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学校高二(上)期末生物模拟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从30到0环境中,皮肤会起“鸡皮疙瘩”,这属于条件反射b高烧不退的病人主要是由于大脑皮层的体温调节中枢失调,使产热和散热失去平衡c食物中缺碘会引起人体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减少d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类物质的转化,使血糖水平升高2如图表示机体内生命活动调节的途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图示可以说明神经系统可控制内分泌系统的活动b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不受过程的调节c感受器、下丘脑、和垂体可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d如果图示中的内分泌腺为甲状腺,则的增加可引起和的减少3可以发生在人体血浆中的过程是()a葡萄糖的氧化分解b抗体和抗原的结合c食物中蛋白质的分解d胰岛素的合成4下列有关生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被阉割动物血液中的促性腺激素含量将降低b寒冷刺激皮肤引起皮肤血管收缩是条件反射c某人眼球被意外撞击,产生金星四溅的感觉是非条件反射d膝跳反射过程中有化学物质传递信息5下列关于人体及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次性饮水过多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尿量增加b病毒再次入侵人体记忆b细胞产生抗体清除病毒c短时间饥饿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血糖浓度维持正常d炎热刺激哺乳动物体温调节中枢兴奋皮肤血管收缩6如图为某反射弧的部分模式图,虚线框中代表神经中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端与效应器相连,b端与感受器相连bc处的液体是组织液,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影响兴奋的传递c刺激d点,在e处测到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方向的d把某药物放在c处,刺激e点,d处没有电位变化,说明该药物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有阻断作用7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吞噬细胞可特异性地识别、吞噬外来抗原,并通过溶酶体对抗原进行加工和处理b效应t细胞可特异性地攻击被抗原侵人的宿主细胞并使靶细胞凋亡c浆细胞可特异性地识别抗原,并在抗原刺激下合成分泌特异性的抗体d在细胞外液中抗原一抗体结合形成的复合物最终被吞噬细胞吞噬属于体液免疫8在生物体内,下列生理活动只能单向进行的是()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的扩散 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极性运输肝细胞中糖原与葡萄糖的转化 神经递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abcd9在发现生长素的研究历程中,詹森用实验证实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通过琼脂传递到尖端下部,他随后还做了进一步的实验,更加肯定了该影响为化学信号的猜想他所做的实验是()abcd10如图是探究重力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iaa含量的大小关系是a=b=c=d,且都促进水平生长b图中iaa含量的大小关系是ab、cd,c、d处生长素浓度促进生长,a、b处生长素浓度抑制生长c综合分析图可知,重力能够导致生长素分布不均匀d图中根向地生长和茎背地生长均能体现iaa的两重性11如图表示生长素对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从此图中不能得到的结论是()a生长素对三种器官的作用都是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ba、b、c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是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c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能促进茎和芽的生长,抑制根的生长d幼嫩细胞对生长素浓度敏感,成熟的细胞对生长素敏感性差12如图示黄化燕麦幼苗中生长素相对含量的分布,据所学知识和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生长素主要在生长活跃的部位合成bb点所对应的细胞体积比a点所对应的细胞体积大ca点对应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d点可能会抑制d点细胞的生长da点生长素浓度较高是由b、c点细胞合成的生长素运输到a点所致13从某植物长势一致的黄化苗上切取等长幼茎段(无叶和侧芽),自茎段顶端向下对称纵切至约处,将切开的茎段浸没在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半边茎向外弯曲生长,如图所示,若上述黄化苗茎段中的生长素浓度是促进生长的,放入水中后半边茎内、外两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都无明显变化据此推测不合理的是()a内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比外侧高,且其促进细胞生长的效果更明显b内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比外侧低,且其促进细胞生长的效果更明显c内外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相同,由于半边茎内外两侧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该浓度的生长素更有利于内侧细胞的生长d若将半边茎的左右两侧分别放入两个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则左右两侧生长的弯曲角度不