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复习构想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课时训练.doc_第1页
全程复习构想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课时训练.doc_第2页
全程复习构想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课时训练.doc_第3页
全程复习构想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课时训练.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训练28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龚自珍在担任礼部主客司主事时曾说:“我朝藩服分二类,其朝贡之事自朝鲜至琉球,贡有额,朝有期。西洋诸国,贡无定额,无定期。”龚自珍所述反映了当时的中国()a已经产生“睁眼看世界”的思想b逐渐看清西洋诸国来华朝贡的实质c仍停留于“天朝上国”的政治幻想中d对西洋诸国不定期朝贡心存不满解析题干反映龚自珍头脑中依然有着旧有的朝贡思想,说明其停留于“天朝上国”的政治幻想中,c项正确。a项题干未能体现;b、d两项虽然提及朝贡,但是对题干的曲解。答案c2.一位清朝官员用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西方先进技术”)粘在墙上(见下图)。下列表述内容与该图的讽喻意义一致的是()a“遗其体而求其用”b“然欲自强,必先理财”c“以忠信为甲胄,以礼义为干橹”d“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以制器为先”解析从图上看出,清朝官员试图将“西方先进技术”直接嫁接在“封建专制制度”上,即以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政府统治,体现的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中体西用”,故a项符合题意。d项虽然是洋务运动的内容,但不能直接体现“中体西用”的思想。答案a31907年张之洞在湖北武昌成立存古学堂,并给清王朝上了保存国粹疏,声称当时“道微文敝,世变愈危”,只有“存国粹”才是“息乱源”的最好办法。材料表明张之洞的目的是()a推动洋务运动的发展,自强求富b抵制革命思想的传播,阻止革命c维护民族的传统文化,引进西学d继续维新思想的宣传,预备立宪解析张之洞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主张“中体西用”。结合1907年的形势,不难理解“存国粹”即保存中国传统政治制度及其精神支柱儒家伦理道德,“息乱源”即抵制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以阻止革命。答案b4严复在译完天演论后指出:“此书之旨,本以救斯宾塞任天为治之末流。其中所论于自强保种之事反复三致意焉。”这表明严复译书的政治目的是()a从纯学术的角度介绍生物进化论b弥补斯宾塞社会进化论的缺陷c号召人们顺应优胜劣汰无所作为d唤醒国民通过改革而奋发图强解析关键信息:于自强保种之事反复三致意焉、政治目的。严复是维新代表人物,d项正确。a项“纯学术角度”说法错误,其意为维新变法辩护;由“本以救斯宾塞任天为治之末流”分析,但从题干政治目的角度分析,b项不符合题意;c项“无所作为”说法错误。答案d5.杨宁一在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中提出:“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民族危机迫在眉睫。朝野士大夫不得不放弃洋务制器兴国的迷梦,开始了更深层次的思考。”这次“思考”的“层次”变化是()a从技术到器物b从制度到思想c从制度到文化d从器物到制度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事实的分析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分析,洋务运动引进西方近代军事工业技术,在甲午战争后并没有改变中国落后面貌,之后掀起了戊戌变法,提出了进行政治制度改革,因此应选d项。答案d6梁启超是中国揭示和宣传近代民族主义的第一人。(1902年)他发表论民族竞争之大势,明确提出:“今日欲救中国,无他术焉,亦先建设一民族主义之国家而已。”根据材料指出梁启超表达出的“民族情绪”的影响有()推动维新思想的形成唤起民众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促成戊戌变法的开展激励有识人士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abcd解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探索救国道路。其中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通过维新变法的方式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以挽救民族危亡。由材料中梁启超“亦先建设一民族主义之国家而已”,可以看出是为了唤起民众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和激励有识人士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则与史实不符。答案c7“近代文明之特征,最足以变故之道,而使人心社会焕然一新者,厥有二事,一曰人权说,二曰生物进化论。(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这表明陈独秀()a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b推崇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c主张“中学”“西学”相结合d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解析提取材料中关键信息“一曰人权说”体现的是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二曰生物进化论”体现的是近代西方的科学思想,陈独秀认为这两件事能给中国的社会带来新的变化,说明他推崇西方的民主和科学思想。答案b8.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认为,封建“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控制人们思想的枷锁,造成了人们在政治上和家庭生活上的不平等。该材料强调的是()a人性的解放b人们政治地位的平等c民主与科学d平等与博爱解析中国封建社会中形成的封建“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对人性的控制,使个体的人在政治、家庭、社会中处于不平等的地位,封建统治者通过这些来控制人的思想,最终达到有效统治的目的。新文化运动的先驱批判封建旧道德,目的就是实现人性的解放。答案a9.新文化运动勃兴之际,胡适、黄远镛、蒋梦麟等人将其定性为中国的文艺复兴。这一观点()a有道理,二者都有反封建的一面b错误,二者完全没有相同之处c错误,前者是对传统的否定,后者是对古典的恢复d正确,二者从形式到本质毫无二致解析新文化运动反对专制、旧道德、旧文学;西方近代的文艺复兴运动矛头也指向中世纪的封建专制制度,两者在反封建方面具有一致性。说文艺复兴运动是对古典的恢复,仅仅是表面现象,没有看到运动的实质。答案a10陈独秀认为:“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不可调和迁就的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取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同情的话来捣乱。”