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 固体 液体密度的测量练习 苏科版.doc_第1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 固体 液体密度的测量练习 苏科版.doc_第2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 固体 液体密度的测量练习 苏科版.doc_第3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 固体 液体密度的测量练习 苏科版.doc_第4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 固体 液体密度的测量练习 苏科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物理下册 固体 液体密度的测量练习 苏科版1小明用天平、量筒和烧杯测某种食用油的密度,如图表示了他的主要操作过程,几位同学对他的实验提出了如下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a甲认为他测出的油的质量为62gb乙认为他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大c丙认为他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小d丁认为他的实验操作简捷,结果准确2在进行“测定盐水的密度”的实验中,不必要的是()a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b将盐水倒进烧杯,用天平测出装有盐水的烧杯总质量c将烧杯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读出盐水的体积d用天平测出剩余盐水和烧杯质量3建筑物内遭遇火灾时,受困人员应采取弯腰甚至匍匐的姿势撤离火场,这样能够有效避免吸入有害气体或被灼伤这是因为与房间内其他空气相比较,含有毒有害物质的气体()a温度较低,密度较大,而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下方b温度较低,密度较小,而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下方c温度较高,密度较大,而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上方d温度较高,密度较小,而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上方二填空题(共5小题)5实验室有下列器材:天平、砝码、铝块、盐水、量筒、刻度尺、水、烧杯、三角板(1)若要测盐水的密度需选用的器材有:天平、砝码、_、_、_(2)以下是测盐水密度的实验步骤,其正确顺序是_a称出玻璃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b在玻璃杯中盛盐水,测出杯和盐水总质量m1c将m、v结果代入公式=m/v中算出d将杯中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出这些盐水的体积ve计算出量筒中的盐水的质量m=m1m2(3)测量情况如图所示:说明:b中测量值为玻璃杯和盐水的总质量;a中测量值为玻璃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请将图中结果填写下表:(将空白处填上有关内容) 6小明测量植物油密度时,按下列顺序进行了操作:a、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b、向烧杯中倒入适量植物油,测得烧杯与植物油的总质量m2;c、将烧杯中植物油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出植物油的体积v;d、计算出植物油的密度(1)下表是小明根据上述实验操作,设的记录数据表格,请据图将表格中的数据填写完整(2)小明按上述实验操作得到的密度值比真实值偏_(3)小刚采用的操作步骤为:向量筒中倒入适量植物油,测出植物油的体积v;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将量筒中的植物油全部倒入烧杯中测得总质量m2;计算出植物油的密度小刚的测量结果将会偏_,最后他写出植物油密度的最后表达式:_(4)小红在小明实验的基础上,只通过调整实验操作步骤就设计出一个误差更小的实验方案,其排列顺序应为_7有一个量筒和一个量杯的量程都是100ml(设到量程的高度都是h),如果倒入50ml的液体,对量筒而言,所装液体的液面将_,对量杯而言,液面的高度将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如果它们最小刻度都是5ml,则当所测液体体积较大时,选用_测量要准确8夏天,用橡皮膜封闭一锥形瓶的瓶口,把锥形瓶放在冰水中后,瓶口的橡皮膜会向下凹,如图,由此可知:该瓶内气体温度降低,密度_(选择“变大”、“不变”、“变小”)根据气体密度的这种变化规律,发生火灾时为了避免吸入燃烧后产生的有毒气体,人应尽量贴近地面爬行的理由是_9点燃蜡烛的火苗总是不停地向上“跳跃”,这是因为火焰周围空气受热膨胀密度_而上升的缘故,若将点燃的两支长度不同的蜡烛,将其固定在桌面上(如图)再用玻璃烧杯将它们罩在里面,发现_(长或短)蜡烛先熄灭这是由于燃烧产生的高温的co2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密度_,从而co2气体_(上升或下降)的缘故三解答题(共21小题)10运用知识解决问题:(1)一个瓶子能装2kg煤油,用这个瓶子最多可装多少kg纯水?