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7《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课件2 (新版)新人教版.ppt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7《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课件2 (新版)新人教版.ppt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7《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课件2 (新版)新人教版.ppt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7《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课件2 (新版)新人教版.ppt_第4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7《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课件2 (新版)新人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题解 书 即书信 古人的书信又叫 尺牍 或 札记 是一种应用性文体 多记事陈情 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 朗读要求 须要读得字字响亮 不可误一字 不可少一字 不可多一字 不可倒一字 不可牵强暗记 朱熹语 课文疏通 1 解释加粗的词四时具备晓雾将歇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2 解释句子实是欲界之仙都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有人说陶弘景的文章就像一幅清丽的山水画 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写了哪些景物 这些景物美在哪里 山水相映之美 高峰入云 清流见底色彩相配之美 两岸石壁 青林翠竹晨昏变化之美 晓雾将歇 夕日欲颓 意境美 动静相衬之美 四个美点 山水相映之美 色彩配合之美 晨昏变化之美 动静相衬之美 作者以感慨收束全文 你能说说这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表现了作者陶醉山水的愉悦之情 自从谢灵运以来 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 而作者却能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 并深感自豪 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走近作者陶弘景 南北朝时期的思想家 医学家和文字家 又被称为 山中宰相 山中宰相 齐高帝曾经召他进宫陪伴太子读书 后来 陶弘景远离尘世 隐居句曲山 今茅山 他精通阴阳五行 山川地理 天文气象 梁武帝继位后 他 礼聘不出 因此 每逢有凶吉 祭祀 征讨大事 朝廷都要派人进山向他请教 故称他为 山中宰相 陶一生好松 每当轻风吹拂松枝 发出 沙沙 的声响时 他就象听到仙乐一样如痴如狂 有时 他竟一人进山 专去听山野松涛之声 人又称之 仙人 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陶弘景山中何所有 岭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悦 不堪持寄君 背诵比赛 山 古 高 清 两 五 青 四 晓 猿 夕 沉 实 自 未 课文小结 答谢中书书 是南朝梁时陶弘景写给好友谢征的一封回信 本文也是吟咏自然风光的佳作 作者以清峻的笔触 描绘了江南秀美的山川景色 传达出与自然融合并陶醉其中的愉悦 体现了酷爱自然 归隐山林的人生志趣 流露出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总领全文 点名中心 山川之美 古来共谈仰视 高峰入云写景四季常景俯视 清流见底叙议结合平视 两岸石壁 青林翠竹语言凝练晨 晓雾将歇层次井然日变景昏 夕日欲颓感叹抒怀 欲界仙都 与其奇者 沉醉山水的喜悦 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自豪 答谢中书书 这篇山水小品廖廖68个字 就概括古今 包罗了四时 兼顾了晨昏 山川草木 飞禽走兽 使文章清幽隽雅 像诗一般优美动人 你喜欢哪一幅画面 写一段赏析的文字 如何描写景物 1 抓住景物的特征 不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