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检测(基础过关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图是出土于甘肃省嘉峪关地区魏晋墓葬中的两幅壁画。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农业生产动力有了重大突破b.犁耕技术已在西北地区出现c.北魏均田制推动了农民垦荒d.魏晋时期曲辕犁还没有出现解析:两幅壁画中都有使用牛耕的信息,故a项错误;壁画是在嘉峪关地区发现的,说明在该地区出现了犁耕技术,故b项正确;犁耕技术与均田制没有必然联系,故c项错误;仅凭两幅壁画不足以证明魏晋时期没有出现曲辕犁,d项错误。答案:b2.反映明代太湖地区农业生产的著作便民图纂记载:“男子园中去采桑,只因女子喂蚕忙,蚕要喂时桑要采,事须分管两相当。”这反映了当时该地()a.农民生产生活的艰辛b.私营纺织作坊的兴起c.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d.男女分工的蚕桑生产解析:材料反映了男女分工劳作,不能体现农民生产生活的艰辛,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小农经济,没有体现私营纺织作坊,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雇佣关系,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男子采桑,女子喂蚕,说明在蚕桑生产中出现了男女分工,故d项正确。答案:d3.范成大诗云:“小麦青青大麦黄,原头日出天色凉。妇姑相呼有忙事,舍后煮茧门前香。缫车嘈嘈似风雨,茧厚丝长无断缕。今年那暇织绢着,明日西门卖丝去。”诗中反映了()a.手工产品质量低下b.农业生产规模庞大c.农民家庭生活闲适d.农户经营方式多样解析:由题干“小麦青青大麦黄”“缫车嘈嘈似风雨,茧厚丝长无断缕”“明日西门卖丝去”等信息可以看出农户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也从事家庭手工业,并且产品在市场上销售,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手工产品的质量问题,故a项错误;小农经济以家庭为单位,规模很小,故b项错误;由题干“原头日出天色凉。妇姑相呼有忙事”可见农民家庭生活很忙碌,故c项错误。答案:d4.(2015广东文综,14)史载:明代江南昆山县的农家,“麻缕机织之事,则男子素习焉,妇人或不如也”,但乡村妇女“凡耕耘、刈获、桔槔之事,与男子共其劳”。这则材料反映了当时()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b.资本主义的萌芽c.男尊女卑的社会秩序d.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小农经济。材料反映了家庭中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生产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中国小农经济的典型生产方式,故选a项。材料没有涉及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所以没有反映资本主义的萌芽,故b项不符合题意。材料“与男子共其劳”说明男女共同劳动,这体现不出男尊女卑的社会秩序,故c项错误。“明代江南昆山县的农家”说明不是官营手工业,故d项错误。答案:a5.据统计,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国家控制的人口是1 699万人,其中纳税人口只有237万人。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商业人口猛增,农税锐减b.土地兼并加剧,依附关系松弛c.税收制度混乱,官吏腐败d.经济重心南移,人口大量南迁解析:根据题干中“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可知该时期是唐朝后期,此时均田制遭到破坏,土地兼并加剧,依附关系松弛,故b项正确。答案:b6.顾炎武曾说:汉唐之间,民间将土地的占有者称为“豪强”或“兼并之徒”,而入宋以后,则“公然号为田主矣”。这表明()a.商品经济迅速发展b.小农经济遭遇危机c.土地兼并得到认可d.农民生活艰难困苦解析:题干中对土地兼并者的称呼由“豪强”或“兼并之徒”演变为“田主”,说明民间对土地兼并者的态度由仇视转变为认同,故c项正确。答案:c7.“入宋以后不论是政治上的风云人物还是文坛领军人物,大多是南方的面孔了。在科举考试中,南方人的优势明显,北宋后期不得不采取南北分卷的制度,特许北方分别考试,单独录取,以维持南北地区间取士人数之大体均衡。”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考试制度的不公平b.古代经济重心南移c.商品经济的发展d.中央集权加强的影响解析:从南方文人在科举考试中占据明显优势,可以看出南方文化重心的地位。宋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导致了文化重心也随之南移。故选b项。答案:b8.据史书记载:武则天时期,绫锦坊中就有“巧儿”365人,内作使绫匠83人,掖庭绫匠150人。唐玄宗时期,宫中专门织锦刺绣的女工就达700多人。根据上述材料,可以得出的有效信息是()a.坊市界限已被打破b.棉花种植已广泛推广c.官营纺织业已有相当大的规模d.已经出现了具有一定规模的自由劳动力解析:由材料中的人数,可知此时官营纺织业规模已经相当大,故c项正确;“坊市分离”发生在北宋,棉花广泛种植发生在明代,故a、b两项错误;d项从材料信息中不能得出。