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福建专用)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五章 第13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后达标检测.doc_第1页
优化方案(福建专用)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五章 第13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后达标检测.doc_第2页
优化方案(福建专用)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五章 第13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后达标检测.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 第13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一、选择题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一个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可能引起其他要素甚至整个自然地理环境面貌的变化。下图是北美地区的某河流水文站1990年和2012年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和含沙量的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12题。1近十几年来,有关该地区自然地理要素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年降水量增加 b河流流量增加c植被覆盖率上升 d河流含沙量增加2下列现象与图示过程变化相关的是()河口三角洲面积萎缩下游河道侵蚀加强地上河的形成洪涝灾害发生频率降低a bc d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2012年比1990年河流流量曲线更加平衡,含沙量减少,故上游地区的植被覆盖率上升。第2题,上游地区植被的恢复使下游地区含沙量减少,河口三角洲由于没有泥沙来源,受海浪侵蚀,面积萎缩;由于流量更加平稳,故下游地区洪涝灾害的发生频率降低。答案:1.c2.d(2015北京海淀区一模)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处于不断的循环运动中,图中序号代表碳循环的过程。读图回答34题。3图中()a开采矿产来自岩石圈,对水圈无影响b排放的气体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c可降低温室气体浓度,减弱温室效应d需要在变质或者重熔再生作用下进行4若大气中co2浓度增加,则()a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减弱b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增强c石灰岩地貌的侵蚀作用变缓d亚寒带针叶林向较低纬扩展解析:第3题,图中过程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会减弱温室效应。开采矿产会影响地表和地下水循环;二氧化碳对臭氧层基本无影响;动植物遗体通过沉积作用变为煤炭和石油,没有重熔再生过程。第4题,二氧化碳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会使大气升温。二氧化碳的参与是石灰岩发生溶蚀作用的条件,故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会使石灰岩地貌的侵蚀作用加强;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会使亚寒带针叶林向高纬度扩展。答案:3.c4.b(2015福建师大附中模考)自然植被分布具有一定的地带性。读2050年我国东部自然植被分布预测图,回答56题。5与我国目前自然植被分布相比,2050年出现的变化有()a热带季雨林面积缩小b山地常绿阔叶林分布下移c寒温带针叶林面积缩小d植被地带性分异规律消失6自然植被分布随气候变化而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a整体性 b差异性c区域性 d开放性解析:第5题,从2050年我国东部自然植被分布预测图可知,2050年植被分布仍然呈地带性分异规律,热带季雨林分布的纬度比目前要高,说明其分布范围扩大,则说明气候比目前变暖了;寒温带针叶林面积缩小了;气候变暖,山地常绿阔叶林分布应该上移。第6题,气候的变化导致自然植被分布范围的变化,这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答案:5.c6.a7自然地理环境要素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一个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下列关于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叙述,正确的是()a地理环境要素由大气、水、生物和土壤四部分组成b地理环境各要素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的总体特征相统一c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会导致其他要素的改变d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形成了地域差异解析:选b。地貌、岩石亦属于地理环境要素。c项中某一要素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的变化。d项中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属于整体性,而不是形成了地域差异。二、综合题8(2015泉州五中质检)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一样春风有两般,南枝盛开北枝寒”。1月10 等温线和10 的7 000 积温等值线通过南岭南侧,也是雨雪的分界线(为降雪或雨夹雪能达到的最南界线)。材料二南岭地势不高,海拔仅千余米,西段的盆地多由石灰岩组成,形成喀斯特地貌;东段的盆地多由红色砂砾岩组成,经风化侵蚀后形成丹霞地貌,低谷隘口构成南北交通孔道。毛泽东主席曾用“五岭逶迤腾细浪”来形容南岭的地貌特征。材料三中央电视台美食栏目舌尖上的中国曾介绍,南岭美食自成一派,如“清炒蕨菜蕨莱是最为普遍的野菜”;“石头猪肉精干瘦小、脾气执拗的山猪”;“米味十足肠粉本地的好水、靓米”;“紫苏爆炒螺奇香紫苏叶去螺蛳腥味”等。(1)南岭作为我国雨雪分界线的原因是什么?(2)以南岭地区喀斯特地貌或丹霞地貌为例,说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体现。(3)请结合材料分析“南岭美食自成一派”的地理原因。解析:第(1)题,降水雨、雪分异主要受气温影响,降雪多分布盛行冬季风的冬半年较高纬地带。南岭为重要东西走向山地,成为我国雨雪分界线应从纬度、冬季风、地形等方面考虑。第(2)题,结合气候条件,从材料介绍的岩石开始,分析喀斯特地貌或丹霞地貌环境地形、水文、生物、土壤等地理环境要素及其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的整体。第(3)题,南岭天然食材丰富且环保,是形成美食文化的基础条件;“自成一派”说明受其他地方饮食文化影响小,这与山区内外联系困难有关。答案:(1)纬度低,太阳高度大,获太阳辐射多;距冬季风源地较远,少受冬季风影响;寒冷冬季风受山脉阻挡作用明显,气温高。(2)喀斯特地貌为例:岩石:石灰岩分布,可溶性、透水性好。气候:炎热多雨的气候条件,利于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形成和富集。水文:强烈的流水溶蚀作用,发育喀斯特地貌。地形:山地、丘陵广布,坡度大。生物:生物种属多,生物活动活跃。土壤:生物活动利于土壤中有机质的积累,导致土壤和流水中有机酸的含量较高。它的形成和发育与该地区岩石条件、气候条件、生物条件等密切相关,是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相互作用的结果。丹霞地貌为例:岩石:垂直节理发育的红色砂砾岩。气候:炎热多雨的气候条件,利于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形成和富集。水文:强烈的流水侵蚀作用。地质:地壳的升降运动。风化作用:山区昼夜温差大,风化、侵蚀作用强烈。它的形成和发育与该地区岩石条件、气候条件、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