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新课标)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二 第一节 鉴赏诗歌的形象.doc_第1页
优化方案(新课标)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二 第一节 鉴赏诗歌的形象.doc_第2页
优化方案(新课标)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二 第一节 鉴赏诗歌的形象.doc_第3页
优化方案(新课标)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二 第一节 鉴赏诗歌的形象.doc_第4页
优化方案(新课标)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二 第一节 鉴赏诗歌的形象.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鉴赏诗歌的形象逐点突破把握诗歌的三类形象学生用书p73形象是主观情志和外在物象融合的结晶,是浸润着作者浓郁主观情感的意象。它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三种。一、人物形象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包括抒情主人公形象和诗歌所刻画的人物形象。前者是诗人自己,后者是诗人所刻画和要表现的人物。常见的提问方式有:这首诗塑造了怎样的诗人形象?简要分析(或概括)诗中刻画的人物形象。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具有怎样的特点?题型1诗人的自我形象1(2013高考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鹧鸪天酬孝峙 清钱继章发短髯长眉有棱,病容突兀怪于僧。霜侵雨打寻常事,仿佛终南石里藤。闲倚杖,戏临罾。折腰久矣谢无能。熏风未解池亭暑,捧出新词字字冰。【作者简介】钱继章,字尔斐,号菊农,浙江嘉善人。明崇祯九年(1636)举人,明朝曾为官,入清不仕,撰有菊农词。【注】孝峙:王屋,字孝峙,浙江嘉善人,明末文学家。罾:用竹竿做支架的方形渔网。熏风:东南风。上片刻画了词人怎样的自我形象?运用了什么手法?【我的理解】解析:词作上片前两句描写了词人的容貌形象,后两句则表现了词人的品质。这位词人,头发很短,胡须很长,眉毛高耸,俨然正怒目睁睁地睥睨环宇;一副面带“病”容又颧骨凸起的奇特形状,一个“怪”字写出了他容貌奇特的整体特征。其中,“发短”暗对清朝的“长辫”,是极有胆识的艺术展现。而他的心态却仿佛终南山石罅里一根蔓延的青藤,一任严霜侵袭、暴雨击打,自己却等闲视之。答案:容貌病态怪异,性格坚忍不拔。用描写刻画外貌,用比喻突出性格。题型2诗歌刻画的形象2(2014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问题。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 李商隐城郭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沧江白石渔樵路,日暮归来雨满衣。从诗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隐者”的身份?请简要概括。【我的理解】解析:“城郭休过识者稀”,是言不要经过城郭,因为认识他的人少;“哀猿啼处”,是言他住在深山老林里,不然哪里来的“猿啼”;“柴扉”,是言他家居简陋;“渔樵路”,是言他过着渔樵生活,是隐也;“日暮归来雨满衣”,是言他完全与山相融,亦隐也。答案:城里少有人知,家住深山,与渔樵为伍,居室简陋。触类旁通3读读下列诗句,写写这些诗句表现出来的形象。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答:答案:傲视权贵的形象。表现了诗人淡于富贵、傲视当权者的思想,反映了李白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答:答案:忧国忧民的形象。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为“天下寒士”着想,其忧国忧民的精神可见一斑。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答:答案:寄情田园的形象。诗中描写了山村风光和朋友间欢聚的生活场面,像一幅田园风景画,使人乐而忘返。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答:答案:爱贤惜才的形象。其对人才的渴求,毫无遮掩地表现在字里行间。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答:答案:儿女情长的形象。诗歌写了暮春时节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表达的是对忠贞不渝的爱情的歌颂。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渭城曲)答:答案:珍视友情的形象。在送别朋友时,劝朋友再喝一杯酒,走出阳关就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表达了朋友之间深厚的友谊和依依不舍的情怀。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其四)答:答案:报效国家的形象。战士们身经百战,黄金盔甲都磨穿了,但仍要坚守边疆,打败敌人,流露出一腔爱国豪情。