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章末复习总结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章末复习总结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章末复习总结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章末复习总结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章末复习总结学习目标1理解我国西北地区、热带雨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原因。2从自然因素、人为因素两个角度分析西北地区荒漠化,热带雨林遭受破坏的原因。3学会运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针对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结合“开发利用与保护生态相结合”的原则阐述自己的环保理念和措施。网络构建区专题1结合区域实际,分析区域出现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总体来讲与两大因素有关,一是自然因素,二是人为因素。1自然因素分析区域自身生态的脆弱性,往往是出现生态环境问题的诱因。某一自然要素发生变化,必然导致其他自然要素发生变化,这是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光照、热量、降水等因素出现异常,会成为区域生态破坏的潜在威胁,分析区域生态环境问题,要结合区域的地形、地势、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要素进行整体分析。2人为因素分析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人口数量快速增加、不合理经济活动起到了加剧加速,甚至决定性作用。归纳人为因素要从人口规模、人类主要的活动方式、生产水平等方面入手。黄土高原上的千沟万壑被誉为“中国母亲的皱纹”,历尽沧桑,苦难深重。据此回答(1)(3)题。(1)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主要原因是()a流水侵蚀b环境污染c风力强大 d土质疏松(2)引起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自然因素有()降水集中于夏季且多暴雨黄土质地疏松且垂直节理发育植被破坏严重不合理开发造成地表黄土裸露abcd(3)形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新的触发机制是()a毁林开荒、营造房屋b轮荒作业、破坏林草c过度樵采、过度放牧d露天开矿、开挖地表解析:黄土高原地区地表覆盖黄土,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夏季暴雨冲刷,以及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使这里水土流失严重,最终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表景观。人类不合理活动有多种表现,但开采矿产是比较新的人类活动方式。答案:(1)a(2)a(3)d专题2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危害与关联性1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危害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造成的危害防治措施森林破坏自然原因:森林火灾、病虫害人为原因:毁林开荒、砍伐薪柴、商业采伐等洪水频发、水土流失加剧、土地沙化、河道淤塞、温室效应增强、物种灭绝等封山育林、采育结合、退耕还林,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草地退化自然原因:气候异常、降水减少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农垦载畜量下降,草地生态环境恶化,还会使整个自然环境发生变化控制人口数量、改善经济结构、退耕还草、牲畜舍饲等湿地干涸自然原因:沉积物自然充满湖泊和沼泽人为原因:土壤侵蚀、环境污染、围湖造田等气候恶化、水旱灾害加剧、水污染加重、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加大对湿地保护的宣传,加强湿地保护立法和执法,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湿地生物多样性减少自然原因:自然灭亡人为原因:狩猎、污染、森林、草地、湿地等生态系统的破坏将恶化人类生存环境,限制人类生存发展机会的选择,甚至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扩大自然保护区,建立生态走廊,采育结合、合理放牧、实行禁渔期制度2.生态环境问题的关联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关联性较强,一种生态问题的出现常常成为其他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条件。例如,森林的破坏,会使植被覆盖率降低,流水的侵蚀作用增强,导致土壤侵蚀加重,出现水土流失现象;泥沙被带到下游的湖泊沉积下来,会使湖泊的面积减小,导致湿地萎缩。再如生态环境中的森林破坏、土壤侵蚀和草地退化会导致物种灭绝和生物多样性减少。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内蒙古科尔沁草原由于人口压力,超载放牧,每年以2%的速度退化,生态环境急剧恶化。19921996年,科研人员在科尔沁草场进行了放牧试验,主要研究不同放牧强度对草场的影响,草原的合理利用与保护。(1)说出上图所反映的土地利用问题,并简述其危害。(2)分析科尔沁草原退化的主要原因。(3)提出合理利用与保护草原的措施。解析:(1)根据科尔沁草原的变化可知,19802008年草原退化程度逐渐加重,重度和荒漠的比例增大,说明该地存在草地退化问题;草地退化,生产力下降,加剧荒漠化进程。(2)分析不同放牧强度下植物密度的变化,可知放牧强度越大,植物密度变化越大;随着时间变化,放牧强度越大,植物密度越小;说明过度放牧是科尔沁草原退化的主要原因。(3)针对科尔沁草原退化的原因,主要措施应是合理放牧,保护草原。过度放牧与人口增长过快有关,应控制人口增长;调整产业结构、加强管理等都是合理利用和保护草原的措施。答案:(1)土地(草地)退化。危害:草原的产草量减少,草质变劣,沙化面积扩大,导致荒漠化。(2)由于人口压力,人们对畜牧产品的需求量大增,超载放牧,引起草原退化。(3)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发展经济,消除贫困;改变单一经济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实行禁牧、轮牧、退牧,改游牧为舍饲养畜;建设饲草料基地和“草库伦”,改良牧草品种,提高草原生产力;依法管理,加强草原保护。专题3常见的区域问题的治理措施措施类型具体措施工程措施农业上的工程措施主要有平整土地、修筑梯田、抽引水灌溉、兴建水利设施(打坝淤地,建水库、电站和修水渠等);防洪工程措施主要有建立分洪区、蓄清排浑、加固堤坝等;建设工业区和城市的工程措施主要有建基础设施、建筑物等;交通工程措施主要有修铁路、公路、飞机场、汽车站、港口等(续上表)生物措施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秸秆还田,封山育林、育草,建立自然保护区,人类保护珍稀野生动物,移植珍稀野生植物等技术措施交通技术措施主要是在汽车上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农业技术措施主要是深耕改土、科学施肥、科学育种、轮作套种、地膜覆盖、温室栽培、喷灌和滴灌等生活措施建沼气池、普及省柴灶、以天然气作燃料等经济措施主要是调整产业结构,如开展多种农业经营;发展农产品加工,使工业由资源消耗型向高科技、节约型转变;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等政策措施主要有开发性移民,投入资金、劳动力,城市规划或旅游等环保措施主要有发展生态农业、立体农业和环保农业,控制、治理环境污染,立法进行环境监督、管理、保护,提高环保意识,禁止破坏生态环境等读下列资料和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资料巴西森林资源极为丰富,但是,这些宝贵资源正在遭到毁灭性的破坏,每天至少有100万棵树被毁。现在,巴西森林覆盖率已从400年前的80%减少到60%,许多地区的原始森林已踪迹全无了。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1 700万公顷的森林因乱砍滥伐而消失。(1)根据资料和示意图判断,图中a、b的内容应为:a_,b_。(2)按“目前状况”图示,分析巴西大量砍伐森林的这种做法,反映出的经济发展问题是_。(3)从“目前状况”到实现“发展方向”,人类应采取的发展措施是_。(4)我国为达到“发展方向”的经济发展模式,制定了_白皮书,并在保护森林、绿化祖国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解析:森林的保护已经引起了世界各个国家的重视,因为森林的破坏特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