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车滚轮的工装设计【全套30张机械CAD图纸+机械毕业设计论文】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编号:435420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71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5-05-25
上传人:上***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高**(实名认证)
江苏
IP属地:江苏
40
积分
- 关 键 词:
-
叉车
滚轮
工装设计
叉车滚轮
机械
cad图纸
毕业设计
论文
- 资源描述:
-
叉车滚轮的工装设计
32页 13000字数+说明书+30张CAD图纸【详情如下】
CAXA图纸.rar
M1420夹具.dwg
压轮轴.dwg
叉车滚轮的工装设计论文.doc
夹具装配图00.dwg














工艺 外圈圆弧参数图.dwg
工艺 外圈工艺图.dwg
工艺 外圈车加工图.dwg
工艺 外圈锻件图.dwg
工艺 轴工艺图.dwg
工艺 轴成品图.dwg
工艺 轴车加工图.dwg
工艺 GL.L-FS 01(1).dwg
工艺 GL.L-SGV40-2RSC-10 01.dwg
工艺 GL.Z-SGV 40 2RS C-10 00.dwg
工艺 密封骨架.dwg
工艺部分.rar
斜垫块.dwg
滚花箍圈.dwg
螺钉销.dwg
轴承套.dwg
连杆.dwg
量具修改.dwg
01定位螺钉.dwg
02支撑架(21.6).dwg
02支撑架(25.2).dwg
02支撑架(29.3).dwg
03定位螺钉架.dwg
06橡胶压轮.dwg
07压轮垫圈.dwg
12拉块.dwg
15联杆座.dwg
20小联杆.dwg
设计(论文)题目:工装设计系 别:机电工程系
目 录
一、计算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 …………………… 1
二、零件图样的工艺性………………………………… 1
三、工艺过程设计………………………………………… 2
四、毛坯的选择……………………………………… 3
五、确定机械加工余量及毛坯、设计毛坯图…………… 4
六、工序设计……………………………………………… 7
七、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 11
八、夹具的设计…………………………………………………22
九、小结…………………………………………………………24
十、参考文献……………………………………………………25
(一)、序言
毕业设计,它是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踏实我们完成本专业教学计划的最后一个极为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我们综合运用所学过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去解决专业范围内的工程技术问题而进行的一次基本训练,它在我们三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对学生即将从事的有关技术工作和未来事业的开拓有一定意义。
毕业设计的主要目的:
1 培养我们综合分析和解决本专业的一般工程技术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拓宽和深化学过的知识。
2培养我们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设计构思和创新思维。掌握工程设计的一般程序,规范和方法。
2培养我们正确使用技术资料,国家标准,有关手册,图册等工具书进行设计计算,数据处理。编写技术文件等方面的工作能力。
4培养我们进行调查研究,面向实际,面向生产,向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学习的基本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
5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通过这次毕业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丛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祖国的“四化”建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由于个人能力有限,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切各位老师给予指导。
课题简介
本课题是与叉车滚轮有关的工装设计,叉车应用与工业机械中,通常用与托运大或笨重的货物,以减轻人力劳动强度从而节约企业成本。
插车在托运器重货物是靠其两侧的支撑架来实现的,支撑架在唾弃重物时由上下两根轴支撑通过链条带动把重物托起,在运转过程中由于存在着摩擦使链条在带动托运架旋转时产生很大的噪音很震动,为消除这种现象在插车中用了很多的轴承!
滚动轴承是一种通用性很强,标准化,系列化程度很高的基础元件。由于各种机械有着不同的工作条件,对滚动轴承在载荷能力,结构和使用性能等方面都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要求。为此,滚动轴承就需要有各式各样的结构。但最基本的结构是由内圈,外圈,滚动体和保持架组成。
1.内圈通常与轴配合,并与轴一起旋转。
2.外圈通常与轴承座孔或机械部件外壳配合,起支撑作用。但在某些场合也有外圈旋转,内圈固定的,或内外圈都是旋转的。
3.滚动体借助保持架均匀的排列在内圈和外圈之间。滚动体有球,圆柱滚子,滚针,圆锥滚子和球面滚子等,它们的形状大小和数量直接影响轴承的承载能力和使用性能。
4.保持架将轴承中的一直组滚动体等距离隔开,引导滚动体在正确的滚道上运动,改善轴承内部载荷分配和润滑性能。
为了适应某些使用要求,有的轴承会增加或减少一些零件,如无内圈,无外圈,即无内圈有无外圈;或带防尘盖,密封圈及安装调整用的紧定套.
轴承在工作时对其影响最大的除了他的制造精度外其游隙对其影响也很大如果游隙选择不正确同样不能正常工作,轴承的游隙可分为径向游隙和轴向游隙,径向游隙指一个圈固定不动另一个相对固定套圈径向移动量,轴向游隙是指一个套圈固定另一个移动套圈相对移动套圈轴向偏移量;游隙又有工作游隙,安装游隙和原始游隙之分,原始游隙指未安装前的游隙,安装游隙指安装后的游隙,由于安装过盈配合的原因,内圈在安装时会有相应的膨胀,使游隙减小,一般原始游隙大于安装游隙;工作游隙指轴承在运转时的游隙,轴承在运转时由于材料和受摩擦产生的热不一样,使轴承内外圈的热膨胀不同使游隙变大或减小,由于离心力的不同内膨胀小于外圈的膨胀,也造成游隙减小,一般来说工作游隙有大与安装游隙。由于游隙的存在又潜在要求轴承的沟道精度要高,给造成加工带来难度,所以在设计轴承时一定要多方考虑轴承的游隙。
本课题所涉及到的是叉车两侧的滚动轴承,它的结构外观图为
这两种种工艺方案从工序步骤和使用设备来看没有差别,他们所不同的是工序步骤的先后顺序不一样,方案二采用的是工序分散加工方案一是采用了工序集中来实现加工,方案一是通过一次装夹来完成多个工序和工步,采用基准同意符合加工工艺选择原则,但不适合大批量生产,现在企业在满足顾客要求的同时是以赢利为目的,相同的设备相同的步骤那个可以先完成哪个就是做好的!方案二就满足了企业的要求!
