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脊髓的大体解剖 位置脊髓位于椎管内 由内向外依次被软脊膜 蛛网膜和硬脊膜所包绕 中国成人脊髓平均长度为44 5cm 上端在枕骨大孔与延髓相连 下端平对第1腰椎下缘 新生儿脊髓下端平第3腰椎 成人脊髓下端终止的高度并不十分恒定 据统计 脊髓下端终于第1腰椎下缘的只占50 左右 位置最高的可达第12胸椎 最低的可至第2 3腰椎椎间盘平面 女性脊髓下端较低 故临床上常在第3 4腰椎间进行穿刺 以免损伤脊髓 脊髓的3层结缔组织被膜最外层 硬脊膜最内层 软脊膜硬脊膜 软脊膜间 蛛网膜 3层结缔组织被膜间的间隙硬膜外腔 硬脊膜与脊椎骨膜间隙 含静脉丛 脂肪组织硬膜下腔 蛛网膜与硬脊膜间隙 其间无特殊结构蛛网膜下腔 蛛网膜与软脊膜间隙 与颅内蛛网膜下腔相通 充满CSF 脊髓解剖 脊髓在C1水平与延髓相连 L1下缘形成脊髓圆锥脊髓发出31对脊神经 颈神经8对 胸神经12 腰神经5 骶神经5 尾神经1脊髓有31个节段脊髓各节段位置较相应脊椎高 可由影像学脊椎节段推断脊髓病变水平 下图 脊髓解剖 脊髓节段与椎骨序数的对应关系与每一对脊神经根相连的一段脊髓称为一个脊髓节段 脊髓分为31个节段 即8个颈节 12个胸节 5个腰节 5个骶节 1个尾节 颈膨大 腰膨大分别发出支配上肢与下肢神经根颈膨大 C5 T2节段腰膨大 L1 S2节段腰膨大以下逐渐细削 为脊髓圆锥 S3 5 尾节 圆锥尖端伸出终丝 终止于第1尾椎骨膜 脊髓解剖 腰段神经根几乎垂直下降 形成 马尾 由L2 尾节10对神经根组成 后索 外侧索 前索 白质前连合 后正中沟 后外侧沟 前外侧沟 前正中裂 前正中裂深入脊髓约3mm 软脊膜连同血管亦折入其中 后正中沟此沟与一薄层神经胶质隔板合成后正中隔 前外侧沟相当于脊神经前根穿出处有一浅而宽的沟 后外侧沟在后正中沟两侧 窄而深 每条脊神经后根分成6 8股根丝 排成一纵排进入此沟 脊髓内部结构 灰质脊髓前角脊髓后角脊髓侧角 白质皮质脊髓束脊髓丘脑束薄束 楔束 脊髓横切面由白质 灰质组成灰质为神经细胞核团 部分胶质细胞在脊髓中央呈蝴蝶形或 H 形 中心为中央管白质为上下行传导束 大量胶质细胞 包绕在灰质的外周 灰质H形中间部称为灰质连合两旁部分为前角 后角在C8 L2 S2 4节段有侧角 前角细胞为下运动神经元 发出纤维组成前根 支配有关肌肉后角细胞为痛 温 部分触觉第 级神经元 接受脊神经节发出节后纤维 传递感觉冲动 脊髓各节段的比较颈髓胸髓腰髓骶髓尾髓外形卵圆形圆形圆形四边形圆形后中间沟有有 T1 4 无无无白质最多多少明显减少最少灰质多少多多相对较多后角细长细长粗短粗圆很短侧角见于C8T1 12L1 3无无灰质连合宽而薄窄而薄宽而厚最厚网状结构明显不明显不明显无无中央管腹侧份中央终室背侧份入终丝 C8 L2侧角 交感神经细胞 发出纤维经前根 交感神经径路支配 调节内脏 腺体功能C8 T1侧角 发出交感纤维 部分沿颈内动脉壁进入颅内 支配同侧瞳孔扩大肌 睑板肌 眼眶肌 另一部分支配同侧面部血管 汗腺S2 4侧角 脊髓副交感中枢 发出纤维支配膀胱 直肠 性腺 下行传导束包括皮质脊髓束 红核脊髓束 顶盖脊髓束等上行传导束有脊髓丘脑束 脊髓小脑前 后束 薄束 楔束等 白质分前索 侧索 后索 由上行 感觉 下行 运动 传导束组成前索位于前角及前根内侧 后索位于后正中沟与后角 后根之间 侧索位于前后角之间 Forexample ifone sfingersareburnedbyacandle thehandthatreceivesthepainfulstimulusisrapidlyremovedfromtheflamewithajerkingmotion 