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秋声赋 (时间:45分钟 分值:60分)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悚然(s) 萧飒(s) 淅沥(x l)b栗冽(li) 吹拂(f) 肃杀(s)c杀戮(l) 戕贼(qin) 黟然(m)d漂泊(b) 丘墟(x) 南浦(p)解析a项,“悚”读sn;b项,“拂”读f;c项,“黟”读y。答案d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初淅沥以萧飒 萧飒:沙沙啦啦的风声。b其色惨淡, 烟霏云敛 敛:收,聚。c欲与草木而争荣 荣:光荣。d必摇其精 精:精神。解析c项,“荣”意为“繁盛”。答案c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b.c. d.解析c项,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项,连词,表修饰;连词,表顺承。b项,代词,它,指秋气;代词,那。d项,介词,在;介词,比。答案c4与“万事劳其形”中的“劳”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欧阳子方夜读书 b其气栗冽,砭人肌骨c百忧感其心 d春生秋实解析例句与c项为使动用法,a项,名词作状语;b项,名词作动词;d项,名词作动词。答案c5下列句子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b此秋声也c夫秋,刑官也d闻有声自西南来者解析d项为定语后置句,其他三项均为判断句。答案d二、课内阅读(18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读课文选段,回答610题。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为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6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乃其一气之余烈(威) b有动于中(内心)c必摇其精(摇落,损耗)d亦何恨乎秋声(遗憾)解析怨恨。答案d7下列句子中“而”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草拂之而色变a悚然而听之b丰草绿缛而争茂c物过盛而当杀d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解析c项与例句均为连词,表顺承。a项连词,表修饰;b项连词,表并列;d项连词,表转折。答案c8下列词语中,古今意义不同的一项是()a其色惨淡,烟霏云敛b其意萧条,山川寂寥c黟然黑者为星星d凄凄切切,呼号愤发解析c项“星星”古义为点点白发,今义为夜晚天空中闪烁发光的天体。a项“惨淡”古今义均为黯然无光;b项“寂寥”古今义均为寂静、空旷。d项“愤发”古今义均为激昂。答案c9下列选项对文段的论述错误的一项是()a文章在文体上属文赋,既有骈赋、律赋的铺陈排比,骈词俪句,又呈现出活泼流动的散体倾向。b文章既承袭了写秋天肃杀萧条的传统,又烘托出人事忧劳更甚于秋的肃杀这一主题,使文章在立意上有所创新。c文章对秋状的描绘,是为了烘托秋声“凄凄切切,呼号愤发”。d作者采用了排比、对偶、对比、双关等多种修辞手法,极力渲染秋气对自然界万物的摧残。解析文中没有使用双关的修辞手法。“商,伤也”不属双关,这里是由字的声音来进行引申解释。答案d10翻译下列句子。(6分)(1)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3分)译文: _(2)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3分)译文: _答案(1)那使花草树木摧败零落的本领,不过是秋气所具有的一点点余威罢了。(2)必然会使那些红润青春的面容变成干枯的木头一般,乌黑的头发化为点点白发。