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5课 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教案 北师大版必修2.doc_第1页
高中历史 第5课 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教案 北师大版必修2.doc_第2页
高中历史 第5课 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教案 北师大版必修2.doc_第3页
高中历史 第5课 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教案 北师大版必修2.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一)课程标准:了解“重农抑商”“海禁”“闭关锁国”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二)考纲要求 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三)知识结构网络 (四)重难点解析一、概念解析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 1) 概念: 明中叶以后,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出现了新的工场手工业经营形式。这种经营形式是购买劳动力为增值利润而进行的商品生产,并以自由雇佣劳动为特征,是一种资本主义生产因素的萌芽。(2)特征:出现雇佣关系;为市场的需要而进行生产;以增殖利润为目的。2、重农抑商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政策,即强调发展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以农为“本”,商业被称作为“末”业。从商鞅变法时首次正式提出,汉武帝时期大规模推行,此后历代封建王朝大都执行这项政策。评价积极作用:在封建社会初期,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巩固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政权;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稳定。消极作用: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妨碍商业资本发展和向手工业资本转化,严重地妨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维护了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妨碍自由劳动力的形成、国内市场的扩大和资本的积累;限制了社会经济的平衡发展,导致经济结构过分单一;为扩大耕地面积,人为地毁林开荒、围湖造田,导致了环境的恶化;从根本上造成了中国社会的落后,是造成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的重要经济原因。二 问题解析1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的条件货币和商品开始并不是资本。它们需要转化为资本。但是这种转化本身只有在一定的情况下才能发生,这些情况归结起来就是:两种极不相同的商品所有者必须对立和发生接触;一方面是货币、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所有者,他们要购买别人的劳动力来增殖自己所占有的价值总额;另一方面是自由劳动者,自己劳动力的出卖者,也就是劳动的出卖者。 马克思资本论从这段材料中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必须具备的条件是什么?(从资金、市场、自由劳动力、目的为增殖利润等角度思考) 为购买劳动力增殖利润而进行商品生产 出卖劳动力的自由劳动者工场手工业的经营形式市场2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思考角度:社会制度、政策、资金、市场、劳动力、技术)提示:(1)根本原因: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的束缚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2)具体原因生产资金不足:土地买卖制度和高额地租收入吸引地主和商人将赚来的钱大量买房置地,严重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国内市场狭小: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和农民极度贫困,无力购买商品,造成国内市场狭窄。国际市场缺乏:海禁以及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自由劳动力不足:小农经济下,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国家政策不利:“重农抑商”政策抑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和工商业的发展。科学技术落后:受传统观念习俗的影响,自然科学和技术不能与生产方式直接挂钩。三 拓展提高:17-18世纪中西方比较。17-18世纪中国显露出哪些危机?中 国西 方政治封建专制制度达到顶峰开始资产阶级革命经济封建自然经济居主导,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工场手工业时期,资本主义经济发展;18世纪中后期开始工业革命对外关系“海禁”、“闭关锁国”;闭目塞听,盲目自大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思想文化文化专制;钳制思想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思想解放(五)知识拓展一、“重农抑商”政策1.概念:重视发展农业,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经济思想和政策,以农为“本”,商业为“末”。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政策。2.开端: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实行变法时,首倡重农抑商政策,后历代封建王朝沿用。原因: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农业是最具决定性的生产部门,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国家可以通过征收稳定的土地税来保证财政收入。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之上,有利于社会的安定。春秋战国时期,民营手工业和商业开始兴起,人从事商业活动的增多,开始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封建政权统治等问题(商周时期,国家曾一度支持商业的发展)。商业的不稳定性和商人流动性大等特点,与战国时期强调耕战、加强中央集权的取向发生矛盾。根本原因:生产力水平低。商品经济不发达,不如经营土地有保障。目的: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达到巩固封建统治的根本目的。3.“重农抑商”的表现重农:奖励农耕,劝课农桑,抑制土地兼并,兴修水利,恤贫救灾,减轻税收,禁止弃农经商,以农为本、以商为末等。“抑商”:限制商人的政治权利和社会地位,堵其仕途之路,不许其后代做官;限制民营商业范围,重要行业实行官营专卖制度,不许商人染指,压制民营工商业的发展;利用重税惩罚商人,不断加征商税,而且关卡林立;从日常生活方面对商人进行限制,对其穿衣、建房、乘车都有歧视性规定,等歧视商人,限制商人的(如西汉初年政府规定禁止商人穿丝绸、乘车骑马;直到唐代,西汉确立的商人另入市籍商人的特殊户籍,一入市籍则不许为官依然继续实行);明清时期禁止对外贸易。