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第四高级中学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第四高级中学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第四高级中学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第四高级中学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doc_第4页
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第四高级中学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201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1.秦朝郡县制与西周分封制相比较,最主要的差别在于( )a权力地位是否世袭 b是否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c是否拥有地方军权 d是否听从中央的命令2.江苏沛县是汉高祖刘邦的故乡。2009年5月18日,世界刘氏宗亲会馆在沛县落成。大批海内外刘姓子弟前来寻根问祖,联谊交流。这一事件与下列思想观念具有一致性的是( )a“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左丘明)b“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孔子)c“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项羽)d“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3.吕氏春秋记载:“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纣王虽幼,以嫡立。”材料反映了( )a财产继承的原则 b宗法制的基本法则c任人唯才的要求 d兄终弟及的传统4.孟子告子载:“诸候朝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有关这段历史材料反映的制度表述不正确的是( )a天子与诸侯的关系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b世代诸侯需由中央任命,诸侯国拱卫中央c东周时期这项制度随井田制的瓦解而崩溃d这项制度下土地的所有者与使用者是分离的5.商鞅一人多姓,史书上说:秦封于商,故号商君。卫之诸庶孽公子也,人称卫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其中“商”姓来源于()a自然的崇拜 b所在地方的地名 c母亲的族姓 d因功得到的封地6.姓氏起源一书对“宋”姓起源的解释:周武王克商灭纣,建立周朝,封微子(商王后裔)于商丘,建立宋国,共传36代,亡于楚国。宋亡国后,原王公之族散居各地,以原国“宋”为姓,乃成宋姓。上述解释中不能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 )a周朝实行分封制加强统治 b周礼是维护中央集权统治的有力工具c诸侯争霸是宋亡国的主要原因 d反映了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7.汉语中,“鼎”可作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其形成至少应追溯到(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商周时期 d.秦汉时期8.西周实行宗法制,根本上是要( )a.保证嫡长子一系的特权 b.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c.封邦建国,拱卫王室 d.保证王权的稳定9.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共同特点是强调 ( )a经济关系 b政治关系 c臣属关系 d血缘关系10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种“社会政治大转型”主要是指( )a从土地私有到土地国有 b从分封制到郡县制c从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 d从宗法制到分封制11.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制与西周的分封制相比主要特点是( )爵位世袭 官职由皇帝直接任命 确立中央到地方的行政机构 a. b. c. d. 12.秦朝建立了一套完备的中央政权组织,其中地位最高的三个官职是 a.丞相、奉常、卫尉 b.御史大夫、郎中令、太尉c.丞相、御史大夫、太尉 d.卫尉、御史大夫、廷尉13.秦始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 ) a、皇位世袭制 b、三公九卿制 c、皇权至高无上d、郡县制14. “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这则纪功刻石说的是( )a.周天子分封天下b.秦始皇统一六国 c.汉武帝开拓疆土d.忽必烈定乾元 15.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是 ( ) a夏朝 b秦朝 c汉朝 d唐朝16.唐朝时“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与此观念直接相关的制度是( )a世袭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17.明清两朝通过什么措施加强了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 )a设置郡县 b改土归流 c册封制度 d设立卫所18.丞相制度废除后,协助明朝皇帝处理军国大事的主要机构是( )a.枢密院 b.内阁 c.殿阁大学士 d.军机处19.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是哪一位皇帝统治时期( )a.唐太宗 b.宋太祖 c.明太祖 d.雍正帝20.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顶峰是因为它 a.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 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由皇帝一人裁决d.提高了大臣的地位与权限21.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对中国来说最严重的后果是 ( )a列强在沿海开放通商口岸 b法美等国借机签订不平等条约c大量洋货涌入,中国自然经济解体 d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22.标志着西方列强首先打开中国大门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23. “竹枪一支,打得妻离子散,未闻炮声震地;筒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屋,不见烟火冲天。”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外敌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b、说明中国人不勇敢,惧怕竹枪火炮c、说明吸食鸦片使中国人民内部相互残杀 d、揭示了鸦片输入的危害24.下列关于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内容的表述,正确的是 ( )第3页 共8页 第4页 共8页共a割香港给英国 b赔款2100万两白银c协定关税 d开南京等5处为通商口岸25. 某班设计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网页进行自主学习,页面设置了“历史背景”、“重要人物”、“历史文献”、“学习检测”四项链接。如果在增加一项新的链接,最合适的是( )a鸦片战争 b天国兴衰 c李鸿章 d天朝田亩制度26.谭嗣同在1896年有感中写到:“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诗句是有感于( )a.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海军全军覆没b.马关条约签订,台湾岛割让给日本c.清政府完全堕落为“洋人的朝廷”d.开辟新通商口岸,列强势力深入中国内地27.