(煤油=0.8103kg/m3)(2)小明在回家的路上捡到一块矿石,他想利用自己学具盒中的器材测一下矿石的密度但发现量筒找不到了,只有天平、小烧杯他根据学过知识,利用这些器材和家中的水测出了这块矿石的密度需要进行如下的测量:_;_;_利用上面所测量的物理量求出矿石密度的最终表达式为=_11小蕊同学想测量一块小石块的密度,但是只有符合实验要求的量筒、小烧杯、适量的水和小石块小蕊设计了下面实验步骤但是没有完成,请你将下面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实验步骤:(1)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2)将小烧杯底朝下,放入盛有水的量筒中使其漂浮在水面上,记下这时量筒中水面的示数为v1,并记录在表格中;(3)_,记下这时量筒中水面的示数为v2;(4)_,请根据测量的物理量v1、v2、v3及水,表示出小石块的密度=_12在实验室做实验时,爱动脑筋的贾铭同学把一瓶口香糖开封后,取出几粒放入装有20cm3水的量筒中,发现口香糖沉入量筒底且没有溶化,贾铭灵机一动,想测一下口香糖的密度是多少(1)贾铭同学读出了量筒中水和口香糖的总体积(如图甲)为_cm3(2)他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线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选填“左”或“右”)调(3)他用调好的天平测出了剩余的口香糖和瓶的总质量(如图乙)为_g,已知原来瓶和口香糖的总质量为32g,则口香糖的密度为_g/cm3(4)贾铭对测密度充满兴趣,回到家后他又想测量一下妈妈刚榨的一杯果汁的密度,但是家里既没有天平也没有量筒,最后他想到了用刻度尺和剩余的多半瓶口香糖、水及一只水杯(如图丙)测果汁的密度下面是他的实验过程,请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并写出果汁密度的表达式步骤:在水杯中装入适量水,将口香糖瓶放入水杯中使其竖直漂浮,用刻度尺测出_为h1将水杯中水倒出后,再装入适量果汁,将口香糖瓶_为h2果汁密度的表达式:果汁=_13下表是甲乙两同学在用天平和量筒测盐水密度的实验中设计的两种实验方案采用方案a测出的的值较准确这是因为方案b中,物理量_的测量值误差较大,使得的值偏_(选填”大”或“小”)14用量筒和天平、烧杯等器材测量液体密度,为了减小实验误差:(1)应该先测液体的体积还是先测量液体的质量?答:_(2)确定了上题的测量顺序后,在测液体质量时,有两种方法:甲先称出空烧杯的质量m1,再向烧杯内倒入适量的液体,称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2,则液体质量=m2m1,乙先测出烧杯和所盛液体的总质量m1,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液体后,称出烧杯和杯内剩余液体的质量m2,则液体质量m=mlm2你认为合理的方法是甲或乙?答:_15小燕同学在学习了密度的知识后,想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一杯盐水的密度,实验过程如下:把烧杯中盐水倒一部分到量筒中,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用天平称出烧杯和剩下盐水的总质量m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上,旋动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3(1)请你选用误差较小的操作过程帮他重新排列实验序号_(2)盐水密度的数学表达式:=_(3)小燕在测烧杯和剩下盐水的总质量m1时,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况,此时她应进行的操作是:_16为了测量油的密度,某同学采用了如下步骤:a移动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b油瓶放在左盘,称得瓶和油的总质量;c将一部分油倒入量筒中,称得瓶和剩余的油的质量;d将天平置于水平桌面上;e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f称得空瓶的质量; g将器材整理好(1)该同学多余的一个步骤是(用字母表示)_;又遗漏了哪一步骤?h_(2)将实验步骤按正确顺序排列(用字母表示)_17小红同学在测定盐水密度的实验中,其方法和步骤完全正确,如图甲显示的是他将烧杯中的部分盐水倒入量筒后,天平重新平衡时的情景,乙显示的是倒入盐水后量筒的读数(1)根据图中相关数据帮小东将下表填写完整(2)另一位同学的实验方法是:先测出空烧杯质量m1,并在量筒中倒入盐水,测出盐水的体积v,再把量筒内盐水全部倒入烧杯,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2,则计算盐水的密度的表达式是_,用这种方法测得的密度与小红的方法比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原因是_18某兴趣小组测量一种易溶于水且形状不规则的固体颗粒物质的密度,测量的部分方法和结果如图所示(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适量小颗粒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称量的颗粒的质量是_g(2)因颗粒易溶于水,小组同学采用图乙所示方法测量体积,所称量的颗粒的体积是_cm3(3)该物质的密度是_kg/m3(4)在c步操作中,若摇动不够充分,铁砂未充满颗粒的空隙,则测出的值比实际密度偏_(填“大”或“小”)(5)在c步操作中,若因铁砂较少,全部倒进并反复摇动后,没有完全覆盖颗粒,则测出的值比实际密度偏_(填“大”或“小”)19欣儿手头上有完全相同的l元硬币10枚,为了测出其中一枚硬币的密度,她设计了一个小实验实验器材有空金属筒、量杯和水;主要的实验步骤如下:a将10枚硬币全部放入水中,此时量杯中水面处刻度如上图所示;b将10枚硬币放入金属筒中,让金属筒漂浮在量杯中,记下此时水面处的刻度值为53ml;c将空金属筒放入盛有适量水的量杯中,让其漂浮,记下此时水面处的刻度值为22ml(1)合理的实验顺序是 _(只填字母序号)(2)由实验可知硬币的密度=_kg/m3;(3)实验中,欣儿运用了下列哪些实验方法?_(填字母序号)a控制变量法 b转换法 c类比法 d累积法20小王是个对物理学科很热爱的同学,每次实验课他都积极动手动脑,下面是他在学习托盘天平使用和测定物质密度的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你知道他是怎样解决的吗?把你的答案写在指定位置(1)天平使用前的调节和称量时步骤有如下几项:a调节天平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b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c将游码移到标尺的0刻度线处d将被测物体放在天平右盘,进行称量以上有错误的步骤是_,正确的做法是_改正后合理的顺序是:_(2)小王同学使用天平称量物体质量,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出现右图所示情况,他应向_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如果在称量过程中,出现右图所示情况,他应_(3)使用天平测固体的质量,使用托盘天平时,应先把天平放在_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_刻度线处此时,如果天平横梁不平衡,应调节横梁右端的_,使指外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在使用托盘天平前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若观察到指针如图甲所示情况,可将天平右侧的平衡螺母向_移动(选填“左“或“右“),就能使天平横梁平衡利用调节平衡后的天平测量一个皮球的质量,当天平再次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以及游码所示刻度如图乙所示,则皮球质量的测量值是_g(4)小王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矿石的密度,有如下一些实验步骤: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矿石的质量m;向量筒中倒进适量的水,测出这些水的体积v1;根据密度的公式,求出矿石的密度;将矿石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测出矿石和水的总体积v2他应采用的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为(_)a; b; c; d(5)如图所示测量矿石的密度,将各仪器的测量值写在记录实验数据表格内 21在“测定石块密度”的实验中,某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请帮他填写完整(1)实验步骤:a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如图甲所示,石块的质量为_g;b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水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其示数为_cm3:c将石块全部浸入水中,水和石块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其示数为_cm3;d将天平置于水平台上,游码放在零刻度处,调节_使天平平衡;(2)合理的实验步骤是_(填字母)(3)石块的密度为_kg/m3(4)“适量的水”的含义是:_22使用天平和量筒测密度(1)用调好的天平测量蜡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蜡块的质量是_g;测量蜡块体积的过程如图乙所示,蜡块的体积是_cm3;计算得到蜡的密度是_kg/m3查表可知蜡的密度是0.9g/cm3,测量值与其存在差异如果测量过程中没有错误出现,这种差异叫_(2)如果“测砖的密度”可以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用天平测一小块砖的质量,然后让砖吸足水,把砖块放在量筒中测出砖块的体积,用这种方法测出砖这种物质的密度大约是1.45103kg/m3另一种方法是用天平测出一小块砖的质量,然后把这小块砖刷上薄薄一层不透水的油漆,油漆干了以后把砖放在量筒中测出砖块的体积,用这种方法测出砖这种物质的密度是1.15103kg/m3,你认为这两种方法中合理的是_你做出这种判断的理由是_23小张和小王使用不同器材分别对石块的密度进行了测量(1)小张利用天平、量筒测量石块密度的过程如下:用调好的天平测量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