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学 校第四中学主备人孔令琴 王谦 王玉芝教材分析设计意图苏州园林是有关园林说明兼鉴赏的一篇美文,这篇说明文是叶圣陶先生为一本介绍苏州园林的摄影集写的序言。课文以合理而又严谨的说明顺序向读者介绍了苏州园林的特点,让读者领略苏州园林在建筑、设计、艺术、审美等方面的非凡成就。通过学习本文,让学生领略苏州园林的图画美,进而了解中国园林建筑之美,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文章总说和分说的结构层次。开阔学生的眼界,激发他们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深入挖掘苏州园林的文化内涵,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感知课文内容,把握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学习本文围绕中心,从整体到局部说明事物的方法,体会文章的结构美。2. 学习本文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从反复诵读和重点词句赏析中,体会文章的语言美。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调动学生合理想象,感知园林的画意美,掌握几种常用的说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苏州园林的图画美,领略苏州园林设计布局的卓越成就。逐步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力。教学重点揣摩语句,理解句子丰富的内涵,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教学难点感受苏州园林的图画美,领略苏州园林设计布局的卓越成就教 法点拨指导法 讨论法学 法自主质疑探究法 合作交流法 圈点勾画法 教 具多媒体学 具教科书 学案课 时二课时课 型 新授课其 它注:本教学设计各环节教师可根据教学时间及教学实际情况调整第 一 课 时程序教师活动学生行为设计意图个人补充创设情境精导引标课前积累:课前利用文本、学案等课程资源辅助教学,指导学生交流苏州园林的概况,增强感性认识,激发学习兴趣,为学好课文打下基础。1.赏图激趣:(1-11可课前播放)2.导语: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程度上由于它拥有一批全国以至全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今天让我们随着叶圣陶老先生的足迹,一起走进如诗如画的苏州园林。 3教师出上联: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江南园林甲天下 苏州园林冠江南 窥苏州园林之一斑 见全国园林之全豹师总结: 第一联,盛赞了苏州园林的美丽, 第二、三联,写出了苏州园林在全国园林建筑中的地位。“中国园林如诗如画,是集建筑、书画、文学、园艺等艺术的精华,在世界造园艺术中独树一帜”,并简略介绍苏州园林特点、数量以及四大名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 基本情况。(师补充:序言是介绍评述一部著作或一篇文章的文字。序,也叫做“叙”,或称为“引”,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旨意、编次体例或作者情况等内容的文章,也包括对作家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明。古代多列于书末,称“跋”,也叫做“后序”。本文是叶圣陶先生为一本介绍苏州园林的摄影集写的序言。)出示目标:1. 感知课文内容,把握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学习本文围绕中心,从整体到局部说明事物的方法,体会文章的结构美。2. 学习本文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从反复诵读和重点词句赏析中,体会文章的语言美。3.通过自主探究,调动学生合理想象,感知园林的画意美,掌握几种常用的说明方法。4.感受苏州园林的图画美,领略苏州园林建筑设计的卓越成就。逐步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利用学案导航,熟读课文,充分预习,探究课后习题,养成自学的好习惯。赏图片学生对下联明确目标利用多媒体从不同的角度展现苏州园林的图片,从一幅幅真实的园林图片中让学生初步领略苏州园林的美。感受苏州园林的美,激发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激发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三副对联由浅入深、由远及近。以这种方式导入课文,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又突出了苏州园林的地位,使学生对本文的说明对象-苏州园林在中国园林中的地位有初步的认识。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检查预习我来汇报我来汇报:师补充:1认识作者:叶圣陶(18941984),原名叶绍钧,现代著名作家、著名语文教育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倪焕之。他原籍江苏苏州吴县,22岁之前,他一直生活在苏州,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又有深厚的感情和深入的研究。本文是叶老病愈后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言。2词语:轩榭(xun xi) 池沼(zho) 丘壑(h)嶙峋(ln xn) 镂空(lu) 蔷薇(qing wi) 重峦叠嶂(lun zhng)斟酌(zhn zhu) 鉴赏:鉴定和欣赏(艺术品,文物等)。 阅历:由经历得来的知识;亲身见过、听过或做过。 镂空:雕刻出穿透物体的花纹或文字。(以上内容教师可根据学生汇报情况适当补充) 自我展示增强自信学生互相提问课下注释,积累词语明确任务有的放矢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知识,以利于学生更好地走进作者、理解课文,为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做铺垫。检测预习情况,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预习习惯的养成,积累词语。