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讲大气环境 全球的气压带 风带及对气候的影响 必考 加试 知识梳理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移动 c 加试 考点一全球气压带 风带的分布 移动及图示 必考 加试 1 分布 1 气压带 a b c d 2 风带 e f g 3 三圈环流 环流 环流 环流 2 移动随太阳直射点的 移动而做周期性的季节移动 就北半球来说 大致是夏季 移 冬季 移 南半球恰好相反 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东北信风带 盛行西风带 极地东风带 低纬 中纬 高纬 南北 北 南 1 假设地球不自转 并且假设地表均一 太阳直射点位置不移动 全球会形成单圈环流 试分析形成过程 在下图中画出 2 读半球三圈环流剖面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纬度为0 30 60 90 的点依次为 2 a处的降水类型常年以 雨为主 b是 风带 3 c气压带被大陆相反的气压中心切断时 时间是 1或7 月 4 d所在的风带若在南半球吹 风 5 在极点上空观察f风带 其风向呈 时针方向运动 答案1 2 1 aceg 2 对流东北信 3 7 4 西北 5 顺 考点突破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移动 气压带 风带分布示意图地球高低纬之间的冷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 形成了三圈环流 从而形成了全球性的气压带和风带 把握该知识点应注意 三突破 1 突破成因从气压带的形成来看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符合 热低压 冷高压 的规律 说明其是因热力作用形成的 而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不符合上述规律 这是因为它们是动力作用形成的 六个风带的风向均符合风的受力规律 即由高气压带指向低气压带 再根据所在半球确定偏转方向从而判定风带的具体风向 如图所示 2 突破分布和性质 1 分布位置和性质 2 分布的变式图气压带和风带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图形表现形式 如图中三种类型 3 突破移动规律气压带 风带的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发生季节变化 如图所示 图示法掌握气压带 风带与气候的形成 以北半球为例 不同气压带 风带控制区形成的气候类型各不相同 有的气候为单一气压带 风带控制形成 还有的是两个交替控制形成 其对应关系如下图所示 思考从气候类型的成因看 常年受单一气压带和风带控制的气候有哪些 受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影响的气候有哪些 提示常年受单一气压带和风带控制的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和极地气候等 受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影响的气候类型 地中海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下图为 用户登录微信时所见的地球影像图 从图中赤道附近云系的分布位置及m地所处的纬度位置推测 该影像图拍摄时间及m地所处的风带最有可能是 a 6月份东南信风带b 6月份盛行西风带c 12月份东南信风带d 12月份盛行西风带解析根据图中信息推断 赤道以南云层厚 所以气压带风带南移 为12月份 m地在南回归线以南20多个纬度 可以参考赤道和南回归线的间距 即南纬50 左右 所以m地受南半球盛行西风带控制 答案d 题组训练 下图为气压带 风带移动规律模式示意图 读图回答1 2题 1 甲图所示季节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0 10 盛行西北风b 10 20 盛行东南风c 20 30 主要盛行上升气流d 30 40 盛行西南风 2 甲 乙两图反映时间与季节正确的是 a 甲表示7月份 北半球夏季b 乙表示7月份 北半球夏季c 甲表示9月份 北半球秋季d 乙表示1月份 北半球冬季解析第1题 气压带 风带移动规律 与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相同 在北半球 夏季北移 冬季南移 甲图气压带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从图中可知 该气压带南移 为北半球冬季 所以北半球30 40 位于盛行西风的控制之下 其风向为西南风 故d项正确 0 10 为赤道低气压带 盛行上升气流 a错 10 20 为东北信风带 盛行东北信风 b错 20 30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盛行下沉气流 c错 第2题 根据上题分析可知 甲图表示1月份 北半球为冬季 乙图副热带高气压带北移 为北半球夏季 即7月份 b正确 答案1 d2 b 下图中箭头表示地球的自转方向 读图完成3 4题 3 图中字母c所表示的气压带是 a 赤道低气压带b 副热带高气压带c 副极地低气压带d 极地高气压带4 下图中四组箭头 能正确表示d处风带风向的是 a b c d 解析根据地球呈顺时针的自转方向 可知该图所示为南半球部分区域 c气压带位于南纬60 附近 为副极地低气压带 d处风带为南半球的西北风 答案3 c4 b 5 读下图 完成下列问题 1 在图的左侧添加箭头以正确表示三圈环流 2 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气压带名称 a b c d 3 在图中相应的位置上添加箭头表示近地面各风带的风向 4 极锋是 风带和 风带气流交汇而形成的 5 此图表示北半球 季节 解析三圈环流即低纬 中纬 高纬三圈环流 结合各气压带 风带的形成原因及分布可判断a b c d的名称 风带名称及风向 三圈环流的方向 而极锋约位于60 纬线处 是由盛行西风带与极地东风带气流交汇而成 由图可知气压带 风带南移 故可判断此时为北半球冬季 答案 1 略 见下图 2 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 3 4 盛行西极地东 5 冬季 知识梳理 1 气压带 风带季节移动与大气活动中心 b 加试 1 南半球 气压带基本呈带状分布 