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李白山中问答)答:答案:归隐山林的形象。诗人通过山中问答的叙述,描绘出令人悠然神往的山居生活,塑造了一个酷爱自由、乐观开朗、寄情山水的隐者形象。1.解答人物形象题的基本思路是什么?提示:以人物(肖像、行动、语言、神态、心理)、生活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细节(情节)为依据,从人物的身份、性格、思想感情及作者对所写人物的态度入手分析概括。2答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提示:答题的一般步骤:什么形象(中心词应是形象);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结合诗歌内容分析),形象的意义(联系情感、主旨分析)。二、景物形象景物形象(意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或人文景物,有单个景物形象,也有由多个景物形象组合成的意境。常见的提问方式有:诗中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诗中描写了怎样的意境?有什么作用?题型1景象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溪桥晚兴 郑协寂寞亭基野渡边,春流平岸草芊芊。一川晚照人闲立,满袖杨花听杜鹃。【注】郑协:南宋遗民。芊芊:草木茂盛。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流露出怎样的情感基调?【我的理解】解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找出诗句中描写到的景物,然后再结合景物的特点体会情感基调。答案:景物:亭基、渡口、江流、春草、晚照、杨花、杜鹃;字里行间透出诗人忧思故国的乡愁。题型2意境5(2012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吴松注道中二首(其二) 晁补之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鸟避征帆却, 鱼惊荡桨跳。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注】吴松:即吴淞,江名。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 营造了怎样的氛围?【我的理解】解析:先具体分析前两句所写到的意象的表达效果,然后进行整合。“晓路”点明起航的时间是清晨;“雨萧萧”写出起航时的天气状况;“江乡叶正飘”既交代了季节是秋季,又写出了诗人所见的落叶飘飞的景象。“雨萧萧”与“叶正飘”写出了秋景的凄清萧条。答案:描写了清晨起航时,江南水乡风雨萧萧、落叶飘飞的深秋景色,营造了凄冷、感伤的氛围。景象特点或意境概括语分类:宏阔类: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壮阔、深远;清秀类:清新、明丽、秀逸、隽秀;柔婉类:缠绵、婉转、哀婉、朦胧;恬美类:空灵、空寂、幽静、幽美、淡雅、淳朴、静谧、恬静、恬适、恬淡;繁复类:繁丽、热烈、高亢、繁华、喧闹;感伤类:黯淡、渺茫、寥落、萧条、萧索、荒凉、冷寂。触类旁通6读读下列诗句,写写这些诗句表现出来的意境。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平月夜)答: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绝句二首(其一) 答: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严维丹阳送韦参军) 答: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何当重相见,樽酒慰离颜。(温庭筠送人东归)答: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韦庄台城) 答: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答: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答: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司空曙江村即事) 答:星辰冷落碧潭水,鸿雁悲鸣红蓼风。数点渔灯依古岸,断桥垂露滴梧桐。(戴复古月夜舟中) 答:西风驿马,落月书灯,青天蜀道难,红叶吴江冷。(张可久中吕普天乐秋怀) 答:答案:清新;明净绚丽;清冷孤寂;辽阔深远;缥缈哀婉;孤寂闲适;雄阔悲壮苍凉;幽深美好;寥落悲凉;萧索苍凉。鉴赏景物形象的基本思路是什么?提示:对找出意象题,直接答出即可,注意采用名词或名词化答法。对画面描述题,答案一般包括这样几个部分:用一两个词语概括说明画面具体描述的内容营造的意境。(还可接着分析蕴涵的思想感情)三、事物形象诗歌中的事物形象,即咏物诗或杂诗中吟咏的对象,如骆宾王咏蝉中“蝉”的形象,陆游卜算子咏梅中“梅”的形象等。7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归燕诗 张九龄注海燕虽微渺,乘春亦暂来。岂知泥滓贱,只见玉堂开。绣户时双入,华堂日几回。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注】唐玄宗开元年间的名相,以直言敢谏著称。由于李林甫等的毁谤,玄宗渐渐疏远张九龄。公元736年(开元二十四年),张被罢相,归燕诗大约写于这年秋天。结合全诗,用简要的语言对这首诗中“燕子”的形象加以概括。【我的理解】解析:概括诗中的事物形象,可抓住关键词“微渺”“乘春”“无心与物竞”等分析概括。