相同14为研究赤霉素、乙烯对花芽性别分化和茎生长的影响,以雌雄同株异花的苎麻为材料进行相关实验,结果统计如表所示赤霉素或乙烯浓度(mg/l)雌花率=雌花数/开花总数茎生长的增高率=(实验组对照组)/对照组赤霉素乙烯赤霉素乙烯00.4950.49500500.1810.5890.3790.00831000.2170.6280.5750.0765下列对该实验结果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赤霉素可促进苎麻雄花分化和茎的生长b乙烯对苎麻茎生长具有低浓度促进的特点c乙烯能抵消赤霉素促进苎麻雌花分化的作用d赤霉素、乙烯对苎麻细胞的基因表达均无影响15为了研究人的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对b细胞的影响,研究人员将来自于同一个体的若干b细胞三等分加入甲、乙、丙三组培养液中,甲组和乙组分别再加入等量的未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和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将三组细胞在相同条件下培养,每隔2天检测培养液中的抗体含量,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乙组为实验组,甲组和丙组作为对照组b甲、丙两组没有检测到抗体的原因不同c乙组培养液中可能产生了记忆b细胞d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2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16不同浓度的生长素(iaa)影响某植物幼苗乙烯生成和茎切段长度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此可知()a茎切段长度的变化只受生长素和乙烯的调节b生长素对茎切段伸长的影响具有两重性c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乙烯的生成d生长素和乙烯对茎切段伸长的作用是相似的17下列关于细胞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受抗原刺激后可以产生致敏t细胞bt细胞分化产生的致敏t细胞能与侵入细胞内的抗原结合,将其杀死c记忆t细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后,能够迅速产生大量的抗体d记忆t细胞能够产生淋巴因子作用抗原细胞18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用适宜浓度乙烯利处理凤梨,可加快果实成熟b用适宜浓度赤霉素处理生长期的芦苇,可提高产量c用适宜浓度细胞分裂素处理大麦,可抑制细胞分裂d用适宜浓度2,4d处理插条,可促进插条生根19如图表示多种植物激素对黄瓜幼苗生长的调节作用,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代表的植物激素分别是赤霉素、生长素、乙烯b激素在促进幼苗生长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ca浓度的激素抑制细胞伸长、b浓度的激素促进细胞伸长,激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d在幼苗生长过程中,除了图中的激素外还有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20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对大豆幼苗进行一段时间的单侧光照射后,幼苗会向光生长b生长素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c赤霉素与生长素对促进植物细胞生长有相似的效应d植物体内,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二、非选择题(共6个大题,共60分)21如图为动物体稳态调节的相关示意图,a、b、c和一表示结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l)图甲中,表示若刺激a处产生兴奋,则兴奋部位的膜两侧电位表现为,电流表的指针变化是(“偏转1次”、“偏转2次”、“不偏转”)(2)图乙所示结构是图甲中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与c形成直接有关的细胞器是图乙中信号传递的方向只能由ab的原因是(3)若图丙表示人体水盐平衡调节的部分活动,图中的某细胞为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则凰中的分泌细胞位于,分泌物是;若图丙表示人体部分免疫过程,某细胞为b淋巴细胞,则分泌细胞是,分泌物是22香蕉是一种热带水果,成熟的果实不易保鲜、不耐贮藏因此香蕉一般在未成熟时采摘,此时果皮青绿、果肉硬实、甜度小随放置时间的延长,淀粉逐渐转变成还原糖,果肉逐渐变软、甜度增加,果实逐渐成熟(1)检测香蕉中的还原性糖可用试剂,观察此实验结果中的可以推测香蕉的成熟程度(2)下图是采摘后的香蕉在果实成熟过程中,呼吸速率和乙烯(c2h4)含量的变化乙烯是一种植物激素,是在植物的生命活动中起作用的有机物采摘后的香蕉,其细胞呼吸速率在第天达到最大(3)根据上图推测,乙烯通过促进香蕉果实的成熟(4)有人要验证上述推测,利用一种乙烯抑制剂设计了下面的实验:将采摘后的香蕉均分为两组,实验组需要在采摘后的第天之前用乙烯抑制剂进行熏蒸处理,对照组检测两组香蕉的,如果,则支持上述推测23回答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问题:(1)体温调节中枢位于,它还能传导兴奋,它的一些细胞分泌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从而促进对水的重吸收(2)血糖平衡对于保证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的能量供应具有重要意义,胰岛素是维持血糖平衡的重要激素如图表示胰岛素分泌的调节过程以及胰岛素作用机理,据图分析回答:葡萄糖感受器接受高浓度葡萄糖刺激后,所产生的兴奋通过下丘脑及有关神经传到胰岛b细胞,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多,此时胰岛b细胞膜上相应受体接受到的信号分子是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当血糖浓度低于正常水平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会在血糖调节过程中,胰岛素的作用结果会反过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这种调节机制叫做调节胰岛素与组织细胞