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4课《大道之行也》课件2 (新版)新人教版.ppt_第1页
原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4课《大道之行也》课件2 (新版)新人教版.ppt_第2页
原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4课《大道之行也》课件2 (新版)新人教版.ppt_第3页
原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4课《大道之行也》课件2 (新版)新人教版.ppt_第4页
原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4课《大道之行也》课件2 (新版)新人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 孙中山曾说 大同世界即所谓 天下为公 他提出的 天下为公 和 平等 自由 博爱 的学说 即是 大同学说 借此颠覆了清潮统治 建立了共和制的 中华民国 在此基础上 他科学地创建了 人能尽其才 地能尽其利 物能尽其用 货能畅其流 的民主思想 孙中山先生的民主思想源于什么 源于儒家经典 礼记 走近 礼记 你一定会被圣贤先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所震撼 1 了解课文内容 疏通文意并背诵 默写课文 2 整体感知课文 理清文章脉络 品味本文气势强盛的语言特点 3 领悟世人追求的理想社会的实质 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大道之行也 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宏伟瑰丽的社会蓝图 在那里 人们生活着并快乐着 尽管这个理想社会在小生产的基础上不可能成为现实 但两千多年来它一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心中永不磨灭的梦 就是这个梦 牵系着古圣先贤 牵系着时人 让我们齐心协力 为这个美好的梦的实现而加倍努力吧 亲 故人不独亲其亲 前一个是动词 以 为亲 后一个是名词 指父母亲 4 词类活动选贤与能 动词用作名词 有才能的人 4 作品简介 礼记 儒家经典之一 朝代 姓名 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 编纂而成 共49篇 书中所收集的资料反映出古代社会伦理观念 宗法制度 阶级关系和儒家各派的思想 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 儒家学说和文物制度等很有价值的参考书 5 语文常识 四书 五经 西汉 戴圣 论语 大学 中庸 孟子 诗 书 礼 易 春秋 简称 诗 书 礼 易 春秋 一 整体感知朗读课文 思考 大道 指什么 大同 指什么 大道之行 指什么 交流点拨 大道 可以理解为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 大同 可以理解为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 大道之行 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 则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 和平的大同社会 二 文本研读1 大同 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 请找出相关语句 并作讲解 交流点拨 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 天下为公 是说天下是大家的天下 不属于任何个人 选贤与能 是说选拔品德高尚的人 能干的人担任社会职务 讲信修睦 说的是社会成员间应当建立良好的关系 讲求诚信 远离欺诈 崇尚和睦 防止争斗 2 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 大同 社会的基本特征的 交流点拨 课文第二层有三句话 这三句话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1 满足生存需要 人人都能得到全社会的关爱 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 把奉养父母 抚育儿女的心意扩大到其他人身上 老有所终 壮有所用 幼有所长 各个年龄段的人或者说人一生中的各个阶段都能受到应有的照顾 得到合适的安排 矜 寡 孤 独 废疾者 这五种需要特别关爱的人都能得到应有的生活保障 2 满足发展的需要 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有分 就是有稳定的职业 能安心工作 有归 就是男女婚配及时 有和乐的家庭 3 满足精神愉悦的需要 货尽其用 人尽其力 货恶其弃于地也 不必藏于己 是说人们珍惜劳动产品 但毫无自私自利之心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不必为己 是说人们在共同劳动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 都能尽心竭力去工作 工作着并快乐着 把共同劳动看作是分享快乐 3 大同 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 世外桃源 有无相似点 交流点拨 有 世外桃源 的境界是根据 大同 社会的体制构想出来的 是艺术地再现 大同 社会的生活风貌 圣哲先贤话大同 1 孙中山的 天下为公 孙中山先生是一位十分推崇 大同 学说的人 他说 大同世界即所谓 天下为公 在此基础上 他独创性地提出 三民主义 即 民族 民生 民权 就是对 大同 学说的继承和发扬 2 谭峭提出的 太平 大和 的理想社会谭峭在 化书 中说 食均则仁义生 仁义生则礼乐兴 礼乐兴则民不怨 民不怨则神不怒 太平之业也 由太平社会而进至更高级的社会 就是 大和 社会 他说 是以大人无亲无疏 无恶无爱 是谓大和 3 康有为对 大同 社会的解释康有为曾这样给 礼记 作注 大道者何 人理至公 太平世大同之道也 三代之英 升平世小康之道也 孔子生据乱世 而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