石块的质量是_;测量石块体积的过程如图所示,石块的体积是_;计算得到石块的密度是_(2)小王用天平、大杯、小杯和密度为的水,测一石块密度用天平测量石块的质量,记为m;小王测量石块体积的操作步骤如下:a测出空小杯的质量m1b把装了水的大杯和空的小杯如图25放置c把石块缓缓放入大杯中,大杯中部分水溢进小杯d测出承接了溢出水的小杯总质量m2请你指出步骤b的错误之处:_用本题中出现过的物理量符号表示石块体积_,石块密度为_(设步骤b中的错误已改正)24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用托盘天平已测得矿石的质量是175g(2)因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他利用一只烧杯,按图所示方法进行测量,矿石的体积是_cm3(3)矿石的密度是_ kg/m3,从图a到图b的操作引起的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25下面是小明测量一块矿石密度的实验过程,请根据题意填空:(1)小明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将游码移到横梁标尺的零刻度,若发现天平指针位如图1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侧调节(2)用已调好的托盘天平测矿石的质量:开始时,他操作情况如图2(甲)所示,出现了错误是:_;_经同学提醒后,他改正了错误,正确测出了质量m;在测量过程中向右移动游码的实质是_(3)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这些水的体积v1,如图2(乙);(4)将矿石放入量筒中,测出矿石和水的总体积v2,如图2(丙);(5)将测量数据填入下表中,利用密度公式求出矿石的密度26方宇的妈妈买了一件昆仑玉首饰,聪明的方宇怀着好奇之心想测量一下它的密度,于是方宇利用了天平、大杯、小杯和密度为水的水这些手边有限的器材,进行了以下测量:(1)方宇测昆仑玉首饰质量的操作步骤如下:a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横梁平衡时,应先将_;然后调节_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b称量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应_或移动游码使天平重新恢复平衡,测出昆仑玉首饰的质量为m(2)方宇测昆仑玉首饰体积的操作步骤如下:a测出空小杯的质量m1b把装了水的大杯和空的小杯如图放置c把昆仑玉首饰缓缓放入大杯中,大杯中部分水溢进小杯d测出承接了溢出水的小杯的总质量m2请你指出上面测体积的操作步骤b中的错误之处是_(3)用本题中出现过的物理量符号表示:(若步骤b中的错误已改正)首饰体积v=_;首饰密度=_27小华同学对一蜡块的密度进行测量,实验时使用的铁丝,其体积可忽略不计他采用的测量方法如下:(1)如甲图所示,利用天平称量此蜡块的质量为_g(2)用细铁丝扎在蜡块上并浸入装有水的量筒中,如乙图所示,蜡块体积为_m3(3)经过计算,该蜡块的密度为_kg/m3(4)假设在步骤(2)中,此同学用力稍大了一些,将蜡块压到了量筒底部这样_(填“会”或“不会”)影响蜡块密度的测量(5)如丙图所示,小明组要称量物体的质量,他们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时指针恰好指在分度标尺中线处,但发现游码停在_g处对这种情况,按照操作规范,称量前还应将游码放在称量标尺左端的_处,并把横梁右边的平衡螺母向_(填“左”或“右”)调,直至指针重新指在分度标尺中线处若不重新调平衡,用这样的天平直接称量物体质量,则被称物体的质量应等于称量读数_(填“加上”或“减去”)原游码对应的示数28物理老师提供了一架等臂天平(不含砝码)、一个量筒、滴管、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适量的水和一个玻璃小球,用以上器材测量玻璃小球的密度,下面是小林同学设计的实验步骤,请你帮他补充完整(1)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调节平衡(2)在天平的两个盘上分别放上相同的烧杯,在左盘放玻璃小球,_使天平平衡(3)_,并记下水面对应的刻度v1(4)_,并记下水面对应的刻度v2(5)若小球的密度用球表示,水的密度用水表示,则小球的密度的表达式是_29一天,小明看到煤气公司的价格牌上写着:冬季55元/瓶,夏季51元/瓶于是他想为什么两个季节价格不等且夏季价格低呢?于是他查找了一些资料,得知冬季的煤气密度为0.88103kg/m3,夏季的煤气密度为0.8103kg/m3煤气瓶的容积为0.015 m3,通过计算说明每1kg煤气夏季价格比冬季价格是高还是低?为使夏季价格与冬季价格相同,则夏季每瓶应标价为多少元?(保留2位有效数字)30某校“sts”活动小组前往酒厂考察,同学们了解到:酿制白酒是把发酵后的粮食里的酒精从酒槽中蒸煮汽化出来,然后将“汽酒”引入冷凝池后再注入储酒罐罐里的白酒度数很高,一般不宜饮用,需要与适量水勾兑(即混合)后才能出售有关行业规定:白酒的“度数”是指气温在20时,100ml白酒中所含酒精的毫升数已知酒精的密度为0.8l03 kg/m3请你计算该厂生产的每瓶装“500ml、45”的白酒质量是多少?这种酒的密度是多少?