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心理与行为.ppt_第1页
群体心理与行为.ppt_第2页
群体心理与行为.ppt_第3页
群体心理与行为.ppt_第4页
群体心理与行为.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 群体心理与行为 2020年1月21日星期二 浙江树人大学魏钢焰CompanyName 2 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 2 目的与要求 了解群体的概念 构成 类型 群体规范 群体凝聚力 群体士气 群体压力与从众等概念 掌握上述概念对群体的影响以及作用 重点 群体相关概念对群体的影响以及作用 2020年1月21日星期二 浙江树人大学魏钢焰CompanyName 3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群体概述第二节 群体动力第三节 2020年1月21日星期二 浙江树人大学魏钢焰CompanyName 4 第一节 群体概述 一 群体的概念与类型1 群体的概念 到底什么是群体 公共汽车上的乘客算不算群体 足球比赛的观众 球队算不算群体 马路上看热闹的人群 戏院的观众 机关的一个科室 企业中的质量活动小组 大学中的课题组 何者是群体 何者又不是群体呢 2020年1月21日星期二 浙江树人大学魏钢焰CompanyName 5 公共汽车上的乘客足球比赛的观众 足球比赛的球队马路上看热闹的人群 戏院的观众 机关的一个科室 企业中的质量活动小组 大学中的课题组何者是群体 何者又不是群体呢 第一节 群体概述 群体 group 是指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的目标 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 相互依赖的个体的组合 2 群体的特征首先 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员其次 群体成员有共同的目标第三 群体成员间存在相互关系第四 群体拥有规范和规则最后 群体存在一定的结构 2020年1月21日星期二 浙江树人大学魏钢焰CompanyName 6 第一节 群体概述 3 群体的功能1 完成组织交给的基本任务一个较大的组织要有效地达到其目标 必须要分工合作 把工作任务分配给较小的单位去进行 群体的作用就在于承担这些任务并力求完成之 2 满足个人的心理需求个人的许多需要必须通过群体来满足 如 安全需要 地位需要 自尊需要 情感需要 权力需要 实现目标的需要 3 促进信息有效沟通群体是成员了解别人 了解社会的一个窗口 2020年1月21日星期二 浙江树人大学魏钢焰CompanyName 7 第一节 群体概述 4 群体的发展 7 群体发展的阶段模型Tuckman sModel 形成阶段 Forming 中止阶段 Adjourning 任务执行阶段 Performing 规范化阶段 Norming 震荡阶段 Storming 2020年1月21日星期二 浙江树人大学魏钢焰CompanyName 8 第一节 群体概述 5 群体的类型 8 友谊型群体 利益型群体 兴趣爱好型群体 命令型群体 任务型群体 2020年1月21日星期二 浙江树人大学魏钢焰CompanyName 9 第一节 群体概述 二 群体行为1 群体行为的概念所谓群体行为 groupbehavior 就是指在群体中 个人行为统一于组织目标所产生的 并组织起来的行为 群体行为的模式可表示为群体行为 f 规模 成员特点 领导者 任务 规范 结构 环境 2 影响群体行为的因素 2020年1月21日星期二 浙江树人大学魏钢焰CompanyName 10 第一节 群体概述 1 外部条件群体是组织的一个子系统 它的绩效必然要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这些因素主要有 组织战略权力结构组织规范组织资源绩效评估奖酬体系组织文化 2020年1月21日星期二 浙江树人大学魏钢焰CompanyName 11 第一节 群体概述 2 群体结构群体结构是指群体构成要素的组合 群体结构变量的变量主要有 2020年1月21日星期二 浙江树人大学魏钢焰CompanyName 12 第一节 群体概述 1 领导方式每个工作群体都有一个正式领导 