这表明陈独秀()a主张推翻封建专制政体b推崇西方民主与科学思想c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思想d主张辩证看待中国传统文化解析从题干材料分析可知,陈独秀全盘肯定西学和否定中学,新文化运动举起了民主与科学两大旗帜,b项正确,排除d项;新文化运动是思想解放运动,矛头直指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儒家思想,排除a项;新文化运动后期才开始宣传社会主义思想,题干也无从反映,排除c项。答案b11“一般来说,当帝国的权力来自一个人时,它便软弱;而当它来自千百万人民时则强大如果学者、商人和老百姓都能关心民族的危机,那么这样的人民将是聪明的,否则就是愚昧的。”这种观点的最早倡导者应该是()a鸦片战争中的新思想的代表b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代表c甲午战争后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d新文化运动中激进的知识分子代表解析作者主张国家的权力应来自“千百万人民”,学者、商人和老百姓都应该关心民族的危难,这样,国家才会强大,这体现了主权在民观念。a项不正确,鸦片战争中的新思想的代表林则徐、魏源等,没有涉及民权观念。b、c、d三派都蕴含着民权观念,但维新派早于革命派和激进派,且在戊戌变法中“允许官民上书言事”,故选c项。答案c12他们认为,三纲五常“别尊卑、明贵贱”,完全违反了自由、平等、独立的原则,都是“奴隶之道德”,与时代的潮流格格不入,与民主共和“绝对不可相容”。“他们”应当是()a洋务派b早期维新派c康梁维新派d新文化运动者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从题干材料来看,他们批判封建的三纲五常,追求自由、平等,主张民主共和,他们应当是新文化运动的战士,因此选d。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6分,第14题26分,共52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魏源在海国图志序中指出:“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又说:“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材料二1898年,张之洞在劝学篇中说道:“中国之祸不在四海之外,而在九州之内”,宣传“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他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材料三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等人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之囹圄”,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口号。他指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材料四李大钊指出:俄国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是“世界人类全体的新曙光”。他号召人们向俄国学习。(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二者在认识近代中国所面临形势的问题上有何不同。(2)材料三较之材料一、二,其内容有何进步?(3)材料四与材料三有什么联系?材料四所述现象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4)据上述材料,说明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关键是明确四则材料各是哪一派别的观点。第(1)问由材料一中“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可知这是地主阶级抵抗派的观点;由材料二中“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和“张之洞”可知反映的是洋务派的观点,然后说明不同即可。第(2)问根据材料三中两位“先生”的信息,可知这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的观点。第(3)问,根据材料四中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号召人们向俄国学习”可得出答案。第(4)问应结合四则材料来归纳。答案(1)材料一认为外来侵略是中国面临的大祸;材料二则认为中国的大祸是国内的“民权之说”。(2)材料一只认识到西方技术先进,材料二反对西方民权学说,两者本质上都是在维护封建统治。而材料三主张冲破封建制度和封建意识形态的束缚,倡导民主与科学,从根本上动摇封建统治的基础。(3)联系:材料四是材料三中所述新文化运动的继续和发展。影响:李大钊宣传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在中国第一次举起了社会主义旗帜,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4)从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到学习外国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外国的思想文化,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不断提升的过程。14.新文化运动除了宣传“德先生和“赛先生”,还开始了一场道德伦理革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吾国今日道德之根本问题,乃在革除昔日一本不易旧道德之观念,而建设今日因时制宜新道德之标准。就目前之情势观之,应规定者约有三事:(一)注重人道主义,以平等博爱诸德实行之;(二)发达个人之制己心;(三)主张极端之自由思想。吴康论吾国今日道德之根本问题材料二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惝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之觉悟。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材料三我们今日的环境,真是不幸极了:社会的种种组织,风俗,制度,都是过渡时代、“青黄不接”新文化未能完全产出,旧道德已宣告破产;使得国内的军政,民政,以及工商百业,都显出一种黯淡凋零的状态,比之欧洲黑暗时代,也差不多。左立夫中学毕业生的切身问题(1)据材料一,作者所说的“旧道德观念”指的是什么?作者所提出的“新道德标准”的思想来源又是什么?(2)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国人渐趋觉悟的发展阶段。结合新文化运动的背景,说明“道德伦理革命”出现的原因。(3)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道德伦理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解析第(1)问回忆新文化运动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的内容回答第一小问,回忆新文化运动的内涵解答第二小问。第(2)问从材料中对国人觉悟的认识入手,可知国人觉悟经历了“学术”“政治”和“伦理”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