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对勾】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综合能力测试3B卷 区域可持续发展.doc_第1页
【红对勾】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综合能力测试3B卷 区域可持续发展.doc_第2页
【红对勾】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综合能力测试3B卷 区域可持续发展.doc_第3页
【红对勾】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综合能力测试3B卷 区域可持续发展.doc_第4页
【红对勾】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综合能力测试3B卷 区域可持续发展.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综合能力测试三区域可持续发展(b能力卷)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第卷(选择题,共44分)本卷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每题所给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也不同。读黄河流域图,回答13题。1黄河流域作为一个区域,其划分的方法是()a利用单一指标划分b利用综合指标划分c以行政区域为指标划分d利用气候、地形等指标划分2甲湖泊面积不断缩小,要及时获取湖泊面积变化情况,最快捷的途径是()ars技术 bgps技术cgis技术 d实地考察3图中乙、丙、丁三地的最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a气候干旱、洪涝灾害、生物多样性减少b酸雨、水土流失、赤潮c荒漠化、水土流失、海洋污染d水土流失、荒漠化、泥沙淤积解析:区域的划分依据有很多种,黄河流域的划分是只以与黄河有关的单一标准划分的;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与特点:rs信息采集;gps定位、导航;gis分析、管理。要及时获取湖泊面积变化情况,属于信息采集;根据图中年等降水量线可知:乙地小于200毫米,为干旱地区,以荒漠化为主;丙地年等降水量在400800毫米,属于半湿润季风区,降水集中,植被稀疏,并在黄土高原上,以水土流失为主;丁地在渤海,受辽中南、京津唐两大工业区的影响,工业污染严重,还有陆上河流带来的生活污水、农业灌溉渗水、沿海及海上石油开发、石油运输等石油泄漏,都能造成海洋污染。答案:1.a2.a3.c(2013南通模拟)下图为江苏沿海海岸线变迁图,读图完成46题。4造成江苏海岸线古今位置变迁的主要原因是()a围海垦殖 b泥沙淤积c气候变化 d地壳抬升解析:从图中看出,江苏海岸线逐渐向海洋推进,主要是由于泥沙淤积造成的。答案:b5跟踪研究江苏海岸线变迁,常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有()rsgpsgis数字地球a bc d解析:跟踪研究江苏海岸线的变迁,需要用到遥感观测,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处理。答案:b6为了可持续开发利用江苏沿海滩涂资源,应()a围海造田,扩大棉花种植面积b兴修水利,建设旱涝保收农田c营造红树林,保护滩涂生态d发展滩涂养殖,打造湿地经济解析:由于滩涂土壤盐度较大,不适合发展农业生产,从可持续开发利用的角度讲,要开发滩涂,又要做到可持续利用,最好的办法是发展滩涂养殖。答案:d(2013德州模拟)以色列政府强调“科技立国”,创造出沙漠中的农业奇迹,使农业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下面是以色列的一个莫沙夫(合作社)农业生产模式图。读图,回答78题。7a、b两农田其中一个发生了病虫害,通过乙把信息传输给甲,则甲系统做出分析判断后,准确对发病农田进行防治。在这个处理过程中,甲运用了()遥感技术全球定位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北斗导航技术a b c d8假如在我国,这种节水模式最适宜借鉴的地区是()a东北地区 b西南地区c南方地区 d西北地区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根据图文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和综合分析能力。第7题,通过材料和图可知,甲系统首先对乙传输的信息进行空间分析与数据处理,用到的是地理信息技术;然后准确对发病农田进行防治,这个过程运用了全球定位技术。遥感技术是对地物进行遥远的感知;而北斗导航技术是主要服务于我国的空间定位技术。第8题,以色列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干旱,因此这种节水模式最适宜借鉴的地区是我国西北干旱地区。 答案:7.b8.d(2012福建卷)下图为中国某河干流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日蒸发量和日蒸发总量(各类用地面积与其日蒸发量的乘积)。读图完成910题。9影响该河干流区日蒸发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土层厚度和植被覆盖率b太阳辐射和土层厚度c植被覆盖率和水分条件d水分条件和太阳辐射10该河最有可能是()a塔里木河 b松花江c淮河 d珠江解析:本题组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重点考查影响蒸发量的主要因素及河流的判断。第9题,根据图中日蒸发量可以看出,在相同条件下,水体蒸发量最大,其次是耕地、林地,蒸发量最小的是建设用地。由此可以判断,影响该河流干流区日蒸发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植被覆盖率和水分条件。第10题,根据图中日蒸发总量和日蒸发量判断,该河干流地区草地面积最大,其次是未利用土地,建设用地和水体面积较小,由此可以判断该河流应位于我国干旱和半干旱区。