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通史全国卷)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 板块2 热点主题专项训练 主题七 国际贸易与经济全球化趋势.doc_第1页
优化方案(通史全国卷)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 板块2 热点主题专项训练 主题七 国际贸易与经济全球化趋势.doc_第2页
优化方案(通史全国卷)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 板块2 热点主题专项训练 主题七 国际贸易与经济全球化趋势.doc_第3页
优化方案(通史全国卷)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 板块2 热点主题专项训练 主题七 国际贸易与经济全球化趋势.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题七 国际贸易与经济全球化趋势 (建议用时:25分钟)1(2015北京西城区模拟)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到:“宝玉的荔枝色哆罗呢箭袖宝玉的俄罗斯国出品的雀金裘氅衣凤姐的大红洋绉裙冯紫英拿来推销的鲛绡帐抄家时没收的洋灰皮、洋呢、哔叽、姑绒、天鹅绒等呢料”上述材料反映了当时()a中外商贸往来频繁b自然经济受到冲击c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d闭关锁国政策被打破2(2015四川眉山一模)下表是晚清政府进出口贸易表(单位:两白银),从该表可直接得出() 年份 进口 出口 1885年 88 200 018 65 005 711 1895年 171 696 715 143 293 211 1905年 447 100 082 227 888 197 1911年 471 593 943 377 338 166 a中国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机会b进出口增长源于宽松的社会环境c清政府面临贸易结构失衡的困境d对外贸易的增长根本原因是清末新政3(2015江苏宿迁模拟)下图反映了19782008年间我国货物贸易占世界比重及位次变化情况。其中20002004年间的快速提升主要得益于() a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b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c中国启动经济体制改革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416世纪以前最重要的商品是由东方运往西方的香料和朝相反的方向运送的金银。但是在这之后的新的海外产品开始逐渐成为欧洲的主要消费品,其商业价值也不断地增长。包括新的饮料、新的染料、新的香料、新的食物。材料主要说明了()a世界贸易中商品种类的变化b世界贸易量的增长c世界贸易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市场d世界贸易使殖民者财富猛增5(2016甘宁青部分高中联考)1840年,英国塞缪肯纳德建立了一条横越大西洋的定期航运线,预先宣布轮船到达和出发的日期。肯纳德宣扬他的航线是已经取代“与帆船时代不可分离、令人恼火的不规则”的一条“海洋铁路”。这表明()a跨越大西洋的通讯已经开通b工业革命有助于世界市场的拓展c英国由此成为世界殖民霸主d内燃机的使用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6(2015湖南雅礼中学月考)如图所示,中美贸易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确立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建立d中国加速融入经济全球化浪潮7(2015福建泉州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到16世纪末,欧洲人对于世界陆地面积的了解,已经比14世纪时增加了5倍之多。欧洲从一个相对孤立的大陆发展起了跨洋贸易欧洲与亚洲贸易的商品种类增多,印度的纺织品、茶叶、咖啡等逐渐取代香料,尤其是胡椒成为欧洲人喜爱的商品。18世纪欧洲重要的变化是许多奢侈品成为了普通商品新航路开辟后,随着进口量的增长,价格下跌,砂糖、咖啡、茶叶以及各种香料成为大众商品。 高德步世界经济史 材料二欧洲不仅成了世界的银行家,而且已成为世界的工业工场。结果是全球经济空前统一。到1914年时,除了在全球陆地上架设了巨大的电报和电话线路网外,还在诸大海的海底铺设了516 000多公里的电缆。到1914年时,已有总吨位为5 000万吨的3万多艘船只装载货物往返于世界各地。几条运河的开凿便利了世界贸易几条横穿大陆的铁路的建成打开了诸大陆经济开发的大门。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1)据材料一,概括1618世纪欧洲对外贸易的特点。(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归纳19世纪末20世纪初“全球经济空前统一”的原因。(3)材料三漫画中人物的观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对此加以评析。主题七 国际贸易与经济全球化趋势1解析:选c。材料中“哆罗呢箭袖俄罗斯国出品的雀金裘氅衣凤姐的大红洋绉裙鲛绡帐洋灰皮、洋呢、哔叽、姑绒、天鹅绒等呢料”均是外国产品,说明当时政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的发展情况,故c项正确。清朝康熙年间就开始闭关锁国,中外贸易受到限制,故a项错误;自然经济受到冲击是在鸦片战争之后,故b项错误;当时,闭关锁国政策正在实行,故d项错误。2解析:选c。据材料信息可知18851911年间进口和出口贸易均呈现上升趋势,但进口贸易明显高于出口贸易,说明清政府面临贸易结构失衡的困境,故选c项。中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应在19世纪末期,a项属于片面解读材料信息, 排除;18851911年间,中国正处于列强侵略空前严重时期,民族危机空前加强,并非处于宽松的社会环境下, b项错误;清末新政是在1905年开始实施,d项属于对材料的片面解读,排除。 3解析:选d。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故a项错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促进中国经济发展,但不是主要因素,故b项错误;中国启动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故c项错误;中国于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图示中20002004年经济实现跨越发展,主要是由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故d项正确。4解析:选a。材料中“新的海外产品开始逐渐成为欧洲的主要消费品”“新的饮料、新的染料、新的香料、新的食物”信息,说明世界贸易中商品种类的变化,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贸易量的变化,故b项错误;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d项材料信息未体现。5解析:选b。据题干“建立了一条横越大西洋的定期航运线,预先宣布轮船到达和出发的日期”的信息,可知体现了工业革命有助于世界市场的拓展,故b项正确;开通跨越大西洋的通讯是在19世纪末,不符合题干时间,故a项错误;英国成为世界殖民霸主是在18世纪中后期,故c项错误;电力的广泛使用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发生在19世纪末,故d项错误。6解析:选d。从题目图片的相关走势可知,中美贸易自2001年以后发展迅速,改革开放政策的确立是在1978年底,与图片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21世纪初,我国才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b项错误;亚太经合组织成立于1989年,与图片中的时间段“19962009年”不符,故c项错误;观察图片可知,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致使中国更加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故d项正确。7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中的“跨洋贸易”“商品种类增多”“进口量的增长”和“大众商品”来概括。 第(2)问据材料二信息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作答。 第(3)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三中漫画的注释回答漫画中人物对全球化的态度;第二小问迁移教材中相关知识,对全球化要辩证的分析。答案:(1)特点:跨洋贸易兴起;商品种类增多;进口量大;进口商品大众化。(任答其中三点即可) (2)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列强加紧殖民扩张和掠夺,扩大资本输出;通讯技术的进步;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3)观点:反对经济全球化。评析:这一观点是不可取的。漫画中人物享受全球化成果的同时,却又反对全球化,这是自相矛盾的。全球化使经济活动跨越了民族国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