(人民:西汉:原因:西汉初年,社会经过长期战乱,经济凋敝,富商大贾乘机囤积居奇,操纵物价。措施: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以及向工商业者加重征税。禁止商人穿丝绸、乘车骑马,不许其子孙为官。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富商大贾的势力。岳麓:中唐以来,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朝廷鼓励对外贸易以及实行“官商分利”政策,商人地位有所提高。但明清又开始固守该政策。)4.评价:积极作用:经济上:有利于稳定农业人口,推动农业发展,从而巩固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政治上:有利于安定人心和对农民的控制,进而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封建国家的政治稳定。消极影响:强化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使之迟迟难以瓦解;长期的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使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尤其是到了明清时期,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造成中国社会的落后。总体来说,“重农”是正确的,但不能把“农业”和“商业”长期放在对立面。(注:与“重农抑商”相对立的是黄宗羲提出的“工商皆本”,封建社会初期的重农抑商和晚期的工商皆本都反映了当时经济发展的要求,都有利于经济发展。)二、“海禁”与“闭关锁国”1.含义:明清王朝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注意: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是严格限制而不是禁绝对外交往,只许广州一地对外进行有限的贸易(严禁硝磺、火药、铁器外销,限制丝绸、茶叶的出口量等),并由政府特许的公行(即十三行)进行。十三行负责承销外商进口货物,代外商收购中国出口商品,并代表政府管理外国商人。2.表现(内容):明朝注重建立和维护“朝贡体制”,中国私商严禁出海贸易。朱元璋屡次宣布“通番禁令”。清朝顺治年间颁布“禁海令”“迁海令”。3.目的:维护封建统治。4.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原因。中国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对商业贸易的依赖程度较小,不需要外来商品也可自我供给。明初实行海禁主要是因为统治者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统治。明朝中后期“海禁”主要是因为红夷(荷兰)和倭奴(日本)入侵。(史学界认为,明代嘉靖年间倭寇平息的主因并不是戚继光抗倭的胜利,而是嘉靖帝解除了海禁,武装走私已无必要。戚继光抗倭胜利、明政府解除海禁和日本实现国家统一共同促成了倭寇消失。)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直接原因是为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特别是要割断沿海人民同台湾郑氏政权的联系);西方殖民者的殖民扩张是其客观原因;此外,清朝统治者盲目自大,认为天朝上国无所不有,不需与外国交流,也是原因之一。5.终结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与西方殖民者签订了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开放了一系列口岸,标志着闭关政策开始走向破产。到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又被迫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开放十一处口岸,准许外国人自由进入内地经商,标志着闭关锁国政策彻底破产。6.评价:积极作用:作为一种防御手段有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的目的,一定程度上阻止了西方殖民势力对中国的侵略,维护了国家的安全。消极作用:闭关政策是一种消极防御的政策,不能从根本上抵挡殖民势力的侵略;使中国长期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限制了中外文化的正常交流,妨碍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的输入;严重阻碍国内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脱离世界潮流,与西方差距越来越大,是造成中国近代落后于西方诸国的重要原因。三、资本主义萌芽1.表现:明朝中后期,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出现以雇佣劳动关系为特征、以手工工场为标志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岳麓)一些地方出现劳动力市场。2.产生原因: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经济的发展。3.主要特征:资本家与工人是雇佣关系,基本是一种纯经济关系,无人身依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时授值”);雇佣劳动生产的产品主要是满足市场需求。4.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局限性:只是出现在少数地区的少数行业当中,稀疏而又微弱;由于受到封建制度的束缚,特别是受“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发展非常缓慢,始终在萌芽状态中徘徊,整个生产始终未能进入工场手工业阶段,其力量远不足以分解封建生产方式;在全国范围内,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4.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不利因素:市场因素:农民的贫困,购买力低;闭关政策很难形成海外市场;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和顽固性造成国内市场狭窄。资金因素:重农抑商政策,使得地主商人把赚来的钱往往大量买房置地(“以末致富,以本守之”),严重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劳动力:国家重农抑商,农民被局限在土地上,自由劳动力缺乏。政策因素:重农抑工商的政策,对商品征收重税,设立关卡,并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规模,对外推行海禁、闭关政策。封建行会垄断本地区、本行业的业务,排斥外来竞争,也限制本行业内部的竞争,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观念因素:传统的观念和习俗。传统文化以纲常名教为核心,重义轻利,重本抑末,重儒轻贾。宗法观念也阻碍资本主义发展。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注:影响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可以从以下角度考察:资金、市场、劳动力、技术,政治制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