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5讲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基础题1如果留心观察就会发现,身边的很多动物的生活离不开信息传递,其中既有物理信息,又有化学信息、行为信息和营养信息,下列信息属于物理信息的是()a生态系统中生物代谢产生的抗生素b孔雀开屏c花朵鲜艳的色彩d松鼠数量的消长依从于云杉种子的丰收情况解析:选c。抗生素是细菌的次级代谢产物;孔雀开屏是行为信息;松鼠数量的消长是食物等因素引起的,属于营养信息传递。2下列做法不属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是()a捆扎稻草人驱赶稻田里的鸟类b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昆虫c利用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d利用特殊的化学物质扰乱某些动物的雌雄交配,降低有害动物种群的繁殖力解析:选c。a项属于利用物理信息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b、d项属于利用化学信息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3关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种间关系b利用性外激素扰乱某些动物雌雄交配,属于化学防治c蜜蜂跳舞属于行为信息d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和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解析:选b。利用性外激素扰乱某些动物雌雄交配,属于生物防治,b项错误。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调节能力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b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单纯,自我调节能力越弱c抵抗力稳定性越高,自我调节能力越强d恢复力稳定性越高,自我调节能力越强解析:选d。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则抵抗力稳定性越高,自我调节能力越强。5(2016北京西城区质检)在辽宁西部某地区的“三北防护林”,单一种植的是樟子松。有一段时间松毛虫肆虐,使这一地区的防护林几乎成了不毛之地。这个事实最能说明()a樟子松本身的抗虫能力很差b松毛虫是专一性侵害樟子松的昆虫c引入本地区没有的外来树种可抑制松毛虫种群的增长d物种单一不利于生态系统稳态的维持解析:选d。由于樟子松防护林生物种类单一,松毛虫缺少天敌,数量增长较快,说明物种单一不利于生态系统稳态的维持。6(2016菏泽模拟)下列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b抵抗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c恢复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在遭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d对于一个生态系统来说,抵抗力稳定性越强则恢复力稳定性也会越强解析:选d。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强,则恢复力稳定性越弱,两者恰好相反。7如图表示某相对稳定的海域三个种群之间的捕食关系,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三种生物处于生态系统第一、第二、第三营养级b碳在三种生物之间是以有机物的形式流动的c鱼鹰鹗等的捕食离不开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d负反馈调节机制有利于维持三种生物数量的相对稳定解析:选a。食物链第一营养级是生产者,图中全部是动物,动物不可能是第一营养级,a错误。8一个森林生态系统中有甲、乙两种昆虫,原来这两种昆虫的种群密度长期在一定范围中波动,保持动态平衡。后来在时间t点,在森林中施放了一种邻近林区曾多次使用的化学杀虫剂,这一生态系统就发生了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甲昆虫和乙昆虫的种间关系是捕食b施药后,甲昆虫的种群密度增大而乙昆虫的种群密度减小,说明甲昆虫具有较强的抗药性c施药后,生态系统的稳定状态被破坏,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d施药后的较长时间内,生态系统因为具有较强的抵抗力稳定性,所以生态系统的光合作用效率及两种昆虫的种群密度会逐渐恢复原状解析:选d。从图中甲和乙昆虫种群密度的曲线关系可以判断,它们的种间关系是捕食。施药后,甲的种群密度稍降低后立即升高,说明甲昆虫具有较强的抗药性。施药后,甲和乙的种群密度发生了较大的改变,表明该生态系统的稳态被破坏,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能恢复到原状是依赖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9如图为一定时间内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丙三个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丙种群在a、b、c、d、e五点中,a点时的年龄结构为_。(2)图中的食物链为_。