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第18课 罗斯福新政学案 北师大版必修2.doc_第1页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第18课 罗斯福新政学案 北师大版必修2.doc_第2页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第18课 罗斯福新政学案 北师大版必修2.doc_第3页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第18课 罗斯福新政学案 北师大版必修2.doc_第4页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第18课 罗斯福新政学案 北师大版必修2.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罗斯福新政课标要求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一、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和概况1背景(1)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给美国经济造成严重破坏。(2)胡佛政府仍坚持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加剧了经济危机。(3)民主党人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2含义:所谓罗斯福新政,就是为摆脱严重的经济危机而采取的一系列社会经济政策的总称。3主要内容:复兴萧条的经济,救济和安置失业者和贫民,革除垄断资本主义的某些弊病。4阶段划分:第一阶段着重于复兴,第二阶段着重于改革,而救济则贯穿于两个阶段的始终。深化探究材料一这是发生在罗斯福竞选中的一幕情景。罗斯福说:“你能说出我竞选的口号吗?”女孩答:“幸福的日子又来到。”罗斯福说:“对,就是这句。”富兰克林罗斯福唤起了人们对生活的希望,笑容和自信为他赢得了大选,成为美国第32任总统。一场震撼美国的新政运动开始了。思考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罗斯福当选为总统的原因有哪些?答案(1)时代环境决定:当时的胡佛政府不能解决经济危机,美国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府。(2)罗斯福个人素质决定:罗斯福在竞选过程中,以自己渊博的学识、独到的政治见解、出众的口才、亲和的形象和克服危机的坚定信心,赢得了广大选民的心。(3)人民的支持: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美国人民渴望新的政府能采取有效措施,克服危机。名师指津罗斯福是在胡佛反危机措施失败、经济危机日趋恶化的背景下当选总统的,摆脱危机、恢复经济成为他面临的首要任务。材料二右图是上个世纪30年代美国的一幅宣传海报。思考从海报中你可以得到哪些历史信息?答案美国总统罗斯福宣布实施新政,为美国人民描绘了一幅美好的蓝图。比较认识罗斯福新政与胡佛政府的经济政策的不同点是什么?两者有无本质区别?(1)不同点:胡佛坚持自由放任主义政策,坚信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调节能力,让经济进行“自我治疗”;而罗斯福新政是国家全面干预经济,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作出适当调整。(2)两者无本质区别,都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都是垄断资产阶级的代言人。二、“新政”的主要内容和作用1第一阶段旨在挽救银行危机、复兴农工商业、救济失业工人。(1)财政金融通过紧急银行法,对全国银行进行整顿,并建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以恢复银行信誉。取消金本位制,让美元贬值,实行有节制的通货膨胀。(2)农业:通过农业调整法,成立农业调整管理局,通过提供政府补贴、价格支持和信贷优惠等措施,销毁滞销的大量农产品,调整农产品结构,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防止农产品过剩。(3)工业: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成立国家复兴管理局,指导企业制定“公平竞争法规”,还调整劳资关系,以缓和劳资矛盾。(4)社会救济:实行以工代赈为主,政府直接救济为辅的政策,大力兴办公共工程。2第二阶段:通过社会保障法案逐步引导美国走上了福利国家的道路。深化探究材料一图一饥饿的母亲图二罗斯福与农民亲切交谈思考观察图一和图二,“饥饿的母亲”与农民之间表情的差异,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说明了什么?答案(1)原因:1929年经济危机的爆发,使美国经济迅速倒退,工业生产下滑,农田荒芜,失业人员激增,人民无生活来源;胡佛政府继续采取自由放任政策,导致美国经济危机进一步加剧。罗斯福总统上台后,采取新政措施,保证农民利益,对农业复苏起到了积极作用。(2)说明:罗斯福新政措施得当;罗斯福总统赢得了人民的拥戴。知识拓展新政的主要内容被称为“3r”,即救济(relief)、复兴(recovery)和改革(reform),主要可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331935年,着重调整与复兴经济;第二阶段是1935年以后,着重改革,实施救济则贯穿新政全过程。归纳总结罗斯福新政的特点:(1)从经济政策看,放弃了自由放任政策,转向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2)从内容看,政府加强了对金融、工业、农业和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干预,使其协调发展。(3)从目的看,以克服经济危机为主要目标,但其根本目的则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巩固垄断资产阶级的统治。(4)关注民生,注重社会建设。(5)通过国家立法的方式进行。材料二图一等待领取救济食品的人群 图二田纳西河水利工程思考图二与图一相比,在方式上有什么不同?这对缓和危机将产生怎样的作用?答案不同:以工代赈(或图一直接、图二间接)。作用:增加就业,刺激消费(或生产);缓和社会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三、罗斯福新政的评价1实质:罗斯福新政是在保持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前提下,由国家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进行的调整和改革。2评价(1)未能克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2)对美国经济:使美国经济走出了低谷;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开始走上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道路。政治:改善了工农的处境,改革了垄断资本主义的某些弊病,缓和了阶级矛盾,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人们对美国国家制度的信心,避免了走上法西斯专政的道路。