因为南半球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 2 北半球 气压带断裂呈块状分布 因为北半球陆地面积大 且海陆相间分布 北半球1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冬季风 考点二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必考 加试 气压中心m是亚洲 蒙古 西伯利亚 高压 其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 北半球7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夏季风 气压中心n是亚洲 印度 低压 其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 2 气压带 风带季节移动及海陆分布对季风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的影响 b 加试 1 气压带 风带季节移动及海陆分布与季风环流 西北 东北 东南 西南 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2 气压带 风带季节移动对地中海气候的影响 地中海气候分布 分布在南北纬30 40 大陆西岸 最典型的是地中海沿岸 成因和气候特点 夏季因气压带 风带向北移动 位于回归线附近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向北移控制该区域 气流下沉 气候炎热干燥 冬季因气压带 风带向南移动 西风带向南移控制该区域 西风带来丰富降水 气候温和湿润 1 在下图中画出大气活动中心 并结合图完成表格 2 对比分析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的差异 答案1 2 考点突破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 风带的影响海陆热力差异 影响到海陆的气压分布 夏季 大陆增温比海洋快 大陆上形成热低压 冬季 大陆降温比海洋快 大陆上形成冷高压 1 1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冬季风 如图 1月份 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所切断 尤以亚洲高压 又称蒙古 西伯利亚高压 最为强大 控制范围最广 这就使得副极地低气压带被保留在海洋上 亚洲高压东侧 东亚地区 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右偏形成西北季风 亚洲高压南侧 我国西南地区及印度一带 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右偏形成东北季风 2 7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冬季风 如图 7月份 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亚洲低压 又称印度低压 所切断 仅在大洋中存在着高压区域 亚洲低压东侧 东亚地区 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右偏形成东南季风 而我国西南地区及印度一带 因为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 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右偏转形成西南季风 2 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大范围地区盛行风随季节有显著改变的现象 称为季风 季风环流是大气环流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季风环流最为典型 3 太阳辐射制约下的气温特点对于气温来说 主要考虑纬度因素 即根据其所在纬度判断热量带 从而考虑其气温状况 从赤道到两极方向 热量带由热带过渡到寒带 气温也逐渐降低 具体如下表所示 4 大气环流控制下的降水特点对于降水来说 主要考虑不同气压带和风带的大气运动状况 是否含有丰富的水汽或者具备降温过程 具体如下表所示 思考亚洲东临太平洋 北美洲东临大西洋 为什么东亚是世界上重要的季风区 而北美洲的季风现象不如亚洲明显 提示亚欧大陆为世界上最大的大陆 太平洋为世界上最大的大洋 海陆对比显著 北美洲和大西洋面积相对较小 海陆热力性质对比不如东亚明显 因此季风不明显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1 2题 1 甲地此时的风向是 a 东南风b 西北风c 西南风d 东北风 2 关于图中气压状况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m地附近空气冷却下沉形成低压b m地同纬度的东部海洋上空气受热上升形成高压c 副热带高气压带被陆地上形成的热低压切断d 副极地低气压带被陆地上形成的冷高压切断解析第1题 m处为北半球低压中心 则甲处气压梯度力指向偏西 再加上右偏的地转偏向力 此时风向是东南风 第2题 图示时期 亚欧大陆为低压 同纬度的东部海洋上为高压 即副热带高气压带被陆地上形成的热低压切断 答案1 a2 c 题组训练 2015 浙江省1月学考 将两个烧杯分别装入300毫升水和干沙 并排放在一起 把两支温度计液泡插入水和干沙中 用100瓦的白炽灯照射 如图 据此完成1 2题 1 打开白炽灯 10分钟后 a 沙的温度没变化b 水的温度没变化c 水的温度比沙高d 沙的温度比水高 2 该模拟实验验证的是 a 温室效应b 水循环过程c 城市热岛效应d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解析第1题 打开白炽灯10分钟后 由于白炽灯释放热量 使两只温度计温度都升高了 但升高的幅度不同 沙子的比热容小 升温需要的热量小 升温快 水的比热容大 升温需要的热量多 升温慢 故沙中的温度计升温速度更快 且最后达到的温度更高 而水中的温度计温度升高速度慢 且最终达到的温度较低 第2题 白炽灯模拟的是太阳 沙子代表的是陆地 比热容小 水代表的是海水 比热容大 沙子升温比水快 验证了陆地比海洋升温快 故该模拟实验验证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答案1 d2 d 下图为某月90 e附近海平面气压示意图 单位 hpa 读图 