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师范大学五华区实验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1页
云南省师范大学五华区实验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2页
云南省师范大学五华区实验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3页
云南省师范大学五华区实验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4页
云南省师范大学五华区实验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南师范大学五华区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满分100分,考试形式为闭卷,考试时间150分钟) 得分: 第卷(选择题 共20分)一、(8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 煤屑(xi)混沌(hn)椭圆(tu)婆娑(su)峭楞楞(ln)b. 譬如(p)平仄(z)扫帚(so)纤细(xin)梵婀玲(fn)c. 橄榄(n)廿四(nin)阴森(sn)蕈菌(xn)蓊郁(wn)d. 似的(s)踱着(du)厦门(xi)颓废(tu)颤动(zhn)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在这次演讲比赛中,来自基层单位的选手个个表现出色,他们口若悬河,巧舌如簧,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b.陶渊明早年曾经几度出仕,后来因为不满当时黑暗腐败的政治而走上归隐之路,过起了瓜田李下的田园生活。c.抗洪救灾形势严峻,各级领导都坚守岗位,没有擅离职守、久假不归现象,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d.五四时期,革命青年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奔走呼号,奋不顾身,表现出高尚的爱国情操和不屈的斗争精神。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近视患者都应当接受专业医师的检查,选配合适的眼镜,切忌不要因为怕麻烦、爱漂亮而不戴眼镜。b.本市国税局绘制出“税源分布示意略图”,解决了税源管理辖区划分不清、争议扯皮等问题的发生。c.为加强国际交流,提高山东环保产业水平,省政府拟举办“生态山东建设高层论坛”暨第五届环保产业博览会。d.日本在野党强烈指责财务大臣“口无遮拦”、公开谈及政府去年入市干预日元具体汇率的行为是极不负责任的。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 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过去的儿童教育是注入式教育,只要把种种的死知识、死教训装入他头脑中,就以为满足。_,_,_,_ ;_。儿童自由的读物,实在极少。我们出版这个儿童世界的宗旨就在于弥补这个缺憾。教师教一课,他们就读一课刻板庄严的教科书,就是儿童的唯一读物我们虽知道之前的不对然而小学校里的教育仍旧不能十分吸引儿童的兴趣而且各种教育,仍旧是被动的,不是自动的也想尽办法去启发儿童的兴趣a.b.c.d.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7题。(6分,每小题2分)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夷:平坦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观:观看c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阳:山的南面d.往往有得得:心得,收获6下列句中加点的“之”字与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一句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b.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c. 褒之庐冢也d.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 7. 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活用类型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a.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b. 顺流而东c. 下江陵d. 