选项中只有塔里木河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答案:9.c10.a读“四地区超载起止年份、持续时间和年平均超载率表”和“四地区草原退化趋势图”,回答1112题。地区超载起止年份(年)超载持续时间(年)年平均超载率(%)a197520103547b197920103118c198020103020d19822010281011根据图表信息,可判断()超载持续时间越长的牧区,年平均超载率就越大四地区中b草原退化速度最快1990年以来四地区草原退化的现象均呈上升趋势2010年,d区和a区超载面积基本相当a b c d解析:从四地区草原退化趋势图中可以看出四地区草原退化的现象均呈上升趋势,其中b地区草原退化速度最快。答案:b12有关四地区草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全球变暖对草原生态环境影响不大经济贫困是影响草原生态退化的惟一原因 通过划分草原保护区和畜牧区,使草原生态得以保护建立牧区灾害防御系统,能有效保护草原生态环境a b c d解析:全球变暖对我国草原生态环境影响很大,经济贫困是影响草原生态退化的重要原因,但不是惟一原因。只有正确。答案:c(2013金考卷)读下图,回答1314题。13尧、舜、禹三代帝王曾分别在平阳、蒲坂和安邑建都。下列关于三城建都的有利区位条件,正确的有()位于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靠近河流,供水、河运便利温带季风气候,气候较湿润靠近盐湖,有丰富的食盐供应a bc d解析:读图可知,三地均位于河流附近,且两旁有山脉分布,故三地应位于河谷地区,并非平原地区,说法错误。答案:b14解池中食盐资源的利用,最初是采取捞取法:天日暴晒,自然结晶,集工捞采。解池捞盐的有利自然条件是()a地势平坦,有利于捞盐b盐池盐度高c晴天多,光照强,蒸发旺盛d山脉迎风坡,风力强,蒸发快解析:结合题干可知,解池捞盐主要通过暴晒而自然结晶,说明该地晴天多,光照强,蒸发旺盛。答案:c福建是中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省份之一,吸收外资起步较早。图甲是19912007年福建三类产业结构比较与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图,图乙为福建区域图。据此回答1517题。15对福建省三类产业结构变化与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的分析,正确的有()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持续上升,第三产业变化不大产业结构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外商直接投资在第二产业的比重最大在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中,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成反比ab cd1690年代以来福建省吸引外商投资取得较大进展,其有利的区位条件主要有()矿产资源丰富政府政策优越与台湾隔海相望,著名侨乡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产业转移劳动力丰富,地价较低a bc d17为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寻求区域可持续发展,图乙中四地第一产业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区域发展为以杉木、毛竹、天然橡胶等为主的林业基地b乙区域发展为以龙眼、柑橘、苹果等为主的水果基地c丙区域发展为以水稻、棉花、油菜等为主的商品农业基地d丁区域发展为以蔬菜、花卉、水产品等为主的出口农产品基地解析:可以从图中根据图例得到第15题选c。第16题,福建省矿产资源匮乏,其他项都正确。第17题,甲地区位于亚热带山区,不适宜种杉木,乙地区位于亚热带,不宜种龙眼和苹果,丙地区不宜种棉花,丁地区位于福建沿海,由于城市化的发展,城市需要郊区农业的发展,主要种植蔬菜、花卉及发展水产品等。答案:15.c16.b17.d读我国“北水南调”工程规划示意图,完成1820题。18图示地区的南部需要从北部调水的主要原因有()河流域内降水量不大,蒸发较强河流域为我国主要商品粮基地,而河流域以沼泽为主河中下游地区人口较稠密,重工业较多,需水量大河含沙量较大,水质较差a、 b、 c、 d、解析:从图中看,北水南调是把松花江、嫩江的水调往辽河流域,东北地区北部与南部相比,南部蒸发较强,而辽河下游人口稠密、重工业较多,需水量大,供需矛盾突出。答案:b19该工程建成后,对哈尔滨的有利影响主要是()a缓解其水资源紧张状况b有利于该城市地域结构的调整c改善其航运条件d减小洪水危害解析:该工程从北向南引水,使供水区水量减少,因而有利于减小洪水危害。答案:d20该工程建设的有利条件是()a地势北高南低,可以自流引水b经过地区主要是沼泽等荒地,占用耕地少c输水线路短,线路里程不到300千米d输水干线经过地区以平原为主解析:由图可知,工程经过的地区多为平原,地势平坦,调水难度小,利于工程建设。答案:d区域产业竞争力系数表示该区域某产业的输出额占一定区域市场的比重,产业竞争力系数越大,产业竞争力也就越强。产业竞争力系数可以衡量产业转移的动态趋势。读甲、乙两地区某产业竞争力系数变化图及上海与浙江制造业在全国的竞争力系数比较表,回答2122题。上海与浙江制造业在全国的竞争力系数比较表制造业部门1990年2010年上海市浙江省上海市浙江省烟草3.571.035.955.38家具3.117.845.7211.9皮革6.316.172.5924.28文体用品25.513.549.7215.67普通机械9.361.7610.9914.86电子通讯11.540.7210.894.12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区在t1时和乙地区在t3时该产业的输出额是相同的bt3到t4期间,该产业可能向其他地区转移c甲地区在t1时开始输出产品d在t3时,甲地区开始向乙地区转移该产业答案:b22根据表格,关于19902010年期间的说法正确的是()a浙江省一直输出表中制造业的产品b上海的产业均有向浙江转移的趋势c上海的家具企业规模一直小于浙江d皮革和文体用品可能存在从上海向浙江转移的趋势答案:d第卷(综合题,共56分)本卷共3题,共56分。