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之路】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综合测评(六) 生态系统与环保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状元之路】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综合测评(六) 生态系统与环保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状元之路】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综合测评(六) 生态系统与环保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状元之路】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综合测评(六) 生态系统与环保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状元之路】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综合测评(六) 生态系统与环保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综合测评(六)生态系统与环保测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范围:必修3第2单元一、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7分)1(2011青岛高三摸底)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常用样方法,图示中黑点表示统计的个体,下列各图中有关取样的方法统计有误的是()答案:d解析:利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应该统计样方内和相邻两条边上的植物个体数,对于样方外的不作统计,故d项不正确。2(2011浙江理综卷)某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多种植食性动物,其中某一植食性动物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如下图所示。若不考虑该系统内生物个体的迁入与迁出,下列关于该种群个体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若a点时环境因素发生变化,但食物量不变,则a点以后个体数量变化不符合逻辑斯谛增长b若该种群出生率提高,个体数量的增加也不会大幅超过b点c天敌的大量捕食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下降,下降趋势与bc段相似d年龄结构变动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发生波动,波动趋势与cd段相似答案:a解析:若该种群出生率提高,数量将增加,但应该也在k值附近波动,不会大幅超过b点;种群数量波动下降的原因与食物、天敌相关,当食物缺乏或被天敌大量捕食后,下降趋势与bc段相似;年龄结构变动会导致该种群数量在k值附近波动。若a点环境因素发生变化,虽然食物量不变,a点以后个体数量可能会有所波动,但仍符合逻辑斯谛增长。3在调查某林场松鼠的种群数量时,计算当年种群数量与一年前种群数量的比值(),并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据此图分析得到的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前4年该种群数量基本不变,第5年调查的年龄组成可能为衰退型b第4到第8年间种群数量在下降,原因可能是食物的短缺和天敌增多c第8年的种群数量最少,第8到第16年间种群数量增加,且呈“s”型曲线增长d如果持续第16到第20年间趋势,后期种群数量将呈“j”型曲线增长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表示当年种群数量与一年前种群数量的比值,可推知第10年种群数量最少。4(2011天津理综卷)下表为三个稳定草原生态系统中植物调查的统计数据。草原类型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植物总种数16010080平均种数/(种数/平方米)201810平均产量/(千克干重/公顷)2 000900200旱生植物的种数比例25.0%49.1%78.0%据表可以确认的是()a在植物丰富的区域采用抽样方法获得数据b典型草原中各种群密度均大于荒漠草原c流经草甸草原的总能量大于典型草原d表中荒漠草原旱生植物的丰富度最高答案:d解析:表格中植物总种数包括该系统所有区域的所有植物物种,不能通过抽样方法获得该数据。因种数大小、产量多少等与种群密度大小不存在比例关系,所以尽管典型草原的植物种数等比荒漠草原大,但不能得出典型草原中的各种种群密度均大于荒漠草原。流经草原的总能量为平均产量与面积的乘积,因不知各类草原的总面积,所以不能得出总能量的大小关系。旱生植物的丰富度为植物总种数旱生植物的种数比例,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的旱生植物的种类分别是40、49、62种,可见荒漠草原的植物丰富度最高。5(2012广州六校联考)早在宋代,我国就出现了四大家鱼混养技术。下图表示某池塘中四大家鱼及其食物的分布,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四大家鱼在池塘中的分层现象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b此图表明四种鱼类在能量流动上的关系为鲢鱼鳙鱼草鱼和青鱼c鲢鱼和鳙鱼、青鱼和草鱼在混合放养时都是共生关系d若浮游动物大量死亡,则鲢鱼数量在短时间会增加答案:d解析:根据图示可以看出鲢鱼、鳙鱼和草鱼与青鱼在不同水层的分层现象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故a错误。