领导方式对群体绩效具有巨大影响 在一般情况下民主式领导方式效率较好 2 群体规模联合任务 如足球队 登山队等以小群体为好 分离任务 如田竞队以大群体为好 相加任务 如拔河比赛 4 100接力赛 以大群体为好 另外 对于解决问题和出谋划策 则大群体比小群体好 2020年1月21日星期二 浙江树人大学魏钢焰CompanyName 13 第一节 群体概述 3 成员结构一个群体的成员在性别 个性 观点 能力 技能和视野方面存在差异的 称为异质群体 反之 则为同质群体 研究表明 对于完成简单任务 同质群体的效率较高 基层的生产群体一般以同质群体效率为高 对于复杂或创新性的任务 异质群体更有效 高层的领导或决策群体 则以异质群体效率较高 2020年1月21日星期二 浙江树人大学魏钢焰CompanyName 14 第一节 群体概述 4 群体规范群体规范 groupnorm 是群体成员共同接受的一些行为准则的总和 群体规范让群体成员知道自己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 应该做什么 不应该做什么 规范的类型 2020年1月21日星期二 浙江树人大学魏钢焰CompanyName 15 第一节 群体概述 群体规范的基本功能约束和行为矫正功能行为预测和动力功能行为评价准则功能群体维持功能 2020年1月21日星期二 浙江树人大学魏钢焰CompanyName 16 第一节 群体概述 就你逞能 大家都是隔天生蛋 你为什么天天生蛋 2020年1月21日星期二 浙江树人大学魏钢焰CompanyName 17 第一节 群体概述 就他特殊 2020年1月21日星期二 浙江树人大学魏钢焰CompanyName 18 第一节 群体概述 群体规范的形成过程群体规范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一般而论 规范的来源有四个 前例 例如 第一次群体会议时的行为往往成为以后的标准 其他情景的迁移 群体成员通常从先前经历中提取某些准则用于指导新情况下的行为 上司的明确指导 在什么情况下应当如何做 上司往往有明确的指令 这些指令停留下来成为群体规范 以往的关键事件 例如 由于某员工的泄密使组织蒙受巨大损失后 保密规范便被制定出来 2020年1月21日星期二 浙江树人大学魏钢焰CompanyName 19 第一节 群体概述 群体规范的积极作用 规范能约束人的行为 达到协调一致 行动统一 有利于矫正人的不良行为 群体规范的消极作用 不利于个性的发展和成长 群体规范与管理的有效性 形成和制定群体规范是指导和控制群体行为的有力手段 2020年1月21日星期二 浙江树人大学魏钢焰CompanyName 20 第一节 群体概述 5 群体角色群体中的个人在群体中所处的地位及其与该地位相称的一套个人行为模式 不同角色对群体行为的作用不同 2020年1月21日星期二 浙江树人大学魏钢焰CompanyName 21 第一节 群体概述 三 群体凝聚力1 群体凝聚力的概念群体凝聚力亦称内聚力 cohesion 是指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 凝聚力的高低 就是群体内成员团结紧密的程度的高低 一个群体的内聚力表现在如下方面 1 作为该群体成员的尊严感 2 成员对其他成员的喜欢 3 群体对个人的理想与目标实现的帮助 2020年1月21日星期二 浙江树人大学魏钢焰CompanyName 22 第一节 群体概述 2 凝聚力的测定方法 让每一成员评定自己对其他各个成员的感情 让每一成员评定自己对整个群体的归属感 心理学家多伊奇 Deutsch 提出的计算公式 群体凝聚力 2020年1月21日星期二 浙江树人大学魏钢焰CompanyName 23 第一节 群体概述 3 群体凝聚力的影响因素 2020年1月21日星期二 浙江树人大学魏钢焰CompanyName 24 第一节 群体概述 4 凝聚力对群体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 一般来说 凝聚力高的群体比凝聚力低的群体更有效 但凝聚力与群体效率的关系比较复杂 我们不能简单地说凝聚力高就好 首先 凝聚力高既是高生产率的起因 又是其结果 其次 二者的关系受群体绩效规范的影响 经过大量研究发现 凝聚力与生产率的关系取决于 1 群体领导者的诱导方向 2 群体利益与组织目标的一致程度 2020年1月21日星期二 浙江树人大学魏钢焰CompanyName 25 第一节 群体概述 沙赫特 S