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导学案班级_姓名_【学习目标】 1理解、运用文中关于孔子学习、从政和为人处世的精髓,进一步培养文言阅读能力。 2感受孔子光辉人格魅力,提高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树立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精神。 【知识链接】(一)关于孔子和论语的简介: 1 孔子在中国是个闻名遐迩、妇孺皆知的人物。老百姓叫他做孔圣人,读书人称他为孔夫子,历人皇帝给他加过许多封号,其中以“大成至圣文宣王”最显赫,以“至圣先师”最为人们所熟悉。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他首开私人讲学之风,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出了一大批有才干的学生。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孔子更是伟大的思想家。他提出了一整套仁学理论,创立了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富有人文特色的哲学体系,从而在很大程度上确立了在中国哲学的总体面貌,影响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公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他一生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主张仁义,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残暴统治,反对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具有一定的开明态度。孔子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被尊为圣人。并在晚年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把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 2论语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其体式归纳起来有:语录体(也可称格言体),仅指明是孔子的话,不写出说话的环境(包括说话的对象),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事的一般原则;对话体,记录孔子对弟子(或其他人)的问题所作的回答,它写出了提问者的原话,但没有写谈话的背景;叙事体,其中多少有一点情节,但也往往是以记录孔子的话为主。 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 (二)孔子二三逸事, 1、孔子带着弟子去齐国。路上听见有哭声。孔子对弟子说,这人的哭声不像是家里死人。上前问哭者。哭者说,我从小就好学,游遍列国后返回家乡,可双亲已经过世。往而不来着,年也;不可再见者,亲也。说罢哭者就跳河自杀了。孔子对弟子们说,小子们记住此事,要引以为戒。从那以后,孔子的弟子告辞归家的达人数到30%。 2、孔子东游路上,见两个小孩儿在争论。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在早晨离我们近,中午离我们远。因为,太阳在早晨象车子的顶篷那样大,而中午则象盘子那样小。另一个小孩儿说,我认为太阳在早晨离我们远,中午离我们近。因为,早晨凉快,而中午热。孔子也不能判断谁说得对。两个小孩说:“谁说你知识渊博?” 3、鲁国以前有条政策,是说如果鲁国人到其他国家去,发现有鲁国的奴隶的话,那就帮他赎身,然后回鲁国找国家报销。一天,子路帮个鲁国奴隶赎身后,就说不要国家报销。然后人们都称赞他品格高尚。但是孔子却把子路找来骂了一顿,说他应该找国家报销。子路不解,说那样就不是高尚品格的表现了。孔子说;你这样做的确能显示你的品德高尚。但是你有没想到,如果以后再有人帮奴隶赎身,就会有顾忌;若不找国家报销,就能显示品格高尚,但是自己的钱没了还是很心痛。如果找国家报销,那就显得自己品德不高尚了。那在进退两难时候会怎么做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看到奴隶就不帮他赎身,当作没看见,就不会有进退两难的困难了。但是奴隶就不会被拯救,更多的奴隶会继续处于苦难当中。所以你应该去报销。 4、孔子在十七岁上,死了母亲。依照当时的习俗,母亲是应该和父亲合葬的。可是孔子不知道父亲葬在哪儿,他于是把母亲的棺材暂且停在一条叫“五父之衢”的街上。五父是五个老人的意思,衢就是街,如果是现在的北京街名,大概就叫什么“五老胡同”了吧。孔子这时还是一个少不更事的青年,虽然小心谨慎,但人事经验是不多的。他单纯地想到有机会就该出一出头,同时他也觉得自己已经有一些本领了。有一次,鲁国的贵族季氏欢宴名流,这位十七岁的居丧的孔子便穿着孝服跑去了。季氏的家臣阳虎向他喝道:“我们请的是有地位的人,并不招待叫花子。你走吧!”孔子便只好退了下来。经过这一番挫折,孔子更发愤了。过了三四年,他的道德修养和各种才能,一天比一天进步,虽然年轻,却已出了名。由于刻苦学习,孔子逐渐成了博学多能的人。在他住宅的附近有一条街叫达巷,达巷里的一个老百姓就这样说过:“孔子这么渊博,他会的玩意儿我们简直叫不上名堂来。”孔子听见了,便谦虚地说:“我会什么呀?我会赶车罢了。”