回答3 5题 3 据气压值推断 该月最有可能是 a 1月b 4月c 7月d 10月4 甲地在该月盛行 a 西北风b 西南风c 东北风d 东南风5 甲地该月的气候特征是 a 寒冷干燥b 酷寒烈风c 温和湿润d 高温少雨解析结合图文及经纬度可知 此时亚欧大陆内部形成高气压 由此可推导出此时为冬季 根据经纬度可判断出甲地位于恒河三角洲 为热带季风气候 冬季盛行东北风 气候特征表现为高温少雨 答案3 a4 c5 d 6 加试题 读下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此图表示的是 月季风图 e的风向为 风 f的风向为 风 2 a b c三地中 气压最低的是 3 盛行e季风时 我国东部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4 在成因上 f季风与e季风的最大区别是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季风气候的特点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对气候的影响 南亚此时盛行西南风 说明此图为7月季风图 南亚夏季风主要是由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形成的 答案 1 7东南西南 2 b 3 高温多雨 4 f季风主要受气压带 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影响 e季风是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 知识梳理 1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 特点及成因分析图示 b 加试 考点三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及成因 必考 加试 2 气候的形成因素 b 加试 1 影响地表气温的最基本因素 2 大气环流 调整全球热量和水分的分布 显著影响各地气候 本身也是重要的气候现象 3 因素 大气的直接热源和水源 4 人类活动 太阳辐射 下垫面 3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比较 b 加试 雨林 高温多雨 季风 地中海 温和多雨 炎热干燥 海洋性 温和多雨 气温和降水是两个重要的气候要素 通过两者数值的大小和变化可以判断气候类型 根据下列四幅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判断其所代表的气候类型依次是a b c d 答案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考点突破 根据气候特征判读气候类型根据气候的两大要素资料来判读 判读时可遵循以下三个步骤 以形定位 以温定带 以水定型 具体见下表 1 根据温度确定南北半球 以形定位 由于南北半球热量分配不均 南北半球的季节刚好相反 所以气温的变化也是相反的 根据气温最高月和最低月以及气温曲线的形状可以确定该地是在北半球 还是在南半球 2 根据最冷月或最热月的均温值 确定该地温度带 即气候带 以温定带 3 根据降水量的多少与季节分配 确定气候类型 以水定型 根据降水量柱状图中年降水量 降水量柱状图中各月降水量相加 和降水季节分配 主要是雨季 来确定气候类型 思考 1 除南极洲外 各大洲都有分布的气候类型是哪一个 2 40 n 60 n亚欧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而东部却为季风气候 为什么 3 如何区分热带和亚热带气候 提示 1 地中海气候 2 40 n 60 n亚欧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是受西风带影响的结果 东部为季风气候主要是受海陆热力性质显著差异的影响而形成的 3 热带 最冷月气温 15 最热月气温 25 亚热带 最冷月气温 0 最热月气温 18 2015 浙江省9月学考测试卷 下图为北半球亚热带地区大陆东西两侧 两地降水量逐月累积折线图 读图完成1 2题 1 地降水量与 地相比 a 春季较多b 夏季较多c 秋季较多d 冬季较多 2 夏季影响 地的大气环流是 a 夏季风b 副极地低压带c 西风带d 副热带高压带解析第1题 从图中可以看出 曲线1 3月降水量多于 曲线 即 地北半球冬季降水多 第2题 北半球亚热带地区 大陆东侧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西侧为地中海气候 是夏雨型 符合季风气候特点 夏季高温多雨 是冬雨型 符合地中海气候的特点 冬季温和多雨 答案1 d2 a 题组训练 下图为欧洲南部沿42 n纬线部分地区剖面示意图和 两地降水量统计图 读图回答1 2题 1 图示 地气候 a 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温和多雨b 冬暖夏凉 降水均匀c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d 全年高温 干湿分明2 造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吉安市中储粮2025秋招面试专业追问题库购销统计岗
- 2025年新型保险考试题及答案
- 职业道德考试试题及答案
- 村干部竞选考试题及答案
- 中国移动莆田市2025秋招心理测评常考题型与答题技巧
- 福州市中储粮2025秋招笔试题库含答案
- 中国广电龙岩市2025秋招心理测评常考题型与答题技巧
- 玉溪市中石油2025秋招笔试模拟题含答案财务与审计岗
- 中国移动兴安盟2025秋招市场与服务类专业追问清单及参考回答
- 池州市中石油2025秋招笔试模拟题含答案炼化装置操作岗
- 毒品成瘾原因课件
- 2025年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金太阳福建省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开学联考数学试卷
- 2025年甘肃政治高考试题及答案
- 三腔二囊管护理课件
- 造口凸面底盘临床应用共识
- 2025-2026学年外研版七年级英语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
- 羊水栓塞的早期识别课件
- 安全防范系统升级和服务协议
- 整合照护课件
- 北宋名臣滕元发:才情、功绩与时代映照下的复合型士大夫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