(不考虑勾兑时体积的变化)312013年3月王晓国的初中物理组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4小题)1小明用天平、量筒和烧杯测某种食用油的密度,如图表示了他的主要操作过程,几位同学对他的实验提出了如下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a甲认为他测出的油的质量为62gb乙认为他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大c丙认为他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小d丁认为他的实验操作简捷,结果准确考点:液体密度的测量510329 分析:任何测量密度的实验,依据的原理都是=,即实验要归结到如何测质量和体积上,故一个测密度实验的设计是否有问题,要看测质量和体积的过程是否有问题解答:解:小明的这个实验中,空烧杯的质量为14g,而烧杯和油的总质量为62g,故油的质量应为62g14g=48g,故a选项错误这个实验设计中,先测出空烧杯的质量,再测出烧杯和油的总质量,故两者质量之差即油的质量之后再把烧杯中的油倒入量筒中测量油的体积,这个过程中,由于油从烧杯中倒出时会有一定的残留,故量筒测出的油的体积会比原来烧杯中油的体积要少,故根据公式=可知,体积测量值比真实值小,测出的密度就比真实值大了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液体密度测量中常见的一个错误,如果学生在课堂学习上不注意思考的话,这是个很容易出错的题目2在进行“测定盐水的密度”的实验中,不必要的是()a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b将盐水倒进烧杯,用天平测出装有盐水的烧杯总质量c将烧杯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读出盐水的体积d用天平测出剩余盐水和烧杯质量考点:液体密度的测量510329 专题: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分析:在测液体密度时,玻璃容器中的液体向外倒的过程中,容器壁一定要粘液体,所以不能全部倒出,将会带来实验误差,在做实验时,必须考虑容器壁粘液体的问题解答:解:测液体密度,若先测空烧杯的质量,再测烧杯和液体总质量,最后将液体倒入量筒来测体积,这种做法会因烧杯壁粘液体而使测出的体积偏小,导致算出的液体密度偏大为防止容器壁粘液体带来实验误差,应先测烧杯和液体总质量,再将液体倒入量筒测出体积,最后测出剩余液体和烧杯的质量,用密度公式=算出液体的密度所以本题中选项a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是不必要的故选a点评:测液体密度时,一定要注意液体残留问题,所以实验时要想法设法减小液体残留带来的误差3(2010昆明)建筑物内遭遇火灾时,受困人员应采取弯腰甚至匍匐的姿势撤离火场,这样能够有效避免吸入有害气体或被灼伤这是因为与房间内其他空气相比较,含有毒有害物质的气体()a温度较低,密度较大,而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下方b温度较低,密度较小,而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下方c温度较高,密度较大,而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上方d温度较高,密度较小,而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上方考点: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密度与温度510329 专题:应用题;学科综合题分析:物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温度变化,体积会变化,它的密度随温度变化解答:解:建筑物内起火后,温度较高,室内空气体积膨胀,密度减小,有毒气体漂浮在房间的上方故选d点评:一般来说物质的密度是随着温度升高而变小,但是水的密度上升到4摄氏度时密度最大而后随着温度上升而减小水还随着温度的降低变成固态冰时密度反而会减小所以水是个特殊的例子二填空题(共5小题)5实验室有下列器材:天平、砝码、铝块、盐水、量筒、刻度尺、水、烧杯、三角板(1)若要测盐水的密度需选用的器材有:天平、砝码、盐水、量筒、烧杯(2)以下是测盐水密度的实验步骤,其正确顺序是bdaeca称出玻璃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b在玻璃杯中盛盐水,测出杯和盐水总质量m1c将m、v结果代入公式=m/v中算出d将杯中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出这些盐水的体积ve计算出量筒中的盐水的质量m=m1m2(3)测量情况如图所示:说明:b中测量值为玻璃杯和盐水的总质量;a中测量值为玻璃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请将图中结果填写下表:(将空白处填上有关内容) 玻璃杯和盐水的总质量(g)玻璃杯和所剩盐水的总质量(g)量筒中盐水的质量(g)量筒中盐水体积v(cm3)盐水的密度(kg/m3)90.470.619.8181.1考点:液体密度的测量510329 