白质 上行传导束 下行传导束 薄束楔束脊髓小脑前 后束 皮质脊髓束红核脊髓束前庭脊髓束顶盖脊髓束网状脊髓束内侧纵束 皮质脊髓前束 皮质脊髓侧束 脊髓丘脑前束 脊髓丘脑侧束 脊髓丘脑束 名称位置起始N元交叉止点功能薄束后索 全长 脊N节 Co T4 薄束核深 精触觉楔束后索 T4 脊N节 T4 C2 楔束核深 精触觉脊髓小脑后束外侧索 L2 背核小脑蚓深感觉脊髓小脑前束外侧索 全长 前连合小脑蚓深感觉楔小脑束脑干楔外侧核小脑蚓深感觉脊小脑吻侧束外侧索 C5 8 小脑蚓深感觉脊颈脊小脑束外侧索 C1 4 小脑蚓深感觉脊髓丘脑侧束外侧索 前连合丘脑痛 温觉脊髓丘脑前束前索 前连合丘脑粗触压觉脊颈丘脑束外侧索 颈外侧核浅感觉脊髓网状束前外侧索 前连合脑干RF浅感觉脊髓顶盖束前索 前连合上丘浅感觉脊髓橄榄束前外侧索 前连合下橄榄核脊髓脑桥束外侧索脑桥核脊髓前庭束背核前庭神经核脊髓皮质束外侧索锥体大脑皮质内脏感觉束广泛中间内侧核脊髓灰质内脏感觉后角连合核脑干RF 丘脑 1 感觉传导通路thesensorypathways2 运动传导通路themotorpathways pathwaysofnervoussystem 数级神经元 效应器effector 感受器 数级神经元 大脑皮质或皮质下中枢 大脑皮质或皮质下中枢 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 thesensory ascending pathways 视觉听觉平衡觉嗅觉味觉 感觉传导通路 痛觉温觉触觉压觉本体觉内脏感觉 一般感觉特殊感觉 躯干四肢意识性本体觉deepsensory 精细触觉finetouch传导通路 感受器 躯干四肢肌腱 关节 皮肤感受器 周围突 脊N 第一级N元 脊N节 中枢突 后根内侧部 薄束 楔束 第二级N元 薄束核 楔束核 交叉 丘系交叉 第三级N元 丘脑腹后外侧核 投射纤维 丘脑上辐射 中央后回中上部中央旁小叶后部中央前回 大脑皮质 内侧丘系 对侧 内囊后肢 S5 C8 T4 L3 延髓 脑桥 中脑 躯干四肢痛温觉painandthermal传导通路 感受器 躯干四肢皮肤感受器 周围突 脊N 第一级N元 脊N节 中枢突 后根外侧部 背外侧束中上升1 2节段 第二级N元 交叉 白质前连合 第三级N元 丘脑腹后外侧核 投射纤维 丘脑上辐射 内囊后肢 中央后回中上部中央旁小叶后部中央前回 大脑皮质 脊髓丘脑侧束 脊髓丘系 对侧 脊髓I V VII VIII层 中脑 脊髓 延髓 脑桥 运动传导通路 上运动神经元 大脑皮质运动区锥体细胞下运动神经元 脑神经运动核神经元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 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 大脑皮质躯体运动区锥体细胞 皮质核束 皮质脊髓束 锥体束 脑神经运动核 名称位置起始N元交叉止点功能皮质脊髓侧束外侧索皮质运动区锥体前角四肢肌随意运动皮质脊髓前束前索皮质运动区前连合中胸髓前角躯干肌随意运动Barne束前索皮质运动区颈腰髓前角躯干肌随意运动红核脊髓束外侧索红核中脑脊髓V VII 屈 伸N元前脊外侧束外侧索前庭N外侧核颈胸腰髓前角 伸 屈N元前脊内侧束前索前庭N内侧核脑干脊髓VII VIII 颈节N元脑桥网脊束前索嘴 尾侧网状核脊髓VII VIII 运动N元延髓网脊束外侧索巨细胞网状核延髓脊髓VII VIII 运动N元中缝脊髓束外侧索中缝核群脑干IIIIVVIIIIX抑制感觉孤束脊髓束前索孤束核延髓膈核 