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工程大学 电子技术基础习题集 模电答案.pdf_第1页
武汉工程大学 电子技术基础习题集 模电答案.pdf_第2页
武汉工程大学 电子技术基础习题集 模电答案.pdf_第3页
武汉工程大学 电子技术基础习题集 模电答案.pdf_第4页
武汉工程大学 电子技术基础习题集 模电答案.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子技术习题集 模电部分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练习答案 一 填空题 1 3 空穴 5 自由电子 掺杂浓度 温度 或本征激发 2 单向导电性 3 齐纳 雪崩 4 双极结型晶体三级管 NPN PNP 自由电子 空穴 电流 输入电流 输出电 流 5 饱和区 放大区 截止区 发射结 集电结 6 正向 反向 7 1 小 8 集电极电流 IC 发射极电流 IE 集电极电流 IC 基极电流 IB 9 左移 上移 增大 二 选择题 1 C A 2 A E B D 3 C 4 A 5 C 6 A 三 简答与计算 1 2 电子技术习题集 模电部分参考答案 3 4 图 a D 截止 VAO 12V 图 b D1 截止 D2 导通 VAO 6V 5 VA VB D 导通 6 UO1 6V UO2 5V 7 略 上课讲过 8 略 9 解 解 1 Rb 50k 时 基极电流 集电极电流和管压降分别为 26 b BEBB B R UV I A V2 mA6 2 CCCCCE BC RIVU II 所以输出电压 UO UCE 2V 2 设临界饱和时 UCES UBE 0 7V 所以 k4 45 A6 28 mA86 2 B BEBB b C B c CESCC C I UV R I I R UV I 电子技术习题集 模电部分参考答案 第二单元练习答案 一 填空题 1 1 CCBE BQ VV I 565 CCCEQ BQ VV I 3 2 o i U U 120 1 2 LC iui be RR UAU r 0 3 2 共射 共集 共基 3 等于 小于 大于 4 80 10 4 5 各单级放大倍数的乘积 各单级相移之和 从输入级看进出的等效电阻 从末级看进出 的等效电阻 负载电阻 信号源内阻 6 直接耦合 阻容耦合和变压器耦合 阻容耦合和变压器耦合 直接耦合 变压器耦合 直接耦合 直接耦合 二 选择题 1 1 A 2 C 3 B 4 B 2 B A A 3 A C B 4 B B C C B 5 C 6 A 7 A 8 C 三 判断题 四 综合题 1 a 将 VCC改 为 VCC b 在 VCC 与基极之间加 Rb c 将 VBB反接 且在输入端串联一 个电阻 d 在 VBB支路加 Rb 在 VCC与集电 极之间加 Rc 电子技术习题集 模电部分参考答案 第三单元练习答案 一 填空题 1 利用输入电压的电场效应来控制其输出电流 或者说一种载流子 多子 参与导 电 利用输入电流控制输出电流 或者说两种载流子 电子和空穴 参与导电 场效应管 晶体三极管 电压 很高 电流 可变电阻区 恒流区 夹断区 B C E NPN PNP 2 结型 绝缘栅型 多数载流子 3 结型场效应管 耗尽型 MOS 管 二 判断题 三 问答题 1 a N 沟道耗尽型 MOSFET Vp 3V b P 沟道耗尽型 MOSFET Vp 2V c P 沟道增强型 MOSFET VT 4V 2 已知放大电路中一只 N 沟道场效应管三个极 的电位分别为 4V 8V 12V 管子工作在恒流区 试判断它可能是哪种管子 结型管 MOS 管 增强型 耗尽型 并说 明 与 G S D 的对应关系 解 解 管子可能是增强型管 耗尽型管和结型管 三个极 与 G S D 的对应 关系如图所示 3 增强型 FET 能否用自偏压的方法来设置静态工作点 试说明理由 解解 由于增强型 MOS 管在 vGS 0 时 iD 0 无导电沟道 必须在 vGS VT VT 为开启电压 时才有 iD 因此 增强型的 MOS 管不能用自偏压的方法来设置静态 工作点 四 综合 计算题 1 电路如图 3 2 a 所示 T 的输出特性如图 3 2 b 所示 分析当 uI 4V 8V 12V 三种情况下场效应管分别工作在什么区域 电子技术习题集 模电部分参考答案 图 3 2 a 图 3 2 b 解 解 根据图图 3 2 b 所示 T 的输出特性可知 其开启电压为 5V 根据图 3 2 a 所示电路 可知所以 uGS uI 当 uI 4V 时 uGS小于开启电压 故 T 截止 当 uI 8V 时 设 T 工作在恒流区 根据输出特性可知 iD 0 6mA 管压降 uDS VDD iDRd 10V 因此 uGD uGS uDS 2V 小于开启电压 说明假设成立 即 T 工作在恒流区 当 uI 12V 时 由于 VDD 12V 必然使 T 工作在可变电阻区 2 解 解 a 可能 b 不能 c 不能 d 可能 3 解 解 因为三只管子均有开启电压 所以它们均为增强型 MOS 管 根据表中所示各极电 位可判断出它们各自的工作状态 如解表 3 1 所示 解表解表 3 1 管管 号号 