schadter 等人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 检验了在不同群体凝聚力下 对群体成员实施不同的诱导 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如下图 积极消极 诱导 高低 凝聚力 组 组 组 组 生产力 时间 沙赫特实验凝聚力与生产率的关系 凝聚力与诱导关系图解 对照组 2020年1月21日星期二 浙江树人大学魏钢焰CompanyName 26 第一节 群体概述 罗宾斯 S p Robbins 的实验则证实了凝聚力的高低与生产率的关系还受控于群体的目标和组织目标的一致程度 见图 2020年1月21日星期二 浙江树人大学魏钢焰CompanyName 27 第一节 群体概述 图中表明 1 若群体态度对目标是支持的 且群体目标与组织目标的一致性高 此时虽凝聚力低 也能提高生产率 2 若群体目标与组织目标一致 群体态度对目标支持 则凝聚力高的群体比群体凝聚力低的群体生产率高 3 若群体目标与组织的目标不一致 群体态度不支持组织目标 则群体凝聚力高 生产率明显下降 4 若群体凝聚力低 且其态度又不支持目标 对生产率的影响不明显 2020年1月21日星期二 浙江树人大学魏钢焰CompanyName 28 第二节 群体动力 一 群体成员互动1 模仿 imitation 1 模仿的概念模仿 imitate 是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条件下 个体仿效他人行为举止而引起与之相类似的行为活动 2020年1月21日星期二 浙江树人大学魏钢焰CompanyName 29 第二节 群体动力 2 模仿的过程模仿过程一般由近及远 由小及大 从无意模仿到有意模仿 从游戏的模仿到生活实践的模仿 从外部特征的模仿到内心的模仿 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塔尔德 G Tarde 于19世纪末提出了模仿律 1awofimitation 他认为模仿要经过往复过程 对立过程和适应过程 2020年1月21日星期二 浙江树人大学魏钢焰CompanyName 30 第二节 群体动力 3 模仿的动机出于好奇 得到心理上的满足 为了消除焦虑 与人搞好关系 以更好地适应环境 为了获得进步 取得成就 2020年1月21日星期二 浙江树人大学魏钢焰CompanyName 31 第二节 群体动力 2 暗示 cueorhint 1 暗示的概念暗示是采用含蓄的方式 通过语言 行动等刺激手段对他人的心理和行为发生影响 使他人接受某一观念 或按某一方式进行活动 暗示一般不付诸压力 也不需要讲道理 靠对方不假思索地接受 所以 它同命令 指示 劝导和教育不同 2020年1月21日星期二 浙江树人大学魏钢焰CompanyName 32 第二节 群体动力 2 暗示的手段暗示可以是语言的 行动的 表情的 也可以是某种符号 小资料 卖服装的暗示这些都没有直接 号召 你去买衣服 但却用含蓄 间接的方式达到了这种效果 发出暗示的人 既有有意的 也有无意的 商家的模特是有意的 而人们的排队购买则是无意的 2020年1月21日星期二 浙江树人大学魏钢焰CompanyName 33 第二节 群体动力 3 暗示的类型 直接暗示 暗示者为达到某种目的 把某一刺激直接提供给受暗示者 使之迅速而无意识地接受影响的一种暗示 如曹操的 望梅止渴 间接暗示 暗示者不将自己的意图暴露 而是凭借一定中介 他人 将刺激提供给受暗示者 使之迅速而无意识地接受的一种暗示 例如 商家通过 明星 推介产品 间接暗示的作用往往大于直接暗示 2020年1月21日星期二 浙江树人大学魏钢焰CompanyName 34 第二节 群体动力 自我暗示 即暗示源于受暗示本身 如 杯弓蛇影 草木皆兵 反暗示 外界刺激引起相反反应的暗示为 反暗示 如 此地无银三百两 4 影响暗示效果的因素 受暗示者自身的状况 在疲劳 疾病 狂热状态易受暗示 受暗示者的个性 顺从个性的人易受暗示 暗示者的权力 威望 权力大 威望高 暗示效果好 暗示的程度 反复 持久的暗示效果好 2020年1月21日星期二 浙江树人大学魏钢焰CompanyName 35 第二节 群体动力 二 群体协同效应1 群体助长效应群体助长 唤起 效应 socialfacilitation 是指在别人面前 绩效水平提高或降低的一种倾向 有两种情况 1 群体促进效应 grouppromotioneffect 