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8讲通过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1.脊椎动物激素的调节及在生产中的应用()2.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3.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4.实验:模拟尿糖的检测,学生用书p196)一、激素调节促胰液素的发现1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假设:在盐酸的作用下,小肠黏膜产生了能促进胰腺分泌胰液的化学物质。2实验验证过程3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的调节。二、人体内的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连一连激素的化学本质激素大多为多肽和蛋白质类激素,可着重记住性激素(固醇类激素)、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氨基酸衍生物类激素)这三类非蛋白质类激素。三、激素调节的实例1血糖平衡的调节(1)血糖的来源和去路(2)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合成的激素是胰岛素,产生该激素的细胞是胰岛b细胞。(3)促进肝糖原分解的激素是胰高血糖素,它与胰岛素的关系是拮抗作用。解惑)(1)影响胰岛a细胞、胰岛b细胞分泌激素的主要因素是血糖浓度的变化。(2)在血糖浓度低和血糖浓度高两种情况下,参与调节的是下丘脑的不同部位,而不是相同部位。2激素分泌的调节反馈调节(以甲状腺激素为例)3激素调节的特点四、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1体温调节(1)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2)主要的产热器官:骨骼肌和肝脏。(3)炎热环境中体温调节的效应器:汗腺、毛细血管等。体温调节及冷、热觉的形成是同一中枢吗?提示:不是。冷觉和热觉的形成在大脑皮层,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2水盐调节(1)调节中枢:下丘脑。(2)调节途径渴感的产生与饮水: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大脑皮层产生渴感,主动饮水。水分的重吸收: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垂体抗利尿激素肾小管、集合管尿量减少。五、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1区别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作用途径反射弧体液运输反应速度迅速较缓慢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较广泛作用时间短暂比较长2.联系(1)不少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2)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1(必修3 p28图211改编)下图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对这一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甲与乙结构分别表示下丘脑和垂体ba与b物质分别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c乙结构的活动只受甲结构释放的激素的调节d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起着反馈调节的作用答案:c2(必修3 p33基础题t2改编)某同学通过少喝水,从而减少上厕所的次数来争取更多的学习时间。但少喝水对身体不利,以下不是少喝水导致的是()a细胞萎缩,人体老化b导致血液浓度升高c导致有毒代谢废物的积累 d人体新陈代谢增强答案:d3思维诊断(1)判断下列有关脊椎动物激素调节及其应用的叙述(2016曲师大附中期末t20b)动物激素都需要体液的运输。()(2014高考新课标全国卷 t1d)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激素和酶都具有高效性,在非细胞条件下也能发挥作用。()胰高血糖素可为靶细胞提供能量。()垂体功能受损的幼犬会出现抗寒能力减弱等现象。()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增加时会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激素的作用具有专一性,每种激素只能作用于一种或一类细胞。()(2)判断下列有关血糖、体温、水盐平衡调节过程的叙述(2016南京市统考t10c)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能反馈抑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人在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含量上升,增加了产热量,其调节方式只有体液调节。()(2014高考四川卷t1c)肝细胞中糖原与葡萄糖的转化只能单向进行。()外界温度降低哺乳动物体温调节中枢兴奋体温稳定。()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可引起尿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量上升,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分解。()内环境的渗透压下降会刺激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考点一以实验为基础,考查激素的种类和功能学生用书p1981高等动物主要激素的分泌器官、功能及相互关系2激素调节的特点(1)微量和高效;(2)通过体液运输;(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3激素间的相互作用(1)协同作用: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都发挥相同作用,如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在促进生长发育方面具有协同作用。