是传统文化,排除;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故排除。答案:b2正确对待文化的多样性,就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发展本民族文化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abcd答案:d3(2012山东高考)中国巨大的发展潜力形成了全球“汉语热”现象,而遍布世界五大洲的孔子学院,更是让中国的语言文化在全世界焕发出生机。这说明()文化交流能够增强文化影响力文化对经济有积极的反作用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abcd4(2012天津高考)由我国著名艺术家杨丽萍领衔的云南映象在澳大利亚演出,引起轰动。这个蕴含现代文化观念、充满美丽安宁意境、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歌舞剧,在澳大利亚观众中产生了认同感和亲切感。该剧引发澳大利亚观众共鸣的根本原因是()a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文化构成的b中华文化与澳大利亚文化具有巨大的反差c不同国家的人民具有共同的人文情怀d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作品能得到世界认可5人们往往将由自然条件的不同所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为“风”,而将由社会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行为规范之不同称为“俗”,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提倡“入乡随俗”。“入乡随俗”从文化生活角度看体现了()a各民族的文化共性b尊重文化的多样性c对传统文化的墨守成规d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解析: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风俗,“入乡随俗”是对该地方风俗的尊重,b项正确,a、d两项不符合题意,c项错误。答案:b6“我希望世界各地的文化之风都能尽情地吹到我的家园,但是我不能让它把我连根带走。”甘地这句名言强调的是()a要扬弃传统文化,革故鼎新b要承认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共同性c要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繁荣和发展d要吸取其他民族文化的长处,也要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特色解析:甘地的前半句话强调了要吸取各地文化中的精华,后半句强调的是要保持民族文化的特色,故d项最符合题意。答案:d7“微博”是近年出现的一种新的网络交流方式。2011年第三季度,新浪微博注册用户达到2.27亿。从文化传播与交流的角度看,下列对包括微博在内的网络交流方式认识正确的是()a意味着旧的文化传播方式的彻底消失b能够日益显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c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d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一个新陈代谢、不断创新的过程解析:网络媒介属于大众传媒,微博的用户数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现代大众传媒具有的特点和功能,b项正确。新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传媒的消失,a项错误。c项错在“决定”上。d项不符合题意。答案:b8图书漂流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的欧洲,读书人将自己读完的书,随意放在公共场所,如公园的长凳上,捡获这本书的人可取走阅读,读完后再将其放回公共场所,任其漂流,让下一位读者阅读,继续一段漂流书香。图书漂流()a是文化传播与交流的过程b是大众传媒的一种重要形式c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d能够最大程度地跨越时空的局限,传播文化答案:a9世界文字丰富多彩,这反映了()a文化的继承性和发展性b文化的多样性和民族性c文化的传承性和创新性d文化的稳定性与时代性解析:文化的丰富多彩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同时,也表现了文化的鲜明的民族性,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答案:b10龙在西方,是一种凶猛的怪兽,充满霸气和攻击性,为避免外国人对中国的误解,有专家建议今后不要把“龙”当作中国国家形象的标志。对此,你觉得正确的态度应该是()a赞同,因为文化的差异必定影响对文化的理解和尊重b反对,因为民族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c赞同,因为把握文化的共同性有助于不同民族文化的相互认同d反对,因为民族文化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物质根基解析:民族文化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可能会产生一定的误解。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即民族文化,这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民族身份的标志,对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只要是优秀的就应该保持,而不能因为误解就放弃,b项正确。a项“赞同”错误,且“必定”过于绝对。c项“赞同”错误,且“认同”的说法错误。d项错在“物质根基”上。答案:b11当中国的战国铜车马奔向希腊的雅典娜,当丹麦小美人鱼倾听非洲的木鼓,当中国紫禁城的青花瓷与德国德累斯顿的玛瑙杯在城市足迹馆彼此打量上海世博会书写了人类各种文明交流互鉴的新篇章。这表明()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不同国家文化有其共性文化交流推动文化发展文化渗透推动文化繁荣abcd解析:“上海世博会书写了人类各种文明交流互鉴的新篇章”体现文化交流促进文化发展,故选;表述错误;题干强调文化的多样性而非文化的共性,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答案:b12(2013福州检测)舌尖上的中国对大江南北的各色美食生态的讲述,撩拨着观众的味蕾,勾起观众的乡愁,有的观众因此按图索骥购买食材,尝试制作相同的美食,这表明()文化源于实践并促进实践的发展人们面临着文化消费的多重选择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大众传媒的商业性影响越来越大abcd解析:舌尖上的中国撩拨着观众的味蕾,勾起观众的乡愁,影响观众尝试制作相同的美食,体现;作为一档电视节目,舌尖上的中国对经济活动也产生重要影响,体现;虽表述正确,但与题干主旨无关。答案:b二、非选择题(共40分)13(24分)以“感受中国”为主题的澳大利亚“中国文化年”于2012年6月圆满结束。在一年时间里,中国在澳大利亚举办了近百场中国文化活动,将中国优秀表演艺术、视觉艺术、文学、电影、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集中介绍和展示给澳大利亚民众。其中亮点项目包括开幕演出云南映象、郎朗钢琴独奏音乐会、芭蕾舞剧牡丹亭末代皇帝、现代舞初祭、话剧恋爱的犀牛、展览新境界中国当代艺术展心灵的景象中国当代水墨以及中澳文学论坛等。“中国文化年”在澳大利亚掀起一股中国文化热潮,受到当地民众的热烈欢迎,为澳大利亚民众近距离了解中国、中国人民、中国传统与当代文化提供了契机。互办文化年作为两国建交以来开展的最大规模的文化交流活动,对增进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促进两国关系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中澳文化年的成功举办说明了什么?(2)结合文化交流的有关知识,回答中澳互办文化年的意义。解析:第(1)问考查文化交流的原因,即文化具有多样性,才有交流的必要和可能。第(2)问探讨文化交流的意义,注意从对双方文化发展,及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意义角度去分析。答案:(1)中澳文化年的举办,既展示了本民族文化的特点,又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充分说明了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2)中澳文化年的成功举办,说明了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不同民族之间,应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这是发展本民族文化和繁荣世界文化的客观要求。14(16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