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繁荣地方特色文化【课标及解读】 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对我国具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等的影响。、 结合有关资料说明我国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业的影响。【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例,了解不同地区的气候、物产等自然环境特征对当地服饰特点的影响。2通过实例,了解地形、气候、物产等自然环境特征对地方特色饮食的影响。3通过实例,了解自然环境特征对传统民居建筑的影响。4了解我国地方特色文化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5在地图上指出我国主要的自然、文化遗产。过程与方法: 1通过所给信息,学会观察,发现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影响。2结合有关资料,会分析说明我国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业的影响。3能在地图上指出我国主要的自然、文化遗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旅游开发与文化保护协调发展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观。2培养学生独立观察、分析及认真思考、认真钻研学习的好品质,培养学生小组内积极合作探究的精神。【教学重点】1使学生了解我国丰富多彩的传统地域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2能够结合有关资料说明我国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业的影响。【教学模式】问题导学【教学方法】自主学习,读图分析、小组讨论探究法。【教学媒体】实物投影、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出示照片: 提问:1.上面两张照片是去年我在某地旅游时拍留下,你知道是哪里吗?请你说出你判断的旅游。2.上面两张照片反映了当地哪些文化特色?与当地自然环境有怎样的关系?学生从图中的蒙古包、马、草地可以看出这两张照片是在内蒙古拍的。住蒙古包与其畜牧业有关,高原平坦开阔,牧民出行的主要方式是骑马。运用教师自己参加的活动,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衔接过渡我国地域广阔,历史悠久,有着灿烂辉煌的文化。不同的地区文化又各具特色,这与什么有关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四节繁荣地方特色文化。问题导学(一)自然环境对地域文化的影响y衣与自然环境活动一:展示图片 以上图片展示的是藏族和傣族的服饰,你能说出他们的服饰各有有什么特点?与当地自然环境又有怎样的联系呢?1.学生感受不同民族间服饰的差异。2.结合课文介绍,学生分析讨论两民族的服饰特点,及与自然环境的关系。3.完成下列表格。通过图片认识不同民族的服饰特点,增加感性认识。自然环境与服饰民族气候服饰用途材质样式傣族热带、亚热带,气候湿热女子多以丝绸为材质女子:窄袖短衣和筒裙男子: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短衫,肥大的长裤适应湿热的气候特点,凉快藏族青藏高原、昼夜温差大多用毛质品肥大、长袖、宽腰、右襟等白天气温高,敞襟长袖便于退去系于腰间;夜晚气温低,宽腰肥大的衣服可以当被盖教师提问:你还知道哪些民族传统服饰,当地自然环境对其特点又有怎用的影响?结合学生自己的了解回答。开放性话题, 过渡民以食为天,中国的饮食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它们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又有何联系呢?食与食与自然环境教师提问:同学们都吃过哪些方特色饮食品呢?活动二:看图分析地理环境对饮食文化的影响:教师提问:你能说出以上食物是哪些区域的主食吗?学生自主回答。学生结合图片认识不同地域饮食文化的差异。并分析地形、气候、物产对它们的影响。完成下表。提高学生兴趣。运用图片,让学生认识各地主食。自然环境与饮食地区自然环境(气候、地形、物产)饮食主食材料、做法北方地区半湿润、半干旱地区,旱地,盛产小麦面食饺子、馒头、烙饼、拉面等。南方地区湿润地区,水田,盛产稻谷米饭以大米为原料,做出汤圆、米粉、年糕等西北地区半干旱、干旱地区、草场广布,牛羊成群牛羊肉、奶制品以肉奶为原料,做出烤羊肉串、奶酒等教师提问:1.我们枣庄的主食是什么?2.“四川人不怕辣,湖南人怕不辣,贵州人辣不怕”,你知道为什么吗?学生回答:1. 枣庄的主食是面食。2.因为省区过于潮湿,食辣是为了除湿的缘故联系身边实际。过渡俗话说安居乐业,下面我们来看看传统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住与自然环境活动三:展示图片教师提问:以上两幅图片分别代表我国北方和南方的传统民居,你能说出它们的不同吗?与两区域的自然环境又怎样的关系?出示图片: 教师提问:以上两幅图片分别是南方的吊脚楼和北方的四合院,你能结合地形分析它们的各自特点吗?出示图片: 教师提问:以上两幅图片分别是陕北窑洞和枣庄山亭石板房,它们的用材有什么特色?1.学生认识不同地区民居的差异。2.小组合作分析南北方民居特点及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北方:墙厚、窗小、密闭程度高防寒保温;屋顶坡度小降水少。南方:墙薄、窗大通风散热;屋顶坡度大降水多。学生结合南北方地形特点合作分析:南方山区地形崎岖,民居一般依山傍水,建在坡度平缓的向阳坡,布局紧凑,院落较小。北方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民居一般形态规整,院落宽大。学生回答:它们都体现就地取材的特点,造价低。这组图片体现气候(包括气温和降水)对传统民居的影响。这组图片体现地形对传统民居的影响。这组图片体现传统民居就地取材的特点,反映出当地人们的智慧。行与自然环境活动四:1.谈谈你对南船北马这一传统运输方式的理解。2.你还能举出一些传统的交通方式吗?1.学生说出我国传统运输方式的缘由。2.