专题:实验题分析:(1)测液体的密度必须要有适当的容器来装液体,测体积一般用到的是量筒,因为要测的液体是盐水,因此,盐水是必不可少的;(2)从减小误差的角度分析,应先测盐水与烧杯的总质量,再倒出一部分到量筒子中测体积,再测剩余部分的质量,最后利用测量的结果进行计算;(3)在读取天平示数时,应将砝码质量与游码示数相加,用两次质量之差求出量筒中盐水的质量读取量筒示数时,要观察凹液面的最低处,并认清分度值,最后代入公式算出结果,填入表中解答:解:(1)实验目的是测盐水密度,因此还需要有盐水;盐水需装在容器中,因此还需要烧杯;盐水的体积要靠量筒来测量,因此,还需要有量筒;(2)为了避免将盐水从一个容器向另一个容器倾倒时因倒不干净而产生误差,可采取如下的步骤顺序,先测盐水与烧杯的总质量,再将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测体积,再测剩余盐水与烧杯的质量,最后利用三次的测量结果进行相应的计算故合理的实验顺序为bdaec(3)玻璃杯和盐水的总质量=50g+20g+20g+0.4g=90.4g;玻璃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50g+20g+0.6g=70.6g;量筒中盐水的质量=90.4g70.6g=19.8g;量筒中盐水的体积=18cm3;盐水的密度=1.1kg/m3见下表:玻璃杯和盐水的总质量(g)玻璃杯和所剩盐水的总质量(g)量筒中盐水的质量(g)量筒中盐水体积v(cm3)盐水的密度(kg/m3)90.470.619.8181.1故答案为:(1)盐水、量筒、烧杯; (2)bdaec; (3)见表格点评:(1)选择器材的难度并不大,只是要从实验的实际需要出发,防止漏选或多选就可以了;(2)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合理的实验顺序是准确测量的关键,我们应明确产生误差的原因在哪里,再据此进行有针对性地安排;(3)这一问主要考查了天平、量筒的读数,以及利用密度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这是本实验中必须掌握的核心内容6小明测量植物油密度时,按下列顺序进行了操作:a、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b、向烧杯中倒入适量植物油,测得烧杯与植物油的总质量m2;c、将烧杯中植物油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出植物油的体积v;d、计算出植物油的密度(1)下表是小明根据上述实验操作,设的记录数据表格,请据图将表格中的数据填写完整物理量空烧杯的质量m1/g烧杯和植物油的总质量m2/g植物油的体积v/cm3植物油的密度/kg/m3测量值2543.4200.92103(2)小明按上述实验操作得到的密度值比真实值偏大(3)小刚采用的操作步骤为:向量筒中倒入适量植物油,测出植物油的体积v;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将量筒中的植物油全部倒入烧杯中测得总质量m2;计算出植物油的密度小刚的测量结果将会偏小,最后他写出植物油密度的最后表达式:=(4)小红在小明实验的基础上,只通过调整实验操作步骤就设计出一个误差更小的实验方案,其排列顺序应为bcad考点:液体密度的测量;质量的测量与天平;量筒的使用510329 专题:实验题;实验分析法分析:(1)物体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对应的刻度值(2)求出植物油的质量和体积,根据密度公式求出植物油的密度(3)分析密度值偏大还是偏小,可以把测量的质量看成准确值,分析体积的偏大还是偏小,根据密度公式判断密度的变化可以把测量的体积看成准确值,分析质量的偏大还是偏小,根据密度公式判断密度的变化(4)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的密度的步骤:首先测量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液体测量体积,再测量烧杯和剩余液体的质量,求出倒入量筒中液体的质量,根据密度公式求出液体的密度解答:解:(1)烧杯和植物油的总质量:m2=20g+20g+3.4g=43.4g植物油的质量为:m=m2m1=43.4g25g=18.4g,植物油的密度为:=0.92g/cm3=0.92103kg/cm3(2)假设量筒测量植物油的体积是准确的,天平测量的植物油的质量有一部分没有倒入量筒,所以测量的质量大于倒入量筒中植物油的质量,求出的密度会偏大(3)假设量筒测量的植物油的体积是准确的,量筒上还有一部分植物油没有倒入烧杯,测量的植物油的质量会偏小,求出的密度会偏小植物油的质量为:m=m2m1,植物油的密度为:=(4)经分析知,测量植物油密度的步骤为:b、向烧杯中倒入适量植物油,测得烧杯与植物油的总质量m2;c、将烧杯中植物油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出植物油的体积v;a、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d、计算出植物油的密度这样量筒测量植物油的体积是准确的,天平测量的植物油的质量也是准确的,求出的密度是准确的故答案为:(1)43.4;0.92103;(2)大;(3)小;=;(4)bcad点评:学会分析固体和液体密度测量的方法,并且能分析测量值偏大和偏小的原因,分析测量值偏大还是偏小是个难点分析密度值偏大还是偏小,可以把测量的质量看成准确值,分析体积的偏大还是偏小,根据密度公式判断密度的变化可以把测量的体积看成准确值,分析质量的偏大还是偏小,根据密度公式判断密度的变化7有一个量筒和一个量杯的量程都是100ml(设到量程的高度都是h),如果倒入50ml的液体,对量筒而言,所装液体的液面将等于,对量杯而言,液面的高度将大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如果它们最小刻度都是5ml,则当所测液体体积较大时,选用量筒测量要准确考点:量筒的使用510329 