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东西方的先哲 2.1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4.ppt_第1页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东西方的先哲 2.1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4.ppt_第2页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东西方的先哲 2.1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4.ppt_第3页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东西方的先哲 2.1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4.ppt_第4页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东西方的先哲 2.1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4.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一 二 三 四 一 追求礼乐的一生1 少年时立志以传承礼乐文化为己任 2 三十岁时精通 六经 开始创办私学 收徒讲学 3 五十多岁时先后任中都宰和司寇 4 从政失败后 率弟子周游列国 宣传其政治主张 5 68岁时回到鲁国 整理典籍 删修 春秋 目标导航 一 二 预习导引 三 四 二 开创儒家思想1 背景 1 春秋时期是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变的时期 2 违背周礼的行为司空见惯 人际关系紧张 3 孔子决心通过恢复周礼 承担传承文化和改善人际关系的社会道义 2 内容 1 礼的思想 恢复周礼的权威 使社会君臣有别 长幼有序 以 礼 来规范人际关系 作为立国立身的基础 要求人们做到 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 主张 克己复礼 匡正社会秩序 目标导航 一 二 预习导引 三 四 2 仁的思想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 仁就是爱人 包含着仁爱 关怀 体谅 容忍等一切美德 主张以德和礼治理社会 反对苛政 将礼与仁结合起来 让礼体现仁的精神 让仁有礼的约束 预习交流1 论语 记载 子张问仁于孔子 孔子曰 能行五者于天下 为仁矣 请问之 曰 恭 宽 信 敏 惠 恭则不侮 宽则得众 信则人任焉 敏则有功 惠则足以使人 孔子所说的 仁 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强调 仁 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提示 主要内容 恭 宽 信 敏 惠 主要目的 调节和协调社会人际关系 并促进人自身的发展 目标导航 一 二 预习导引 三 四 3 中庸思想 目的 协调仁和礼的关系 认为 过犹不及 恰到好处才是中庸 达到中庸的方法是 和而不同 目标导航 一 二 预习导引 三 四 三 古代大教育家1 开创私学 1 背景 春秋以前 文化被贵族垄断 2 概况 有教无类 不分贫富贵贱 弟子三千 贤者七十二 2 教学目标 1 成人 通过教育 使学生们举止合乎礼数 言行合乎 忠 信 2 君子 把学生培养成 君子 将礼与仁 言与行完美统一 独善其身 兼济天下 3 教学方法 1 因材施教 2 言传身教 目标导航 一 二 预习导引 三 四 4 整编古籍 1 孔子整编 六经 即 诗 书 礼 乐 易 春秋 2 弟子把其思想整理成 论语 目标导航 一 二 预习导引 三 四 四 对后世的影响1 对中国 1 古代政治 孔子编订的 六经 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 2 古代文化 六经 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3 古代教育 奠定了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 2 对世界 1 亚洲 汉朝以后 儒家典籍传入越南 朝鲜 日本等国 对这些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2 西方 明清以后 孔子学说传到西方 论语 被译成拉丁文 英文 欧洲一些思想家从儒学中得到启发 目标导航 一 二 预习导引 三 四 预习交流2著名作家韩素音曾经说过 中国文化影响力之大与孔子思想中的进步因素在文化事业方面所做的贡献是分不开的 她是怎样认识孔子的作用的 提示 孔子思想中的进步因素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 