(3)对资本主义世界:美国的经济制度在二战后为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所仿效。资本主义世界从此告别“自由放任”政策,进入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深化探究材料美国生产恢复柱状图(19291945年)思考(1)依据材料,指出罗斯福新政在应对当时美国经济危机中起到了什么作用?(2)从经济角度看,罗斯福新政开创了什么新模式挽救了市场经济,对美国与西欧有何影响?答案(1)作用: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2)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二战后欧美都采用国家干预的方式进行社会、经济改革,从而产生了深远影响。易混易错罗斯福新政虽使美国渡过难关,但未能根除危机。新政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危机引发的社会危机,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但是新政是在坚持资本主义私有制度的前提下对经济制度的局部调整,经济危机的根源依然存在,故只能缓解,不能根除。归纳总结罗斯福新政的影响。(1)直接影响:它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危机对美国社会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生产力的恢复,巩固了资本主义的统治。(2)间接影响:由于经济的恢复,社会矛盾相对缓和,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人们对国家制度的信心,从而遏制了由经济危机造成的法西斯势力的增长,使美国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3)深远影响:罗斯福新政采用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它不仅成为现代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开端,而且对其他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课堂小结名师指津罗斯福新政最重要的贡献是开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发展模式,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维护了资本主义制度。而且还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和美国共产党的革命,稳定了社会秩序,增强了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11933年,罗斯福宣誓就任美国总统,美国人民对他的最大期待是领导美国()a完善民主政治b遏制法西斯势力c重树大国形象d改变萧条的局面答案d解析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时,美国社会最大的问题就是经济危机问题。21935年,美国政府颁布银行法,规定拥有100万美元以上资金的银行必须加入联邦储备银行,实行存款保险。其初衷在于()a维护公民利益,缓和社会矛盾b吸收社会存款,拉动内部需求c保障银行信用,刺激经济恢复d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社会稳定答案c解析罗斯福新政时期,通过对银行的整顿,重建人民对银行的信心,这样才能恢复银行正常的信贷活动,为经济恢复发展提供资金支持。3老子讲:“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诚信”有利于人格的塑造,也是现代经济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中,具有诚信机制作用的是()a奖励农民,压缩农业产量b政府对银行存款进行担保c兴办公共工程,减少失业d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答案b解析政府对银行存款的担保有利于恢复银行信用,重新建立银行业的诚信机制。4剑桥大学讲师刘瑜在南方周末发表罗斯福新政的另一面一文,文章指出:“罗斯福新政之所以成为神话,与其说是因为它经济上的成功,不如说是政治上的成功。”这里突出强调的是罗斯福新政()a在经济政策上存在许多漏洞b避免了法西斯国家的攻击c保障工人最低工资,缓和社会矛盾d强化了政府对经济管理的主导作用答案d解析联系相关知识可以得出结论,罗斯福新政强化了政府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520世纪3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给富兰克林罗斯福的信中说:“我们把您任总统之日作为一个新的经济时代的开端。”这里“新的经济时代”是指()a自由放任的经济时代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c福利国家发展的时代d发展“新经济”的时代答案b解析罗斯福新政放弃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开始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这标志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开始。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期间职业介绍所前的长队图材料二罗斯福说:“从来在美国没有另外一个人比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私人企业、私有财产和私人利润有着更坚强的信仰当这个私人利润和自由企业的制度面临着毁灭边缘的时候,是这个政府挽救了它。”材料三蓝鹰标志图案请回答:(1)根据材料二判断罗斯福为解决材料一中所示状况,采用了什么经济思想?其突出特点是什么?(2)材料三所示图案主要是针对美国哪一方面而提出的?为此政府制定了什么法令?(3)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美国人民在经济建设中有哪些优秀的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答案(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特点是利用政府力量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2)复兴工业。全国工业复兴法。(3)充满自信、勇于追求、诚实守信、合法经营、大胆探索、合作共赢。一、选择题1面对几年来被大萧条折磨得精疲力竭的前总统,一位雕塑家说:“如果你放一朵玫瑰花在胡佛手里,它就会枯萎。”导致如此恶局的原因是()a个人能力不足b坚持自由放任政策c国际环境影响d灰心绝望情绪答案b解析关键信息是“面对几年来被大萧条折磨得精疲力竭的前总统”。联系当时面对危机胡佛政府的作为和结果就可以推测出这句话是对胡佛政府的一种讽刺。2罗斯福新政实施后,有人说美国的经济中心已经从华尔街转到华盛顿,其含义是指()a金融巨头在危机中破产b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加强c计划经济取代市场经济d私人经济受到限制答案b解析从原来的自由放任到国家干预经济的加强。