(3)图中曲线变化的事实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4)若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高,图中曲线的振幅_。答案:(1)衰退型(2)乙丙甲(3)自我调节能力(4)越小10(2016山西太原四校联考)近年来,包括我国在内,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遭受了各种自然灾害。生态学家分析,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与环境的破坏有密切联系。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大气中二氧化碳过多会引发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化,海平面上升。为了减缓温室效应带来的危害,中国政府做出了节能减排的承诺,倡导低碳经济和绿色生活。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有效措施有_。(写出两种即可)(2)2015年河源连平县城的旱灾有人猜测与绿化过程中大面积种植桉树有关。桉树根系吸水能力极强,会减少地下水的储备,桉树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_。据调查,大面积桉树林周围几乎不能生长其他植物,这是由于桉树与其他植物存在_关系,因此桉树林的_稳定性较弱。(3)品种单一的桉树林容易引发虫灾,原因是_。相关部门准备引进一些青蛙来消灭以桉树为食的害虫,在这条食物链中,青蛙的营养级是_。解析:(1)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关键是增加二氧化碳的去路,减少二氧化碳的来源,因此可以多种植绿色植物,同时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2)桉树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属于生产者。由于桉树吸水能力强,在与其他植物竞争过程中处于优势,导致其他植物死亡。其他植物死亡后,该地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相对单一,抵抗力稳定性较弱。(3)由于品种单一的桉树林抵抗力稳定性较弱,容易引发虫灾。由题意可知,青蛙直接捕食以桉树为食的害虫,因此青蛙属于第三营养级。答案:(1)种植绿色植物,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答案合理即可)(2)生产者竞争抵抗力(3)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单一,营养结构简单第三营养级提升题11(2016江苏淮安模拟)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只能来源于同种或异种的生物b植物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调节属于信息传递中的化学信息c动物可通过特殊的行为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信息d牧草生长旺盛时,为食草动物提供采食信息,这对食草动物有利,对牧草不利解析:选c。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不仅可来自于生物群落中的各种生物,还可来自于无机环境,例如湿度、光照等,a错误;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可发生在同一物种的不同个体之间或不同物种之间,而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起作用,b错误;动物可通过特殊的行为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信息,c正确;一定限度内,食草动物吃草有利于草的更新与分蘖,d错误。12(2016南昌模拟)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两种群在一段时间内数量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两个种群间能量流动方向可以是甲乙bm时甲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c两个种群数量变化可说明信息传递是双向的d两种群数量波动幅度减小说明生态系统正在衰退解析:选d。由图中甲、乙数量变化可知甲与乙可能为捕食关系,甲为被捕食者,乙为捕食者,两个种群间的能量流动方向是甲乙,a项正确。m时甲种群数量处于下降状态,出生率小于死亡率,b项正确。由图可知,甲的数量变化会影响到乙的数量,而乙的数量变化也会影响到甲的数量,说明信息传递是双向的,c项正确。两种群数量波动幅度减小,说明生态系统逐渐趋于稳定,d项错误。13.在建设“森林城市”时,欲通过人工造林使荒坡逐渐演替为森林。下列对演替过程中图中曲线和曲线的生物学含义的描述,正确的是()a为土壤中的有机物量,为生态系统物种的多样性程度b为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为生态系统的结构稳定性c为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为群落垂直结构的层次性d为群落呼吸消耗的有机物量,为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解析:选c。