举例如:沙漠之舟骆驼、高原之舟牦牛进一步了解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影响。教师小结:通过以上学习可知,各地地理环境复杂多样,人们的衣食住行都各有特色,自然环境影响地方文化,地方文化也要适应自然环境,这样才能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中国的世界遗产提供资料: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85年11月22日加入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缔约国行列以来,截至2013年,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核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的世界遗产共有45项(包括自然遗产10项,文化遗产31项和双重遗产4项)。在数量上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意大利。活动五:请同学们查找我国的世界遗产。1.阅读我国主要的世界遗产分布图,了解我国主要的世界遗产分布状况。2.找到课本p102所示的五处世界遗产,说出它们所在的省区。莫高窟甘肃八达岭长城北京秦始皇陵兵马俑陕西皖南古村落安徽3.找出山东省拥有的世界遗产:泰山、曲阜三孔(孔府、孔林、孔庙)了解参与保护世界遗产的国际合作的意义。衔接过渡这些世界遗产或自然景观优美,或沉淀了悠久的历史文化,成为旅游爱好者们的天堂。问题导学(二)地方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活动六1.你喜欢旅游吗?说说你外出旅游的地点、感受和体会。2.你认为旅游有什么好处呢教师:旅游业作为我国迅速发展的新兴产业,增加了国家和地方的财政收入,也带动了工业、农业、交通等各行业的发展。近年来,全国主要旅游景区都力求体现地方文化特色,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但开发地方特色旅游资源要坚持科学利用、合理保护,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教师提问:1.枣庄的旅游有哪些特色呢?你能举例吗?2.请你为枣庄的旅游业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教师总结:我们枣庄要发展旅游业,应注意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同时还应在服务上下功夫,使客人留得住,看不够,玩不过瘾。另外我们还应多做宣传,愿我们枣庄的明天更加美好1.学生根据自己实际回答。2.学生回答好处,各抒己见:调节生活节奏、饱览山水美景、猎奇、探险、增长知识学生回答:台儿庄古城、峄城石榴园、抱犊崮等。学生各抒己见。结合生活实际谈感受,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当地如何发展旅游业让学生做到了学以致用。课堂小结适 应影 响自然环境地域文化(衣食住行)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文明旅游、生态旅游保护可持续发展课后延展请你课后收集资料,介绍我们枣庄的特色文化。【当堂达标】1.下列少数民族与其主要民族文化组合,正确的是()。a.朝鲜族窑洞 b.傣族泼水节 c.蒙古族藏袍d.彝族竹竿舞2.下面不能反映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的一句话是( )a.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b.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c.早穿皮袄晚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d.要想富先修路3.被列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有( )a.万里长城和北京故宫 b.西双版纳和昆明滇池c.秦陵兵马俑和山东黄山 d.南京明孝陵和从化温泉4.青藏高原上的藏族同胞穿的“不对称”的藏袍,是为了适应( )a.青藏高原上稀薄的空气,防止缺氧 b.青藏高原气温日较差大c.藏族人民宗教信仰的要求 d.青藏高原上饮食习惯5.“衣、食、住、行”中的“行”也是一种文化,下列哪项是对我国南方与北方传统的出行方式差异的概括( )a.南船北马 b.南甜北咸 c.南米北面 d.南湿北干6.区分各民族最明显的标志是( )a.民居 b.饮食 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技术成熟度评估与循环经济价值分析报告
- 2025-2030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商业模式验证与退役规模预测分析报告
- 2025-2030动力电池固态化技术突破与产业化时间表
- 2025-2030动力电池回收网点布局规划建议报告
- 2025-2030动力电池回收湿法冶炼工艺环保达标与产能利用率
- 2025-2030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技术路线与经济性分析报告
- 2025-2030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商业模式与政策扶持效果评估报告
- 房地产销售合同模板集锦
- 产品质量标准制定及检验流程
- 幼儿园故事教学教案《灰姑娘》
- 2025-2026学年人教精通版四年级英语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
- 抽油机井示功图分析判断1
- 机电一体化说专业比赛
- 平地机操作规程
- GB/T 39141.3-2022无机和蓝宝石手表玻璃第3部分:定性标准和试验方法
- GB/T 1142-2004套式扩孔钻
- 2022年天津市河东区生态环境系统事业单位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
- 研究生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课件
- 浦发银行个人信用报告异议申请表
- 电镀行业环境执法现场检查要点
- 趣味成语 完整版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