(3)拮抗作用: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反作用,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血糖方面具有拮抗作用。 选择30只生理状况大致相同的健康成年小白鼠,测定小白鼠单位时间耗氧量的平均值,以代表鼠的物质代谢强度,将其随机分为甲、乙两组,做如下处理:组别实验处理方法实验结果甲切除小白鼠体内的甲状腺切除10天后,测得其物质代谢强度大大下降乙切除小白鼠体内的甲状腺,5天后,连续给小白鼠注射一定量溶于某种溶剂中的甲状腺激素切除10天后,测得其物质代谢强度没有下降由此可以推测:甲状腺激素能增强小白鼠的物质代谢能力。为了证明这一推论,要增加下列哪项作为对照实验()a切除甲状腺,注射生理盐水b既不切除甲状腺,又不注射甲状腺激素c从切除甲状腺后的第5天开始,注射用于该实验的溶剂d从切除甲状腺后的第5天开始,注射溶解于另一种溶剂的甲状腺激素解析要证明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需要以甲状腺激素为自变量设置对照实验,因对乙组注射物中有激素和溶剂,故需要设置注射同种溶剂组以排除溶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答案c与腺体相关的实验设计(1)甲状腺和甲状腺激素,性腺和性激素常用实验方法是:切除法、饲喂法、注射法。实验:如探究甲状腺、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实验组别实验动物实验处理观察指标实验组a幼小动物切除甲状腺幼小动物生长发育情况b切除甲状腺注射甲状腺激素对照组c幼小动物不做任何处理幼小动物生长发育情况d只切开皮肤,不切除甲状腺(2)生长激素和垂体,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胰岛(胰腺)常用实验方法:切除法、注射法。实例:探究胰岛素对血糖调节的影响组别实验动物实验处理观察指标实验组饥饿处理的小鼠连续注射一定量胰岛素小鼠生活状况对照组a连续注射一定量胰岛素出现低血糖症状补充糖类b不注射胰岛素,定期补充糖类激素的种类及作用特点辨析1(2016宝鸡三检)家鸡受激素等影响偶尔会发生雌鸡雄性化的性反转现象。雌鸡发生性反转会表现出鸡冠增大、羽毛鲜艳、好斗打鸣、追逐母鸡等雄性特征。与此有关的激素及其主要作用正确的是()a甲状腺激素促进生长发育,促进雌鸡雄性化转化b雄性激素促进雄性生殖器官发育,激发并维持雄性第二性征c生长激素促进生长发育,促进羽毛生长鲜艳d肾上腺素促进性腺的生长发育,促进鸡冠等雄性特征形成解析:选b。雌鸡出现的羽毛鲜艳、好斗打鸣、追逐母鸡等雄性特征是其体内的雄性激素增多导致的。雄性激素具有促进雄性生殖器官发育,激发并维持雄性第二性征的作用。2(2016广东茂名二模)人体内酶、激素、神经递质等三类物质()a均由活细胞产生的蛋白质b都是与特定分子结合后起作用c都是运输到靶细胞处才能发挥作用d均具有信息传递作用解析:选b。人体内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激素和递质不都是蛋白质,如性激素为脂质,乙酰胆碱为有机碱,a错误;有的酶在细胞内发挥作用,c错误;酶只有催化作用,d错误。激素、酶、神经递质的区别和联系(1)激素、酶、神经递质的区别产生部位不同:激素是由内分泌腺产生的,所有活细胞都能产生酶,神经递质是在突触小体内产生的。运输途径不同:激素通过血液循环运输;蛋白质类的酶在细胞内以囊泡的形式运输,在细胞外通过导管运输,如消化酶类;神经递质通过突触前膜释放,经过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2)激素、酶、神经递质的相同点:均有生物活性;均与特定分子结合后起作用;都不供能、不组成细胞结构。 激素功能的研究方法分析3将某种蛙放到明亮处体色变亮,再放到暗处体色变暗。在明亮处,给此蛙注射褪黑激素,蛙体色逐渐变暗,但不久以后又慢慢恢复亮色。若将此蛙眼睛蒙住,无论放在明处或暗处,蛙体色均为暗色。切除垂体后,把此蛙无论放在明处或暗处,蛙体色都保持亮色。根据上述实验现象,下列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光是影响蛙体色变化的外界因素b蛙褪黑激素既可使青蛙体色变暗又可使青蛙体色变亮c蛙体色的变化受神经和激素调节d蛙褪黑激素的分泌与垂体有关解析:选b。由题“给此蛙注射褪黑激素,蛙体色逐渐变暗”可知,褪黑激素的作用是使青蛙体色变暗。4(2016四川雅安中学期中)科学家发现过度肥胖的动物往往血糖浓度过高,给老鼠注入胰岛素后,发现血糖浓度并未下降。有人推测阿司匹林可能对降低肥胖动物血糖有效果,他们用肥胖老鼠做实验,方法如下:先给老鼠服用三周的阿司匹林,再注射胰岛素,一段时间后,血糖开始下降。该实验的设计还缺少一个对照组,你认为以下设置对照组的方法,最合理的是()a给老鼠服用三周阿司匹林后,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一段时间后测试血糖浓度b既不服用阿司匹林,也不注射胰岛素,三周后测试血糖浓度c给老鼠在服用阿司匹林的同时注射胰岛素,三周后测试血糖浓度d给老鼠服用三周阿司匹林,在停药一段时间后,测试血糖浓度解析:选a。对照实验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实验组给老鼠服用三周的阿司匹林后注射了胰岛素,一段时间后,血糖开始下降。对照组应给老鼠服用三周阿司匹林后,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一段时间后测试血糖浓度。激素功能的常见实验验证的一般思路 考点二以模式图为载体,考查激素分泌的调节学生用书p1991神经调节下丘脑由模式图可知:在此种调节方式中,某些内分泌腺本身就是反射弧效应器的一部分。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除直接感知血糖变化的刺激外,也可直接接受有关神经的调控。2分级调节 (1)由模式图可知:下丘脑能够控制垂体,垂体控制相关腺体,这种分层控制的方式称为分级调节。(2)对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的解读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直接调节。下丘脑可以通过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调节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的量,实现对甲状腺的间接调节。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的活动受体内甲状腺激素浓度的影响。由此说明,甲状腺激素分泌既有分级调节,也有负反馈调节。