膜上的相应受体结合后调节糖代谢过程,这反映了细胞膜具有的功能糖尿病病因之一是患者血液中存在着抗体1、抗体2等异常抗体,这些抗体是由细胞合成分泌的,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抗体1、抗体2两种异常抗体引起的糖尿病都属于病由图可知,仅仅由于抗体1引起的糖尿病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这种抗体的致病原因是,导致胰岛b细胞对葡萄糖浓度上升的敏感度降低,引起胰岛素分泌量减少,血糖浓度升高24调查结果显示,广东恶性肿瘤发病率最高的是肺癌科学家们争相调查寻找肺癌发病的诱因及其治疗的途径图1表示广州市19542005年霾粒子数和肺癌年致死率关系曲线,图2表示运用树突状细胞(dc细胞)对肺癌患者进行免疫治疗的流程(1)分析图1,可以得出结论是(2)霾的形成与工业中燃料的燃烧和汽车尾气的排放密切相关,珠江三角洲的霾相当严重,这些霾粒子也会飘散到粤北山区,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复杂,稳定性就越强,越能降低有害物质对系统的影响(3)有专家提出:“减少污染源,削减大气污染物是解决雾霾的根本之道”我们可以通过来减少对大气的污染(4)图2中,将前体细胞诱导形成树突状细胞(dc细胞)的实质是基因的树突状细胞是目前所知的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它可以迅速的识别和处理抗原,并将抗原呈递给细胞,主要通过激发人体的免疫,消灭癌细胞将来自患者的前体细胞经上述处理后回输至患者体内起免疫作用,其优势是可以避免反应25图426表示在烧杯中加入一些枯草浸出液和枯草杆菌,过几天放人大草履虫,再过几天放入双小核草履虫,它们都是以枯草杆菌为食的根据图示分析回答问题:(1)枯草杆菌和草履虫的关系是,两种草履虫的关系是(2)a和b两条曲线分别表示和的数量变化情况(3)曲线a在ab段下降的原因是(4)曲线c在cd段下降的原因是26有一片长着马尾松和山毛榉的针叶阔叶混交林,对两个树种的存有量逐年进行统计,并把马尾松存有量与山毛榉存有量的比值记为c,作曲线如图据图回答:(1)两树种处于竞争状态的年份段是(2)两树种处于平衡状态的年份段是(3)在a年的优势树种是,在d年的优势树种是排除气候条件的变化,造成这一变化的重要原因是随着前一种群的繁盛,逐步改变了当地,使之反而适合后一种群的生存需求(4)由此可见,物种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群落的发展过程中,一些种群了,而另一些种群兴起了,从而使整个群落的结构和都发生了变化,一直到群落达到动态平衡,这就称为群落的2015-2016学年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学校高二(上)期末生物模拟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从30到0环境中,皮肤会起“鸡皮疙瘩”,这属于条件反射b高烧不退的病人主要是由于大脑皮层的体温调节中枢失调,使产热和散热失去平衡c食物中缺碘会引起人体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减少d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类物质的转化,使血糖水平升高【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分析】1、寒冷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促进代谢增加产热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这叫做负反馈调节2、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机理:产热和散热达到动态平衡3、胰高血糖素的作用:促进肝糖原分解;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解答】解:a、从30到0环境中,皮肤会起“鸡皮疙瘩”,这属于非条件反射,a错误;b、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热觉与冷觉形成于大脑皮层中,b错误;c、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所必需的,食物中缺碘,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通过负反馈调节,使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c错误;d、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类物质的转化,使血糖水平升高,d正确故: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血糖调节、体温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2如图表示机体内生命活动调节的途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图示可以说明神经系统可控制内分泌系统的活动b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不受过程的调节c感受器、下丘脑、和垂体可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d如果图示中的内分泌腺为甲状腺,则的增加可引起和的减少【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分析】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活动都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图中所示过程为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由图可知,内分泌腺受和两个过程控制【解答】解:a、根据说明神经系统可控制内分泌系统的活动,a正确;b、下丘脑是血糖调节中枢,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直接受下丘脑的控制,b正确;c、根据反射弧的概念,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c选项无传出神经,c错误;d、如果图示中的内分泌腺为甲状腺,则的增加可引起和的减少,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3可以发生在人体血浆中的过程是()a葡萄糖的氧化分解b抗体和抗原的结合c食物中蛋白质的分解d胰岛素的合成【