答案:出身微贱,春来秋去;衔泥做巢,日夜辛劳;无心名利,与世无争。常见物象与情志:植物:松、竹、梅(高洁);菊花(隐逸、高洁、脱俗);莲花(出淤泥而不染、高洁);兰花(高洁、君子之德);杨柳(离情别恨、摇摆不定、春天的美好)。动物:雁(思乡怀亲、羁旅伤感);蝉(悲凉、高洁);杜鹃(哀怨、凄恻、思归);马(施展才华、胸怀壮志、壮志难酬)。其他:云(漂泊、归隐);风(自由、轻松);莎衣(脱俗、高洁);帆(壮志、离思、别情)。触类旁通8读读下列诗句,写写这些诗句中的物象具有怎样的特点。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刘孝绰咏素蝶诗) 答:答案:素蝶随蜂悠游,遇雀躲藏;映衬日光腾起,顺着风势返回;表现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悲欢、沉浮和对美好事物的依恋与向往。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骆宾王在狱咏蝉) 答:答案:蝉自持高洁、处境艰难,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蒙冤不白的悲愤之情。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答:答案:柳树风姿美好,春风力量神奇,透露出诗人对春的热爱之情。脸腻香薰似有情,世间何物比轻盈。湘妃雨后来池看,碧玉盘中弄水晶。(郭震之莲花)答:答案:莲花含情脉脉、姿态轻盈,令人怜爱。浩态狂香昔未逢,红灯烁烁绿盘笼。觉来独对情惊恐,身在仙宫第几重。(韩愈芍药)答:答案:芍药外形雍容、气味狂香、色彩鲜艳,让人惊疑是否身处仙宫,表达了对芍药的赞叹。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王维辛夷坞)答:答案:辛夷虽然平凡却美丽,不为外人欣赏,生命力顽强。怎样鉴赏咏物诗中的事物形象?提示:鉴赏物象往往由物及人,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来把握事物的特点。即先要借助相关语句或关键字词来把握事物的特征,再联系创作背景进行有关作者思想感情的深层分析。寻找规律形象鉴赏题的答题模板学生用书p76模板一:人物形象分析总评内容效果(作用)(简答题只答“总评”)示例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独坐敬亭山 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诗歌塑造了怎样的一个诗人形象?答:答案:全诗塑造了一位孤傲的诗人形象。众鸟高飞已尽,孤云独自离去,诗人与敬亭山相看两不厌。全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孤寂、孤傲的情怀。模板二:意境概括抓住意象综合意象(或画面印象)意境用语示例2(2012高考湖南卷)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度破讷沙(其二) 李益破讷沙头雁正飞,鹈泉上战初归。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注】破讷沙:沙漠名。鹈泉:泉水名。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答:答案:全诗描绘了戍边将士战罢归来的图景。前两句写大漠辽远、大雁高飞,既有胜利者的喜悦,也有征人的乡思;后两句写日出东南、铁衣生寒,既表现了壮阔背景上军容的整肃,也暗含了军旅生活的艰辛。诗歌撷取极具边塞特色的含蕴丰富的意象,通过喜忧、暖冷、声色等的比照映衬,营造出雄健、壮美的意境,抒写了征人慷慨悲壮的情怀。模板三:景物形象分析意境概括(特点)内容(景色描述)作用示例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西楼 曾巩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全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结合有关内容简要赏析。答:答案:全诗描绘了暴风雨来临时的壮美景象。北风劲吹,海浪如云翻卷,雷声阵阵,千山均笼罩于急雨之中。全诗以雄浑壮美的景象,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模板四:物象形象分析总评内容效果(作用)示例4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寒菊 郑思肖注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注】郑思肖:字忆翁,号所南,福建连江人,宋末太学士,宋亡后隐居吴下,终身不仕。 请分析这首诗歌的寒菊形象。答:答案:全诗塑造了守志不移、不同流合污的寒菊形象。独立疏离旁,不与群芳为伍,宁可抱枝头死去,也不落于北风之中。诗人托物言志,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表现了坚贞的民族气节。特别补充一、不同类别诗歌中的意象及表现要点1山水田园诗:特征(意象):高山、流水、明月、清风、农家风光、山间胜景等 。表现要点:宁静、闲适、恬淡、农家乐(丰收喜悦)、隐逸情怀等。2边塞军旅诗:特征(意象):边关、玉门关、羌笛、胡人、胡马、黄河、长城、明月、阴山、黑山等。表现要点:边塞风光、奋勇杀敌、誓死卫国、征人愁怨、思乡思亲、同情批驳等。3行旅诗:特征(意象):驿道、马、船(舟)、杜鹃、鸿雁、客、浮萍、飞蓬等。表现要点:旅途艰辛、漂泊无依、浪迹天涯、归期遥遥、孤独彷徨、思乡思亲4咏物诗:特征(意象):松、竹、梅、菊、蝉、蜂等。 表现要点:托物言志,以中心物象的本质特征,寄寓诗人的情怀。5爱情诗:特征(意象):青鸟、鸿雁、燕子、鸳鸯、桃花、红豆等。