答案:c9.清朝乾隆年间在广东顺德流行的一首竹枝词写道:“呼郎早趁大冈墟,妾理蚕缫已满车;记问洋船曾到几,近来丝价竟何如?”这反映了()a.男耕女织的自给自足的生活b.清政府放弃了闭关锁国政策c.海外贸易刺激了国内丝织业生产d.丝织业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解析:材料反映了中国的蚕丝向洋商销售的情形,表明海外贸易刺激了国内丝织业发展,故c项正确。答案:c10.清景德镇陶录载:“景德业制陶器四方远近,挟其技能以食力者,莫不趋之如鹜。景德镇属浮梁之兴西乡以致陶之业、陶之人,及陶中所有之事,几皆半于浮。”材料表明当时景德镇()a.制瓷业开始兴起b.出现靠出卖劳动力谋生的群体c.全员参与瓷器生产d.民营手工业产品已占领整个市场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景德镇制瓷业兴盛,不能得出制瓷业开始兴起,排除a项;倚仗制瓷技能谋生的人,在当地超过了一半,故b项正确;制瓷业并不是全员参与,排除c项;民营手工业产品已占领整个市场表述错误,排除d项。答案:b11.(2015北京文综,14)唐代长安的商业店铺主要集中在东西两市。按规定,“诸行自有正铺者,不得于铺前更造偏铺”。南宋都城中的商业活动散布于城内各处。据记载约有“四百十四行”。上述材料可以佐证,南宋时期()a.私营商业已居主导地位b.坊市制度已经瓦解c.商业发展已超过农业d.资本主义萌芽已出现解析:本题考查唐宋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情况。由材料信息“唐代长安的商业店铺主要集中在东西两市”可得出,唐代实行严格的坊市制度;由“南宋都城中的商业活动散布于城内各处”可得出,坊市制度在宋朝已经被打破,故选b项。a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材料中未涉及农业问题,故c项错误。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而且材料也未体现资本主义萌芽的本质特点,故d项错误。答案:b12.“自隔宿及五更,沿门唱卖声,满街不绝。”叫卖配上词曲,曲牌中有甜水令包子令等,韵味十足。结合材料,你认为造成宋代广告形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市民通俗艺术的兴盛b.商品经济的发展c.商业的时空限制被打破d.市民阶层广告意识的增强解析:根据题干中“自隔宿及五更,沿门唱卖声,满街不绝”“宋代广告形式变化的主要原因”等关键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判断造成宋代广告形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故选b项。答案:b13.(2015江苏单科,5)乾隆吴江县志载明末周灿诗:“水乡成一市,罗绮走中原。尚利民风薄,多金商贾尊。人家勤织作,机杼彻黄昏。”诗中“人家”“机杼彻黄昏”是因为()a.水上集市不受时空限制b.家庭纺织工勤奋“走中原”c.重农抑商政策发生变化d.尊富崇利意识蔚然成风尚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材料中的诗歌主要描述了吴江县丝绸贸易繁盛的景象,并未表明集市是否有时空限制,故a项表述错误。“走中原”的不是“家庭纺织工”,而是商人,b项错误。重农抑商是中国封建时代最基本的经济政策之一,虽然清朝民间商业发展繁荣,但该政策并未改变,c项错误。从材料看,之所以会出现“人家勤织作,机杼彻黄昏”的现象,主要是因为“尚利民风薄,多金商贾尊”,故d项符合题意。答案:d14.某一时期,一座位于江南的城市,在熙来攘往的街道上,随处可见贩卖各色棉布、丝绸、青花瓷、胡椒、菸草等货品的街铺。人们买卖时,大额交易使用银两,小额交易使用铜钱。上述情景最可能出现于何时()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解析:根据“随处可见贩卖各色棉布、丝绸、青花瓷、胡椒、菸草等货品的街铺”,可以得出青花瓷已经很寻常了,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大额交易使用银两,小额交易使用铜钱”,而银两为主要形式的称量货币,盛于明清,故d项正确。答案:d15.民谣“山西人,大褥套,发财还家盖房置地养老少”反映了古代山西人外出经商的普遍追求。当然,从中亦可解释近代晋商衰落的原因是()a.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的彻底瓦解b.以农为本传统观念的逐步松弛c.财富流向无益于资本原始积累d.投资周期过长致使资金大量积压解析:从材料信息看,晋商经商致富后,往往“盖房置地”,这会导致无法将财富转化为扩大再生产的资本,故选c项。a项中的“彻底”与史实不符;b项不符合题意;d项与史实不符。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6.在漫长的农耕时代,中国人民用智慧和汗水创造了高度发达的农耕文明,农耕经济长期居世界领先地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有人说,如果不懂得小农经济,也就不可能深刻理解中国历史。小农经济在古代诗作中有充分的反映。例如: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白居易朱陈村)材料二(宋代的)政治史表明国家的军事力量逐步衰落,但这仍是制度和文化有重要发展的时期。