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4《小男孩》练习(1)(新版)语文版.doc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4《小男孩》练习(1)(新版)语文版.doc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4《小男孩》练习(1)(新版)语文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男孩一、基础题(23分)1.给加粗字注音。(4分)埋怨( )摊开( )脖颈( )倚靠( )2.下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挪动撒网刹那间宽敝明亮b.躲避清脆摁门铃抖擞精神c.保嶂凉爽擦汗珠耳濡目染d.吮吸拂动湿漉漉孤独无住3.填入括号中关联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虚心地承认错误、缺点,( )决心改正这些错误、缺点,从缺点错误中学会新的知识、本领,( )使认识不断深化,( )逐步掌握规律,取得胜利。a.如果 而且 因此 并且b.只有 并且 因而 才能c.如果 就 才能 从而d.只有 并且 才能 从而4.给下列句子排序 (4分)小男孩觉得那太阳像家里烧的煤球,他用肩膀抹去脸上的汗水。小男孩看见汽车一辆接一辆,他有些不耐烦。妈妈说,过街的时候不准乱跑。太阳已经偏西了,那是夏天的太阳。他把头往后一仰就撒腿往前跑,他听见汽车刹车的怪叫声。他跳下人行道,吸了一口气。二、整体感悟(7分)1.小男孩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3分) 2.小男孩的妈妈对小男孩怎么样?请谈谈你的看法。(4分) 三、课文阅读题(13分)阅读课文第20、21段,回答问题。1.把小男孩置身于一个夜里的雨天来描写有何用意?(3分) 2.小男孩本来想好不再叫他“爸爸”,为什么见了后又一声声地叫起来?(2分) 3.文章最后一段反复写“飘着雨,小男孩”如何理解?(3分) 4.小男孩有家不能回,假如你是一个过路人,看到这个孩子在凉棚里蜷缩着,你会怎么办?(5分) 四、中考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6题。何不去登山许多平铺直叙的日子以后,一次偶然的远足,你突然发现,原来在生命盆地和平原的边缘,有山;在你生命的底蕴中,原本有山。世界充满了起伏变化,它以不同的高度铺展着各异的风景,又以大自然的平衡之手,着意营造了险峻处的美丽。这一哲理也结晶在一句唐诗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知道你很忧郁,于是我说,何不去登山?在山上可以俯瞰朝霞落日,感受天广地阔的景深;还可以大喊一声你爱的人的名字,听听山谷旷远的回声。“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那种空灵高峻之美,须得身经心历。山与你互相等待:却很可能一生中失之交臂,让你一辈子都矮在平原。山峰入云也许尚不足于却步,最难的莫过于翻越自身惰性的屏障。在一座千万年山龄、千百仞身高的大山面前,以苍天的眼望去,人便缩成了蚂蚁,仿佛动与不动都失去了大的意义;倘若以蚂蚁的眼望去,人又是顶天立地。高度决定了层次,层次决定了视域,视域决定了心境,这心境则又是一层精神的仁山智水。这种高度,我们可以足不出户地从前人书里发现。俯身字阶行梯,神游八方四极,你能看到大洋彼岸有个叫瓦特的人,正从姥姥的烧水壶里揣摩着蒸汽机;还能看到此山脚下百多年前,一群如花似玉的女子在大观园内,如何红楼一梦尽历一个王朝的荣辱兴衰。这种高度,我们还可以从人世文明、社会昌盛、科学进步中觅得。这时候个人往往超越攀援的客体,也成为海拔的主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立身于人类公利的山峰,那是杜甫亘古千秋的境界。沐底层风雨,则有“自非旷世怀,登兹翻百忧”的沉郁。浴高处日月,又见“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奇。这种高度原来就坐落在你的内心,耸立在幼时的志向里,绵延在壮年的走向中。许多先天低矮、其貌不扬的人,因这攀登而气韵高雅、卓然不群,举手投足间荟萃了海拨数百米乃至数千米的风度。人在山中,才知道,白云也可以抓上一把,苍翠竟有清甜的味道;人在山中,才知道,高度永远是一个变量,而快乐则是附于跋涉过程的函数;人在山中,才知道,庄严是望远时的一种心境,高处才能指点江山。生命中,原本有山;高山上,必有昂扬的生命。1.谈谈你对文中“登山”的理解。(2分) 2.用自己的话说说你对选文第段画线句的理解。(2分) 3.文章引用的诗句中,有的蕴含了登高望远的哲理,有的表现了俯视一切的气概,请找出来写在下面。(4分)登高望远: , 。俯视一切: , 。4.本文以“登山”为话题,为何在第段中举了瓦特的例子?(3分) 5.选文第段三个句子在句式上有何特点?有何作用?(3分) 6.你在学习上也需要翻越很多山峰,结合全文,谈谈你的感悟。(3分) 小幽默保护天使天使对一个站在天堂门口的新人说:“你知道我是怎样保护你免遭不幸的吗?你从山上要掉下来,是我用手挡住了你;当你要被汽车撞时,我把你拉了回来;当你落水时是我暗中相救”“在我结婚时,你到哪儿闲逛去了?” 参考答案 .一、1.mn tn gng y 点拨:第一个字不读mi。 2.b 点拨:a项中“敝”应为“敞”,c项中“嶂”应为“障”,d项中“住”应为“助”。3.d 点拨:要理解关联词之间的搭配。4. 点拨:要加强课文朗读,此题可容易解决,另外还要理解内容。二、1.是一个天真、善良、聪明、细心而又孤独无助的儿童形象。点拨:要善于根据课文内容用恰当的词语来概括。2.对小男孩很严厉,缺乏关爱。爸爸不付给生活费,做妈妈的应当通过法律手段去讨要,可她却把责任推到小男孩身上,还说要不回生活费就别回家,使小男孩晚上去凉棚过夜。点拨:要从小男孩的所作所为上去考虑。三、1.更加衬托小男孩的孤独无助、凄楚可怜。 点拨:自然环境往往对人物起渲染衬托作用。2.一方面是割不断的亲情,另一方面叫他“爸爸”是想打动他,要回生活费。点拨:解答此题,要从孩子的心态去考虑。3.反复写,突出小男孩有父有母但近似孤儿的悲苦命运,使作品迸发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点拨:从作品的主题的角度去考虑。4.如:我会向他问明情况,然后把他带回家里,让他吃饱饭,再给他的妈妈打电话接他回去,并向他妈妈说明这样对待他是不对的,应该关心小男孩。 点拨:此题为开放性题,答案很多,言之有理即可。四、1.文中的“登山”既指登临自然界的高峰,也指翻越人生的高峰(或翻越内心屏障,超越自我)。2.生活中有许多山峰等待你去攀登,如果你不去努力,就可能在平庸中度过一生。3.登高望远: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俯视一切: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4.瓦特的事例是为了说明从身边的小事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