火尚足以明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共6分,每小题2分)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以次进次:顺序b.荆轲顾笑武阳顾:照顾c.群臣怪之怪:以为怪d.乃引其匕首提秦王引:举起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荆轲勇武淡定的一组是(3分)( )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因左手把秦王之袖卒起不意,尽失其度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a.b.c.d.第卷(非选择题 共80分)四、(19分)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每小题2分) (1)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译文: (2)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译文: (3)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译文:_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每空0.5分)(1)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靡有朝矣。(诗经氓)(2) ,又申之以揽芷。亦余心之所善兮, 。 ,自前世而固然。 (离骚)(3) ,长路漫浩浩。(涉江采芙蓉)(4) ,乌鹊南飞, ,何枝可依?(短歌行)(5) ,鸡鸣桑树巅。 户庭无尘杂, 。 ,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6)是日也,天朗气清, ,仰观宇宙之大, , ,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兰亭集序)(7) ,凌万顷之茫然。 ,而不知其所止; ,羽化而登仙。(赤壁赋)13.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5分)最爱东山晴后雪宋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注】本诗为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二绝句中的一首。(1)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3分)答:_ (2)请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中“软” “涌”二字的妙处。(2分)答: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16分) 负重的河流黄毅这是每一本地理书上都提到过的著名河流。一条河流在哪里出现,从哪里经过,又归属于哪里,决不是偶然的事。塔里木河的出现,再一次证明作为一条河流的必然性和必要性。环峙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冰峰雪岭,阻隔着来自外界的声音。那些充满雨意的雷声只能在别人的天空奏响。那些令人神往的潮音,只能打湿他乡的梦。极度干旱的沙漠,裸陈着对天空的一次次叩问,而降雨量几乎等于零的天空,又一遍遍让塔克拉玛干落寞失意。巨大的苍黄壅塞着胸间,铺天盖地的尘沙装满眼眶。多么需要水,她是生活的全部,是生命中的生命。这是一条多么率直的河流,坦荡、刚烈而勇敢。该扬波的时候必定扬波,该隐忍的时候必定隐忍,该奔涌的时候一定奔涌,该潆洄的时候一定潆洄;流就流出气魄,纵横捭阖,摧枯拉朽;流就流出韵味,一波三折,百转千回。你再不会见到反差如此巨大的河流。在枯水期,那是生命的一次休整与放松,河水浅吟低唱,嘤嘤细语,有些地方甚至大段大段露出河床,看上去是那样的羸弱;而洪水期却是一次生命的张扬与放纵,浩浩荡荡,左奔右突,把河床扩大到几倍,处处呈现的是强悍与力量,时时迸射的是阳刚和霸气。就是这样一条河,最终却不能冲出沙漠。当塔里木河挟着昆仑山的冰雪,一路呐喊冲向沙漠的时候,塔克拉玛干却不动声色,集合了亿万的沙粒,用最柔软的办法,让河水就范。当塔里木河切割开沙漠柔软的皮肤,你看到河的确是赢家,可是到最后,它却锈蚀在沙漠的肌体里,最终折断;当塔里木河饱蘸着冰雪水,在塔克拉玛干这张巨大的纸上写出一笔劲道的点画,那个2 750公里的笔锋却在意犹未尽的时候,被沙漠吸尽了最后的墨迹有河总是有树。树是河流的另一种形式,是河接近蓝天白云的一种方式。站立起来的河,哗哗的林涛,让鸟像鱼一样游来游去。追随塔里木河的,是郁郁苍苍的胡杨林。他们高壮精神,粗枝大叶,缘着塔里木河这条苍青的脉管,排列着森森然的汗毛,英姿勃发。但是离塔里木河愈远就愈让人感到吃惊甚而震惊那是些脱去了绿色的树他们死了,但是还以树的姿态直立着。是塔里木河抛弃了他们,还是他们走得太远?他们成了沙漠上没有归宿、没有目的、不知道要往哪里去的流徙者,他们永远挺起胸膛在走,而永远走不出这块沙质的土地。