原来在这时有六种本领是一个全才的人必须具备的,这就是:礼节,音乐,射箭,赶车,识字,计算。在这六种本领里头,赶车是被认为最低下的,所以谦虚的孔子只承认了这一桩。 (三)语录体的特点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书,主要体式有四种:()直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答问体,即先指出问者及所问问题,然后记录孔子的回答;()对话体,记录孔子跟弟子或其他人之间的对话经过情形;()一边记叙事情的经过,一边记录孔子的言论。 【课前学习】1填空:(1)鸟兽不可以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而谁与?天下有道, 。论语微子(2)孔子是“ ”,孟子则主张“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3)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则说:“四大圣人,在历史上具有无可伦比的深远影响。”其中的四大圣人是指: 、 、孔子和 。2基础知识梳理(1)找出通假字 长沮、桀溺耦而耕 是鲁孔丘与? 而谁以易之 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 植其杖而芸 使子路反见之 (2)一词多义 过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 无乃尔是过与? 过犹不及 是谁之过与 殆 今之从政者殆而 农者殆则土地荒 大事殆乎弛,小事殆乎遂 与 孔子下,欲与之言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是鲁孔丘之徒也 是 滔滔者天下皆是也 是知津矣 是鲁孔丘之徒也 (3)古今异义 丈人:明日:从而:(4)词类活用 耰而不辍 孔子下 子路从而后 见其二子焉 欲洁其身 (5)重点句式 君子之至于斯也。 而谁以易之? 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奚自? 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二)翻译课文(完成于课本上)【探究学习】1、请同学们根据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孔子的为人。 2读第二小节(长沮、桀溺耦而耕),回答:孔子是怎样理解桀溺所言之“津”的?孔子的回答体现了孔子怎样的处世态度?你赞同吗?3读第三小节(楚狂接舆),回答:从楚狂接舆的歌词中可看出接舆对孔子持什么态度?你是如何看待此时的行为的呢?4读第四小节(子路从而后),回答:过去有一个时期,人们认为这一章中老丈所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是劳动人民对孔丘的批判等等。如何看这一待这一问题?5、孔子与长沮、桀溺以及荷蓧丈人有什么不同? 6、孟子在孟子尽心上中提出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观点。而本文孔子给我们的印象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如何看待孔子与孟子的这种差别? 【目标检测】1解释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仪封人请见 (2)二三子何患于丧乎 (3)使子路问津焉。 (4)滔滔者天下皆是也 (5)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6)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7)植其杖而芸 (8)杀鸡为黍而食之 2翻译下列句子 (1)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2)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3)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3有人说,孔子生活的时代已经决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商业采购订单确认协议书
- 电工考试题分类及答案
- (正式版)DB15∕T 3231-2023 《塑料大棚吊袋黑木耳栽培技术规程》
- (正式版)DB15∕T 3206-2023 《色素辣椒套种西瓜栽培技术规程》
- 企业合同审查与管理标准化流程模板
- 生产效率提升与流程优化模板
- 介绍我最喜爱的一本书读后感作文(12篇)
- 网络服务平台运用诚信条款承诺函(3篇)
- 生产线管理数据表格
- 医疗安全常识培训课件
- 关于密码的课件
- 小儿腹泻患者的健康宣教
- 企业有限空间培训课件
- 马工程法理学教学课件
-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5讲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及辽夏金元的统治
- 肿瘤患者中医食疗课件
-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六大系统建设规范
- 医院节前安全检查记录表范本
- 中科大现代环境生物技术课件第2章 酶工程
- catia考试题及答案
- 耳聋健康教育讲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