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3课《蜡烛》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3课《蜡烛》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3课《蜡烛》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3课《蜡烛》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4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3课《蜡烛》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蜡烛 课时目标 1 把握故事情节 理解文中 蜡烛 的特殊含义 2 通过分析人物外貌 动作描写 品味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 3 体会作品中所表现各国人民在战争中所凝结的友谊 情境导入 在炮火烧灼了的战场上 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炸死了的树木中间 一位南斯拉夫母亲将珍藏了45年的两支结婚花烛 点在一位苏联红军战士的坟头 让我们穿越时空 去目睹那悲壮而崇高的一幕 感受反法西斯阵营里的军民用血肉凝结成的情谊 作者档案 西蒙诺夫 苏联俄罗斯作家 生于军官家庭 1934年开始写作 1939年任军事记者 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 曾于1949年10月访问我国 1950年出版 战斗的中国 一书 描写了中国人民进行的解放战争 1957年至1971年发表 生者与死者 三部曲获1974年列宁奖金 写作背景 通讯的特点 通讯与消息比 不仅需要六个新闻要素 人物 时间 地点 事件发生的原因 经过和结果 齐全 还要报道新闻事实的情节 细节 通讯分事件通讯和人物通讯 通讯的表达方式 不仅用叙述 还要较多地采用描写 议论 抒情等 字词清单 匍匐 p f 衰 shu i 老烧灼 zhu 瓦砾 l 淹没 m 鞠躬 j g ng 肃穆 m 腋 y 窝地窖 ji o 名副其实 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精疲力竭 形容非常疲劳 一点力气也没有 字词清单 整体感知 1 速读课文 用一句话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本文描写一个南斯拉夫老妇人冒着炮火 掩埋一位苏联红军的遗体后 将珍藏多年的喜烛点燃在烈士坟头静静陪伴到拂晓的感人故事 整体感知 2 文中最令你感动的情景是什么 最令我感动的是年老体衰的老妇人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 掩埋烈士的情景 首先寻找弹坑 然后用双手一捧一捧地往外舀水 最困难的是搬动烈士的尸体 虽然距离不到十步 却不得不坐下来休息三次 最后总算把烈士拖到了炮坑里 虽然已是筋疲力尽了 却仍然虔诚地掩埋了烈士 没有坚定的决心 坚强的毅力 是无法做到的 整体感知 1 这篇通讯的主要人物是谁 2 从文中找出有关老妇人的片段 说说作者采用了哪些描写手法来刻画这一人物形象 试举例加以说明 体会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 外貌描写和动作描写 老妇人 整体感知 外貌描写如 老妇人对着这烛光 坐在坟边 一动也不动 两臂交叉抱在胸前 披着那黑色的大围巾 文中多次提到老人的围巾 并强调了颜色是黑色的 表现了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 渲染了肃穆的气氛 表达了老妇人对烈士的哀悼之情 精研细读 谈谈你对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的理解 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老妇人饱受德国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 她对侵略者满怀深仇大恨 她渴望解放 渴望和平 她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 年轻的红军战士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 她无比沉痛 她向烈士奉献自己的爱戴和敬意 精研细读 1 齐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说说这两段在结构上有何作用 点明了文章的主旨 精研细读 2 品味结尾 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 它将永远燃着 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 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 那样永垂不朽 的含义 这两句话讴歌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 这种感情不分国界 情同母子 这种感情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 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 拓展延伸 3 文章中的蜡烛除了实指 蜡烛 外 还有没有其他深刻的含义 象征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 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 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拓展延伸 这篇战地通讯非常感人 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样的艺术效果是如何产生的 请谈谈你的看法 环境危险 炮火连天 老妇人不顾个人生死 老妇人年老体弱 掩埋烈士异常吃力 烈士牺牲的精神是老妇人力量的源泉 对待烈士如亲人 表现出母子亲情 老妇人献出一生中的最爱 悼念红军战士 首先 作者着力描写了感人的因素 感人的因素有四点 拓展延伸 其次 突出蜡烛 突出烛光 更是作品成功的关键 结尾 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 它将永远燃着 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 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 那样永垂不朽 像抒情诗 赞美烛光 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主题概括 本文通过南斯拉夫母亲的行为 赞美了反法西斯同盟各国战斗的友谊 讴歌了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结构图示 课堂小结 蜡烛 是光明的象征 是奉献的象征 一支小小的蜡烛将穿透战争的阴霾 燃亮在世界和平的前夜 蜡烛 是一首赞美诗 一曲颂歌 这首颂歌将永远回荡在热爱和平的世界人民的心头 让我们为红军烈士致哀 让我们用行动表达对南斯拉夫母亲的崇敬之情吧 我们热爱和平 我们期盼着世界远离战争 人类远离罪恶的那一天 随堂练习 1 1 第一段中的 还 字是否多余 2 第二段中的 揣 字妙在何处 2 作者为什么要对那支大蜡烛的来历进行补充 3 第2段和第3段中作者两次写到老妇人育乞西的黑色围巾 有什么用意 4 试从选文中找出表现老妇人虔诚的态度和对苏联红军战士的深厚感情的词语 随堂练习 5 阅读下面一段话 完成问题 巴以冲突由来已久 争取和平是两国人民的共同心声 在一次联合国会议上 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发表了一篇著名的演讲 最后一段是 我是带着橄榄枝来的 也是带着一个自由战士的枪来的 请不要让橄榄枝从我手中滑落 这一段话表明了阿拉法特对今后巴以关系的鲜明态度 每一句都意味深长 从这几句话中你听出了哪三种信息 随堂练习 1 1 不多余 还 字突出德军炮击时间长 老妇人的处境十分危险 2 揣 字写出了老妇人对大蜡烛十分珍惜的情态 2 补充说明这支蜡烛的非同寻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