大量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量都增加;大量注射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量减少;大量注射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分泌量都减少。(3)性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存在着与甲状腺激素相似的分级调节机制。3反馈调节(1)分类:正反馈调节与负反馈调节。(2)正反馈:加强并偏离静息水平,如血液凝固、排尿排便、胎儿分娩等。(3)负反馈:偏离后纠正回归到静息水平,生物体中更常见,如体温调节、血糖调节等。 下图是甲状腺分泌活动的一种调节机制示意图。请回答以下问题:(1)a表示_激素。该激素作用的靶器官是_。(2)y只能产生促甲状腺激素,而不能产生甲状腺激素,其根本原因是_。(3)甲状腺激素过多,会通过负反馈调节抑制_(填字母)的分泌功能,从而保持血液中的甲状腺含量稳定。(4)怀孕母亲缺碘时,z分泌量下降,对x和y的反馈调节作用减弱,使x和y的分泌量_,结果甲状腺增生,胎儿的发育会受到影响,尤其_的发育受到的影响最大。答案(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垂体(2)基因的选择性表达(3)x、y(4)增加脑1.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如果淡水鱼排卵较少,可将同种性成熟鱼的垂体提取液注射到雌鱼体内,促进其排卵。这一方法主要利用了什么原理?2下图表示某激素分子作用的机理,由图可推知该激素分子的作用机理是什么?提示:1.利用了垂体细胞合成了促性腺激素的原理。2与细胞膜上的受体a结合后,借助分子b引起细胞内反应。生命活动调节模型及分析(1)若该图为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则a、b、c、d、e分别表示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2)若该图表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则a、b、c、d、e分别表示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3)若该图表示人体内水盐平衡的调节,则a表示下丘脑,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的变化,分泌b(抗利尿激素),并由c(垂体后叶)释放,通过d(体液)运输后,作用于靶器官e(肾小管和集合管)。(4)若该图表示血糖的神经调节途径,则a表示下丘脑,b、c、d、e分别表示有关神经、胰岛、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靶器官或靶细胞。(5)若该图表示细胞中遗传信息传递的过程,则a、c、e分别代表dna、rna、多肽链(蛋白质),b、d分别代表转录和翻译。1(2016吉林长春一模)下表是某患者血液中激素水平检验报告单的部分内容,据表分析错误的是()检验名称结果单位参考范围甲状腺激素98.5pmol/l9.0119.5促甲状腺激素0.09pmol/l0.354.94a.患者的细胞代谢速率高于正常水平b患者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较正常人高c患者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低于正常水平d患者促甲状腺激素含量较低可能是缺碘造成的解析:选d。由表格数据分析,患者甲状腺激素含量高于正常人,故其细胞代谢速率高于正常水平,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较正常人高,a、b正确;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于正常人的原因是垂体分泌活动受到甲状腺激素的负反馈调节,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也会因负反馈调节含量降低,c正确、d错误。2把含有放射性碘的注射液注射到体重和生理状况相同的a、b、c三组兔子体内,然后定时测定兔子甲状腺的放射量;4天后,向a组兔子注射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向b组兔子注射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向c组兔子注射生理盐水。下列能正确反映三组兔子体内甲状腺放射量变化的是()解析:选a。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所以前4天由于甲状腺摄入碘而使甲状腺的放射量增加。4天后由于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而使甲状腺的放射量降低,其降低快慢与甲状腺的分泌量直接相关。a组注射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由于反馈调节的结果,甲状腺的分泌量减少,所以a组比c组(对照组)甲状腺的放射量下降慢;b组注射促甲状腺激素,促进了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所以b组比c组甲状腺的放射量下降快,上述变化与a项曲线相符。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中激素含量变化的分析方法在“下丘脑垂体内分泌腺”的分级调节中,如果顺序靠前的腺体被切除,则之后的腺体分泌的激素要减少,之前的腺体分泌的激素要增加;三个结构所分泌的激素(促激素释放激素促激素激素)中,如果顺序靠前的激素分泌增加(减少),则该激素之后的激素分泌要增加(减少),该激素之前的激素分泌要减少(增加)。 考点三以过程图为载体,考查人体血糖平衡调节、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学生用书p2011血糖调节(1)血糖平衡的调节机制调节方式:神经体液调节。过程(2)糖尿病的发病机理及其治疗型糖尿病的发病原因:胰岛b细胞受到破坏或免疫损伤导致的胰岛素绝对缺乏。型糖尿病的发病原因:机体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可能与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受损有关),而血液中的胰岛素降低并不明显。症状:“三多一少”(多尿、多饮、多食;体重减少)。危害:往往引起多种并发症。治疗:控制饮食与药物治疗相结合。2体温调节(1)体温调节的结构温度感受器调节中枢下丘脑(2)体温调节的机制低温环境高温环境3水盐平衡调节(1)调节机制:神经体液调节。