土壤中的有机物量和微生物数量不断增加,生态系统物种的多样性不断增加,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来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增强,其抵抗力稳定性不断增强,恢复力稳定性不断减弱,群落呼吸消耗的有机物量不断增加,群落垂直结构的层次性也不断增加。14(2016安徽皖南八校联考)外来物种薇甘菊往往用自己的身体织成一张大网,罩住其他植物,被其覆盖的植物或者被绞杀、重压致死,或者因缺少阳光、水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枯萎。而田野菟丝子的茎缠绕在薇甘菊植株上,茎上即可形成吸器吸收薇甘菊植株中的营养物质。下表为薇甘菊长期入侵某生态系统,随时间推移植物种类数及碳储量变化。据表分析正确的是()未被入侵时期轻微入侵时期重度入侵时期植物种类(种)15012169碳储量(吨/公顷)植被56.350.943.5凋落物2.03.55.4土壤161.9143.2117.7a.由于薇甘菊是生产者,它的入侵会使该生态系统固定的总能量逐渐增加b植物群落的丰富度和种群密度均下降,土壤中分解者的分解作用也逐渐减弱c可利用田野菟丝子控制薇甘菊危害,两者之间既有寄生关系也有互利共生关系d引入田野菟丝子之前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将逐渐降低解析:选d。由于薇甘菊的入侵,导致植物大量死亡,种类也迅速减少,因此该生态系统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会逐渐减少,a错误;比较从未被入侵到重度入侵三个阶段,随着凋落物的增加,土壤腐殖质中碳储量却下降,说明土壤中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在逐渐增强,b错误;田野菟丝子的茎缠绕在薇甘菊植株上,茎上即可形成吸器吸收薇甘菊植株中的营养物质,说明田野菟丝子与薇甘菊之间是寄生关系,没有互利共生关系,c错误;通常对同一个生态系统来说,破坏越严重则越难恢复到原来状态,因此,随着入侵程度的加重,不但抵抗力稳定性降低,恢复力稳定性也降低,d正确。15.广州南沙区拥有200多公顷的湿地面积,是多种候鸟南下过冬的重要栖息地,被誉为广州的“南肾”。但是近年来多项大型石油化工项目落户南沙,引起环保专家对南沙自然环境的关注。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湿地生态系统由于工业污水的排放,受到很大的污染,距排污口越近的水体中溶解氧越多,n、p等无机盐也越多b负反馈调节是湿地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c由于污染而死亡的鱼腐烂后会加重污染并导致更多鱼类死亡属于正反馈调节d南沙湿地生态系统如果遭受严重破坏,物种数可能大量减少,抵抗力稳定性降低解析:选a。该污染为有机污染,距排污口越近的水体中有机物越多,分解有机物的微生物也越多,溶解氧越少,a项错误。16下图中,两条虚线之间的部分表示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正常范围:y表示一个外来干扰使之偏离这一范围的大小;x表示恢复到原状态所需的时间。请回答下列问题:(1)生态系统结构复杂,各组分间通过_和_紧密联系,形成统一整体;同时,_调节着生物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是_。若要保持一个封闭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必须从外界源源不断的输入_。(3)对a、b两个生态系统施加相同强度的干扰,若yayb,则这两个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的关系为a_b(、或);对同一生态系统来说,x和y的关系为_。(4)环境污染是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之一。研究环境污染物对生物的影响,可用于生态风险评估。进行生态风险评估时,要计算出一个风险商数(rq),若rq1显示污染物对生物的健康只构成低风险,rq1则显示污染物可能对生物有害。生物种类rq汞(hg)铅(pb)a某种小乔木0.750.55b某种植食动物1.260.84c某种大型真菌0.910.48d某种肉食动物1.252.05请根据表中的rq值预测污染物对四种生物生存和该生态系统稳态的影响:_。解析:(1)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将生态系统的各组成成分联成一个统一整体。(2)物质是循环的,因此一个生态系统可以实现物质上的自给自足;而能量流动是单向、递减的,因此必须有源源不断的能量输入,才能保持封闭生态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异形建筑幕墙测绘方案设计
- 活动策划公司团队宣传方案
- 建筑方案设计文本怎么写
- 东营广场舞活动方案策划
- 药品安全法培训小结课件
- 主题剧场建筑布置方案设计
- 二注建筑方案设计心得
- 美发设计开业活动策划方案
- 银川尾矿库施工方案
- 开发商自渠营销方案
- 第一章三国演义讲义课件
-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 西语国家概况
- 药物临床试验-阳国平-2017年
- GB/T 5271.29-2006信息技术词汇第29部分:人工智能语音识别与合成
- GB/T 28248-2012印制板用硬质合金钻头
- 淄博市2020年度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课考试题及答案
- 大运河前世今生课件
- 省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指标体系小学音乐
- 茶叶生产加工常用表格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