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_第1页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_第2页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_第3页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_第4页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21.饮湖上初晴后雨(1+x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教学内容来源: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组单元主题: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和富饶课型:精读课(以文带文)课时:共一课时授课对象:三年级学生 设计者:周丽霞 新郑市薛店镇大吴庄小学 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1.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2.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4.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5.诵读优秀古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解读:“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对学生朗读评价的总要求,三年级学生在朗读上应注重语音、语气的培养。“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侧重考察学生通过重要词句帮助理解文章,体会其表情达意的作用,以及对文章大意的把握,这样,既能理解文本内容,又能理解语言,继而积累语言。2教材分析饮湖上初晴后雨是宋代大诗人苏轼写的同题绝句中的第二首。作者以生动传神的笔墨描绘了西湖在不同气候下呈现的不同风姿。教学中应从抓住诗中的重点词句,引导学生理解感悟。同时应发挥韵文形式利于朗读的优势,以读促思,以读悟情。3学情分析这是三年级学生三年级第二次学诗歌,已经掌握了学诗歌的方法,他们会结合注释来理解诗句,领会感情,自主学习诗歌。学习目标 1课前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词,会认“亦、妆”这两个生字。 2朗读古诗,做到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韵味,并背诵这首诗。 3在熟读古诗的基础上,能结合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简单说出诗句的意思。 4. 师生交流,准确理解诗人的情感,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评价任务任务一:会认“亦、妆”2个生字。任务二:朗读古诗,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节奏,读出韵味。任务三:学习借助注释说出自己对诗句的理解以及诗歌所表达的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并产生学习古诗的兴趣。任务四:学习古诗后能产生继续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学习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联系作者导入,揭示课题。活动一大诗人苏轼喜欢游山玩水,尤其钟爱杭州西湖,经常在西湖上饮酒作诗,留下了不朽的著作。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首饮湖上初晴后雨。出示课题饮湖上初晴后雨 略说“初”字字形的来历、写法和意思。解诗题饮的意思是饮酒,初晴后雨就是西湖上起初是晴天,过了一会下雨了。激发学习兴趣,准确理解古诗题目大意。环节二了解诗人,初读感知活动一读古诗、知诗人苏轼简介,课件出示。苏轼:(1037年1101年),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人 称其为“苏东坡” 文学成就:北宋著名文学家、 书画家、词人、诗人,“唐宋八 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成为“三苏”。 西湖风景之美我们早有耳闻,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初步感受一下这首诗,听老师读,听准字音,感受节奏,韵味。 能简单说出作者的相关知识,并能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完成评价目标一、二)活动二学生自读,同桌读,齐读。初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完成目标一、二)环节三细读理解,读出韵味活动一1. 学生自己根据书上的和班班通上的注释来理解古诗的意思,和同桌交流。2、欣赏大屏幕出示的西湖的图片,思考“诗人在晴天和雨天看到的西湖是什么样呢?”学生能通过反复的读,准确说出诗意,理解重点语句,会分析诗中的名句。(完成评价目标三)活动二1.采用指名读、齐读、师范读等方式朗读诗歌。2、点名学生回答“前两句是写什么的诗句,你感受到西湖怎么样?”3.后两句作者采用什么修辞(课件展示)这样做比较,作者想突出什么呢?(完成学习目标三)环节四悟诗情、背古诗活动一1、全班交流,这首诗作者描写了西湖的美景,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呢?2、我们再把西湖的美景美美地读一遍吧。指名背诵。(完成学习目标三)能体会作者对西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完成评价目标三)环节五拓展阅读活动一1、出示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和题临安邸这两首诗;2、学生根据注释自由诵读诗歌,并试着理解诗意;3、思考并回答这两首诗从内容上和表达的情感上和饮湖上初晴后雨有什么异同点?(完成学习目标四)学生能自主阅读拓展的这两首诗,进一步体会诗人对西湖的情感。(完成评价目标四)附1:板书设计饮湖上初晴后雨 晴方好 雨亦奇 总相宜 喜爱 赞美附2:(一)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南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注释】1、晓出:太阳刚刚升起。2、净慈寺:杭州西湖畔著名佛寺。3、林子方:作者的朋友。4、毕竟:到底。5、四时:春夏秋冬四个季节。6、别样:格外。7、接天:与天空相接。8、无穷碧:无边无际的碧绿色。9、同:相同。10六月中:六月中旬。【译文】到底是西湖的六月时节,此时的风光与四季不同。碧绿的莲叶无边无际好像与天相接,在太阳的映照下荷花显得格外艳丽鲜红。(二) 题临安邸宋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注释】1、题:写。2、临安:南宋的京城,即今浙江省杭州市。3、邸(d):府邸,官邸(d),旅店,客栈。这里指旅店。4、休:暂停、停止、罢休。5、暖风:这里不仅指自然界和煦的春风,还指.【译文】美丽的西湖大部分环山,重重叠叠的青山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