整体感知理清思路请大家带着屏幕上的三个问题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全文:朗读时思考三个问题(用原文回答)1作者是如何评价苏州园林的?2作者认为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是什么?3怎样才能实现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目标? 明确:1. “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2.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3.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屏示“图画美”的图片,板书“四个讲究”)阅读(圈点批注法)思考讨论交流(“授之以渔”:根据班级学生情况回顾阅读说明文的方法。)理清文章的思路,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利于构建文章结构知识体系。感受画意美的同时,把握苏州园林的总特征,理清文章说明的思路,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质疑探究读了课文同学们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学生自主质疑:预设问题:四个“讲究”和三个“注意”之间的联系1.注意角落的修饰。2.注意苏州园林门窗的图案。3.注意油漆颜色的处理。(板书“三个注意”)4.从大处讲究到细部注意,是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总论分说.(领会结构美)(根据学生质疑情况,适当调整预设内容)思 考讨 论交 流展 示适时点拨,解决学生自主学习中的疑难,训练概括文章内容能力,突破教学重点,完成目标。“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思维的火花。拓展创新同学们,我们刚才跟着作者领略了苏州园林的实景,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苏州园林还有很多美地方。知识探究、延伸 师提示:园林里的楹联是可以研究的课题。什么是楹联?(就是在堂屋或亭子前柱子上的对联。)现在大家看这幅楹联:“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 (演示楹联) 大家看看:这幅楹联挂在哪里最合适?(有荷花或水的地方即可,它与亭前池中的荷花共同构成了一幅完美的荷花图。楹联与景物是相互映衬的,这就是苏州园林的另一个方面。这个课题值得我们探究。) 最后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再一次感受苏州园林带给我们的精彩和美丽(齐读重点段) 这个题的设计是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提出探究性课题,体现学习方式的转变,符合新课程理念知识的延伸,提高学生的运用语言的能力。总结提升1.说说你对苏州园林总的印象。(鼓励学生运用诗句)2.学生谈收获:(内容、思想、方法)师补充:(本文语言精练,文化意蕴丰富。或曲径通幽 ,或庭院幽深倏忽间似乎深谙了其中的深味,转瞬间又无法洞悉其神韵,完全被苏园图画的完美、内涵的博大精深折服,却不能用言语尽善尽美地表达!希望我们用心去品味。)学生谈收获点拨深化,总结升华,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建构知识。体验作业1、摘录文中精彩语句,简单赏析妙在何处?(抄写到积累本上)2、游览苏州园林有没有最佳观赏角度和观赏时间?谈谈你的看法。 记 录使学生养成积累的好习惯,同时为第二课时的学习做准备,提高语文的学习能力。板书设计 苏州园林 叶圣陶亭台轩榭自然美 假山池沼艺术美 图画美花草树木映衬美 领略美 总 花墙廊子层次美 分角落门窗 构图美色彩 第 二 课 时复习导入1.复习字词。2.由婉转悠扬的姑苏行(也可在课前播放),精美绝伦的水乡图导入,引出苏州园林的赏析。导语:同学们:听音乐,赏美景,我们惬意之际,莫忘记探究体会苏州园林美的奥妙所在。赏析课文可以有很多种方法。我们从三个方面来欣赏园林的美:结构、语言、画意美。(读书也可从两方面读:初读了解,再读精读、鉴赏品味。)齐 读明确任务学习要点1.品味精彩语句,说理由。从反复诵读和重点词句赏析中,体会文章的语言美。2.感受苏州园林的图画美,领略苏州园林建筑设计的卓越成就。逐步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力。 回 顾交 流展 示回顾所学内容,为达成本课目标做铺垫。细部品味以优美的古筝独奏曲为背景音乐,学生自由选择课文段落朗读。在朗读的基础上品味说明语言的准确性。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和画意美。1.指导学生读第三段,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赏析: 精讲:预设:苏州园林中亭台轩榭等建筑的布局和其他地方有何不同,为什么要这样?(亭台轩榭等建筑的布局突出自然之趣,决不讲究对称。)这一自然段写法上有什么特色?明确:作者运用比较和比喻的说明方法,使读者对苏州园林的布局特点有了明确的认识。师:要想把事物说明得好,还要讲究方法。说明方法很多,常见的有:分类别、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列图表等。(指导学生找出课文中的说明方法)2、指导学生齐读第四段,试着给语段分层。可以小组合作共同完成。苏园中是否都有假山和池沼,苏园主人造假山和池沼的原因是什么,遵循的是什么原则? “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 怡情山水、置身山间,让人暂时“忘却”尘世的喧嚣、烦忧!达到“ 叠山理水,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效果。让学生领会“自然之趣”,能使游人“只觉得身在山间”。引导分析说明层次(师点拨:文章采用先总后分式的结构展开。先总括苏州园林从整体上呈现出的特点,再从各个方面分别加以说明。园林建筑特点的概括介绍和分类说明互相照应,前后提挈)。明确:首先说明“假山的堆叠”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艺术,指有创造美的方式方法;技术,指生产操作方面的技能。成功的假山不仅需要奇石和能工巧匠,也离不开园林主人的精心构思;自然界没有长得完全相同的真山,园林中也不应有堆叠得一模一样的假山。一句话,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有“自然之趣”,能使游人“只觉得身在山间”。其次写池沼。先抓住关键,说明“大多引用活水”,然后从动静的配合上说明了苏州园林的池沼多姿多彩,各具匠心又有其共同特色。通过对假山池沼的形象说明,让读者对苏州园林的山水既有画意又有诗意的特点留有深刻印象。