塔里木河在不断萎缩,他的退却不仅让百万胡杨流离失所,更严重的是让人类自己饱尝苦果。罗布泊这个巨泽的消亡,与三大水源之一的塔里木河的断流,有着直接的关系。据清代西域水道记记载,罗布泊人“素习水居,不便陆徙”,而罗布泊据说在上世纪60年代还有水,彻底干涸也就是近几十年的事。罗布泊人实际上应该是沙漠中的渔民,常以中空的胡杨树一劈为二作为行舟,在水面往来穿梭,迅如利箭。如今没有了水,罗布泊人只能以土为生。他们曾经以湖泊为伴,渔歌唱晚,渔樵互答,何曾想到周围的沙漠日近?何曾想到有一天河水会断流?又何曾想到一片汪洋的大湖会彻底干涸?他们在罗布泊生活了几十代人之久,有一天忽然就被湖泊抛弃了!这是上苍对他们的戏弄,还是对世代拥有汪洋大泊的人以往的漫不经心和虚掷的惩戒?这是每一本地理书上都写进去的著名河流。我们愈是热爱,我们愈是惶恐;我们愈是负疚,我们愈是失魂落魄。一条河从昨天流到今天还要去明天,而我们的内心竟不能轻松如浪波。哦,塔里木河,你为什么这样浑浊?为什么又这样滞重?(有删改)1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文章两次提及塔里木河是每一本地理书上都写到的著名河流,前后照应,反复强调,蕴含着对塔里木河现状的深沉喟叹。b.“那些令人神往的潮音,只能打湿他乡的梦”,形象地表现出沙漠对水和生命的渴望,蕴含着作者对沙漠缺水少雨的无奈与同情。c.作者赋予河流与沙漠以生命,河流率直勇敢,任何时候都浩浩荡荡,奔流不息;沙漠静寂无声,却用柔软的办法让河水就范。d.文章用历史材料证明罗布泊人在清代依然与湖为伴,古今对比,更能说明塔里木河的萎缩对人类文明产生的巨大影响。e.作者认为缺乏对河流的珍视与保护,人类最终将自食其果,为此从不同方面对塔里木河的断流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15.文中第段写胡杨林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答:16.从全文看,作者为什么说塔里木河是一条“负重的河流”?(4分)答:17.塔里木河带给我们很多启示。请结合文章,就河流与文化的关系谈谈你的思考。(4分)答:六、(5分)18.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2分)爱心是昏暗夜空中的歌谣,使孤独者感到了慰藉;爱心是茫茫沙漠中的绿洲,使跋涉者感到了希望。 答:_ _ _ 19.请筛选、整合下面文字中的主要信息,拟写一条“年画”的定义。要求:语言简明,不超过40字。(3分)年画是民间很常见的一种图画,大多于农历新年到来时张贴。年画画面线条单纯,色彩鲜明。传统年画多为木版水印制作,主要产地有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和山东潍坊等;现代年画则多为机器印制。年画的常见题材有合家欢、看花灯、胖娃娃、五谷丰登等,也有以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为题材的,多含有吉祥喜庆的意义。年画历史悠久,早在宋代就有相关记载;清代中期,年画尤为盛行;至今还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答:_七、作文(40分)20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孟郊)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在这些神圣的心灵中,有一股清明的力和强烈的爱,像激流一般飞涌出来。甚至无须倾听他们的声音,就在他们的眼里,他们的事迹里,即可看到生命从没像处于忧患时那么伟大,那么丰满,那么幸福。(罗曼罗兰)请根据材料,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阅读积累,以“忧与爱”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 1)字迹清楚,卷面整洁。 (2)不少于800 字的。1、【解析】选c。a项,“峭楞楞”的“楞”读ln;b项,“梵婀玲”的“梵”读fn;d项,“似的”的“似”读sh,“颤动”的“颤”读chn。2、【解析】选d。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词语解释语言环境判断巧舌如簧:舌头灵巧得就像乐器里的簧片一样,形容能说会道,善于狡辩,多用作贬义语境中意在表达选手令人惊奇的口才,没有贬低的意思褒贬不当 瓜田李下: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语境中是说陶渊明田园式的生活,与“引起嫌疑”无关望文生义久假不归:长期借去,不归还语境是说官员没有长期请假不回来的现象不合语境奔走呼号:一边奔跑,一边喊叫,形容为办成某事而到处宣传,以争取同情和支持语境中“救亡图存”等词语凸显困境符合语境3【解析】选c。本题考查辨析语病的能力。a项,双重否定不当,应去掉“切忌”或“不要”,或将“切忌”改为“切记”;b项,句式杂糅,去掉“的发生”;d项,句意不明,“极不负责任的”既可指在野党也可指财务大臣,“公开谈及”的主语既可以是在野党也可以是财务大臣。