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6.4细胞的癌变课后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高中生物 6.4细胞的癌变课后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高中生物 6.4细胞的癌变课后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高中生物 6.4细胞的癌变课后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优化设计】2015-2016学年高中生物 6.4细胞的癌变课后习题 新人教版必修1课时演练促提升一、选择题1.梭形成纤维细胞变成球形;球形的囊胚细胞变成梭形的成纤维细胞分别为()a.前者是癌变,后者是分化b.前者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增加,后者减少c.前者不受环境影响,后者易受环境影响d.前者细胞中酶活性降低,后者升高解析:正常细胞在没有癌变之前,呈现各种不同的形态,但癌变后变成球形的未分化状态,体积上通常比它的源细胞要大,核质比显著高于正常细胞,因此已分化的成纤维细胞变成球形是癌变,而未分化的球形的囊胚细胞变成梭形是细胞分化;癌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使得细胞彼此之间的黏着性减小,易在机体内分散和转移,故选项b错;细胞的癌变是在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病毒致癌因子的作用下,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引起的,所以选项c错误;癌细胞是恶性增殖细胞,代谢强度很高,酶的活性很高,故选项d也错。答案:a2.下列关于癌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癌细胞的遗传物质与正常体细胞有所不同b.在适宜条件下,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c.细胞癌变后,彼此之间的黏着性显著降低d.细胞癌变是不可逆转的,所以癌症是不治之症解析:在适宜条件下,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导致彼此之间的黏着性显著降低;癌细胞是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所致,利用诱变因子可能使其突变恢复。答案:d3.下图是四种人体细胞的培养结果,图中所示细胞最有可能是癌细胞的是()解析:癌变细胞的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失去了接触抑制,使细胞堆积成群,形成多层。答案:d4.人体癌细胞中代谢比较活跃的细胞器有()线粒体高尔基体核糖体中心体内质网a.b.c.d.解析:癌变细胞的特征之一是无限增殖,人体(动物)细胞分裂需在核糖体上合成蛋白质,如dna复制所需的酶类、染色体上的蛋白质等。同时,需中心体复制,移向两极并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所需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答案:b5.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癌细胞特征的是()a.癌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只能分裂5060次b.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c.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d.癌细胞彼此之间的黏着性降低,导致其易在机体内分散和转移解析: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的主要特征是能够无限增殖,因此a项中癌细胞只能分裂5060次的说法是错误的。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了改变;癌细胞的表面也发生了变化,由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得细胞彼此之间的黏着性降低,导致癌细胞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答案:a6.下列关于人体癌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癌变主要是因为人体细胞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b.癌细胞表面的糖蛋白比正常细胞多,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c.有些病毒能将其基因整合到人的基因组中,从而诱发人的细胞癌变d.癌细胞的形态结构会发生明显的变化解析:癌细胞表面的糖蛋白比正常细胞的少,才使得癌细胞彼此之间的黏着性显著降低,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答案:b7.导致正常细胞发生癌变的根本原因是()a.染色体上存在原癌基因b.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协调表达c.致癌因子导致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d.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以外的其他基因突变解析:导致正常细胞发生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答案:c8.长期吸烟容易患肺癌的原因是()a.焦油黏着在肺泡壁上,使肺泡失去弹性b.焦油能导致机体产生原癌基因c.焦油能导致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d.吸入的一氧化碳使肺泡变薄答案:c9.蛋白质通过糖基化形成糖蛋白,而糖基化的主要场所为粗面内质网。据此推测,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a.粗面内质网增加b.粗面内质网减少c.核糖体减少d.线粒体减少解析: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糖蛋白减少等特征。与此相适应的生理特点为蛋白质合成旺盛、代谢增强、糖基化过程减弱;结构特点为核糖体增多、线粒体增多、细胞核变大、核孔增多,而粗面内质网减少。答案:b10.下列哪项是生物细胞发生癌变的内在因素?()a.辐射致癌b.化学致癌c.病毒致癌d.有关基因突变解析:诱发细胞癌变的外因包括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内因则是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突变。题中a、b、c三项都是细胞癌变的外因,只有d项才是细胞癌变的内因。答案:d11.科学研究发现人体的p53基因是一种遏制细胞癌化的基因,几乎所有的癌细胞中都有p53基因异常的现象。现在通过动物病毒转导的方法将正常的p53基因转入癌细胞中,发现能引起癌细胞产生“自杀现象”,从而为癌症的治疗又提供了一个解决方向。