前角 T 内脏反射中间外侧核顶盖脊髓束前索上丘深层中脑颈髓VI VIII视听躯反射橄榄脊髓束外侧索内侧纵束前索前庭N核 Cajal核 RF脊髓VII VIII内脏运动束前索下丘广泛中间外侧核内脏运动外侧索骶副交感核 1 由两极神经元组成 上运动神经元 指大脑皮质运动中枢的大锥体细胞 其轴突组成锥体系 下运动神经元 指脑干躯体运动核及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 其轴突直接支配至骨骼肌 2 左右交叉 一侧锥体系纤维交叉支配对侧骨骼肌运动 3 必经内囊4 支配骨骼肌随意运动 损伤后表现为瘫痪 锥体系特点 躯干肌 四肢肌 1 皮质脊髓束 中央前回中上部中央旁小叶前部 锥体细胞 内囊后肢 脑干各部 皮质脊髓侧束 皮质脊髓前束 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 脊神经 2 皮质核束 皮质核束 动眼神经核滑车神经核展神经核三叉神经运动核面神经核上部疑核副神经核 眼外肌咀嚼肌面肌 额肌 眼轮匝肌 咽喉肌胸锁乳突肌斜方肌 内囊膝 锥体细胞 中央前回下部 脊髓损害主要表现运动障碍感觉障碍括约肌功能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前两者有助于脊髓病变水平定位 脊髓损害症状 体征 脊髓损害的主要临床表现 运动障碍前角或前根损害 前角细胞的轴突组成前根支配相应的肌节 当前角损害后将出现所支配骨骼的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 无感觉障碍 可见肌束颤动 见于脊髓灰质炎 运动神经元病 锥体束损害 引起病灶损害平面以下的上运动神经元瘫痪 见于原发性侧索硬化 前角与锥体束损害 出现上 下运动神经元瘫痪的混合性症状 见于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 感觉障碍损害后根 有根痛及深感觉障碍损害后角 同侧节段性的痛觉 温度觉障碍 深感觉和触觉保留的分离性感觉障碍 见于脊髓空洞症后索损害病损平面以下同侧深感觉缺失及触觉减退 并出现感觉性共济失调 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见于脊髓痨 亚急性联合变性 糖尿病 脊髓压迫症 前连合损害出现两侧对称性节段性痛觉 温度觉缺失或减退 触觉保留的分离性感觉障碍 见于脊髓空洞症 髓内肿瘤 脊髓丘脑束损害病损平面以下对侧有皮肤痛觉 温度觉缺失或减退 深感觉及触觉仍保留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侧角损害或脊髓病变 产生括约肌功能 血管运动 泌汗反应及皮肤指甲的营养障碍等 运动障碍 感觉障碍 脊髓半侧损害 脊髓横贯损害 高颈段 C1 4 颈膨大 C5 T2 胸髓 T3 12 腰膨大 L1 S2 脊髓圆锥 S3 5和尾节 马尾 脊髓损害症状 体征 受损平面以下完全性运动障碍感觉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判定脊髓损害水平主要依据节段性症状腱反射消失根痛 根性感觉障碍节段性肌萎缩 1 脊髓横贯性损害 脊髓损害症状 体征 脊髓严重横贯性损伤急性期出现损伤平面以下弛缓性瘫痪肌张力低下 腱反射消失 病理征不能引出尿潴留一般持续2 6周逐渐转为中枢性瘫 肌张力增高 腱反射亢进 病理征 反射性排尿 1 脊髓横贯性损害 脊髓损害症状 体征 