人的活动由于有别人同时参加或在场旁观 活动效率会提高 这种现象就叫群体助长或群体促进效应 对群体助长现象最早的科学研究是由法国心理学家特里普利特在1898年进行的 特氏发现 集体骑车能提高车速30 集体绕线圈效率提高5 2020年1月21日星期二 浙江树人大学魏钢焰CompanyName 36 第二节 群体动力 研究显示 别人在场时从事简单的 常规性的任务 个体的操作会更快 更精确 群体助长的原因 由于他人评价导致的自尊唤醒所引起个体间的竞争 使活动效率上升 2 群体抑制效应 grouprestrainteffect 人的活动由于有别人同时参加或在场旁观 活动效率下降 这种现象叫群体抑制效应 研究显示 别人在场时从事复杂的 非常规性的任务 个体的效率会降低 群体抑制的原因 由于对从事复杂活动的技能的不熟练 在竞争条件下容易产生紧张 引起动作失调 使活动效率下降 2020年1月21日星期二 浙江树人大学魏钢焰CompanyName 37 第二节 群体动力 2020年1月21日星期二 浙江树人大学魏钢焰CompanyName 38 第二节 群体动力 为什么运动员喜欢主场比赛的战绩比较好 大型体育比赛中的主场优势 熟人比陌生人更能引起社会助长效应 资料来源 DatefromCourneya Carron 1992 BaseballdatefromSchlenker others 1995 2020年1月21日星期二 浙江树人大学魏钢焰CompanyName 39 第二节 群体动力 2 社会惰化效应 socislloafingeffect 社会惰化是指一种倾向 一个人在群体中工作不如单独一个人工作时更努力 20世纪20年代末 德国心理学家瑞格尔曼在拉绳实验中 比较了个人绩效和群体绩效 他原来认为 群体绩效会等于个人绩效的总和 但是 研究结果没有证实他的期望 三人群体产生的拉力只是一个人拉力的2 5倍 八人群体产生的拉力还不到一个人拉力的四倍 这真是应验了那句老话 三个和尚没水吃 2020年1月21日星期二 浙江树人大学魏钢焰CompanyName 40 社会惰化试验装置 2020年1月21日星期二 浙江树人大学魏钢焰CompanyName 41 第二节 群体动力 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社会惰化效应呢 1 认识上的偏差 公平心理 群体成员认为其他人没有尽到应尽的职责 如果你把别人看作是懒惰或无能的 你可能就会降低自己的努力程度 这样你才会觉得公平 2 群体责任的扩散因为群体活动的结果不能归结为某一个人的作用 个人投入与群体产出之间的关系就很模糊了 在这种情况下 个人就会降低努力 即 当个人认为自己的贡献无法衡量时 群体的效率就会降低 2020年1月21日星期二 浙江树人大学魏钢焰CompanyName 42 第二节 群体动力 他人在场 个人的努力受到了评价 个人努力被混在群体内未受到评价 产生评价的忧虑 没有评价的忧虑 唤起 松懈 社会助长 社会惰化 社会效应朝哪个方向发展 2020年1月21日星期二 浙江树人大学魏钢焰CompanyName 43 第二节 群体动力 3 协同效应协同效应 associationeffect 是指由两种以上的物体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效果不同于每个物体作用的总和 在群体中 1 1 2 在群体任务中 如果每个成员的贡献难以衡量 个体就可能会降低他们的努力程度 社会惰化现象证实了群体可能带来的损失 但群体互动过程也可能带来积极结果 使得群体整体的产出可能大于群体成员个人产出的总和 群体的实际绩效 群体的潜在绩效 群体互动过程所得 群体互动过程损失 2020年1月21日星期二 浙江树人大学魏钢焰CompanyName 44 第二节 群体动力 请同学思考一下 为什么有的人在独处时谨小慎微 不敢越雷池半步 而有的人却在大庭大庭广众之下胆大妄为 作出惊人之举 为什么一个有主见的人常常会在许多人的影响下改变自己的观点 2020年1月21日星期二 浙江树人大学魏钢焰CompanyName 45 第二节 群体动力 2020年1月21日星期二 浙江树人大学魏钢焰CompanyName 46 第二节 群体动力 三 群体压力与从众1 群体压力群体压力 groupstress 是指个体在群体中感受到的必须与群体大多数成员保持一致的心理感受 群体压力是个体在群体中产生的一种重要心理现象 个体的行为目标与群体目标的偏离越大 来自群体的压力也就越大 在群体压力下 个体的心理和行为会发生改变 