(2)参与的激素:主要为抗利尿激素。产生部位:下丘脑。释放部位:垂体后叶。作用部位:肾小管和集合管。功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3)调节过程 (2015高考江苏卷)下图表示下丘脑参与人体体温、水盐和血糖平衡的部分调节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受到寒冷刺激时,下丘脑可通过垂体促进腺体a 的分泌活动,腺体a 表示的器官有_。(2)人体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后,下丘脑增加_激素的生成和分泌,并由垂体释放进入血液,促进_对水分的重吸收。(3)当血糖浓度上升时,下丘脑中的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使胰岛b 细胞分泌活动增强,血糖浓度下降,此过程属于_调节。胰岛分泌的胰岛素需要与靶细胞的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胰岛素的受体分布在靶细胞的_(填“细胞膜上”或“细胞质中”或“细胞核中”)。(4)型糖尿病由胰岛b细胞损伤引起,患病率具有种族差异性,患者血液中含有抗胰岛b细胞的抗体和效应t细胞。据此推测:型糖尿病是由_决定的、针对胰岛b细胞的一种_病;胰岛b细胞的损伤是机体通过_免疫导致的。解析(1)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参与体温调节的既有神经调节又有体液调节。体液调节中,下丘脑产生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肾上腺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和促肾上腺素,分别促进甲状腺和肾上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通过促进细胞代谢增加产热量。(2)人体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导致人体内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作用于下丘脑有关细胞,使其合成和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多,并且促进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从而使肾小管和集合管加强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尿量减少,使人体内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下降。(3)血糖浓度上升,刺激下丘脑中的葡萄糖感受器产生兴奋,作用于胰岛b细胞,使其分泌胰岛素增加。胰岛素通过体液运输到靶细胞,与靶细胞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结合而发挥作用,使血糖浓度下降,此过程既有神经调节又有体液调节。(4)由题干中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具有种族差异性可知,该病是由遗传决定的。患者体内抗胰岛b细胞的抗体与胰岛b细胞结合,以及效应t细胞选择性地与胰岛b细胞密切接触,导致胰岛b细胞死亡,所以该类疾病属于自身免疫病。抗胰岛b细胞的抗体与效应t细胞分别在特异性免疫中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中发挥作用,故患者胰岛b细胞的损伤是机体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导致的。答案(1)甲状腺和肾上腺(2)抗利尿肾小管和集合管(3)神经体液细胞膜上(4)遗传(基因)自身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特异性)归纳法总结下丘脑的功能1作为感受器:如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可感受机体渗透压升降,维持水分代谢平衡。2传导:如下丘脑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至大脑皮层,使人产生渴觉。3作为效应器的分泌功能(1)水盐平衡(2)体温调节4作为神经中枢:下丘脑中有体温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和血糖调节中枢等。血糖调节1(2016云南玉溪一中第二次月考)如图是人体内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a、b、c表示激素。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血糖平衡的调节是神经体液调节b图中甲表示胰岛b细胞,乙为胰岛a细胞c结构通过传出神经,直接影响b的分泌d血糖升高能直接刺激胰岛通过主动运输分泌相应激素解析:选d。分析题图信息可知,甲表示胰岛b细胞,乙为胰岛a细胞,a为胰高血糖素,b为胰岛素,c为肾上腺素,b正确;下丘脑可以通过神经调节支配胰岛a、b细胞和肾上腺分泌相关激素,此为神经调节,血液中血糖浓度的变化也可以直接刺激胰岛a、b细胞分泌相关激素,此为体液调节,故血糖调节的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a、c正确;胰岛素为蛋白质类激素,其分泌过程是胞吐,d错误。2(2016广东揭阳一模)下图是基因突变鼠和正常鼠运动对血糖浓度的影响。根据图中信息,基因突变鼠出现图中状况的原因最可能是()a体内细胞缺乏胰高血糖素的受体b甲状腺被切除c无法将血糖转换成肝糖原d胰岛b细胞受损解析:选a。从题图中曲线可以看出,基因突变鼠在运动后血糖浓度过低,因此可能缺乏胰高血糖素的受体;而胰岛b细胞受损时,机体分泌的胰岛素减少,会出现高血糖症。易错点1激素调节体液调节点拨在体液调节中,激素调节起主要作用,但不是唯一的,如co2、h等对生命活动的调节也属于体液调节。易错点2尿糖糖尿病点拨出现尿糖不一定就是糖尿病,因为如果正常人一次性吃糖过多,肾小管不能吸收多余的葡萄糖,也会出现尿糖。 体温调节3下面是健康人从温暖环境进入寒冷环境中时的体温调节模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体温调节中枢”主要位于下丘脑b图中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c“x”代表的主要生理过程是细胞呼吸增强d最初的一段时间内,人体产热速率明显大于散热速率解析:选d。当人从温暖环境中突然进入寒冷环境的初期,人体会迅速散热,而由于体温调节特别是体液调节过程需要一段时间,进入寒冷环境的初期,人体产热速率小于散热速率。