UGS th V US V UG V UD V 工作状态工作状态 T1 4 5 1 3 恒流区 T2 4 3 3 10 截止区 T3 4 6 0 5 可变电阻区 4 解 1 假设 JFET 工作于恒流区 则静态时 IDQ IDSS 1 VGS VP 2 得 VGSQ 0 4V 而静态时 iG 0 无电流流过 RG 则 2 12 2 12 10 g GSQCCDQ gg g CCGSQ gg DQ R VVIR RR R VV RR Rk I 180 64 10 10 5 2 DSQCCDQD VVIRR V VDSQ 5 2V VGSQ VP 0 4 2 1 6V 故假设正确 JFET 工作于恒流区 2 电子技术习题集 模电部分参考答案 2 2 1 22 2 20 8 DS DSSGSP D m GSGS V DSS nGSPGSPnDQDSSDQ PP IvV i g vv I KvVvVK IIIms VV 12 0 8 64 8 10 067 10 mgsDL umDL gs iGgg oD g vRR AgRR v RRRRM RRK P P P 3 若 C3虚焊开路 则小信号模型如图 b 所示 则 12 0 533 1 10 067 10 igsmgs mgsDL mDL u gsmgsm iGgg oD vvg v R g vRR gRR A vg v Rg R RRRRM RRK P P P 5 1 共源 共基 vi vgs gmvgs rds vo1R1vi2 ib R2 vo rbe g s d ec b 2 1 be i r R 1ii RR 2oo RR ib 2 2 1 1 2 2 2 12 12 2 11 22 2 0 010 02 1 2000 0 02 200040 1 1 20 mgsdsi obe umds igs o u ibe oobe uuumds iibe ii oo g vrR vr Agr vv vR A vr vvrR AA Agr v vr RRRM RRRK P P P 电子技术习题集 模电部分参考答案 第四单元练习答案 一 选择填空题 1 CBCCA 2 A 3 B 二 判断题 三 简答计算题 1 在输入正弦信号情况下 通过三极管的电流 ic不出现截止状态 即导通角 2 的 称为甲类 在正弦信号一个周期中 三极管只有半个周期导通 的称为乙类 导通 时间大于半周而小于全周 2 的称为甲乙类 其中工作于乙类的放大电路效率 最高 在双电源的互补对称电路中 理想情况下最高效率可达 78 5 2 解解 1 输出功率 W V R V P L CC om 5 4 162 12 2 22 2 每管允许的管耗 WWPP OMCM 9 045 02 02 0 3 每管子的耐压 VVVV CCCEOBR 241222 3 1 WPom3 52 2R 2 15 2R V V 2R U L 2 L 2 CESCC L 2 om 2 VUom312V 15 12 15K 180 R R U A 1i V KU f o V V A U U V om im 08 1 12 13 3 D1 D2在电路中构成互补放大电路的克服交越失真部分 4 解 解 1 射极电位 UE VCC 2 12V 若 不合适 则应调节 R2 2 最大输出功率 和效率分别为 9 58 2 1 2 1 4 W06 5 2 2 1 CC CESCC L 2 CESCC om V UV R UV P 3 T2和 T4管 ICM U BR CE O和 PCM的选 择原则分别为 电子技术习题集 模电部分参考答案 W82 1 2 V24 A5 1 2 L 2 2 CC CM CC BR CEO L CC CM R V P VU R V I 电子技术习题集 模电部分参考答案 第五单元练习答案 一 选择题 1 5 ACACC 6 9 BCCB 二 填空题 1 直接 好 零点漂移 2 0 3 差分 功率放大 4 同相 反相 相同 相反 5 6mV 7mV 60mV 三 判断题 1 2 3 4 5 6 四 简答计算题 1 解解 通用型集成运算放大器一般由输入级 中间级 输出级组成 输入级采用差动放大 电路 输入级要求尽量减小温度漂移 中间级采用共射放大电路 要求提供较高的电压放大 倍数 输出级采用共集接法 互补对称电路 要求输出电阻要小 2 解 解 由于 T2和 T3所组成的镜像电流源是以 T1为放大管的共射放大电路的 有源负载 T1 T2管 d s 间动态电阻分 别为 rds1 rds2 所以电压放大倍数 Au 的表达式为 ds2ds1m I ds2ds1D I O rrg u rri u u Au 3 解 解 1 因为 T1和 T2为镜像关系 且 2 所以 iC2 iC1 iI2 2 iB3 iI1 iC2 iI1 iI2 3 输出电压的变 化量和放大倍数分 别为 c3B3OI2I1O cB33cC3O RiuiiuA RiRiu ui 4 如图 已知50 100 bb r 1 计算静态时的 1C I 2C I 1C U 2C U 设 B R的压降可忽略 2 计算 d A i r o r 3 当 o U 0 8V 时 直流 i U 解 1 111 02 1 15 BBBEBE R IUI R 得 1 12 15 5 1 2 1 BE BB BE