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一中高中语文 第10课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1).doc_第1页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一中高中语文 第10课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1).doc_第2页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一中高中语文 第10课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1).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一中2014高中语文 第10课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学习目标】1、学习情感性新闻的特点及写法。 2、学习本文客观描述事实的同时,又运用多种手法将自己心理感受细致的表现出来的方法。3、认清法西斯的罪恶,宣传世界和平。【学习重点】1、罗森塔尔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来传达他们的内心的感受,表达自己的鲜明感情。2、品味新闻中富有意蕴的句子的含义。【教学课时】1课时。【学法指导】诵读 品读 感悟(本课朗读要注意感情把握,在沉静、严肃的气氛中,带有沉重的感情朗读课文,如课文中第l、2、5、9、1 0、l 1、1 3自然段,读时语气要庄重、节奏要迟缓、心情要沉重。)【知识链接】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写于1958年8月,当时距离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已有13年,时间已经磨平了战争造成的创伤,但德国法西斯在二战期间残酷地屠杀被占国人民的集中营还在警醒着世人,法西斯集中营的牢房、毒气室、鞭刑柱、焚尸炉无不向人们诉说着德军犯下的滔天罪行。本文便是作者am罗森塔尔目睹了波兰奥斯维辛集中营后有感而写的一篇新闻。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这主要得益于他独辟蹊径,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即记者在新闻中毫不掺杂个人情感的写法)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作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字里行间灌注着个人的情感。 【课前作业】l、诵读课文,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和煦( ) 废墟( ) 不寒而栗( ) 呆滞( )踉跄( ) 祈祷( ) 毛骨悚然( )2、文章中作者将主要的笔墨都放在了写参考者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经过与感受上,请按顺序列举出相关内容。(提示:按顺序写出参观者的行程和他们的感受)3、请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和疑惑写下来,准备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讨论解决。我的疑问:_ _ 【课堂探究】1、为什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作者还要去报道?2、文章一开始描述了奥斯维辛现在的情景: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孩子们高兴地嬉戏。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和平的景象。可是为什么作者却说这是“最可怕的景象”“像一场噩梦”?3、如何理解: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这句话? 4、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报道与我们在报纸上看到的一般报道有什么不同之处?5、写作手法:作者报道集中营,为什么用更多的笔墨写参观者的表现?与直接写展览本身相比,这样写所特有的表现力在哪里?6、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并没有写下什么新闻”的报道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为新闻史上的佳作。请从作品本身的价值和社会价值这两个角度思考,写一段颁奖词? 【课堂检测】1、分析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作用。2、“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昵?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