鲢鱼和鳙鱼之间不存在捕食关系,也没有共生关系;青鱼和草鱼之间为竞争关系,故b、c错误。若浮游动物大量死亡,浮游植物数量会增加,则鲢鱼数量在短时间内也会增加,故d正确。6下图表示某弃耕农田植物种类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有关该地群落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硬木林阶段找不到生活在草地阶段的植物种类b在演替过程中,植物种类发生变化,动物种类也会随之改变c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的垂直结构发生了变化,但水平结构未变d在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增加,恢复力稳定性增强答案:b解析:在硬木林阶段仍可能找到生活在草地阶段的植物种类。在演替过程中,植物种类发生变化,提供给动物的食物也会发生改变,从而导致动物的种类随之改变。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都将发生变化。在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增加,抵抗力稳定性增强,恢复力稳定性降低。7(2011全国卷)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草原生态系统比农田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复杂b环境条件分布不均匀是形成群落水平结构的原因之一c我国南方热带雨林中分解者的代谢活动比北方森林中的弱d植物可通过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参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答案:c解析:我国北方四季分明,一年中温度变化较大,而南方热带雨林中温度、水分均较适宜,其分解者的代谢活动较强;草原生态系统比农田生态系统(农作物种类单一)动植物种类多,群落结构复杂;由于地形的起伏、光照的明暗、湿度的大小等环境条件分布不均匀使群落有一定的水平结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使无机环境中的co2进入生物群落,通过呼吸作用产生co2又归还到无机环境中参与碳的循环。8(2011山东理综)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a恒温动物的/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b哺乳动物的/值一般为10%20%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值d肉食哺乳动物的/值一般低于草食哺乳动物答案:c解析:a项,呼吸代谢消耗量的大小对/值有影响,恒温动物在外界环境温度变化时,呼吸代谢消耗量基本不变,而变温动物的呼吸代谢消耗量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在高温环境中,变温动物的呼吸代谢消耗量大,/值低于恒温动物,在低温环境中,变温动物呼吸代谢消耗量小,/值高于恒温动物。b项,相邻两个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该营养级的同化量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为10%20%。c项,提高/值,实际是提高对食物(饲料)的利用率,能够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d项,与草食哺乳动物相比,肉食动物消化吸收有机物能力强,而草中纤维素较多,难以完全消化吸收,随粪便排出的能量多,故/值一般较高。9(2012大连双基测试)如图表示一个海滩地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的食物关系。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细菌既可作为分解者,又可作为消费者的食物b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食草虫、线虫、海螺c若大米草死亡,将导致细菌数量增加,沼蟹数量亦增加d若喷洒只杀灭食草虫的杀虫剂,则蜘蛛数量将减少答案:b解析: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属于分解者,被线虫捕食的细菌属于消费者的食物;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海螺、线虫和食草虫均能以生产者为食,故三者应为第二营养级;大米草与藻类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大米草死亡会导致藻类数量增多,还会使细菌数量增多,细菌和藻类数量增多会导致线虫数量增多,进而导致以线虫为食的沼蟹数量增多;杀虫剂杀死食草虫,会导致蜘蛛的食物减少,进而导致蜘蛛数量减少。10(2011上海能力测试卷)人类活动会对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以下措施中,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是()a大量引进外来物种,使当地生物群落中的物种更多样化b禁止游人进入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地区,让生物自然繁衍c把沼泽地改造成农田,种植多种农作物,增加经济收入d在亚热带林区大面积种植速生桉树,以增加林木生长量答案:b解析:保护生物多样性应该从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方面进行。