对全世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问题导学 即时检测 对孔子的评价活动与探究材料一孔子想回到西周 维护奴隶制 政治上是保守主义者 有他的落后一面 但他是伟大的史学家 教育家和人道主义的倡导者 他在历史文化遗产的继承 整理和传播上有卓越的贡献 材料二孔子在历史文化领域有杰出成就 他的 爱人 仁民 观念以及他的教育思想 表现出新兴地主阶级的进步性 他想回到西周 只是因为不敢公开反对当时还比较强大的奴隶制 表现出他怯懦的方面 略论孔子思想的阶级性 问题导学 即时检测 1 两则材料都涉及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探究 孔子在教育方面有何贡献 提示 开创私学 教育及于平民 提出了合理的教育方法 2 材料一 材料二在评价孔子时 采用的相同方法是什么 结论有何不同 提示 方法 阶级分析 一分为二 结论 材料一中的孔子代表奴隶主贵族 政治上是落后的 材料二中的孔子代表地主阶级 政治上是进步的 3 综合上述材料 探究说明应当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提示 避免简单贴标签 应历史地看问题 问题导学 即时检测 评价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 问题导学 即时检测 1 2 3 4 5 1 孔子的思想内涵 主要指的是 a 仁 和 礼 b 仁政和教育c 礼 和教育d 办私塾教育解析 孔子的主要思想主张是 仁 和 礼 答案 a 问题导学 即时检测 1 2 3 4 5 2 孔子主张要实现 爱人 必须遵循 忠恕 之道 为此要求 导学号52640004 a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b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c 君子成人之美 不成人之恶d 性相近也解析 本题考查阅读分析能力 忠恕 就是推己及人 多考虑他人 答案 b 问题导学 即时检测 1 2 3 4 5 3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其教育思想中对社会发展贡献最大的是 a 有教无类 b 因材施教 c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d 温故知新 解析 四个选项都是孔子对教育事业的贡献 而题干要求回答的是孔子在教育上对社会发展的最大贡献 a项是其办学思想 打破了 学在官府 的垄断局面 开创了古代私人讲学之风 b项是教学方法 c项是学习态度 d项是学习方法 答案 a 问题导学 即时检测 1 2 3 4 5 4 日本学者儿岛献吉郎在其著作 诸子百家考 中说道 孔子之道 远传于四域之外 东经朝鲜 波及日本 南则风靡于安南 孔子之道 又流行于欧美 上述材料主要说明 a 孔子是世界文化名人b 儒家文化为世界各国所接受c 孔子的思想产生了世界性影响d 儒家文化成为世界各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解析 从材料中的 远传于四域之外 风靡于安南 和 流行于欧美 等关键信息可以得出正确答案应为c项 答案 c 问题导学 即时检测 1 2 3 4 5 5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子曰 为政以德 譬如北辰 居其所而众星共 拱 之 子曰 克己复礼为仁 论语 材料二吾将以教主尊孔子 而教主不足以尽孔子 教主感化力所及 限于其信徒 举中国人 虽未尝一读孔子之书者 而皆在孔子范围中也 吾将以教育家尊孔子 而教育家不足以尽孔子 教育家之主义及方法 只能适用于一时代 一社会 而孔子之教育 则措四海而皆准 俟百世而不惑也 吾将以政治家尊孔子 而政治家不足以尽孔子 食政治家之赐者 不过一国 不过百年 而孔子之因时的政治 可以善当时之中国 可以善2000年迄今之中国 梁启超 世界伟人传 问题导学 即时检测 1 2 3 4 5 材料三孔子之道 远传于四域之外 东经朝鲜 波及日本 南则风靡于安南 即越南 孔子之道 又流行于欧美 英 法 德 美 意 奥之学者 热心研究孔子者 岁炽日烈 就全世界观之 论语 之价值 已与 新约全书 竞胜 日 儿岛献吉郎 诸子百家考 请回答 1 依据材料一 概括孔子的主要政治观点 2 材料二中作者是怎样评价孔子的 概括指出评价的主要依据 3 材料三是如何评价 孔子之道 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地位的 解析 解答本题首先要阅读材料 从材料一中可以得出孔子的主张 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到材料主要从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两个方面来评价 材料三说明孔子思想传播到世界各地 不仅影响中国 对世界也产生了影响 问题导学 即时检测 1 2 3 4 5 参考答案 1 观点 主张以德治民 维护周礼 2 评价 作者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