2 从众1 从众的概念从众行为 conformity 个人受群体压力的影响 在知觉 判断 信仰和行为上表现出来的与群体多数成员相一致的倾向 2020年1月21日星期二 浙江树人大学魏钢焰CompanyName 47 第二节 群体动力 美国心理学家谢里夫 M sheriff 最早在测定视觉的 飘移错觉 时发现从众现象 在黑暗中 人注视一个固定的光点会产生视觉上的飘移现象 即人在感觉上会感受到实际上固定的光点在移动 移动的方向和距离视个人的感觉差异而不同 实验中 要求每个被试者根据自己的感觉报告光点的移动方向和距离 由于被试者完成的是独立感觉过程 因此 每个人的反应模式各不相同 之后 实验安排所有被试者在一起观察同一固定的光点 同时 允许他们进行讨论 比较和判断 随着实验的进程 一种有趣的现象出现了 所有被试者的判断表现出趋同的现象 一个被试群体所共有的反应模式代替了原有的个体反应模式 当再次把被试者分开 让他们独立判断时 每个被试者依然保持了共同的反应特征 显然 群体中的某种互动因素改变了个体的行为 2020年1月21日星期二 浙江树人大学魏钢焰CompanyName 48 第二节 群体动力 心理学家阿希 S Asch 在1951年做过一个经典实验 进一步说明了从众行为的产生机制 就是来自于群体的压力 他以大学生为测试对象 组成若干个试验组 每组成员为7至9人 其中只有1人是真正的被测试者 而其他都是事先串通好的 同谋者 confederate 阿希有意让真正被测试者安排在每组的靠后 测试要求被测试者指出图中右边卡片的A B C三条线的哪一条和X线等长 见图 由于每组的前几个 同谋者 都有意作出错误的判断 结果真正的被测试者有37 也跟着多数人作出错误的判断 而在正常条件进行测试 判断错误的则小于1 2020年1月21日星期二 浙江树人大学魏钢焰CompanyName 49 第二节 群体动力 从众试验现场照片 2020年1月21日星期二 浙江树人大学魏钢焰CompanyName 50 第二节 群体动力 2 影响从众行为的因素个人因素 智力因素 智商高的人具有较强的独立判断能力 不轻易从众 反之 从众行为明显 情绪的稳定性 一个情绪稳定 能自我控制的人 面临群体压力时往往能镇定自若 不太肯从众 反之 会产生两种极端 或轻易从众 或极端地拒绝从众 一般来说 人情绪高涨或低落时都容易产生从众行为 自信心 自信心强的人一般不容易从众 反之 会用从众行为保持自己的利益 个性特点 服从性与受暗示性强的人容易从众 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较好的人容易从众 至少在非原则问题或非重大问题如此 性别差异 在女性专长的项目中男性遵从较多 反之亦然 当处于中性项目时 两性的遵从量几乎相等 2020年1月21日星期二 浙江树人大学魏钢焰CompanyName 51 第二节 群体动力 环境因素 群体的气氛 当组织鼓励和支持群体成员的行为保持一致时 比较容易引发群体成员的从众行为 反之 鼓励个性和独立性的群体 不容易出现从众行为 群体的竞争性 群体内部竞争程度越低 群体成员越容易表现出共同的行为 相反 鼓励竞争会对从众行为形成一定的制约作用 群体凝聚力 群体的凝聚力越高 越容易导致从众行为 群体成员的共同性 一般而言 成员共同性越多 越容易出现从众行为 但是 必须是在利益一致的前提下 群体目标 当群体目标越是明确和一致 群体成员越容易表现出从众行为 群体的规模 当群体中持相反意见的群体规模越大 对当事人造成的心理压力往往越大 2020年1月21日星期二 浙江树人大学魏钢焰CompanyName 52 第二节 群体动力 3 从众行为的表现形式表面从众 内心也接受 表里皆从 即口服心服 acceptance 这是个体与群体之间最理想的关系状态 表面从众 内心却拒绝 表从里不从 这是一种权宜的从众 或假从众 亦即 口服心不服 即顺从 compliance 表面不从众 内心却接受 里从表不从 这种 口不服心服 一般出于某种原因 多为自尊心引起的心理防卫因素 表面不从众 内心也拒绝 表里皆不从 此乃是一种心口一致的行为 2020年1月21日星期二 浙江树人大学魏钢焰CompanyName 53 第二节 群体动力 4 从众行为的作用从众行为与其它事物一样也有两重性 1 积极作用首先 可以使群体步调一致 增强力量 其次 从众行为可以通过群体来影响和改变个人的观念和行为 管理者应运用这一心理现象来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