脊髓休克 spinalshock 四肢呈上运动神经元性瘫损害平面以下各种感觉缺失括约肌功能障碍 四肢 躯干无汗伴枕 后颈部疼痛 咳嗽 转颈加重 可有该区感觉缺失C3 5节段病变出现膈肌瘫痪 腹式呼吸减弱 消失 1 1高颈段 C1 4 脊髓损害症状 体征 运动 双上肢下运动神经元瘫双下肢上运动神经元瘫感觉 病变平面以下各种感觉缺失 肩 上肢可有放射性根痛括约肌障碍 1 2颈膨大 C5 T2 脊髓损害症状 体征 C8 T1侧角受损 Horner征 瞳孔小 眼裂小 眼球内陷 面部汗少 上肢腱反射改变有助于病变节段定位肱二头肌反射减弱 消失 肱三头肌反射亢进提示C5或C6病变肱二头肌反射正常 肱三头肌反射减弱 消失提示C7病变 1 2颈膨大 C5 T2 脊髓损害症状 体征 运动 双上肢正常 双下肢呈上运动神经元瘫感觉 平面以下各种感觉缺失尿便障碍 出汗异常常伴相应胸腹部束带感 根痛 T4 5节段是血供薄弱区 易发病部位 1 3胸髓 T3 12 脊髓损害症状 体征 上 中 下腹壁反射的脊髓反射中枢分别为 T7 8 T9 10 T11 12节段T10 11病变时下半部腹直肌无力 患者仰卧位用力抬头时 可见脐孔被腹直肌上半部牵拉向上移动 称Beevor征 脊髓损害症状 体征 1 3胸髓 T3 12 运动 双下肢下运动神经元瘫感觉 双下肢 会阴部各种感觉缺失尿便障碍反射 膝反射消失损害部位L2 4 踝反射消失损害部位S1 2 S1 3受损出现阳痿腰膨大上段受损 神经根痛在腹股沟 下背部腰膨大下段受损 坐骨神经痛 1 4腰膨大 L1 S2 脊髓损害症状 体征 运动 在腰膨大以下 不出现下肢瘫 锥体束征感觉 肛门周围 会阴部感觉缺失呈鞍状分布 髓内病变出现分离性感觉障碍肛门反射消失 性功能障碍 脊髓圆锥为副交感中枢 圆锥病变如外伤 肿瘤可出现真性尿失禁 1 5脊髓圆锥 S3 5 和尾节 脊髓损害症状 体征 马尾病变与脊髓圆锥病变临床表现相似 但症状 体征可为单侧或不对称明显根痛 感觉障碍多见 位于会阴部 股部 小腿下肢可有下运动神经元瘫尿便障碍不明显或较晚出现见于外伤性腰椎间盘脱出 L1 2以下 马尾肿瘤 1 6马尾 脊髓损害症状 体征 脊髓半切综合症 BrownSequard 病变节段平面以下同侧上运动神经元瘫痪与深感觉和精细触觉缺失 对侧痛觉温度觉障碍 同侧病变节段平面内出现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和一切感觉丧失 邻近节段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发货点协议书
- 主协议书仲裁
- 非独家协议书
- 租赁拖车协议书
- 分成合作协议书
- 7.3物联网与生活(教学设计)-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同步备课(浙教版)
- 工程 移交 协议书
- 地球保卫协议书
- 抵押 补充协议书
- 购房协议书五份
- 国开2025年《行政领导学》形考作业1-4答案
- 养老护理员中级考试题库2025年(附答案)
- GB/T 45952-2025科技馆运行评估规范
- 石棉矿域生态修复法
- 儿童入园(所)健康检查表
- (正式版)JBT 14581-2024 阀门用弹簧蓄能密封圈
- 幼儿园-消毒工作流程图
- 电缆修理工安全生产责任制
- 拼音拼读音节带声调完全版
- 某桥梁箱涵、箱通工程监理细则
- 【教案】圆锥曲线光学性质的数学原理及应用教学设计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