三、课外拓展(18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岘山亭记欧阳修岘山临汉上,望之隐然,盖诸山之小者。而其名特著于荆州者,岂非以其人哉?其人谓谁?羊祜叔子、杜预元凯是已。方晋与吴以兵争,常倚荆州以为重,而二子相继于此,遂以平吴而成晋业,其功烈已盖于当世矣。至于风流余韵,蔼然被于江汉之间者,至今人犹思之,而于思叔子也尤深。盖元凯以其功,而叔子以其仁,二子所为虽不同,然皆足以垂于不朽。余颇疑其反自汲汲于后世之名者,何哉?传言叔子尝登兹山,慨然语其属,以谓此山常在,而前世之士皆已湮灭于无闻,因自顾而悲伤。然独不知兹山待己而名著也。元凯铭功于二石,一置兹山之上,一投汉水之渊。是知陵谷有变而不知石有时而磨灭也。岂皆自喜其名之甚而过为无穷之虑欤?将自待者厚而所思者远欤?山故有亭,世传以为叔子之所游止也。故其屡废而复兴者,由后世慕其名而思其人者多也。熙宁元年,余友人史君中辉以光禄卿来守襄阳。明年,因亭之旧,广而新之,既周以回廊之壮,又大其后轩,使与亭相称。君知名当世,所至有声,襄人安其政而乐从其游也。因以君之官,名其后轩为光禄堂;又欲纪其事于石,以与叔子、元凯之名并传于久远。君皆不能止也,乃来以记属于余。余谓君如慕叔子之风,而袭其遗迹,则其为人与其志之所存者,可知矣。襄人爱君而安乐之如此,则君之为政于襄者,又可知矣。此襄人之所敬书也。若其左右山川之胜势,与夫草木云烟之杳霭,出没于空旷有无之间,而可以备诗人之登高,写离骚之极目者,宜其览考自得之。至于亭屡废兴,或自有记,或不必究其详者,皆不复道。熙宁三年十月二十有二日,六一居士欧阳修记。11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其功烈已盖于当世矣盖:大概。b然皆足以垂于不朽 垂:流传。c既周以回廊之壮 周:四周环绕。d若其左右山川之胜势 胜:美好。解析盖:超过。答案a12下列各组加点的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a.b.c.d.解析d项,“而”均为连词,表递进。a项,“以”分别为“因为”、“用”。b项,“因”分别为表原因,因为;表结果因此。c项,“于”分别是表对象,向;表被动,被。答案d13下列全都是说明其人“好名”的一组是()遂以平吴而成晋业以谓此山常在,而前世之士皆已湮灭于无闻,因自顾而悲伤元凯铭功于二石因亭之旧,广而新之名其后轩为光禄堂故其屡废而复兴者,由后世慕其名而思其人者多也a bc d解析言其功绩。是说史君重修岘山亭。是说后人对两人的敬仰。答案b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篇碑记,是作者应襄阳知府史中辉之请而写的。文章略去岘山的自然风貌,而着重抒发由岘山这一名胜所引起的感想,这在碑记文中是别具一格的。b岘山是一座普通的山,但因为晋朝两位开国元勋羊祜、杜预曾在此与吴激战并最终平定吴国为晋朝立下大功而著名。c作者一向反对趋时邀誉,所以文章一方面肯定羊祜、杜预“垂于不朽”的功业,一方面对他们的“汲汲于后世之名”,也发出了“自待者厚”的讥评。d文章说到襄人打算把史中辉的事迹刻在石碑上,以和羊祜、杜预的名字一样永远流传。作者是希望史中辉在政事上能更加有所建树。解析“在此与吴激战”误。答案b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岂皆自喜其名之甚而过为无穷之虑欤?将自待者厚而所思者远欤?(3分)译文:_(2)既周以回廊之壮,又大其后轩,使与亭相称。(3分)译文:_答案(1)这难道不都是说明他们太珍爱自己的名声而过于忧虑吗?或者因为过于重视自己所以想得这么远吧。(2)既用壮观的回廊环绕四周,又将扩建后轩,使它能与亭子相称。【参考译文】岘山面临汉江,望去隐隐约约,原本是众山中的一座小山。然而它闻名荆州,难道不是因为人的原因吗?那人指的是谁呢?就是羊祜和杜预。当晋国与吴国争战之时,经常依靠荆州把它当作军事重地,而他们两个人相继来到此地,终于因平定吴国而为晋朝立下功业,他们的功勋已超过当代了。至于他们流传下来值得称道的事迹,广泛流传于汉江之间,到现在人们还思念他们,而且对羊祜思念特别深切。大概杜预因为他的功勋,羊祜因为他的仁德,两个人做的事虽然不同,然而都能够永垂不朽。我却很怀疑他们急切地追求后世之名,到底为什么?