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5课《北京喜获奥运会主办权》精品教案 (新版)语文版.doc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5课《北京喜获奥运会主办权》精品教案 (新版)语文版.doc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5课《北京喜获奥运会主办权》精品教案 (新版)语文版.doc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5课《北京喜获奥运会主办权》精品教案 (新版)语文版.doc_第4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5课《北京喜获奥运会主办权》精品教案 (新版)语文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教学目标: 1、了解消息的特点,学会用消息的形式反映生活。2、品味消息的语言特点,体会语言中蕴涵的丰富情感。 3、学习这篇新闻的语言特点;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基本特点。4、关注国家大事,激发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目标2. 教学难点:目标3.教学方法:朗读、研讨。 课型:新授课。课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北京时间6月26日晚,北京2008奥运会口号揭晓,“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英文口号为:one world,one dream。口号预示着:2008北京的梦想连接着整个世界,连接着所有人的奥运情节。此刻,我们应该想起了2001年7月13日晚上坐在电视机旁收看国际奥委会在莫斯科举行投票选举的情况吧。当国际奥委会主席宣布北京为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城市后,全国沸腾,那夜也成了中国人的不眠之夜。今天,让我们就来学习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这篇新闻,再次重温那一段振奋人心的历史吧。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消息是新闻体裁中一种重要的形式。作为一则消息,标题、导语、主体是不可缺少的部分。本文运用正、副两个标题,突出表现了举国上下、各界人士对于申奥成功的喜悦与自豪。“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是正标题,概括了报道的中心事件。“喜”字贯穿全文。“得票数比第二名多34票”是这则消息的副标题。副标题的作用是突出了中国得票之多,自豪之情溢于言表。2、许基仁,新华社记者,新华社体育部主任。刘广、林榕,新华社记者。3、写作背景:举办奥运会是13亿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1990年7月,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北京亚运村时提出:“中国要申办奥运会。”1992年,中国北京市正式申请举办2000年奥运会主办权。但是在西方某些政治势力的干扰与反对下,最终以2票之差而未取得主办权,但中国人民为发展国际奥林匹克运动所付出的热情已为世人所称颂。“申奥”一直是举国上下普遍关心的话题。为“申奥”贡献力量是全国人民共同的行动。今天的中国,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安居乐业,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为北京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今天的北京,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环境保护长足进步,体育设施日臻完善。古老而现代的北京欣欣向荣,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有条件把一届最美好的奥运会奉献给世界。2001年7月13日傍晚,在莫斯科世界贸易中心召开了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第112次全体会议,决定2008年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办城市。经过两轮的投票,国际奥委会决定将2008年第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办权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北京。当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宣布这一决定的时候,神州大地沸腾无比。聚集在电视机前的亿万华夏儿女,无不为之欢呼,无不为之泪下。记者在第一时间将胜利的消息传回了祖国,迅速及时地向全国人民报道了中国申奥成功的喜讯,表达了中国人民无比振奋的心情。4、学习生字:矜持(jn) 李岚清(ln) 承诺(nu) 大阪(bn) 淘汰(ti) 风度翩翩(pin) 噙住(qn) 刘淇(q) 水泄不通(xi) 5、理解生词。6、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课文。三、默读课文,理清条理:全文共11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2)导语部分,概述了报道事件的中心内容中国以绝对优势赢得了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第二部分:(3-10)主体部分,主要写了中国政府对申办奥运会持有的态度和申办成功后各方的反应。第一层:(3)李岚清再次重申中国政府的态度:认真履行自己的承诺,全力支持北京把2008年奥运会办成一届最出色的奥运会。第二层:(4、5)报道两轮投票的情况:北京战胜了竞争对手,赢得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权。第三层:(6-10)报道了中国人民及国际体育界人士的反应。第三部分:(11)结语,交代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的时间、地点。四、教师小结:本文是一则消息,这则消息迅速及时向全国人民报道了中国申奥成功地喜讯,表达了中国人民无比振奋地心情。五、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一。第二课时:一、关于新闻:1、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两个不同的概念。