表现要点:绵绵思念、款款深情、离情别恨等。6送别诗: 特征(意象):文题(送、赠、别等),柳、酒、歌、船、长亭、短亭、灞陵亭(灞桥)、南浦等。 表现要点:离情别恨、深情厚谊、激励劝勉等。二、了解诗歌意境术语的真正含义1雄浑开阔:景物描写气势浩瀚,气魄雄伟,浑厚磅礴。景物色调大多是单一而非绚丽的。多传达豪迈之情。例如:使至塞上 唐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2雄奇瑰丽:景物雄壮、奇特,异常美丽。亦多传达豪情。如李白的蜀道难。3朦胧渺远:景物描绘亦真亦幻,不可极尽其态,又妙处无穷。情感往往多变。如李商隐 锦瑟: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4空灵高远:既高深莫测,又变化多端,是动与静的结合。多传达遁世脱俗的情怀。例如:山居秋暝 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5苍凉悲壮:边塞诗中多体现,多传达思乡怀亲、爱国卫国、征人愁怨等情感。例如:渔家傲 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6清新明丽:景物淡雅疏朗,色彩明亮。多传达闲适愉悦之情。例如: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7宁静恬淡:环境安静,即使有动态描写,也是为了衬托静景。诗人心情平和,多不受外物杂务干扰。例如:村夜 白居易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8凄凉冷落:多秋冬萧瑟之景,多传达悲伤落寞之情。例如:雨霖铃 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考场典题】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后面的问题。鹧鸪天重阳晚眺遇雨 李昌垣十里平芜带晚霞,萧萧雁归宿汀沙。雨迷村外行人渡,花满溪南处士家。思往事,负年华,梦魂飘泊任天涯。西风吹换江州鬓,独醉东篱数暮鸦。词的上片一、二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色和氛围?(5分)答:【答卷抽样】词的上片前两句通过写晚霞中的十里平芜和纷纷归宿汀沙的大雁,营造了一种苍茫空阔的氛围。(1分)【失分原因】考生对这首词的一、二两句的内容理解是准确的,但是在作答时,没有完全按照这类题的一般答题模式作答。缺少对景物总体特点的概括和作用的分析,有答题不规范的问题。【解答规范】1审准题目,明确是分析描写的“景色和氛围”,答题区域是“词的上片一、二两句”。2根据答题模板“抓住意象综合意象(或画面印象)意境用语”,解答题目。词的一、二句“十里平芜带晚霞,萧萧雁归宿汀沙”中的意象有“平芜、晚霞、大雁、汀沙”等,给人的印象是“荒芜、萧条、凄凉”,再结合意境用语作答即可。3组织语言,规范作答。答案:本词一、二两句,描绘了平芜苍茫、落霞辉映、归雁纷纷栖落沙洲的景象;通过晚霞、大雁、汀沙、平芜等意象,营造了一种萧瑟、寂寥的深秋氛围,给人以落寞、凄清的感受。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长安春望 卢纶注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注】卢纶(739年799年),字允言,大历十才子之一。曾于唐玄宗天宝末年中进士,旋即安史之乱爆发,未能为官,后重新应试,但屡试不第。受举荐为官,但因政治斗争受到牵连,终生不得重用。(1)诗中刻画了怎样一位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答:解析:此题考查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抓住诗中描写的人物特点、季节景色和社会背景,先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再结合具体的描写分析。答案:刻画了一位思乡盼归、怀才不遇的游子形象。主人公白发苍苍,在春风吹拂绿草如茵的季节独自一人漂泊游荡在荒远的秦关,家如在梦中。远望家乡,浮云缭绕,遥不可及;近看宫阙,错落有致,落日笼罩,而独自神伤。充分表达了诗人的愁苦万状和无限悲叹。(2)尾联表现了诗人哪几种情感?答:解析:在诗歌的尾联中有“逢世难”“独”“衰鬓”“客”等表情感的关键短语及词,抓住这些关键词联系诗歌的内容和注释,可得出这两句中包含的复杂情感。答案:对遭逢世难的伤感;孤独寂寞的愁苦;对人生已老及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忧愤;客居他乡的羁旅的惆怅。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登原州城呈张贲从事 魏野异乡何处最牵愁?独上边城城上楼。日暮北来惟有雁,地寒西去更无州。数声塞角高还咽,一派泾河冻不流。君作贫官我为客,此中离恨共难收。(1)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答:解析:颈联即诗歌的第三联,这一联描写了呜咽的几声戍角和冰封的泾河,是寒冷悲凉的边塞景色。前句是从听觉角度进行的描写,后句是从视觉角度进行的描写。按照这类题的答题模式据此作答即可。答案:本联描绘的是一幅萧瑟的边塞风光图。临近傍晚,荒芜的边城传来角声,有时高昂,有时呜咽,由原州城楼向外望去,泾河早已结冻,不再流淌。采用了视听结合(动静结合)的手法,“塞角高咽”是听觉和动态描写,“泾河不流”是视觉和静态描写。(2)本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解析:把握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