请推测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癌细胞的p53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b.细胞的dna受损时,可能会激活p53基因c.正常的p53基因相对于异常基因是显性基因d.转入p53基因后,癌细胞增殖加快解析:“将正常的p53基因转入癌细胞中,发现能引起癌细胞产生自杀现象”,由此得知d项错误。答案:d12.最近科学家发现名为wwp2的基因与癌细胞扩散有关,它主要攻击和分解体内的一种可阻止肿瘤细胞扩散的天然抑制剂。如果用药物抑制这一基因的作用,癌细胞可被有效控制在原发部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癌细胞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b.wwp2基因负责调控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过程c.癌细胞易于扩散的原因是细胞之间的黏着性下降d.wwp2基因的表达可能使癌细胞表面糖蛋白增多解析:癌细胞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的结果;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控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过程,wwp2基因与癌细胞扩散有关,它主要攻击和分解体内的一种可阻止肿瘤细胞扩散的天然抑制剂;癌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细胞间黏着性下降,故容易转移和扩散;根据题干信息可推测,wwp2基因的表达可能使癌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答案:c13.下列关于原癌基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癌基因是细胞中不正常的基因b.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共同调控细胞周期c.原癌基因被激活导致细胞癌变d.原癌基因是可被内外因子激活的正常基因解析:人和动物的正常细胞中存在着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原癌基因是正常基因,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会导致正常细胞发生癌变。答案:a14.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不好的生活习惯会导致癌症的发生,下列有关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a.从事放射科工作的医生不一定会得癌症b.只要经常锻炼身体就不会得癌症c.经常食用熏制食品易导致细胞的癌变d.癌症的发生与个人的身心状况有关解析:引起细胞癌变的因子主要有三种: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病毒致癌因子。从事放射科工作的医生只要短时间工作并且有充分的保护措施就不会得癌症,a项正确;熏制食品是化学致癌因子,易导致细胞中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发生突变,c项正确;癌症的发生与个人的身心状况有关系,身体状况好的抵抗力就强,d项正确;经常锻炼身体能降低患癌率,但并非一定不得癌症,关键是看接触致癌因子的情况,若长期接触致癌因子也可能会得癌症,b项错误。答案:b二、非选择题15.目前,采用骨髓移植是治疗白血病的有效方法,指出下列概念与本节有关知识的联系。(1)造血干细胞的最大特点是具有一定的,能分化出血细胞。(2)白血病:白血病的病因是患者血液内的癌变,从而无限制地繁殖。(3)骨髓移植:骨髓的取得是从骨髓提供者体内抽取,并分离出,再将后者移植到白血病患者体内。(4)正常骨髓细胞的周期约为40 min,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细胞的细胞周期为210天。医院采用化疗的方法最大限度地杀伤肿瘤细胞,保存骨髓细胞。请从理论上推断给药时间间隔并简述理由。解析:骨髓中有造血干细胞,造血干细胞属于多能干细胞,具有分化的潜能,能分化为各种血细胞。用化疗法治疗白血病给药的间隔时间应与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吻合。答案:(1)分化潜能(2)白细胞(3)骨髓造血干细胞(4)由于正常骨髓细胞的细胞周期短、恢复快,白血病细胞周期长,在第一次给药后,待骨髓细胞恢复正常而白血病细胞数量尚未恢复前重复给药,从理论上是可以杀灭白血病细胞的,所以给药时间间隔应是2天以后10天以内。16.癌细胞通常是由正常细胞的基因发生改变后形成的。癌细胞的特性包括细胞的无休止和无序的分裂,并有侵袭性(向周围组织浸润)和转移性。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出现了多种治疗癌症的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放疗、化疗、激素治疗、基因治疗和免疫治疗等。请回答下列一些有关癌症及其治疗的问题。(1)通常能够引起基因改变的因素可能有(填序号)。a.紫外线b.甘油c.肝炎病毒d.煤焦油及其衍生物、苯e.葡萄糖f.尼古丁g.丙酮酸h.核辐射(2)上述因素使正常细胞中的由状态转变成状态,从而导致癌症的发生。(3)化疗时采用的烷化剂如二氯甲二乙胺能够与dna分子发生反应,从而阻止参与dna复制的酶与dna相互作用。此类药品作用于癌细胞周期的期。化疗还可以采用其他药物,如5-氟尿嘧啶,它的结构与尿嘧啶非常相似,可以干扰的合成。解析:致癌因子分为物理致癌因子(紫外线、核辐射)、化学致癌因子(煤焦油及其衍生物、苯、尼古丁)、病毒致癌因子(肝炎病毒)。癌症的发生主要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不能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答案:(1)acdfh(2)原癌基因抑制激活(3)间rna17.生物学家研究发现,癌细胞的无限增殖受某调控基因的控制,该调控基因能激发所有动物细胞大量增殖,为探究该调控基因是存在于细胞质还是细胞核中,科研人员做了如下实验设计(见下图)。根据以上思路,请继续完成下列实验设计方案。a.实验方案(实验提示:癌细胞能继代培养,但细胞形态发生明显改变。如何观察细胞形态不作实验设计要求):(1)用胰蛋白酶分别处理宫颈癌细胞和小鼠肝细胞,使之分散成单个细胞。(2)分别使单个癌细胞和单个肝细胞核质分离。(3)。(4)取两个培养瓶分别编号甲、乙,各加入等量的培养液。(5)。(6)。b.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1)。(2)。(3)。(4)。解析:本题探究调控细胞增殖的基因是位于细胞质还是细胞核中,根据题中图示,应先利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培养癌细胞和正常小鼠肝细胞。然后通过核质互移形成重组细胞,放到培养瓶中进行培养,观察细胞形态的改变,即可知道该调控基因是存在于细胞核还是细胞质中。由于是探究实验,因此实验结果和结论应作出多种可能性的预测。答案:a.(3)取癌细胞核和肝细胞质形成重组细胞甲,取癌细胞质和肝细胞核形成重组细胞乙(5)分别取等量重组细胞甲和重组细胞乙,依次加入甲、乙两个培养瓶中,进行细胞培养(6)分别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