此外,若人产热速率明显大于散热速率时,人体温会上升甚至发热。体温调节中枢主要位于下丘脑中。过程既有神经冲动的传递,又有激素的参与,所以该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甲状腺激素能增强代谢,增加产热量,所以“x”代表的主要生理过程是细胞呼吸增强。4(2016郑州一检)如图是正常人体处于温度变化的环境中,机体散热量变化曲线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t3t4时段,产热量等于散热量bt1t2时段,散热量增加是由于人体体温与环境温度的温差增大ct2t3时段,散热量减少,这是体温调节的结果dt3t4时段的散热量大于ot1时段,t3t4时段的体温低于ot1时段解析:选d。正常人体的产热量和散热量相当,体温维持相对恒定;t1t2时段,散热量增加是人体体温与环境温度的温差增大造成的,此时产热量也增加;t2t3时段,散热量减少,产热量也减少,这是体温调节的结果;t3t4时段的散热量大于ot1时段,但t3t4时段的产热量也大于ot1时段,两时段体温维持相对恒定。寒冷与炎热环境人体生理状态比较通过表中所述的调节,不论是在寒冷的环境还是在炎热的环境中,健康人的体温都能维持动态平衡。水盐调节5(2016江苏南通三调)如图为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的部分调节过程示意图,其中甲、乙、丙表示结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食物过咸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b结构甲、乙分别是下丘脑和垂体c抗利尿激素在结构甲细胞中合成d结构丙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减少解析:选d。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或食物过咸都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a正确;分析图示可知,结构甲、乙分别是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和垂体,b正确;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的内分泌细胞合成,c正确;结构丙为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d错误。6下列是关于抗利尿激素调节的曲线图,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可表示食物过咸时,抗利尿激素分泌量与渗透压变化的关系b图乙可表示饮水过多时,抗利尿激素分泌量与渗透压变化的关系c图丙可表示渗透压升高时,抗利尿激素分泌量的变化d图丁中a点时注射的不可能是抗利尿激素解析:选c。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图甲不符合,图丙符合。饮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图乙不符合。尿液中尿素、na、k浓度都升高,可能是因为抗利尿激素含量增多,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能力增强,尿量减少,从而使尿液中的溶质浓度升高。下丘脑在人体生命活动调节中的功能7(2016北京东城区期末)下丘脑在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由a造成,引起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最后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b由b造成,引起下丘脑释放抗利尿激素,最后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c由c造成,下丘脑通过神经的作用,可以促使两种激素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最后使血糖升高d由d引起,通过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作用,可以引起甲状腺激素增多,导致体内产热量增加解析:选b。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并由垂体释放的,b项错误。8(2016内蒙古赤峰质检)人的下丘脑如果发生病变,不可能产生下列哪种现象()a排尿反射丧失b体温调节出现故障c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d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减少解析:选a。排尿反射中枢在脊髓,与下丘脑无关,a符合题意。下丘脑中含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如果发生病变,体温调节出现故障,同时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减少,会导致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减少,进而导致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减少。下丘脑与激素分泌调节的三种类型(1)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等分泌调节属于甲类型,即:(2)抗利尿激素的分泌调节属于乙类型,即由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3)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等的分泌调节属于丙类型,即:。 ,学生用书p203)核心体系构建填充下丘脑水盐调节胰岛素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微量和高效分级调节反馈调节规范答题必备1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1)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是分级调节,又存在负反馈调节。(2)甲状腺激素浓度过高对下丘脑、垂体具有抑制作用。2血糖调节(1)胰岛素是唯一降血糖的激素。