4、【解析】选b。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的能力。题目给出的语境是儿童世界的出版背景,重点陈述的是注入式教育的弊端,儿童读物的匮乏。语段开头的句子陈述的是什么是“注入式教育”,所以第句对注入式教育的评价应放在第一处横线上,由此可排除c、d两项;a和b的区别在于和的先后顺序,第句陈述儿童读物的贫乏,所以放在第句前面的应是第句。由此可知答案应是b项。5.b6.【解析】选b。b项和例句中的“之”均是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使主谓短语充当句子成分。a、c两项中的“之”是结构助词,的。d项中的“之”是代词,代华山洞后洞,解释为“它”。7【解析】选d。明: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例句与其他三项均为名词用作动词,分别为“筑舍定居”“命名,称”“向东”“攻下”。8. 【解析】选b。顾:回头。9. 【解析】选c。c项,连词,表修饰。a项,副词,于是/副词,才;b项,副词,于是/介词,依据;d项,代词,指群臣/助词,表商量或希望的语气。10【解析】选c。题目要求选出直接表现荆轲勇武淡定的选项,都是直接表现这一特点的;则是秦王及群臣的表现。故选c。11(1)有个懈怠想要想退出的伙伴说:“再不出去,火把将要烧完。(2)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异奇特、不同寻常的景象,常常在那险阻僻远的地方,因而人们很少到达那里,所以,不是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3) 北方边远地方的人,没有见过天子,所以害怕,望大王稍微原谅他些,让他在大王面前完成使命。12、(1) 夙兴夜寐(2)既替余以蕙纕兮 虽九死其尤未悔 鸷鸟之不群兮 (3)还顾望旧乡(4)月明星稀 绕树三匝 (5)狗吠深巷中 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6)惠风和畅 俯察品类之盛 所以游目骋怀 (7) 纵一苇之所如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13.(1)诗人只顾追寻胜景而不觉春寒,驻足春风夕阳中凝望东山,对东山雪景充满喜爱之情。从这些动作与心理的描写中,可以看到一个心境悠闲、陶醉于自然美景而欣然忘我的诗人形象。(2) “软”字以触觉写视觉,生动地写出了夕阳余晖可感可触、柔和温暖的独特美感;“涌”字运用比拟的手法,形象地描绘出在夕阳红光映照之下,白雪覆盖的东山如银涛涌出的奇丽景象。14.【解析】选ce。本题综合考查分析作品结构、表现手法,概括作品主题和欣赏作品形象、内涵的能力。c项,“任何时候”与文章第段“你再不会见到反差如此巨大的河流”及相应的阐述矛盾。e项,第段“这是上苍对他们的戏弄,还是对世代拥有汪洋大泊的人以往的漫不经心和虚掷的惩戒?”,选择问句表明作者并没有确定“人类最终将自食其果”15.【解析】本题考查赏析作品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审题中需要抓住“胡杨林”“作用”“分析”等字眼,答案应该起笔于“胡杨林”,即谈胡杨林的形象特点和胡杨林在内容及结构上的作用。答案:生动地刻画出胡杨林坚韧顽强的形象,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深化主题,以胡杨树的生死暗示河流的变化,表现生命离开河流后的困顿;由河到树,由树到人,承上启下,结构更加严密。16.【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题目,需要抓住“为什么”入题,简单说,就是“负重”表现在哪些方面。而“负重”这个词语不是对塔里木河的赞扬,而是蕴含着作者深深的慨叹,这是我们在回答这个问题时需要把握的情感基调,也是我们寻找答案的着力点和出发点。我们需要从三个方面去把握,首先是塔里木河本身的行为让我们慨叹,其次是塔里木河的发展变化历程让我们慨叹,第三是塔里木河直接引发的作为人类的我们的慨叹。答案:塔里木河身处沙漠,不得不与沙漠进行长期的坚韧的较量;塔里木河给沙漠带来生命与文明,却又不得不亲历文明的衰落;塔里木河的奔腾和消失承载着人们的热爱、惶恐等复杂情感,引发了沉重的思考。17.【解析】本题考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和人文精神,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解答本题先要审清题干要求,第一是结合文章。所以我们的观点必须要以塔里木河为出发点,谈论的方向是“河流与文化的关系”,这个也是命题人给出的答题限制或者方向。无论怎么回答,都必须要承认河流与文化密切相关,如果认为两者没有关系,那实际是答非所问。第二是“启示”。在对河流与文化的关系进行定位的前提下,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