(3)池沼的安排有何讲究?池沼大都引用活水,池沼设计因地制宜,桥梁安排决不雷同,河岸边沿总是高低屈曲,任其学生找出课文中表现说明语言的准确、简练、生动的句子。思考掌握几种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讨论展示自己增强自信赏佳音、品美文,充分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先示范,后训练,从给方法上入手,授之以渔,突破重难点,逐渐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须生的分析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体会苏州园林树木的画意美。自然。给人一种自然之趣。3、指导赏析第五自然段。(让学生当小老师,到讲台讲解完成,师适当点拨)自读这一段,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应注意些什么? (注意高树与低树、落叶树与常绿树、季节不同的花树的相间映衬,栽种中式的藤萝、不栽西式宝塔样的松柏、阅兵式似的行道树。)逐句分析:第一句是中心句。第二、三两句从正面概括说明栽种上“着眼于画意”,是空间上使高低树俯仰生姿,互相映衬;一是根据季节变化“花树相间”,达到四时不谢。第四句从修剪和栽种方面说明“着眼画意”。第五、六两句举例说明苏州园林树木的画意美。 质疑探究指导学生探究学习第六自然段,先让学生质疑:师根据质疑内容适当调整预设:(1)在苏园里安排“镂空的花墙、无所依傍的廊子、一面大的镜子”这样做想达到什么目的?(为了避免一览无遗、为了体现柳暗花明;为了增加景致的深度、层次和观赏点;为了给人“如在画中、美不胜收”的感觉。)(2)快速浏览全文,找出你欣赏的不理解的词语或语句赏析:(“标本、 鉴赏、 寂寞、败笔”-)例:文中“标本” 与常用的意义不同,这里有典范、代表的意思。文中说苏州园林是“标本”,形象地表明它承继了古代园林艺术传统,浓缩了中国园林艺术精华,具有典范性。(教学空白,让学生找出不理解的,合作完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解疑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中质疑思辩的精神,提高课堂效率.迁移反馈1.你能运用刚学到的知识,谈谈你对杜甫的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的理解吗?(窗子本来是起阻隔作用的,可是推开窗户,西边的山岭,白雪皑皑,尽收眼底,反而别有洞天,是景外有景,景中有景)2.设计者和匠师们的设计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完美的图画的效果,你能从文中找到例句证明吗?(从游览者的角度来谈)3.游览苏州园林有没有最佳观赏角度和观赏时间?谈谈你的看法!“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角度)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4.“鱼戏莲叶间”和“荷动知鱼散”这两句诗意境上有何不同,你更喜欢哪句?(链接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看网上论坛帖子)(教师根据教学时间选择运用)思考交流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培养学生表达交流的能力。拓展创新1.以“我看苏州园林之美,美在_”的句式进行话题说话.(例:我看苏州园林之美,美在花草树木的映衬。)2苏州园林是我国江南园林之最,那么我国还有哪些著名的园林呢?(拙政园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并称为我国四大古典名园。-)3某公园聘请你为园林设计师,你将会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设计?如何设计?能让游客有“如在图画中”的感觉?4给以下四幅图各起个好听的名字,选取你最喜爱的一幅写上一段美文。(例:蕉窗听雨、晚意金秋、苏园冬韵、深院幽庭)(教师提示学生任选两个)思考讨论交流适时播放苏州园林的风景图片,有助于探究拓展的开展,有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总结提升师补充:写作借鉴:1.本文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介绍苏州园林。2.从整体到局部,从总到分,从大处到小处的逻辑顺序。 3. 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4体会文章的结构美、语言美、画意美:苏州园林是一篇介绍园林建筑艺术的说明文。作者叶老先生以其精练的语言、严谨的结构,抓住苏州园林的艺术特点,条分缕析地做了全面、深刻的介绍。文章高度概括了苏州园林在建筑上的成就,称其为“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即典范之作。然后,详细介绍了园林建筑布局,写得情文并茂,趣味盎然。我觉得本文与其他说明文最大的不同在于,它不是像导游词一样的平面介绍,也不是呆板严肃的结构剖析,而是把一幅幅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三方和解协议法律文本
- 员工考勤情况月度报告范文
- 项目方案书范本
- 暗挖隧道施工安全风险及应对措施汇编
- 物业费收缴管理及欠费催缴工作方案
- 职场新人职业素养培训教材及测试题
- 小学数学方向与位置教案
- 考研专业课复习要点强化与总结
- 地产项目管理细则
- 水利工程河湖治理措施规范
- 办公楼装饰装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机械制图(多学时)》中职全套教学课件
- 2024年公司内部审计制度例文(四篇)
- 江苏省江阴市河塘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阶级段性练习语文试题
- 小学英语词汇量小学英语词汇大全(约1000词)(按字母顺序)修改版
- 2024年道路交通(驾驶员交通法规及安全)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
- 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数字产品检测与维护赛项)考试题库(含答案)
- 【乡村旅游探究的文献综述4200字】
- 202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与参考答案
- 城市供热管网抢修与维护工程技术规程
- DB2104∕T 0011-2022 地理标志产品 清原龙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