隐藏在这一发展后面的是中国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这一迅速的发展使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显然高于以前并产生出直至19世纪在许多方面保持不变的经济和社会模式。费正清、赖肖尔中国:传统与变革材料三明代隆庆、万历年间,蒲州张四维家族、王崇古家族、马自强家族,均是大商人家庭,三家联姻为亲戚,增强了其商业竞争实力。王崇古在河东业盐,张四维的父亲是长芦大盐商,累资数十百万,张、王二氏联手,结成了盐商团伙,控制了河东、长芦两处盐利,具有一定的垄断性,在亲缘集团的基础上,晋商又逐渐发展为地缘组织。张正明明清时期的山西盐商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古诗反映了小农经济的什么特点?(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宋朝商业发展的史实,指出宋朝“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8分)(3)根据材料三,归纳明清时期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新现象。(4分)(4)明清时期,在农耕经济高度发展中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种变异具体指哪一现象?这一现象体现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向?(4分)参考答案:(1)特点: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2)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商业活动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农村集镇兴盛;海外贸易更加兴盛,港口城市繁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3)区域性商人群体形成商帮。(4)现象:资本主义萌芽出现。趋向:向工业文明演进。1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醒世恒言叙述:明朝浙江淳安县的一个小地主,依靠仆人贩售漆油等物品,致富数千金,于是购置田产,居为大地主。又有苏州王宪,出生于大地主家庭,经营了一个玉器店铺,更富裕了。材料二新都(新安)勤俭甲天下青衿士子在家闲,走长途而赴京试,则短褐至骭,芒鞋跣足,以一伞自携,而吝舆马之费。问之则皆千万金家也。徽人四民咸朴茂,其起家以资雄闾里,非数十百万不称富也,有自来矣。顾炎武肇域志徽州府材料三郑氏规范介绍,大地主郑氏家族的条规规定:“佃人用货币折租。”材料四清代全史叙述:杭州人张瀚的祖先在成化末年(明朝)购织机一张从事纺织,忻织泞布精良,“每一下机,人争鬻之”,因此获利甚多,后来织机发展到二十余张。请回答:(1)以上材料提及的人物从事的经济活动有哪几种?(3分)(2)这几种经济活动对我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6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3年呼伦贝尔农垦谢尔塔拉特泥河哈达图浩特陶海农牧场招聘172人笔试历年难、易点深度预测模拟试卷带答案详解
- 2025年禁毒法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北京警察招录考试(申论)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
- 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关键算法剖析与前沿探索
- 基于2025年的跨境电商海外营销中心用户体验优化报告
- 内蒙古呼伦贝尔农垦牙克石、莫拐、免渡河农牧场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通关练习题库包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提分评估复习附完整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2025内蒙古呼伦贝尔农垦莫拐农牧场有限公司招聘16人备考及参考答案详解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通关模拟题库及答案详解(真题汇编)
- 生物安全培训试题(答案)
- 2025年上半年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 2025年公证处聘用制书记员招聘考试要点及面试模拟题解析
- 2025江西吉安庐陵新区招聘社区工作者(专职网格员)招聘22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芯片研发流程管理办法
- 2025-2026学年广美版(2024)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2025年手电筒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设备使用与保养培训课件
- 兵团连队职工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兵团连队职工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2026学年接力版(2024)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