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本题是对内环境的组成的考查,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组成,凡是发生在血浆、组织液或淋巴液中的化学反应都可以看做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反应【解答】解:a、葡萄糖氧化分解是发生在细胞内的反应,细胞内的液体叫细胞内液,不发生在血浆中,a错误;b、抗体和抗原的结合过程发生在血浆中,属于发生在内环境中的反应,b正确;c、食物的消化发生在消化道内,消化道与外界环境相通,其内的液体不是内环境,不发生在血浆中,c错误;d、胰岛素的合成发生在细胞内的核糖体上,核糖体存在于细胞内,不发生在血浆中,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内环境的组成,对于内环境组成的理解和相关生理过程发生场所的记忆是解题的关键4下列有关生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被阉割动物血液中的促性腺激素含量将降低b寒冷刺激皮肤引起皮肤血管收缩是条件反射c某人眼球被意外撞击,产生金星四溅的感觉是非条件反射d膝跳反射过程中有化学物质传递信息【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突触的结构【分析】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本质区别是否有大脑皮层的参与没有大脑皮层参与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的反射是非条件反射,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上的反射是条件反射【解答】解:a、将动物的性腺摘除(阉割)后,动物无法分泌性激素,会反馈性地使动物体内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性腺激素的含量上升,a错误;b、在寒冷刺激下,皮肤毛细血管收缩是由大脑皮层以下的中枢控制的非条件反射,b错误;c、感觉是大脑皮层的功能,但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所以不属于反射,c错误;d、膝跳反射中,神经冲动沿着整个反射弧传导、传递,当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进行传递时,涉及电信号到化学信号再到电信号的信号形式转变,其中有神经递质这种化学物质在起作用,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以具体的实例为背景,考查神经调节和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区别,要求考生识记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功能,能理论联系实际,准确理解反射弧的过程,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5下列关于人体及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次性饮水过多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尿量增加b病毒再次入侵人体记忆b细胞产生抗体清除病毒c短时间饥饿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血糖浓度维持正常d炎热刺激哺乳动物体温调节中枢兴奋皮肤血管收缩【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分析】饮水过多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减少,尿量增多;只有浆细胞能分泌抗体;饥饿时,由于生命活动消耗葡萄糖,机体通过调节使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提高血糖含量;炎热环境中,机体通过调节使散热增加,此时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多【解答】解:a、饮水过多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减少,对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的能力减弱,尿量增多,a错误;b、同种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迅速的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浆细胞分泌抗体与抗原结合,最后由吞噬细胞清除,b错误;c、饥饿时,由于生命活动消耗葡萄糖,机体通过调节使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提高血糖含量,维持血糖相对稳定,c正确;d、炎热环境中,机体通过调节使散热增加,此时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多,d错误故选:c【点评】只有浆细胞能分泌抗体,记忆细胞不能分泌抗体,该知识点学生容易混淆6如图为某反射弧的部分模式图,虚线框中代表神经中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端与效应器相连,b端与感受器相连bc处的液体是组织液,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影响兴奋的传递c刺激d点,在e处测到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方向的d把某药物放在c处,刺激e点,d处没有电位变化,说明该药物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有阻断作用【考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突触的结构【分析】图为反射弧的结构图,首先要根据c处的突触的结构判断兴奋传导的方向,再确定感受器和效应器,然后再逐项解答【解答】解:a、图中c处为突触的突触间隙,c处的上端表示突触前膜,突触前膜是突触小体膜,c处的下端表示突触后膜,突触后膜一般指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膜或胞体膜,而突触上兴奋的传导是由突触前膜到突触后膜,因此可以确定a端与感受器相连,b端与效应器相连,故a错误;b、c处为两个神经元细胞的间隙,里面充满了组织液,组织液属于内环境的一部分,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的改变影响兴奋的传递