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新课标)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五章 第31讲 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课后达标检测.doc_第1页
优化方案(新课标)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五章 第31讲 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课后达标检测.doc_第2页
优化方案(新课标)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五章 第31讲 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课后达标检测.doc_第3页
优化方案(新课标)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五章 第31讲 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课后达标检测.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优化方案】(新课标)2016届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五章 第31讲 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课后达标检测一、选择题读某地区图,回答13题。1图中地区的主要地势特征是()a北高南低 b地势起伏大c地势相对低平 d由东南向西北倾斜2图中地形的主要成因是()a风力沉积作用 b河流冲积作用c冰川侵蚀作用d风力侵蚀作用3该地区多沼泽的主要原因是()a排水不畅 b降水较少c蒸发较强d地势较高解析:第1题,结合图中河流的流向以及沼泽地的分布情况,可知该地区应是西南高东北低,而且地势相对低平。第2题,该地区以平原为主,且河流较多,地形多由河流冲积作用形成。第3题,沼泽多分布在地势低平、降水较多、蒸发弱、地下有冻土层的地区。该地区地势低平,降水较多,排水不畅,蒸发较弱。答案:1.c2.b3.a下图示意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农(农耕区)牧(畜牧区)区界线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45题。4由上图可知()a农牧区界线的总体变化是北方地区较南方地区变化大b农牧区界线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经济重心南移c农牧区界线的变化是自然条件变化的结果d农牧区界线主要向西南方向推进5农牧交错带农业的发展方向是()a增大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b大量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地面积c实行机械化,建设商品粮基地d退耕还林(草),种植饲料作物,发展舍饲养殖业解析:第4题,由图可知农牧区的界线总体向西北推进,并且北方的变化幅度比南方大。第5题,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若开垦荒地,易产生荒漠化,因而要退耕还林(草),发展舍饲养殖业。答案:4.a5.d玉米原产地在墨西哥,16世纪时传入中国,玉米在中国的播种面积很大,分布也很广。读中国玉米分布图,回答67题。6东北地区多春播玉米,华北地区多夏播玉米,造成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播种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变化 b市场需求c作物熟制d水分差异7为了解决东北地区卖粮难的生产销售怪圈问题,应采取的合理对策是()a对农民增加粮食直补 b发展养殖业和农产品深加工业c减少农作物播种面积d提高机械化水平解析:第6题,东北地区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玉米适宜在春季播种(春播玉米);华北地区作物熟制为两年三熟,需要在6月上旬冬小麦收获之后进行播种(夏播玉米),造成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播种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作物熟制。第7题,发展养殖业和农产品深加工业,可以解决农产品生产销售怪圈问题;对农民增加粮食直补可以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但不能解决销售问题;东北地区减少农作物播种面积,对我国粮食安全有不利影响;提高机械化水平只能提高劳动生产率,不能解决粮食销售问题。答案:6.c7.b蚯蚓具有喜温、喜湿的生活习性,最适宜的生存温度为2027 ,此时能较好地生长发育和繁殖。下图为我国某地秸秆菌业循环利用模式图。读图,回答89题。8若充分考虑气候特征,下列地区中适宜推广该生产模式的是()a三江平原 b塔里木盆地c雅鲁藏布江谷地 d江南丘陵9该生产模式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有()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就业机会,彻底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 促进农业生产结构多元化优化农村能源消费结构,保护生态环境a b c d解析:第8题,江南丘陵年均气温较高,有利于蚯蚓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也有利于沼气发酵,多样的地形也有利于发展农业的多种经营。第9题,该生产模式有利于提高农产品品质、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农业生产结构多元化等;保护生态环境属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该生产模式虽然能增加就业机会,但能否彻底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需要综合考虑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和剩余劳动力的数量方可判断。答案:8.d9.b(2015石室中学一模)下图中阴影地区以干旱严重闻名,被称为“旱腰带”。现在该地区道路四通八达,万亩酿酒葡萄绿满田野,过去贫穷落后的“旱腰带”已变成如今名副其实的“金腰带”。读图回答1011题。10制约该区域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地处干旱地区,全年降水稀少 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年积温低,作物只能一年一熟 季风气候,旱涝灾害频繁a b c d11该区域发展葡萄种植业的突出优势是 ()a地形平坦,土壤肥沃b光照强,昼夜温差大c道路四通八达,交通便利d劳动力充足,生产经验丰富解析:第10题,该区域位于黄土高原地区,温带季风气候区,土质疏松,夏季降水集中,水土流失严重。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大,旱涝灾害频繁。第11题,该区域气候大陆性强,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葡萄生长和糖分积累。答案:10.d11.b二、综合题12(2015孝感统考)结合材料和图,利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东北地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自然地域完整,农业生态类型多样,生产部门齐全,是我国主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材料二下图为东北地区图。(1)图中甲、乙两地气温年较差较大的是_,试分析其原因。(2)东北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的地位将如何变化?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进一步促进东北商品粮基地发展?(3)描述丙地地表形态特征,并指出其生态功能。解析:第(1)问,气温年较差的大小要考虑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幅度,此外还要考虑海洋和冬季风的影响程度。第(2)问,随着交通的发展,地广人稀的东北商品粮基地的地位将不断上升;促进该商品粮基地发展的措施可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发展科技、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等方面分析。第(3)问,丙地位于三江平原,该地地势低平、沼泽广布;沼泽的生态功能可从它对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的影响分别进行描述。答案:(1)甲地原因:甲地较乙地的纬度高,甲地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较乙地的年变化大;甲地比乙地距海洋远,夏季和冬季的升温、降温较乙地快;甲地冬季受冬季风的影响更大,冬季降温幅度更大。(2)地位将不断上升。措施: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大力发展农业科技,培育良种;延长农业的生产链,提高商品粮的附加值;加大政策的支持力度,提高农民生产商品粮的积极性;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减轻自然灾害对商品粮生产的影响。(3)特征:地势低平,沼泽广布。功能:调节气候;调节径流;蓄洪防旱;降解污染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等。13(2015乌鲁木齐模拟)读我国东部某地区地形等高线及年等降水量线图,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分析该地区地形地势特征。(2)图中甲地为我国畜牧业较发达的地区之一,试据图分析发展畜牧业有利的自然条件。(3)乙处为我国目前重点造林地区,试简述乙处森林主要的生态作用,并说明在图示区域的开发中应如何保护森林资源。(4)近年来图中l湖泊面积在逐渐缩小,其变化对a城还是b城附近河段的水文特征产生影响?具体的影响是什么?解析:本题考查读图获取信息、空间定位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森林的环境作用,河湖的水文特征及影响等知识。(1)地势特征根据等高线来分析。(2)通过空间定位,准确分析其畜牧业发展的自然条件。(3)森林在生态保护方面有多个作用,在山地主要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护农田;保护措施根据实际分析。(4)从等高线分布看,b城位于湖泊的下游,影响大;其影响与湖泊面积减小的原因有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