传说羊祜曾经登上岘山,感慨地告诉随行属员,说这座山永远存在,而前代的人都已经湮没无闻了,因而为自己感伤起来。然而羊祜惟独不了解岘山凭借他才闻名天下。杜预将自己功勋刻在两块石碑上,一块立在岘山之上,一块投于汉水之中。这是知道山岳有变迁,却不了解石碑也会因时间久远而剥蚀磨灭。这难道不都是说明他们太珍爱自己的名声而过于忧虑吗?或者因为过于重视自己所以想得这样远吧。岘山本就有个亭子,世人传说认为这个亭子是羊祜游览休息的地方。所以它屡次荒废却能重新兴建的原因,是因为后代倾慕他的名声思念他的人很多。熙宁元年,我的朋友史中辉以光禄卿的官衔来镇守襄阳。第二年,因为这座亭子很陈旧,所以扩大规模翻新改造,既用壮观的回廊环绕四周,又扩建后轩,使它能与亭子相称。史中辉在当时很有名望,所到的地方有好名声。襄阳人都满意他的治理并且愿意和他一起游览。因此就用史中辉光禄卿的官称,为亭子的后轩命名为光禄堂;又打算把他的事迹刻在石碑上,以和羊祜、杜预的名字一样永远传下去。史中辉无法劝阻他们做这件事,于是让我来写这篇亭子记。我认为史中辉仰慕羊祜的风流余韵并且承袭他们的遗迹,那么他的为人和他的志向,就可以了解了;襄阳人热爱史中辉并且这样安乐祥和,那么史君在襄阳的政绩,也就能够知晓了。这就是襄阳人打算写的内容。说到岘山亭附近山川的美好景致,与隐约可见的花草树木以及云烟杳霭在广阔的空间或隐或现,这些可以供诗人登高望远极目远眺后写离骚那样的优美篇章,这样的景致应该让游人自己来领会。至于岘山亭屡次毁坏屡次重修,有的本来有碑记,有的没有必要考究它的详细兴废经过了,所以都不再写了。 熙宁三年十月二十二日,六一居士欧阳修作记。四、语言运用(9分)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3分)一提到根的作用,可能首先想到。这两项是绝大多数植物根系的本职工作。然而,进化史上最早出现的根,作用却并非吸收水分和吸取养料,而是 ,这种早期类型的根被称为假根。,是因为在这些根内部没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通道,它仅有的作用就是固定植株。假根将植物固定在合适的生活环境中,会降低风吹和水流的影响,提高其生存几率。_解析本题考查扩展语句及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材料给出的是一个段落,有具体的语境,回答时要充分注意到这一点。要注意到题干中要求的“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还要结合以前学过的有关“根”的知识。答案吸收水分和吸取养料固定植株的位置之所以称其为假根17欧阳修与韩愈、柳宗元、苏轼都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人在论他们的文章风格时说:“韩如海,柳如泉,欧如澜,苏如潮。”请把画横线的句子扩写成一组排比句。(3分)答:_答案韩愈的风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餐厅年三十活动方案策划(3篇)
- 心理中心活动策划方案范文(3篇)
- 火道墙施工方案(3篇)
- 人工手绘施工方案(3篇)
- 活动方案策划要求怎么写(3篇)
- 元旦口腔门诊活动方案策划(3篇)
- 小区pe井施工方案(3篇)
- 彩钢瓦喷漆防水施工方案(3篇)
- 北京市昌平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物理题库及答案
- 校测常识题目及答案高一
- 《中式面点技艺(第二版)》教案(高教版)
- (完整)托管班托管协议
- ICU 危重患者CVC 及PICC 导管的留置选择及护理研究新进展
- 二年级四宫格六宫格数独练习
- 绿化考试试题及答案
- YY/T 0316-2008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对医疗器械的应用
- LS/T 3243-2015DHA藻油
- GB/T 18650-2008地理标志产品龙井茶
- 《工伤认定研究11000字【论文】》
- 医院进修生结业鉴定表
- 高速公路路政巡查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