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常考基础20练20.doc_第1页
高考地理常考基础20练20.doc_第2页
高考地理常考基础20练20.doc_第3页
高考地理常考基础20练20.doc_第4页
高考地理常考基础20练20.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高考地理常考基础20练20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72分)读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判断1、2题。1.当该地区普降暴雨时,水位上涨最猛的是 ( )a.河b.河c.河d.湖2.湖泊对图中河流干流起天然调节作用的是 ( )a.河段b.河段c.河段d.河段读1999-2005年深圳城市用水构成变化趋势图,据此完成3、4题。3.对图中城市用水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居民生活用水比例最高、变动最小b.工业用水总量逐年减少c.公共用水比例不合理d.其他用水比例逐年减少4.近年来,该城市亦出现了“水荒”,其主要原因是 ( )a. 降水季节不均b. 城市规模扩大c. 水体污染减轻d. 受赤潮影响加剧5.在水资源的开采利用方面,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大量抽取地下水,扩大灌溉面积大面积排干沼泽地,既可开垦耕地,又能获得水资源在城市,工业用水直接注入河流在缺水地区,修建雨水收集设施a.b.c.d.下图中,实线为地形等高线,虚线为潜水面等高线(单位:米)。读图完成6、7题。6.钻孔井甲的潜水埋藏深度约为 ( )a.10米b.5米c.2.5米d.0米7.下列四个地点的潜水资源更新最快的是 ( )a.b.c.d.读下图,某海轮于6月22日从a点出发,经b、c、d三处,当年8月1日返回原地。回答8、9题。8.沿途经历的地理现象可信的是 ( )a.航行中一直逆水顺风b.就海水的温度而言,bcdac.由b到c航行中,昼夜更替周期小于1个太阳日d.从c到d途中,发现沿岸植被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向热带雨林过渡9.b处附近陆地上分布有热带雨林,下列选项中与其形成无关的是 ( )a.地形b.东南信风c.洋流d.季风环流(改编题)国际上对河流的开发利用率一般不超过40%,中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率约达20%,西北地区为53.3%,其中黄河流域为55%,内陆河流域为52.5%。据此回答下题。10. 西北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的根本原因是 ( )a. 生产生活需水量大b. 气候干旱,降水少c. 灌溉农业发达d. 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率高下图为区域(流域)量化水资源承载力的系统关系示意,读图回答11、12题。11.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大小()a.与地下径流量无关b.与河流汛期的径流量无关c.与水质无关d.与社会经济条件密切相关12.有利于提高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的措施是 ( )a.减少森林的数量b. 关闭水资源消耗量大的企业c.跨流域调水d.大规模开采利用深层地下水下图所示是我国东经110以东地区的月等降水量线分布状况,m、n、p、q分别代表不同纬度带的四个地区,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完成13、14题。13.用字母表示的四个地区中,最容易发生春旱的地区是 ( )a.mb.nc.pd.q14.n地区最可能是我国的 ( )a.东北地区b.华北地区c.长江中下游地区d.华南地区15.如果地理老师要求你收集某河流的相关资料,列表比较某河的水文特征和水系特点。可以通过查找以下哪些地图来了解 ( )中国地形图中国水系图中国气候图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图中国政区图中国内河航线分布图a.b.c.d.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重视对水的拦蓄和利用。以色列几乎把每一滴雨水都积存起来;我国西部干旱地区收集和积储雨水,供生产和生活之用;伦敦和芝加哥则利用收集和积储的雨水来冲厕所、洗马桶和清洁车辆。根据资料完成16、17题。16. 对雨水的拦蓄和利用,对水循环产生直接影响的环节是 ( )a.蒸发b.降水c.水汽输送d.径流17.拦蓄和利用雨水,可以解决以下问题 ( )a.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b.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c.水资源地区使用不均d.农业与工业的用水不均18.地下水是一种宝贵的水资源,近年来,苏南地区封闭了大量的机井,其原因主要是( )减缓地面沉降保护地下水资源地下水开采成本高苏南地表水丰富,无需开采地下水a. b. c. d. 二、综合题(共28分)19.读我国某区域图及某水库洪水径流调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1)图中三条河流在图示河段的主要特征有何差异?(9分)(2)右图是a湖洪水径流调节图示,试分析a湖对其下游b平原生态环境产生的主要作用是什么?(2分)(3)目前a湖已成为“悬湖”,则右图中的v会 (变小/变大),q出现的时间会 (提前/推迟), 滞洪时间将 。(3分)20.(创新题)下图是华北某地潜水水位与气候要素变化关系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图甲图乙华北某地潜水水位与气候要素变化关系(1)结合左图简述该区域年平均等潜水位线的分布规律。(2分)(2)图甲中,影响潜水水位分布差异与该地区 地理要素变化一致,虚线椭圆表示的区域范围内地下水的总体流动方向是 。(2分)(3)图乙显示,b地区潜水水位季节变化规律是 。试分析这一变化规律形成的主要原因 。(4分)(4)由于地表水资源紧张,若c区域过度开采地下水,则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有哪些?(6分)答案与解析2014高考地理常考基础20练1.a2.a【解析】从图中等高线的疏密可以看出,河段最陡,所以水流汇聚最快;且从图中河流分布可以看出,河位于该流域的主干道,有支流汇入,所以水位上涨最猛。湖泊对河流的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其以下的河段,所以对河段均起不到调节作用。3. a4. b【解析】第3题,据图对深圳城市用水构成变化趋势的分析,该城市居民生活用水比例最高且变动最小,工业用水总量逐年增加;第4题,该城市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雨季长;赤潮对沿海水质有影响,对城市用水无直接影响。5. d【解析】从长远来看对环境是有害的,符合可持续发展。19. (1)黄河:地上河,含沙量大,有冰期和凌汛,夏季水量大,冬春有断流现象。淮河:含沙量大,泥沙淤积严重;汛期水位高,防洪形势严峻;冬春水量小,水资源短缺。长江:江阔水深,水量大,汛期长,无冰期,含沙量近年有所增加。(2)调蓄洪峰,减缓下游平原的洪涝灾害。(3)变小提前缩短【解析】结合区域地理案例分析某一河流水文特征。20. (1)自西向东年平均等潜水位线由高变低。(2)地势(地形)自西向东(3)夏季水位高,冬春季节水位低潜水水位高低与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多少密切相关,冬春季节(尤其是春季)该区域气候干旱,降水量少,而蒸发量较大,潜水水位低;夏秋季节,该区域虽然蒸发量大,但降水量最丰富,潜水水位高。(4)地下水水位下降,形成漏斗区;严重时地面下降,造成建筑物塌陷;海水入侵,地下水水质恶化等。【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该区域年平均等潜水位线自西向东总体逐渐降低。第(2)题,图甲中,导致等潜水位线自西向东总体逐渐降低与该地区地势西高东低一致,椭圆表示的区域范围内等潜水位线也是西高东低,根据水往低处流的原则,则该区域内地下水总体上自西向东流。第(3)题,此题注意潜水水位埋深与潜水水位的关系,潜水水位埋深越深,则潜水水位越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