广义的新闻是泛指报刊广播电视中关于现实情况的报道文章,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社论、典型报告。狭义的新闻是简要和迅速报道国内外亲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又称“消息”本篇文章属于这种。2、新闻的特点(要求):用事实说话、篇幅短小、语言精练,具有真实性、针对性、时效性。3、新闻的结构:标题(有时也有副标题)、导语(消息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揭示消息的核心内容。)、主体(消息的躯干,用充足的事实对导语内容作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消息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结语(有时省略或暗含在主体之中)。(前三个是一则消息不可缺少的部分)。4、消息的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与记叙文的六要素相同)二、用三分钟默读课文,并思考几个问题:1、北京是在何时何地什么会议上赢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的?她有哪几个竞争对手?2、各方对北京申奥成功有什么反应?三、细读品析课文导语部分:1、导语则一般是对事件或事件中心的概述。你认为文章哪些部分是属于导语?明确:第1、2自然段:消息的导语。2、“华社莫斯科7月13日电”是导语中的什么?它的作用是什么?明确:电头,交代了这个消息是是新华社在莫斯科发电的,说明是真实的。“7月13日电”交代了消息迅速及时的特点,同时也蕴含了新华社记者向全国人民报告这一喜讯时的抑制不住的兴奋心情。3、一般的导语用极简练的文字,概括消息的主要事实或揭示主题,而这篇文章的导语在写法上有何不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吗?明确:消息的导语以抒情的笔法开篇,“所有”、“都”、“尽情”等词汇的使用表达了中国人申奥成功后无比喜悦、万分激动的心情。通过中国代表团成员的“矜持”的态度、“流淌”的热泪与国际奥委会萨马兰奇先生“平稳”的语调形成的鲜明对比表达了中国人民申办奥运会的热切期望,也表明中国人民终于可以以一个强者的姿态,登上世界舞台。4、第2段中,报道了奥委会在第二轮投票中各参与国所得的票数,这些数字说明了什么?明确:用确切的数字证明北京得票最多,超出总票数的一半,居首位,从而看到中国申奥的优势,说明中国申奥成功是众望所归,由此也进一步看出中国在世界的威望之高。四、学生朗读,找出文章的主体部分(310自然段),分析主体部分:主体部分则紧承导语,扣住整则消息的中心,用充足的材料、典型的事例展开导语之中已经点明的新闻事实,这是导语内容的具体化表述。1、主体部分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呢?明确:第一个内容:说明中国政府的态度(第3自然段);第二个内容:报道两轮投票的情况(4、5自然段);第三个内容:报道中国人民及国际体育界人士的反应(610自然段)。2、中国政府的态度是怎样的?明确:中国政府将信守在北京的陈述报告中所作出的承诺,并将尽一切努力帮助北京实现其承诺。3、第4、5段用具体数字报道了两轮投票的情况,这些数字说明了什么?明确:用确切的数字充分证明,在众多的申办城市中,北京战胜了竞争对手,脱颖而出,赢得了第29届奥运会举办权,中国在国际社会上拥有广泛的支持。4、中国人民及国际体育界人士的反应表明了什么?明确:何振梁,一位新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见证人,一位中国申办奥运会主办权的见证人,经历了上一次的失败,就更能够体会这一次成功的喜悦。何振梁委员的话充分说明北京申办奥运会主办权的成功是伟大祖国改革开放成功的必然结果和有力证明。韩国和瑞士体育界人士的话,表明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赞誉和肯定。这不仅仅是体育界的成功,更说明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对促进世界的和平和共同发展做出的贡献越来越大。尤其是,中国运动员在近几届奥运会上的出色表现和优异的成绩,也表明中国已经成为奥运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古老而充满生机的中华文明日益引起全世界人民的向往与关注。刘淇市长的话,表达了中国申奥成功后的喜悦心情与民族自豪感,同时也表达了办好2008年第二十九届夏季奥运会的决心。郎平是中国女排“五连冠”的功臣,新中国体育事业最杰出的代表。能够在自己的祖国举办举世瞩目的奥运会,是多少运动健儿一生的梦想,引用郎平的话,表明曾经是体育健儿的梦想终于实现了,也表达了他们喜悦、激动的心情。五、写作特色:1、简洁明了、内容丰富:本文是一则消息。作者充分利用了新闻的优势向全国人民报道了这一盛况。作为新闻除了要有实效性,还应具备语言简洁明了的特点,使读者能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最丰富的信息,这是本文一大行文特色。本文字里行间包含了丰富的情感,既写出了申奥成功后的喜悦,又表现了中国人无比自豪的民族感情。如“该轮到北京办奥运会了!”的一个“该”字带出了多少感慨!这里有经历了1992年申奥失败的痛苦历程的遗憾,也有经过艰辛的努力和漫长的期待终于梦想成真的喜悦;有作为中国人的无比自豪,更有北京一定能够办好奥运会的自信。2、善于抓住典型细节:这也是这篇报道写得引人入胜的原因之一。如何振梁委员只有用“默默的拥抱”来感谢支持北京、支持中国的朋友们这一细节,既写出了风度翩翩的何振梁以出色的魅力与艰辛的不懈努力为祖国赢得申办奥运的成功时的百感交集,也写出了在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中国赢得了世界范围的认可与尊重。如写到刘淇市长在签订完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合同后对记者说,他“刚才签字的钢笔无比珍贵,他要永远保存下去”,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了他十分珍视中国人民为支持奥林匹克运动和促进世界和平、进步所做的努力,十分珍视世界各国人民在奥林匹克旗帜下的友好合作关系,也说明了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不论对中国,还是对奥林匹克运动都具有极其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六、教师小结: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表明古老的中国正处于复兴阶段,像那喷薄而出的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