a项中大量引进外来物种,d项中大面积种植速生桉树都是人为因素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也就破坏了生物多样性,c项也破坏了自然环境,自然就破坏了生物多样性;只有b项措施能避免人为因素对环境和生物生活习性等的破坏,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11某草原上啮齿类以植物为食,右图表示啮齿类的密度与植物种类数的关系,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啮齿类的存在影响植物多样性b植物的多样性取决于啮齿类的密度c啮齿类能对植物进行选择d啮齿类的密度依赖于植物的多样性答案:d解析:分析图解可以看出,在一定范围内,植物的种类数随啮齿类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而当啮齿类的密度超过某一限度后,再继续增加,植物种类数却逐渐减少,由此可以判断选项a、b、c正确,而d项错误,因为啮齿类的密度不是依赖于植物的多样性,而是影响植物的多样性。12(江苏省黄桥中学2012届高三月考)右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t1t3时间内甲、乙种群均呈“s”增长bt4t5时间内乙种群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但出生率仍大于死亡率ct3t5时间内甲、乙两种群的年龄组成不同d甲、乙两种群有可能为竞争关系,甲的竞争力小于乙答案:a解析:t1t3时间段,甲种群为s型增长,乙种群接近j型增长。13(2012北京市西城区期末)在辽宁西部某地区的“三北防护林”,单一种植的是樟子松。一段时间松毛虫肆虐,使这一地区的防护林几乎成了不毛之地。这个事实最能说明()a樟子松本身的抗虫能力很差b松毛虫是专一性的侵害樟子松的昆虫c引入本地区没有的外来树种可抑制松毛虫种群的增长d物种单一不利于生态系统稳态的维持答案:d解析:物种单一,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低,生态系统的稳态不易维持。14(江西重点中学2012届联考)设计生态工程的常用方法之一是给食物链(网)“加环”,下图就是一种“加环”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残渣来培育食用菌和蛆蛹,实现了能量的反复利用b用玉米的副产品玉米芯生产木糖醇,可增加经济效益c用蛆蛹粪便作有机肥还田,利用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循环原理d在离开人的管理条件下,该生态工程仍可能正常运转答案:b解析:能量利用逐级递减,a错;玉米芯生产木糖醇提高了能量利用率,b正确;物质循环利用,能量不能循环利用,c错;生态农业中人起关键作用,d错。15(杭州高中2013届月考)奶牛场每天排放大量的粪便、饲料残渣,如不处理会严重影响周边人、畜的饮水安全等。下图是某奶牛场废水处理流程图。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废水流入厌氧池前,需经稀释处理,是为了防止微生物失水过多死亡b控制废水流入氧化塘的速率,除有利于氧化塘中有机物被充分分解外,还有利于无机盐被充分吸收,使出水口处的水质达到排放要求c输入此氧化塘的能量有太阳能和化学能,氧化塘前部的溶解氧含量比后部的多d氧化塘后部种植莲等挺水植物,有利于减少出水口处水中的浮游藻类,原因是挺水植物起遮光作用,影响浮游藻类进行光合作用答案:c解析:氧化塘后部有机物含量少,微生物耗氧少,含氧量高。16如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表示碳的流动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a是生产者,b、d、e是消费者,c是分解者b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a、b、c、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c该生态系统中食物网可表示为:de每增加1kg的体重,至少需要25kg的a答案:d解析:图中a是生产者,d、e是消费者,b是分解者,c是大气中的co2库。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此图中的食物链为ade,e要增加1kg的体重,至少需要10.20.225kg的a。17(2012西城区期末)人工湿地是为了处理污水人为设计建造的、工程化的湿地生态系统(见图)。对该人工湿地的作用效果进行检测,结果见表。其中化学耗氧量(cod)表示在强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氧化1 l污水中有机物所需的氧气量;生化耗氧量(bod)表示微生物分解水体中有机物所需的氧气量。调查结果显示此人工湿地生态系统中()项目cod(mg/l)bod(mol/l)总氮量(mg/l)进水750360700出水1505025a. cod、bod值越高,表明污染程度越低b植物的吸收作用可降低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c群落结构多样有利于生态系统稳态的维持d污水中有机物的分解只依靠进行无氧呼吸的微生物完成答案:b解析:由题意可知,cod、bod值越高污染程度越高;从处理前后总氮量下降可以看出,植物可吸收水中的氮等,从而降低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由调查结果不能得出群落结构多样有利于生态系统稳态的维持的结论;污水中有机物的分解主要依靠的是微生物的有氧呼吸。