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的不平等条件的是(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c辛丑条约 d二十一条28.抗日战争时,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a.中日民族矛盾 b.中国人民同美蒋反动派的矛盾 c.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矛盾 d.人民内部矛盾29.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最主要的依据是( )a以反帝反封为斗争目标 b是资产阶级挽救中国的首次探索c首次由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 d辛亥革命取得民主革命的重大成果30. “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帝国主义最为典型的侵华罪恶之一。我们在研究“南京大屠杀”时,最有力的证据是( )a、当年受害者的控诉材料 b、历史专著中对“南京大屠杀”的描述c、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 d、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摄制的新闻照片31.西安事变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 b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推动c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d国民党内部分化加剧32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是( )a申谕英夷告示 b天朝田亩制度 c资政新篇 d共同纲领33我国著名历史学家、出版家郭志坤在秦始皇大传中说到,“从政治高度意义上考虑问题。始皇这个称号,对秦始皇来说,实在是当之无愧的。”以下评价“从政治上”最能说明始皇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当之无愧”的是( )a首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b开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c确立的皇帝制、郡县制影响深远 d统一文字传承了中华文明34徐天麟在西汉会要中说:“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以下制度的实行印证了这一观点的是( )a颁布“推恩令”b实行察举制c重用待从、秘书等,以削弱相权d郡国并行制351928年,江西省遂川县流传着这样的歌谣:“过新年,过新年,今年不比往常年,共产党军来到了,又分谷子又分田。”歌谣说明共产党在遂川县( )a奖励耕织 b开展武装斗争 c进行土地革命 d发动起义36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 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c.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372011年4月22日,媒体针对大学生药家鑫恶意杀人被判死刑评论认为,当代人才选拔缺失自我道德教育。而历史上我国特别重视当事人道德水准的人才选拔制度是( )a世官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第5页 共8页 第6页 共8页共38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写到: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这三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 )a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c通商口岸开放由内地向沿海扩展 d列强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39遵义会议在中国共产党成长历程中最重要的意义是( )a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b中国革命转危为安c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d标志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40 上海大公报曾经刊登了一段文字,:“星星点点,灯笼火把接二连三地燃料起来,很快,整个广场在夜色中透明了,并且颤耀着红的星星,黄的星星遍地灯笼火把颤颤跳荡,使人民无边无际的欢乐和希望化身在我们面前跳荡。”文章描述的情景是( )a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b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c抗日战争胜利 d新中国成立第卷(非选择题,共40分)41(13分)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材料二 中国明代的封建专制制度却起着完全不同的历史作用。它主要是建立在宗法性的自然经济基础和封建阶级结构之上的,因此,他就把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治统治当作自己的根本任务。郝侠君中西500年比较材料三 直至近百年来,才发生新的变化。皇帝和贵族的专制政权是被推翻了,代之而起的先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接着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盟的专政伟大的近代和现代的中国革命,是在这些基本矛盾的基础之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毛泽东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1939)(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和秦朝的主要政治制度。分析说明周秦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别。(7分)(2)明代的统治者在政治方面采取了哪些维护封建统治的措施?材料三的“皇帝和贵族的专制政权是被推翻了”具体指什么?(4分)(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政治变革的历史趋势。(2分)42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5分)材料一 世官制是先秦时期在选官用人方面所实行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春秋以来,宗法世族的削弱,动摇了世官制的根基;其时士阶层的崛起与私学的产生为职官制的形成创立了条件;而战国新人才观的提出以及郡县制和谷禄制的推行又为职官制的形成提供了思想理论依据和制度保障,从而使职官制逐渐取代世官制成为选官用人的主流。 李明浅论世官制向职官制嬗变的历史动因材料二 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材料三 曹魏黄初元年,魏文帝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 通典卷一四材料四 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唐人杨绾云:“近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优试策而已。”科举由应试人于一定时期,投牒自进,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然后为真正考试。 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 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先秦时期“世官制度”下,主要官员是通过怎样的方式产生的?先秦时期“世官制”被取代的原因有哪些?(4分)第7页 共8页 第8页 共8页共(2)根据材料二、三、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