专题:基本仪器的使用专题分析:量筒与量杯都是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它们的最大不同在于:量筒是圆柱形,而量杯是下细上粗的敞口形状,表现在刻度上,量筒的刻度是均匀的,而量杯的刻度则是“下疏上密”的据此来对题目中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即可解答:解:如右图所示,量筒是圆柱形,而量杯是敞口的,所以当在量程为100ml的量筒和量杯中分别倒入50ml的液体时,量筒中所装液体的液面将等于,量杯中所装液体的液面高度将大于如果它们的分度值相同,根据它们的形状特点可知,量筒的刻度上下均匀,而量杯的刻度则“下疏上密”,因此,当所测液体体积较大时,量杯会因上端相邻刻度较密而不易读数准确,应选用量筒来进行测量更准确故答案为:等于;大于;量筒点评:本题考查了对量筒和量杯这两种初中物理实验室中常见的测量工具的掌握,明确它们的形状与刻度特点,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尤其是对量杯刻度分布情况的分析,是本题的易错点,需引起注意8(2012广州)夏天,用橡皮膜封闭一锥形瓶的瓶口,把锥形瓶放在冰水中后,瓶口的橡皮膜会向下凹,如图,由此可知:该瓶内气体温度降低,密度变大(选择“变大”、“不变”、“变小”)根据气体密度的这种变化规律,发生火灾时为了避免吸入燃烧后产生的有毒气体,人应尽量贴近地面爬行的理由是燃烧产生的有毒气体温度较高,密度较小而上浮,会分布在房间上方,所以应该贴近地面爬行考点: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510329 专题:应用题分析:(1)密度大小的影响因素:物质的种类、温度、气压、状态(2)一般情况下,物质不同,密度不同(3)在相同条件下,温度越高,体积变大,密度变小(04的水除外),反之相反解答:解:气体的密度与温度的关系是:一定质量的气体,当温度的升高时,体积膨胀,密度变小根据=,一定质量的空气,因受热体积膨胀,密度变小而上升故答案为:变大;燃烧产生的有毒气体温度较高,密度较小而上浮,会分布在房间上方,所以应该贴近地面爬行点评:气体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大温度越高,体积变大,密度变小;温度越低,体积变小,密度变大9点燃蜡烛的火苗总是不停地向上“跳跃”,这是因为火焰周围空气受热膨胀密度小而上升的缘故,若将点燃的两支长度不同的蜡烛,将其固定在桌面上(如图)再用玻璃烧杯将它们罩在里面,发现长(长或短)蜡烛先熄灭这是由于燃烧产生的高温的co2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小,从而co2气体上升(上升或下降)的缘故考点: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510329 专题:实验题分析: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温度高的气体密度小,易上升;温度低的气体密度大,易下降解答:解:点燃蜡烛上方的空气,吸收热量,温度升高,体积膨胀,密度减小,密度小的热空气上升;常温下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但蜡烛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温度高,所以密度小于空气密度,上升到顶部,较长的蜡烛因缺氧气而熄灭故答案为:小;长;小;上升点评:温度能改变物质的密度,气体密度受温度影响较大三解答题(共21小题)10运用知识解决问题:(1)一个瓶子能装2kg煤油,用这个瓶子最多可装多少kg纯水?(煤油=0.8103kg/m3)(2)小明在回家的路上捡到一块矿石,他想利用自己学具盒中的器材测一下矿石的密度但发现量筒找不到了,只有天平、小烧杯他根据学过知识,利用这些器材和家中的水测出了这块矿石的密度需要进行如下的测量:调节好天平,测出矿石的质量m;将小烧杯中装满水,用天平称出它们的总质量为m1;将矿石放入盛满水的小烧杯中,(待水不再外溢后)用天平称出小烧杯、矿石和剩余水的总质量为m2利用上面所测量的物理量求出矿石密度的最终表达式为=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设计实验测密度510329 专题:计算题;实验题分析:(1)瓶子的容积不变,即最多能装水的体积和煤油的体积相等,根据密度公式的变形式得出等式,即可求出最多可装纯水的质量(2)在没有量筒的情况下,实验的难点就是如何利用溢水杯测出矿石的体积,这时可考虑通过等效替代法,借助阿基米德原理,算出排水的体积,就是矿石的体积,再最终求出密度解答:解:(1)瓶子的容积不变,最多能装水的体积和煤油的体积相等,则=,即=,解得:m水=2.5kg答:这个瓶子最多可装2.5kg的纯水(2)需要进行的测量:调节好天平,测出矿石的质量m;将小烧杯中装满水,用天平称出它们的总质量为m1;将矿石放入盛满水的小烧杯中,(待水不再外溢后)用天平称出小烧杯、矿石和剩余水的总质量为m2;溢出水的质量:m溢水=m+m1m2,矿石的体积:v=v溢水=,矿石的密度:=故答案为:调节好天平,测出矿石的质量m;将小烧杯中装满水,用天平称出它们的总质量为m1;将矿石放入盛满水的小烧杯中,(待水不再外溢后)用天平称出小烧杯、矿石和剩余水的总质量为m2;表达式:点评: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关键是知道瓶子的容积不变即所装液体的最大体积相等,难点时在没有量筒的情况下,如何借助其他的原理与方法来测量固体的密度,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也有着较好的现实意义,这里的等效替代法的运用较为巧妙,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