,故b正确;c、该实验只能说明d点产生的兴奋可以传导到e点,但是由于缺少对照实验,不能证明e点的兴奋不能传递给d点,因此不足以证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方向的,故c错误;d、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刺激e点,e点的兴奋不能传至d点,因此也不能证明该药物的阻断作用,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判断能力和理解能力,难度适中7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吞噬细胞可特异性地识别、吞噬外来抗原,并通过溶酶体对抗原进行加工和处理b效应t细胞可特异性地攻击被抗原侵人的宿主细胞并使靶细胞凋亡c浆细胞可特异性地识别抗原,并在抗原刺激下合成分泌特异性的抗体d在细胞外液中抗原一抗体结合形成的复合物最终被吞噬细胞吞噬属于体液免疫【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人体免疫包括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包括第一、二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由皮肤和粘膜组成,第二道防线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特异性免疫是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种方式【解答】解:a、吞噬细胞可特异性地识别、吞噬外来抗原,并通过溶酶体对抗原进行加工和处理属于非特异性免疫过程,a错误;b、效应t细胞可特异性地攻击被抗原侵人的宿主细胞并使靶细胞凋亡为细胞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过程,b正确;c、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c错误;d、在胞外液中抗原一抗体结合形成的复合物最终被吞噬细胞吞噬属于体液免疫属于非特异性免疫过程,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组成,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过程,对于免疫过程中各种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的功能的理解和区别记忆是解题的关键8在生物体内,下列生理活动只能单向进行的是()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的扩散 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极性运输肝细胞中糖原与葡萄糖的转化 神经递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abcd【考点】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细胞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及其原因;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分析】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的扩散是双向的,只不过是出的水比进的多;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只能从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下端;肝糖原和葡萄糖可以相互转化;神经递质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单向的【解答】解: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的扩散是双向的,只不过是出的水比进的多,错误;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极性运输只能从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下端,正确;当血液中的血糖浓度偏高时,机体通过调节会发生葡萄糖合成肝糖原,当血液中血糖浓度偏低时,肝糖原又会水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中,错误;d、神经递质在神经元间的传递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是单向的,正确所以,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细胞内的相关化合物的特点,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9在发现生长素的研究历程中,詹森用实验证实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通过琼脂传递到尖端下部,他随后还做了进一步的实验,更加肯定了该影响为化学信号的猜想他所做的实验是()abcd【考点】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分析】鲍森詹森进行的是单侧光下生长素能够透过琼脂片而不能透过云母片的实验,而拜尔进行的是在黑暗条件下将尖端切下来,分别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两侧的实验【解答】解:a、该实验证明了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刺激是生长素,不是詹森的实验,a错误;b、该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原因是尖端产生的刺激在下部分布不均匀,不是詹森的实验,b错误;c、该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不是詹森的实验,c错误;d、鲍森詹森进行的是单侧光下生长素能够透过琼脂片而不能透过云母片的实验,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植物生长素发现过程中的实验,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难度适中考生要能够将科学家以及其所做实验进行对应;而本题解题时,可通过实验图解的分析与实验结论对应即可找到错误的组合10如图是探究重力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iaa含量的大小