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对血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2)胰岛a细胞、胰岛b细胞既能接受血糖浓度刺激,也能接受神经递质的刺激。(3)糖尿病的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少。3体温调节机制(1)体温平衡决定于产热和散热平衡,健康的恒温动物产热始终等于散热。(2)人体的热量主要来自有机物的氧化分解。(3)人体热量散失主要通过汗液的蒸发、皮肤血管散热。4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作用(1)下丘脑内分泌细胞分泌,垂体释放。(2)作用于肾小管、集合管,促进其对水分的重吸收。),sdo5(学生用书p204)1(2015高考重庆卷)下表为某人血液化验的两项结果:据此分析,其体内最可能发生的是()a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b血糖含量低于正常c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d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加速解析:选c。a项,化验结果显示此人的甲状腺激素水平高于正常值,可能患有甲亢。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则此人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较高。b项,此人血液中胰岛素含量低于正常值,可能患有糖尿病,所以此人的血糖含量要高于正常。c项,由于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存在着负反馈调节机制,较高水平的甲状腺激素会抑制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导致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d项,由于胰岛素含量低,组织细胞吸收利用葡萄糖的速度减慢。2(2015高考广东卷)关于人胰岛素的叙述,正确的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蓝色促进肝糖原分解由胰岛b细胞合成、分泌abc d解析:选b。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属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基本骨架,正确。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错误。胰岛素的作用是促进肝糖原合成,胰高血糖素的作用是促进肝糖原分解,错误。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合成和分泌的,正确。3(2015高考海南卷)关于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呼气是人体的主要散热途径b骨骼肌和肝脏是人体的主要产热器官c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是人体产热的重要途径d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也有感受体温变化的功能解析:选a。人体散热的主要途径是汗液蒸发和皮肤内毛细血管散热,a错误;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尤以骨骼肌和肝脏产热为多,b、c正确;人体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下丘脑能感受体温变化,d正确。4(2014高考福建卷)运动时汗腺分泌大量汗液,汗液初始的渗透压与血浆相等,在流经汗腺导管排出体外过程中大部分na、cl被重吸收,而水很少被重吸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出汗可使血浆渗透压降低b出汗不利于体温维持稳定c汗腺导管重吸收na需消耗atpd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减弱解析:选c。a项,汗液在流经汗腺导管排出体外的过程中,大部分na、cl被重吸收,而水很少被重吸收,这说明失水的量相对较多,导致血浆浓度升高,故血浆渗透压升高。b项,运动时机体产热增加,而汗液蒸发会带走部分热量,从而维持机体产热和散热的平衡。c项,排汗的过程中,汗液中大部分na、cl被重吸收,说明汗液中的na和cl在浓度小于血浆中的情况下仍可以由汗液向血浆运输,可以由低浓度侧向高浓度侧运输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能量(atp供能)和载体蛋白。d项,当机体血浆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将增强。5(2015高考天津卷)小鼠胚胎干细胞可诱导成能分泌胰岛素的胰岛样细胞。将胰岛样细胞移植给患糖尿病小鼠,可使患病小鼠血糖恢复正常水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小鼠胚胎干细胞可来自对囊胚内细胞团的分离培养b移植前,患病小鼠体内靶细胞缺失胰岛素受体c移植后,小鼠体内靶细胞加强了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d小鼠体内血糖浓度对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存在反馈调节解析:选b。a项,胚胎干细胞具有全能性,可以来自早期胚胎细胞(比如囊胚的内细胞团细胞)和原始性腺细胞。b项,题中所述的治疗措施只适用于小鼠胰岛细胞受损引起的糖尿病,不适用于靶细胞缺失胰岛素受体导致的糖尿病。c项,移植后胰岛样细胞可分化成胰岛b细胞,使胰岛素的分泌量增加,胰岛素作用于靶细胞,使之加强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d项,胰高血糖素可使血糖浓度升高,而血糖浓度升高会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故存在反馈调节。6(2015高考全国卷)肾上腺素和迷走神经都参与兔血压的调节,回答相关问题:(1)给实验兔静脉注射0.01%的肾上腺素0.2 ml后,肾上腺素作用于心脏,心脏活动加强加快使血压升高。在这个过程中,肾上腺素作为激素起作用,心脏是肾上腺素作用的_,肾上腺素对心脏起作用后被_,血压恢复。肾上腺素的作用是_(填“催化”“供能”或“传递信息”)。(2)剪断实验兔的迷走神经后刺激其靠近心脏的一端,迷走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使心脏活动减弱减慢、血压降低。