二、非选择题(共43分)18(2011广东卷)人们使用含三丁基锡、三苯基锡等有机锡化合物的油漆涂于船只、海洋建筑物等的表面,有效防止了海洋生物附着生长,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油漆中的有机锡可释放入海,对多种生物造成毒害。有关该污染物的部分研究如下,请回答:(1)较低浓度的有机锡即能抑制软体动物雌性个体的雌性激素合成,这些雌性个体的繁殖功能有何变化?_。小鼠在食用含较高剂量三丁基锡的食物后胸腺萎缩,请推测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各有何变化?_。该污染物通过_的富集可能对鱼类、鸟类甚至人类造成危害。(2)有机锡污染导致某海域一种鱼的种群年龄组成发生改变(如图),请预测该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_。(3)某海域受有机锡污染后,部分海藻以及多种软体动物的生物量显著下降,个别物种消亡,而沙蚕等多毛纲动物变为优势类群,这是在_水平上研究的结果。(4)以上资料表明,如果有机锡长期污染将会导致_下降,从而降低生态系统的_。若想探究海洋底泥中是否存在分解三丁基锡的细菌,以便用于今后的生态修复,筛选目标菌株的培养基成分为:蛋白胨、_、nacl、h2o和琼脂。答案:(1)繁殖功能下降失去细胞免疫以及部分体液免疫食物链(2)由增长型变成衰退型,种群数量下降(3)群落(4)生物多样性抵抗力稳定性三丁基锡解析:(1)考查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和生物富集作用。雌性激素分泌减少,会导致生殖功能下降。胸腺是t细胞成熟的场所,胸腺萎缩,t细胞不能生成,而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都需要t细胞的参与,所以免疫功能降低。生物富集作用的途径是食物链。(2)考查种群的数量变化,图表信息提取和分析能力。据图可知年龄组成由增长型变成了衰退型。(3)考查群落的研究内容。优势种群的研究属于群落水平。(4)考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微生物的培养。据第(3)小题可知有机锡长期污染会导致某些物种消失,因此使生物多样性下降,从而降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把细菌放在含有三丁基锡的培养基中培养,可以筛选出能够分解三丁基锡的细菌。19(江苏省黄桥中学2012届高三月考)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全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于2009年12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来自192个国家的谈判代表召开峰会,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即2012年至2020年的全球co2减排协议。下图1为碳循环示意图,图2为食物网。请据图回答:图1图2(1)碳在生物群落内以_的形式进行流动。(2)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是_作用;无机环境中碳的来源有(填数字序号)_。(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主要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功能。(4)若中的种群及相互关系如图2,其中鹰和蛇的关系为_。若鹰体内有机物增加15克,假设鹰从各条食物链中获得的能量是均等的,至少需要消耗植物_克。(5)中国政府作出了降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承诺,低碳经济与绿色生活方式引人关注。针对全球气候变暖,请你提出一项实现低碳承诺、减少温室效应的关键措施:_。答案:(1)有机物(或含c的有机物)(2)光合(3)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4)竞争和捕食875(5)保护植被,植树造林,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开发新能源等解析:(1)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以co2气体的形式循环,碳在生物群落中以含c有机物的形式传递。(2)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是光合作用,无机环境中碳的来源有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和化石燃料的燃烧。(3)前者体现物质循环,后者体现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4)鹰从三条食物链各获得5克能量。由植物兔鹰这条食物链消耗植物555125克,由植物鼠鹰这条链消耗植物555125克,由植物鼠蛇鹰消耗植物5555625克。(5)降低大气co2量的措施既包括降低co2的排放量,又可以增大光合作用吸收co2量。20(2010新课标全国卷)假设a、b、c、d是一个简单生态系统中最初仅有的四个种群,其a、c、d的营养关系为acd,a与b的关系如图,a是该生态系统主要的自养生物,请回答:(1)该生态系统中a和b的种间关系是_。(2)若d大量死亡,则一定时间内种群密度增加的种群是_,种群密度减少的种群是_。(3)若持续干旱使a大量死亡,c和d种群密度将会_。(4)当受到外界的轻微干扰后,经过一段时间,该生态系统可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说明该系统具有_。与热带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