关系是a=b=c=d,且都促进水平生长b图中iaa含量的大小关系是ab、cd,c、d处生长素浓度促进生长,a、b处生长素浓度抑制生长c综合分析图可知,重力能够导致生长素分布不均匀d图中根向地生长和茎背地生长均能体现iaa的两重性【考点】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分析】图:处于失重状态,所以生长素浓度a=b=c=d;图:在重力的作用下,生长素浓度ab,cd;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敏感性不同,根最敏感,芽居中,茎最不敏感,同一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不同器官上,引起的生理功效不同,据此分析的题【解答】解:a、据图分析可知,图中生长素含量的大小关系是a=b,c=d,且都促进按原来的方向生长,a错误;b、图中在重力的作用下,生长素浓度ab,cd,c处生长素浓度促进生长作用大于d处,所以茎向上生长;a促进生长,b处生长素浓度抑制生长,所以根向下生长,b错误;c、图:处于失重状态,所以生长素浓度a=b,c=d,图:在重力的作用下,生长素浓度ab,cd,说明重力能够导致生长素分布不均匀,c正确;d、图中根向地生长能体现iaa的两重性,但是茎背地生长不能,d错误故选:c【点评】生长素对植物的生长效应表现出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本题结合图示,考查植物激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分析题图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11如图表示生长素对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从此图中不能得到的结论是()a生长素对三种器官的作用都是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ba、b、c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是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c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能促进茎和芽的生长,抑制根的生长d幼嫩细胞对生长素浓度敏感,成熟的细胞对生长素敏感性差【考点】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分析】分析曲线图: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其中根、芽和茎的敏感程度大小是:根最敏感,其次是芽,茎最不敏感图中a、b和c分别是促进根、芽和茎生长的最适浓度【解答】解:a、由图可以看出生长素对3种器官的作用都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a正确;b、图中a、b和c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根、芽、茎的促进效果最好,所以分别是促进根、芽和茎生长的最适浓度,b正确;c、由图可知,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能促进茎和芽的生长,抑制根的生长,c正确;d、由该曲线图可知:根、芽和茎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大小是:根最敏感,其次是芽,茎最不敏感,但不能看幼嫩细胞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反应不敏感,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生长素的作用原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12如图示黄化燕麦幼苗中生长素相对含量的分布,据所学知识和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生长素主要在生长活跃的部位合成bb点所对应的细胞体积比a点所对应的细胞体积大ca点对应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d点可能会抑制d点细胞的生长da点生长素浓度较高是由b、c点细胞合成的生长素运输到a点所致【考点】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分析】生长素的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分析题图可知,a点是芽尖分生区部位的细胞,该区细胞分裂能力较强,主要进行细胞分裂,细胞生长不明显,b是芽尖下部伸长区细胞,细胞发生了生长,体积增大;生长素的运输是极性运输,即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不能倒过来;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根、芽、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依次降低,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生长素浓度过高会起抑制作用【解答】解:a、生长素的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等生长旺盛的部位,a正确;b、a点是芽尖分生区部位的细胞,b是芽尖下部伸长区细胞,与a点相比,b点细胞发生了生长,体积增大,b正确;c、d点细胞是根细胞,根细胞对生长素敏感,若将a点对应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d点对应的细胞,可能会因为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生长,c正确;d、生长素的运输是极性运输,只能从a向b、c运输,不能倒过来,d错误故选:d【点评】对于生长素的合成和运输、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及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的综合理解应用,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13从某植物长势一致的黄化苗上切取等长幼茎段(无叶和侧芽),自茎段顶端向下对称纵切至约处,将切开的茎段浸没在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半边茎向外弯曲生长,如图所示,若上述黄化苗茎段中的生长素浓度是促进生长的,放入水中后半边茎内、外两