320世纪30年代,美国国会通过了一项法规,该法规建立了公平竞争和关于产量、价格、销售等方面的规划,遵守该法规的企业或公司可以获得美国政府颁发的徽章(见下图),这一法规是()a紧急银行法 b全国工业复兴法c联邦紧急救济法 d社会保险法答案b解析由材料中“公平竞争”“产量、价格、销售”等方面的信息可知为全国工业复兴法。4美国在罗斯福新政中,既直接提高就业率,又为经济发展开拓空间的措施是()a恢复银行信用 b调整农业c调整工业 d举办公共工程答案d解析在罗斯福新政中,举办公共工程既可提高就业率,又可拓展经济发展的空间。51932年,美国总统罗斯福说:“什么是衡量进步的标准?那不是看已经拥有很多的人是否能获得更多,而是看那些几乎一无所有的人是否能够得到足够的保障!”为此,美国政府采取的措施有()保障存款,恢复银行信用发起声势浩大的“蓝鹰运动”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兴修田纳西水利工程a b c d答案b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题干材料的最后一句“让一无所有的人能够得到保障”。结合所给选项分析,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和兴修田纳西水利工程都与之相符合。6“总统先生!”一位年轻的记者曾经质问富兰克林罗斯福,“你是共产党吗?”“不是。”“你是资本主义者吗?”“不是。”“你是社会主义者吗?”“不是。”当时,记者质问罗斯福总统是“共产党”、是“社会主义者”的原因是()a罗斯福采用国家干预的经济手段b罗斯福从根本上改变了立场c记者对罗斯福进行人身攻击d罗斯福采用社会主义国家的计划经济答案a解析记者之所以质问罗斯福是共产党、是社会主义者,主要是因为罗斯福借鉴了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方式,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71933年底,一位国会议员在纪念林肯诞辰的演说中说:“我已经看到一位独裁者正在成长,他已使希特勒、墨索里尼十分妒忌,私营企业的独立性已成往事,个人自由不过是记忆而已。”他是在()a批判希特勒、墨索里尼的独裁统治b肯定罗斯福新政挽救了美国经济c纪念林肯做出的伟大贡献d批评罗斯福扩大了政府权力答案d解析“私营企业的独立性已成往事,个人自由不过是记忆”,强调了罗斯福新政扩大了政府权力。1933年是经济危机的最后一年,并不是所有美国人都认可罗斯福的做法,这个国会议员就是站在反对的立场进行批评。8历史学家评论罗斯福的“新政”是在资本主义经济肌体内部进行的一场“伤筋动骨”的大手术,这场“大手术”指的是()a整顿财政金融体系,调整农业政策b政府参与资本主义经济运行,大规模干预经济c主张自由经营,反对国家政权干预资本家的经营d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推行“以工代赈”答案b解析“伤筋动骨”的“大手术”说明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即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a、d两项属于新政的具体表现,c项属于自由放任政策。9法律界网站登载题为“罗斯福新政时期,是总统权力扩张最迅猛的时期。事实上,新政期间,总统权力的转型,也是社会治理方式转型的一个后果。”这里所说的“社会治理方式转型”指的是()a向分权制衡型转变b向总统权力型转变c向社会福利型转变d向国家干预型转变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罗斯福新政的特点。1929年美国遭遇了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总统运用凯恩斯主义,即国家政权干预经济的政策,渡过了这次经济危机,故选d。10有学者指出,在500余年的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美国总统罗斯福扮演了一个开拓者和革命者的角色。其依据是罗斯福()a改变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b挽救了岌岌可危的资本主义c放弃了资本主义的基本原则d否定了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度答案a解析“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强调其没有背离资本主义的本质,“开拓者和革命者”,强调其措施的创新性与建设性。b项未能体现其创新性,c、d两项均认为罗斯福背离了资本主义的基本原则和资本主义制度,不符合史实。只有a项正确评价了罗斯福及其新政。二、非选择题11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美国罗斯福新政对此曾做了有益探索。阅读材料,完成问题:材料一1930年美国失业者经济萧条中 罗斯福与煤矿在焦急地等待饥饿的母亲 工人在一起材料二全国工业复兴法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遇。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苗枫林世界改革史材料三1933年5月通过紧急救济法令,到1936年止,政府大约支出30亿美元用于失业救济。1935年提出社会保障法,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罗斯福关注什么社会问题?(2)材料二中有关社会保障的内容有哪些?全国工业复兴法旨在复兴美国工业,但为什么涉及社会保障问题?(3)依据材料二、三,指出“新政”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通过什么方式建立的?(4)关于“新政”中的社会保障措施,有人认为主要是为克服危机而采取的临时性措施,也有人认为主要是为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而进行的长期性制度建设。请选择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答案(1)经济危机发生后,工人失业,人民生活贫困。(2)内容:以工代赈;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工人可自由参加工会;规定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禁用童工。原因: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经济恢复。(3)国家立法。(4)同意第一种观点:以工代赈、发放失业救济金、实行紧急救助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等措施都是在危机发生后的紧急状态下采取的临时性措施。同意第二种观点: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法令,推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等都是旨在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的长期性制度建设。解析本题考查了罗斯福通过新政解决美国受到大危机冲击后面临的困难。第(1)问解答时注意归纳三幅图所反映的问题;第(2)问解答时注意从政治、经济角度进行分析;第(3)问在解答时要注意归纳与概括;第(4)问在解答时要明确观点,做到史论结合。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华盛顿(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