23(2012重庆卷)依据图文资料和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18分)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生态环境脆弱的西北地区是我国后备耕地资源主要分布区之一。为此,我国积极实施国际资源合作开发战略。据报道,俄罗斯经济发展部建议将远东的几百万公顷土地(下图中阴影所示区域)出租给外国投资者。我国投资者对此表现出极大兴趣。下图是“俄罗斯远东局部区域示意图”。(1)指出我国西北地区后备耕地资源开发不当会引起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4分)(2)俄罗斯拟出租土地所在区主要地带性植被是_。与我国西北地区相比,该区土壤水分含量_。(2分)分析全球变暖对该地区农作物生长的有利影响。(4分)(3)大豆是我国主要进口农产品之一。从土地资源和市场因素分析中国某企业拟在俄罗斯租地种植大豆的原因。(6分)(4)归纳在俄罗斯租种土地对我国耕地利用的积极影响。(2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西北后备耕地资源现状、俄罗斯土地资源优势及全球变暖对其农业发展的影响、俄罗斯发展大豆种植的区位优势以及在俄罗斯租种土地对我国耕地利用的积极影响。(1)我国西北地区地处我国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区,农业生产以灌溉农业为主,容易造成土壤次生盐碱化;地表水资源缺乏,植被不良,发展农业易造成土地荒漠化;水资源短缺现象加剧;不合理开发后备土地资源还会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危及该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2)俄罗斯拟出租土地位于东西伯利亚地区,以亚寒带针叶林为主,该地区位于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区,降水较多,温度较低,蒸发较弱,土壤水分含量较高,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主要是热量。全球气候变暖可以改善该地区的热量条件,使农作物生长的时间延长,同时扩大农作物种植范围。全球变暖还会增加该地区的降水量。(3)在俄罗斯租地种大豆可以解决我国耕地资源短缺,后备耕地资源有限的问题。而且,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迅速,消费能力强,市场需求大。(4)在俄罗斯租种土地可以减轻耕地资源利用强度或有利于因地制宜优化调整耕地利用结构。答案:(1)土壤盐渍化;土地荒漠化;水资源短缺加剧;生态系统多样性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2)亚寒带针叶林高。有利影响:热量条件得到改善;适宜农作物生长的时间延长;农作物种植范围扩大;农作物可利用的水分增加(降水增加)。(3)我国耕地资源短缺,后备耕地资源有限,俄罗斯耕地资源充足;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迅速,消费能力强,市场需求大。(4)减轻耕地资源利用强度或有利于因地制宜优化调整耕地利用结构。24充分认识区域地理特征,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保护生态,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分析回答问题。(18分)材料一:我国北方区域示意图材料二:a省区形成了一条绵延上千千米的“奶牛带”,饲养着130多万头奶牛,这条“奶牛带”上分布着100多家乳品加工企业。近年来,伊利集团还在北京、上海、天津、青岛、兰州等地建立了生产基地。(1)“奶牛带”上的乳品加工企业布局的有利区位因素是什么?伊利在上海建生产基地,主要出于什么目的?(4分)(2)在生产发展的同时,许多地区地表植被退化严重,c地区尤为突出。简析由当地农业生产方式造成植被退化的主要原因。(2分)(3)图中b区域是我国21世纪建设的重要能源基地。下图为该能源基地某产业链示意图,填出d处的工业部门。(2分)(4)2010年11月国家实施“西电东送”重点项目之一的“宁东直流输电工程”向山东省正式送电。简要分析变“输煤”为“输电”对山东省的能源开发利用有何益处?(6分)(5)宁夏回族自治区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尝试对南部山区部分群众整体移民搬迁到北部有灌溉条件的平原地区,这种移民方式被称为“吊庄移民”,至今已取得显著效益。简要分析“吊庄移民”对移出区的有利之处。(4分)解析:(2)c地为农牧交错地带。(5)“吊庄移民”移出区为宁夏南部生态环境恶劣的地区,这些地区“一方水土不能养活一方人”。答案:(1)接近原料产地。接近消费市场,降低运输成本。(2)过度放牧、过度农垦。(3)电力工业。(4)缓解山东省电力供应紧张、能源短缺的压力;缓解交通运输压力;优化能源结构,利于保护环境。(5)使南部人口容量趋于合理,利于留下的人口脱贫致富;利于恢复南部自然生态,减少水土流失。25(2012福建卷)下图示意中国东部某区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大力扩大文化、软件和信息服务、商贸流通、金融保险等新兴服务出口。积极支持东部地区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进一步提高能源、土地、海洋等资源的利用效率。表 1991年和2008年r河三角洲经济区各类用地比重(%)年份水田旱地林地草地园地城镇陆地水域滩涂未利用地199148.0814.4718.720.340.219.657.960.350.22200841.879.8917.270.040.0323.916.350.630.01(1)描述图示区域地形的主要特点。(6分) (2)分析r河河口地段多沙洲的自然原因。(4分)(3)据表归纳r河三角洲经济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特点,并指出该变化对自然地理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6分)(4)分析r河三角洲经济区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的社会经济原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