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都无明显变化据此推测不合理的是()a内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比外侧高,且其促进细胞生长的效果更明显b内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比外侧低,且其促进细胞生长的效果更明显c内外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相同,由于半边茎内外两侧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该浓度的生长素更有利于内侧细胞的生长d若将半边茎的左右两侧分别放入两个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则左右两侧生长的弯曲角度不相同【考点】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分析】生长素作用因生长素的浓度、细胞的年龄、植物的种类、植物器官的不同而有差异因生长素浓度不同而表现出的差异为: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即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因细胞的年龄不同而表现出的差异为:幼嫩的细胞比衰老的细胞对生长素更敏感【解答】解:a、生长素能促进细胞伸长,内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比外侧高,且其促进细胞生长的效果更明显,导致内侧细胞生长快,a正确;b、生长素能促进细胞伸长,内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比外侧低,但不同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所以低浓度促进细胞生长的效果更明显,b正确;c、不同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半边茎向外弯曲生长可能内外两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相同,但内外侧细胞对生长素敏感性不同,该浓度的生长素更有利于内侧细胞的生长,c正确;d、若将半边茎的左右两侧分别放人两个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但由于生长素的两重性,所以左右两侧生长的弯曲角度可能相同,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结合实验过程及结果,考查生长素的作用及作用的两重性,首先要求考生识记生长素的作用,明确生长素的作用因浓度、细胞种类的不同而有差异;其次要求考生根据生长素的作用原理对实验现象(半边茎向外弯曲生长)作出合理的解释14为研究赤霉素、乙烯对花芽性别分化和茎生长的影响,以雌雄同株异花的苎麻为材料进行相关实验,结果统计如表所示赤霉素或乙烯浓度(mg/l)雌花率=雌花数/开花总数茎生长的增高率=(实验组对照组)/对照组赤霉素乙烯赤霉素乙烯00.4950.49500500.1810.5890.3790.00831000.2170.6280.5750.0765下列对该实验结果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赤霉素可促进苎麻雄花分化和茎的生长b乙烯对苎麻茎生长具有低浓度促进的特点c乙烯能抵消赤霉素促进苎麻雌花分化的作用d赤霉素、乙烯对苎麻细胞的基因表达均无影响【考点】植物激素的作用【分析】分析表格:和赤霉素或乙烯浓度(mg/l)为0的空白对照组相比,赤霉素可促进苎麻雄花分化,乙烯可促进苎麻雌花分化;赤霉素可促进苎麻茎的生长,乙烯抑制苎麻茎的生长,据此答题【解答】解:a、分析表格数据可知:赤霉素可促进苎麻雄花分化和茎的生长,a正确;b、分析表格数据可知:乙烯对苎麻茎生长具有抑制的特点,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b错误;c、赤霉素可促进苎麻雄花分化,乙烯能促进苎麻雌花分化,二者没有共同作用的实验组,不能说明二者共同作用的效果,c错误;d、激素量的变化,会对苎麻细胞的基因表达造成影响,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植物激素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15为了研究人的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对b细胞的影响,研究人员将来自于同一个体的若干b细胞三等分加入甲、乙、丙三组培养液中,甲组和乙组分别再加入等量的未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和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将三组细胞在相同条件下培养,每隔2天检测培养液中的抗体含量,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乙组为实验组,甲组和丙组作为对照组b甲、丙两组没有检测到抗体的原因不同c乙组培养液中可能产生了记忆b细胞d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2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分析曲线图:图中曲线是将三组细胞在相同条件下培养得到的结果,甲组加入的是b细胞和未活化辅助t细胞,结果没有产生抗体;乙组加入的是b细胞和活化辅助t细胞,结果产生抗体;丙组只加入b细胞,结果没有检测到抗体说明活化辅助t细胞能激活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使其产生(大量)抗体其中甲丙两组中没有检测到抗体,原因都是因为b细胞没有接收到抗原的刺激;乙组检查到抗体,且在第412天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抗体量逐渐增加,第12天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抗体量逐渐减少【解答】解:a、根据表格和实验结果可知,该实验乙组为实验组,甲组和丙组作为对照组,a正确;b、甲、丙两组没有检测到抗体的原因都是b细胞未受到受抗原刺激的t细胞的刺激,b错误;c、图中只有b组培养液中产生了抗体,说明b组的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了记忆细胞和浆细胞,c正确;d、t细胞产生的白细胞介素2能增强免疫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结合图表,