U IIA RR 121 0 255 CCB IIImA 由节点电压法 11 1115 CC CLC UI RRR 30 C R k30 C R k 15V 15V 27 5 E R k 100 B R 100 B R i u o u 1 T 2 T 15k 电子技术习题集 模电部分参考答案 得 1 2 45 C UV 22 157 35 CCC UR IV 2 be1bb E1 26mV 1 5 2 rrk I 1 111 1 47 2 2 2 2 oobCL d iib bebB UUIRR A UUI rI R 1 2 10 6 iBbe rRrk 30 oC rRk 3 此时0 82 451 65 o UV 故 1 65 35 47 2 o i u U UmV A 5 图中设 1 T 4 T的 120 bb r 200 3ce r 50K C R 10K 3e R 4e R 100 R 4 3K b R 1K CC V 12V EE V 6V BE V 0 7V 求 1 计算 1 T 2 T的静态工作点 1CQ I 2CQ I 1CQ V 2CQ V 2 21 2 2 ii o ud uu u A id R 2 od R 3 2 uc A及 CMR K 解 解 1 4 34 e4 0 1 2045 EEBE CC VV IImA RR 1CQ I 2CQ I 3 1 2 C I 0 6mA 121 12 1 120 6 106 26 1 5 443 CQCQCCCQC bebebb EQ VVVIRV mV rrrK I C R 15k o U 1b I 1be r 11b I 1 2 i U B R 图 5 4 电子技术习题集 模电部分参考答案 2 22 2 22 1 2 1 93 124 22 212 886 10 ooC ud idibbe idbbe odC uuR A uuRr RRrK RRK 3 22 2 22 2 2 0 0202 1 22 93 124 4610 1 0 0202 ooCC uc icibbeoo ud CMR uc uuRR A uuRrrr A K A 补充 比例电流源等效动态电阻的推导 33 4 33 118 3 0 oobceee BDe bBbeee ebo UIIrI R RRrR IRrI R III P 其中 4 26 21 6 D E mV r I 3 3 26 1 2 8136 bebb EQ mV rrK I 3 3333 33 3 3 33 1 248 oe oceecee obeBe e ce beBe UR rrRrR IrRR R rK rRR 电子技术习题集 模电部分参考答案 第六单元练习答案 一 选择题 1 BB 2 D 3 C 4 C 5 A B B A B 6 A B C D B A 7 A 8 B 9 C 10 C 二 填空题 1 尽可能小 2 尽可能大 3 电压串联负反馈 4 电流串联负反馈 5 增益 6 60 三 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四 分析计算题 1 判断图所示各电路中是否引入了反馈 是直流反馈还是交流反馈 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 若引入 了交 流负 反馈 则判 断是 哪种组 态的 负反馈 并 求出 反馈系 数和 深度 负反馈条件下的电压放大倍数 f u A 或 f s u A 设图中所有电容对交流信号均可视 为短路 解 解 图 a 所示电路中引入了电流串联负反 馈 反馈系数和深度负反馈条件 下的电压放大倍数 f u A 分别为 L 31 321 f 321 31 R RR RRR A RRR RR F u 式中 RL为 电流表的等效电阻 图 b 所示 电 路 中 引入了 电 压并 联 负反 馈 反 馈 系数和 深 度 负反 馈条 件下的电压放大倍数 f u A 分别为 1 2 f 2 1 R R A R F u 图 c 所示各电路中引入了 交 直流 负反馈 且为电流并 联负反馈 反 馈系数及源电压放大倍数分别为 21 2 of RR R IIF oo4L1L sf ifs2s 1 u UIRRRR A UI RRR 图 d 所示各电路中 引入了交 直 流负反馈 且为电压串联负反馈 反 馈系数及电压放大倍数分别为 41 1 of RR R UUF oo4 f if1 1 u UUR A UUR 图 e 所示 电路中通过 R3和 R7引入直流负 反馈 通过 R4引入交 直流 负反馈 且为电流串联负反馈 反馈系数及 电压放大倍数分别为 电子技术习题集 模电部分参考答案 942 92 of RRR RR IUF oo78L24978L f if29 u UIRRRRRRRRR A UUR R 电子技术习题集 模电部分参考答案 第七单元练习答案 一 填空题 1 1 反相 同相 2 同相 反相 3 同相 反相 4 同相 反相 2 1 同相比例 2 反相比例 3 微分 4 同相求和 5 反相求和 6 乘方 3 1 1 0 4 2 10 二 选择题 1 ABCD 2 A D F 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