在此过程中,心脏活动的调节属于_调节。乙酰胆碱属于_(填“酶”“神经递质”或“激素”),需要与细胞膜上的_结合才能发挥作用。(3)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在作用于心脏、调节血压的过程中所具有的共同特点是_(答出一个特点即可)。解析:(1)肾上腺素作用于心脏,心脏是肾上腺素的靶器官,激素发挥作用后都被灭活。肾上腺素作为信息分子,可以传递信息。肾上腺素没有酶的催化作用或能源物质的供能作用。(2)据题意可知,刺激神经末梢,使其释放神经递质使心脏的活动和血压改变,心脏活动的调节属于神经调节。乙酰胆碱属于神经冲动在突触处传递时发挥作用的信号分子,即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与其他信号分子一样,要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3)根据以上两题及相关知识可知,激素和神经递质在信息传递方面具有一些相同的特点,如发挥作用后都会失活,都需要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等。答案:(1)靶器官灭活传递信息(2)神经神经递质受体(3)都需要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基础题1(2014高考北京卷)在我国北方,游泳爱好者冬泳入水后,身体立即发生一系列生理反应,以维持体温恒定。此时,机体不会发生的反应是()a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加强肌肉收缩b通过反射活动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c通过神经调节减少汗腺分泌 d抑制垂体活动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解析:选d。冬天环境温度较低,游泳爱好者入水后,皮肤冷觉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兴奋经传入神经传至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该神经中枢把传来的神经冲动进行分析和综合,再产生一种兴奋,这种兴奋经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引起骨骼肌不自主战栗(增加产热)、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减少散热)、汗腺分泌减少(减少散热),a、b、c三项均正确。同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使机体代谢增强,产热增加,以维持体温稳定,d项错误。2由同一器官分泌,且生物效应相反的一组激素是()a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b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c促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d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解析:选a。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合成并分泌的,能使血糖的浓度降低;胰高血糖素是由胰岛a细胞合成并分泌的,能使血糖浓度升高。促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都是由垂体分泌的,但生物效应不相反。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肾上腺素都是由肾上腺分泌的,这两种激素主要作用于血管和心脏,具有收缩血管、升高血压和增加心脏收缩的作用。3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不具备的特点是()a调节较缓慢b通过体液运送调节物c调节物都是由内分泌腺产生的d调节作用范围广泛解析:选c。体液调节的调节物主要是由内分泌腺产生的激素,但也有一些化学物质如co2等不是由腺体产生的。4当动物缺乏某激素时,可以通过“饲喂法”或“注射法”对该激素进行人为补充,下列可通过“饲喂法”补充的是()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性激素abc d解析:选c。由于生长激素和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当随饮食进入消化道后,会在各种蛋白酶及肠肽酶作用下消化为氨基酸,消化后的产物被吸收后将不再起“激素”的作用,因而这类激素必须直接注入血液,不能口服或饲喂。甲状腺激素属氨基酸的衍生物,而性激素属固醇类,这两种物质均可直接被消化道吸收,因此,可随饮食补充。5下图为血糖调节的部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血糖浓度降低时,x激素可促进肌糖原及肝糖原的分解及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b某糖尿病病人胰岛素的含量比正常人高,该患者最可能的原因是胰岛素受体少c某人因体内产生了能攻击胰岛素受体的抗体而导致的糖尿病可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d血糖调节的基本方式是神经体液共同调节,切除垂体后对血糖调节影响很大解析:选b。x激素为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及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而不能促进肌糖原的分解;胰岛素受体被抗体攻击后,胰岛素不能与受体正常结合,因此无法通过注射胰岛素治疗该类糖尿病患者;血糖调节的基本方式是神经体液共同调节,但基本不受垂体影响。6(2016湖南长沙联考)成年健康小白鼠下丘脑的部分结构被破坏后,其代谢状况与环境温度的关系如下图,可能出现的情况是()解析:选d。小白鼠是恒温动物,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若小白鼠下丘脑部分结构被破坏后,小白鼠不能维持正常体温,其耗氧量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其中在最适温度时耗氧量最高,d项符合题意。7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b渴觉中枢兴奋同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c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则尿量增加d细胞外液离子浓度降低,则尿量减少解析:选c。