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能分析表格和曲线图提取有效信息,并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16不同浓度的生长素(iaa)影响某植物幼苗乙烯生成和茎切段长度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此可知()a茎切段长度的变化只受生长素和乙烯的调节b生长素对茎切段伸长的影响具有两重性c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乙烯的生成d生长素和乙烯对茎切段伸长的作用是相似的【考点】植物激素的作用【分析】分析曲线图: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升高,乙烯的浓度也不断提高,乙烯浓度升高,会抑制茎切断的生长;当生长素的浓度小于106时,随生长素浓度增加,对茎切断的促进作用增强,当生长素浓度在106104之间时,随生长素浓度增加,对茎段的促进作用减弱【解答】解:a、植物的生命活动是受多种激素共同调节的,a错误;b、题图只体现出生长素对茎切段的促进作用,b错误;c、由题图可知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乙烯的生成,c正确;d、由题图可知,生长素对茎切段伸长具有促进作用,而乙烯对茎切段伸长具有抑制作用,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植物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植物激素的功能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析曲线图,能结合所学的知识,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和得出正确结论,对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17下列关于细胞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受抗原刺激后可以产生致敏t细胞bt细胞分化产生的致敏t细胞能与侵入细胞内的抗原结合,将其杀死c记忆t细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后,能够迅速产生大量的抗体d记忆t细胞能够产生淋巴因子作用抗原细胞【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1、致敏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使靶细胞裂解死亡,抗原暴露后与抗体结合2、记忆t细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后,能够迅速增殖分化为致敏t细胞【解答】解:a、t细胞成熟的场所为胸腺,t细胞受抗原刺激形成致敏t细胞和记忆细胞,a正确;b、致敏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裂解死亡,释放出抗原,b错误;c、记忆细胞对抗原保持一定的记忆能力,当同种抗原再次入侵时,会迅速的发生反应,抗体是由浆细胞(效应b细胞)分泌,c错误;d、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t细胞比普通的t细胞更快地作出反应,即很快分裂产生新的致敏t细胞和记忆细胞,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细胞的功能,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t细胞、效应t细胞和记忆t细胞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细胞免疫的过程18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用适宜浓度乙烯利处理凤梨,可加快果实成熟b用适宜浓度赤霉素处理生长期的芦苇,可提高产量c用适宜浓度细胞分裂素处理大麦,可抑制细胞分裂d用适宜浓度2,4d处理插条,可促进插条生根【考点】植物激素及其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价值【分析】赤霉素的作用是促进生长,解除休眠生长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生长,促进枝条生根,促进果实发育等脱落酸的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细胞分裂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乙烯可以促进果实成熟【解答】解:a、乙烯可以促进果实的成熟,a正确;b、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促进植物茎长高,b正确;c、用适宜浓度细胞分裂素处理水稻,可促进细胞分裂,c错误;d、2,4d是生长素的类似物,可以促进植物生根,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作用,主要考查考生对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各种激素的作用19如图表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市场活动策划与执行工具集
- 养老护理学技能考试题库及答案
- 办公用品供应及采购管理合作协议
- 代表法考试题及答案
- 境外投资诚信守法经营承诺函4篇
- 项目验收及问题反馈标准流程表
- 走进秋天的画卷写景作文10篇
- 仓库库存管理清单模板库存盘点与补充策略
- 特种设备企业安全培训课件
- 产品质量检查与改进标准化流程模板
- 2025年上海入团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土地管理法》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至2030年中国机织服装市场现状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妇幼信息安全课件
- 《测绘基础》课件(共八个任务)
- 物业轮岗活动方案
- 医院医疗服务培训
- 中国大麻酚油(CBD油)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工业机器人技术与应用》高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全套教学课件
- 中医院依法执业管理制度
- 广西b证继续教育考试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