综合上述分析该构件的外圈和轴的加工工艺方案确定为:
1).外圈加工路线:
车端面内孔---车另一端面外径---软磨两端面---软磨外径---精车内孔倒角---车沟道—车密封槽---铣装球缺口----车外倒角---渗碳淬火---磨两端面---磨外径----磨圆弧---磨滚道---探伤----磷化处理---终磨滚道
2).内圈加工工艺:
车外径端面倒角——软磨外径——车沟道——车密封槽——铣装球缺口——沟道高频淬火——磨外径——磨滚道——倒角——铣台阶面——钻孔——磷化处理——沟道抛光
工序和设备使用:
工序Ⅰ:车端面内孔,端面尺寸至,内孔尺寸至设备为A6140,量具游标卡尺;
工序Ⅱ:车另一端面外径,外径尺寸至设备为CA6140,量具游标卡尺;
工序Ⅲ:软磨两端面,尺寸至,设备为端面磨床,量具为端面仪;
工序Ⅳ:软磨外径,尺寸至,设备为外圆磨床,量具D913;
工序Ⅴ:精车内孔倒角,设备CA6140;
工序Ⅵ:车沟道,尺寸至,设备CA6140或液压车床,量具刮色球;
工序Ⅶ:车密封槽,设备普通车床,量具样板;
工序Ⅷ:铣装球缺口,缺口大小为R3,设备为卧式铣床,量具游标卡尺;
工序Ⅸ:车倒角,设备CA6140,量具游标卡尺;
工序Ⅹ:热处理
工序Ⅺ:磨双端面,设备为端面磨床,量具G903,尺寸至
工序Ⅻ:磨外径,设备外圆磨床,尺寸,量具D913
工序XⅢ:磨圆弧,设备3ME2116,量具D913;
工序:磨沟道,设备为内圆磨床,量具为刮色球或H903A;
工序:探伤,磷化;
工序:终磨沟道,设备为精密内圆磨床,量具D012;
2).内圈加工工艺:
工序Ⅰ:车外径端面倒角,使用设备CA6140,测量工具千分尺,轴长度尺寸为
工序Ⅱ:软磨外径,尺寸至,使用设备为外圆磨床,测量工具为千分尺;
工序Ⅲ:车沟道,尺寸至同时要求的还有形位公差,测量工具为D923,使用设备为CJK0640B;
工序Ⅳ:车密封槽,使用设备为CL6140,测量工具为游标卡尺;
工序Ⅴ:铣装球缺口R3,使用设备为X6132,测量工具为游标卡尺;
工序Ⅵ:沟道高频淬火,,设备高频淬火机;
工序Ⅶ:磨外径,尺寸至,设备为MT1083,使用量具为D923;
工序Ⅷ:磨沟道,尺寸至使用设备为M1432B,测量工具为沟位置样板或D022;
工序Ⅸ:铣台阶面,使用设备为铣床,量具为游标卡尺;
工序Ⅺ:钻孔,使用设备钻床,量具为游标卡尺;
工序Ⅻ:沟道抛光,使用设备为滚道超精机,使用量具为沟位置样板;
此外还有车倒角,和磷华等工艺和外圈的像似学校是以知道学生教育学生为主,为了学生以后可以在社会中立足。做错了或不会了你有的是机会去该,但公司企业不同,公司没有足够的时间让你去改正错误,他可以给你一次甚至两次机会但不可能给你重做一件时的时间。在学校我可以经常马虎可以粗细,比如在标注是表错了尺寸或公差,老师最多批评我一下,下次在错也没什么影响,但在企业就不同了,他所看中的是你的做事够不够仔细,在做工艺时丢了一个尺寸或少了一个公差,或多标漏标,所造成的后果就很难预定了,如在粗加工还有挽救的机会,但要是在精加工就可能造成零件的整批的报废给公司带了巨大的损失,一次错了也许领导不会说什么但要是有第二,第三公司会怀疑你这个人的能力问题,你也就面临被抄鱿鱼了 。
十、参考文献:
机械加工工艺人员手册修订组 《机械加工工艺人员手册》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孟少农 《机械加工工艺手册》 机械出版社1995第一版
艾兴、肖诗纲 《切削用量简明手册》 机械出版社1993 第三版
李益民 《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 机械出版社1994 第一版
上海市金属切削技术协会 《金属切削手册》 上海科技出版社 1984 第二版
王绍俊 《机械制造工艺设计手册》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84 第一版
赵家齐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书》 机械出版社 1983 第一版
林文焕、陈本通 《机床夹具设计》
国防工业出版社 1991第二版
浦林祥 《金属切削机床夹具设计手册》
机械工业出版社
侯世增 《机械制图》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内容简介:
-
-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