大量饮水,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a项错误。渴觉中枢兴奋说明机体处于缺水状态,则抗利尿激素分泌会增加,b项错误。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会导致尿量减少;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会引起尿量增加,c项正确。细胞外液离子浓度降低,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尿量会增加,d项错误。8(2016大连双基测试)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是一种可使血糖升高的动物激素,当人体受到某一外界刺激后体内会发生如图所示的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内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调节与甲状腺激素的调节机理不同b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与胰岛素具有协同作用c神经递质作用于下丘脑细胞并不需要经过内环境d下丘脑细胞上既有接受神经递质的受体也有接受糖皮质激素的受体解析:选d。由图可看出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调节机理与甲状腺激素的调节机理相同,均为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是升高血糖,胰岛素的作用是降低血糖,两者表现为拮抗作用;神经递质需要通过突触间隙即组织液,然后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由图可知下丘脑细胞上既有神经递质的受体也有糖皮质激素的受体。9尿液的形成和排出是在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下完成的,其中排尿反射受脊髓和大脑皮层共同控制。平时,膀胧逼尿肌舒张,尿道内括约肌收缩,使膀胧贮存的尿液不致外流。下图为相关反射弧的部分示意图,请分析回答:(1)大量饮水后,细胞外液渗透压_,导致垂体释放的_激素减少,使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_,导致尿量增多。(2)当尿液充盈到一定程度时,膀胧壁内的感受器兴奋,神经冲动沿着_(填图中字母)传入低级神经中枢,并进一步传至_产生“尿意”。(3)条件允许时,在神经调节下,逼尿肌收缩,内括约肌舒张,将尿液排出膀胱,尿液流经尿道时,刺激尿道内的感受器,导致逼尿肌进一步收缩,直至尿液排空。这种调节方式属于_调节。(4)一般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但婴儿经常尿床,其原因是_。解析:(1)大量饮水,细胞外液溶质浓度下降,所以渗透压下降,导致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对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减弱,产尿量增多。(2)神经冲动沿着传入神经传入低级神经中枢,再结合图中反射弧的神经节可知,a是传入神经,b是传出神经。“尿意”是一种思维意识,只能在大脑皮层产生。(3)分析题中信息,排尿系统中,开始排尿后会促使系统加速排尿直到尿液排空,属于正反馈调节机制。(4)由于人体内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是成年人的大脑在有意识的控制,而婴儿不能控制,说明婴儿的大脑皮层尚未发育完全,对脊髓中的排尿中枢(低级中枢)的控制能力较弱。答案:(1)下降抗利尿减弱(2)a大脑皮层(3)(正)反馈(4)与成年人相比,婴儿的大脑尚未发育完全,对脊髓中的排尿中枢(低级中枢 )的控制能力较弱10如图表示人体胰岛b细胞受调控释放胰岛素的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除了直接感受_含量的变化而发挥作用外,还可受_发出的神经的控制,间接发挥调节作用。由此可见,胰岛b细胞细胞膜上的受体除了能结合葡萄糖外,还能结合_(物质)等。(2)某些糖尿病患者是在感染了某病毒后,患上糖尿病的。通过检查,从其血液中检出抗体2,胰岛b细胞也有不同程度的损伤,据此分析可知:胰岛素和胰岛b细胞的某些基团与病毒上的抗原分子结构相似,在机体的_免疫中产生胰岛素抗体对胰岛素进行攻击;在细胞免疫中产生的_能攻击胰岛b细胞,而出现胰岛b细胞也有不同程度的损伤,胰岛b细胞的损伤导致分泌的胰岛素减少,继而出现糖尿病。从免疫学角度分析,此种糖尿病应属于_病。(3)如果因_(填“抗体1”或“抗体2”)的存在导致出现高血糖症状,则注射胰岛素能起到有效降低血糖的效果。解析:(1)胰岛细胞分泌激素,受神经体液调节机制的调节,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除了直接受血糖含量变化的调节外,还间接受下丘脑的神经控制,神经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护长竞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西湖大学招生考试真题及答案
- 规培医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三体语文考试题及答案
- 乐平中考试卷物理及答案
- 急性虹膜睫状体炎课件
- 急性心衰的教学课件
- 快餐店安全培训记录课件
- 2025年内部审计理论实践及中级考试预测题
- 快递运维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绿色黑板卡通风初中数学开学第一课PPT模板
- 水泥熟料生产工艺及设备课件
- 代运营协议合同范本
- 浙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 座位表模板(空白)
- 部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教学计划
- 青岛版六三制四年级上册数学1万以上数的认识和读法教学课件
- DB37T 3591-2019 畜禽粪便堆肥技术规范
- 私企接待应酬管理制度(3篇)
- 国际商务(International Business)英文全套完整课件
- 编制说明—《殡仪服务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