11小蕊同学想测量一块小石块的密度,但是只有符合实验要求的量筒、小烧杯、适量的水和小石块小蕊设计了下面实验步骤但是没有完成,请你将下面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实验步骤:(1)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2)将小烧杯底朝下,放入盛有水的量筒中使其漂浮在水面上,记下这时量筒中水面的示数为v1,并记录在表格中;(3)将小石块轻轻放入小烧杯,使烧杯漂浮在水面上,记下这时量筒中水面的示数为v2;(4)将小石块从小烧杯中取出,直接放入量筒中,沉入水底,读出此时量筒示数v3并记入表格中,请根据测量的物理量v1、v2、v3及水,表示出小石块的密度=水考点:设计实验测密度510329 专题:设计与制作题分析:本题中的难点是如何测量小石块的质量这里借助漂浮的原理,根据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得出排开水的重力就可以得到浮力,最后计算小石块的密度解答:解:(3)借助(1)(2)步骤可间接算出小石块的重力,还需要借助量筒测出它的体积,故下一步为:将小石块轻轻放入小烧杯,使烧杯漂浮在水面上,记下这时量筒中水面的示数为v2故答案为:将小石块轻轻放入小烧杯,使烧杯漂浮在水面上(4)然后将小石块从小烧杯中取出,直接放入量筒中,沉入水底,读出此时量筒示数v3并记入表格中;则石块的体积v=v3v1,石块的质量m=水(v2v1)将质量与体积代入密度的公式整理得:石=水故答案为:将小石块从小烧杯中取出,直接放入量筒中,沉入水底,读出此时量筒示数v3并记入表格中;水点评:对本实验的掌握,应重点关注是如何通过等效替代的方法测出了小石块的质量,主要用到了漂浮的条件、阿基米德原理、重力公式和密度的公式,值得我们借鉴测小石块密度的实验是我们应该掌握的基本实验之一,根据实验原理来设计步骤和记录数据都是我们应该掌握的,实验的关键在于合理安排测质量与体积的实验顺序,值得我们注意12(2012铁岭)在实验室做实验时,爱动脑筋的贾铭同学把一瓶口香糖开封后,取出几粒放入装有20cm3水的量筒中,发现口香糖沉入量筒底且没有溶化,贾铭灵机一动,想测一下口香糖的密度是多少(1)贾铭同学读出了量筒中水和口香糖的总体积(如图甲)为30cm3(2)他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线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左(选填“左”或“右”)调(3)他用调好的天平测出了剩余的口香糖和瓶的总质量(如图乙)为20g,已知原来瓶和口香糖的总质量为32g,则口香糖的密度为1.2g/cm3(4)贾铭对测密度充满兴趣,回到家后他又想测量一下妈妈刚榨的一杯果汁的密度,但是家里既没有天平也没有量筒,最后他想到了用刻度尺和剩余的多半瓶口香糖、水及一只水杯(如图丙)测果汁的密度下面是他的实验过程,请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并写出果汁密度的表达式步骤:在水杯中装入适量水,将口香糖瓶放入水杯中使其竖直漂浮,用刻度尺测出口香糖瓶浸入水中的深度为h1将水杯中水倒出后,再装入适量果汁,将口香糖瓶放入果汁中使其竖直漂浮,用刻度尺测出口香糖瓶浸入果汁中的深度为h2果汁密度的表达式:果汁=考点:固体密度的测量;量筒的使用;液体密度的测量510329 专题:实验题;测量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量筒是用来测量体积的工具,在读数时,应注意视线与量筒内的液体的凹液面相平;(2)在用平衡螺母调平时,应向指针偏转的对侧移动平衡螺母;(3)读取天平的示数时应将砝码的质量与游码的示数相加利用公式= 可求出口香糖的密度;(4)假设口香糖瓶的底面积是s,据瓶子浸入的高度能计算出瓶子浸入水中的体积,再据阿基米德原理计算出其所受的浮力,同时由于该口香糖瓶处于漂浮状态,此时的浮力也等于口香糖瓶的重力;同理再将瓶子处于果汁中的上述几个算式列出来;由于口香糖瓶的重力是不变的,故据此列出该瓶在水中漂浮和在果汁中漂浮的等式,进而可计算出果汁的密度解答:解:(1)据图能看出,此时量筒的示数是30ml,即是30cm3(2)测量前的调平中,其指针偏右,说明天平右侧质量大,因此应将平衡螺母向左移动;(3)据图能看出剩余的口香糖和瓶的总质量是20g,故量筒中口香糖的质量是:m=32g20g=10g;口香糖的体积是:v=30cm320cm3=10cm3盐水的体积是密度:=1.2g/cm3;(4)在水杯中装入适量水,将口香糖瓶放入水杯中使其竖直漂浮,用刻度尺测出口香糖瓶浸入水中的深度为h1;故此时该瓶子处于漂浮状态,假设该瓶子底面积是s,故其浸入水中的体积是v=sh1,此时其所受的浮力是:f浮=水gsh1,若该瓶子的重力是g,故据漂浮条件可知,f浮=水gsh1=g;同理:中将水杯中水倒出后,再装入适量果汁,将口香糖瓶放入果汁中使其竖直漂浮,用刻度尺测出口香糖瓶浸入果汁中的深度为h2,故此时该瓶子处于漂浮状态,故其浸入水中的体积是v=sh2,此时其所受的浮力是:f浮=水gsh2,若该瓶子的重力是g,故据漂浮条件可知,f浮=果汁gsh2=g;即水gsh1=果汁gsh2所以果汁=故答案为:(1)30;(2)左;(3)20;1.2;(4)口香糖瓶浸入水中的深度;放入果汁中使其竖直漂浮,用刻度尺测出口香糖瓶浸入果汁中的深度;点评:测密度的实验中重点考查了天平、量筒的使用,密度公式的运用;而(4)中的密度的测量实验则对我们提出的更高的要求,需要利用阿基米德、漂浮的条件、密度的公式等,最终通过实验间接测出果汁的密度13下表是甲乙两同学在用天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