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6课《三峡》教案 新人教版 (2).doc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6课《三峡》教案 新人教版 (2).doc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6课《三峡》教案 新人教版 (2).doc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6课《三峡》教案 新人教版 (2).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6课三峡教与学目标: 1、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情调;2、学生自读课文,对照注释,疏通文意;3、整体感知文意,引导学生把握文章写景的脉络,4、选择关键词语,增设词语提纲,理清背诵思路,指导学生背诵。教与学重点: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品味语言,学习文中描写景物的方法。教与学难点:对“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等句子的理解。教与学方法:自由品读合作讨论探究提升 教与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预习导航1、闯生字关(读对、写会下列黑体字。优秀学生领读、抽学生读)三峡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 )处;重岩叠嶂( ),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 )月。 至于夏水襄( )陵,沿溯( )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 )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 )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 )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 )其间。清荣峻( )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 )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2、文学常识(收集郦道元的有关资料,上课交流)二、学习课文(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古人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景物,曾经引起古代文人的无限情思,歌咏自然山水的优美文章油然而生。这节课我们跟随郦道元去领略三峡风光。朗读:(温馨提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1、 学生自读文,要求读准字音、把握好节奏)2、 同桌抽读(及时纠正彼此的错误)3、 小组自选形式朗读(调动朗读的积极性)教师指导学生朗读(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或教师范读,要求学生听读,把握节奏、韵律及情调。(2)教师提示朗读需要注意的地方:第1段,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第2段,至于/夏水/襄陵 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第3段,则/素湍/绿潭 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 清/荣/峻/茂第4段 每至/晴初霜旦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3)教师领读,学生跟读。(4)学生齐读课文,根据朗读提示,努力读出最佳效果。(二)掌握重点文言词(生背熟下列文言词,并检查)1、略无( )2、阙( )3、重岩叠嶂( )4、亭午( )5、夜分( )6、曦( )7、襄( )8、沿( )9、溯( )10、奔( )11、疾( )12、素湍( )13、回清( )14、绝山献( )15、飞漱( )16、清荣峻茂( )17、属引( ) 学生结合课文下面的注释自译全文1、(圈画自己不懂的字、词、句)2、小组共同研究解决疑难3、集体解决疑难,教师强调并引导学生善于积累一词多义自:自三峡七百里中( ) 属:属引凄异 ( )自非亭午夜分 ( )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或:或王命急宣 ( ) 绝:哀转久绝 ( )或以钱币乞之 ( ) 绝山献多生怪柏 ( )良( )虽( )阙( )4、 抽生翻译课文(优秀者译,供参考)(三)尝试背诵课文,并抽测三、课堂练习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字在文中的意思。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2给下列加粗字注音:阙处( ) 曦月( ) 襄陵( ) 沿溯( ) 御风( ) 素湍( ) 怪柏( ) 飞漱( ) 属引( ) 绝巘( )3三峡具体指哪三峡? 4用现代汉语写出“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的意思。 5“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是( );“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是( )。(提示:从视角的角度。) 6根据文中内容,说说文章以“三峡”为题的意思作用。_7有人认为三峡壮美,有人却说三峡秀美,请根据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8最后一句诗写出了渔者怎样的生活?。四、作业 1、 背诵课文2、 预习第二课时的内容五、学后记:教后记:练习答案:1、通“缺”、上、实在、早晨2、略 3、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4、即使骑着快马,驾着疾风,也不如他快。5、视觉、听觉 6、文章以其为标题。点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且文题简洁明快。7、文章以凝练、生动的笔墨,描写了三峡的雄奇险拔、8、写出了渔者的劳苦和贫穷第二课时教与学目标:1、反复诵读,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涵泳品味文章的语言;2、拓展阅读,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培养学生进行比较阅读的能力。教与学重点:借鉴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教与学难点:揣摩文章的思想感情,让学生了解、热爱祖国美丽的河山。 教与学方法: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充分体现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教与学过程:一、检测生字及词语解释二、读出自我,合作交流(研读课文、分析、体味、探究文章写景的方法)1、再次朗读课文,并翻译。2、体会讨论: 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三峡雄伟秀丽的风光的?抓住了三峡的什么特点?为什么描写山势只有寥寥数的笔勾勒?描写江水不按春夏秋冬四季的顺序依次,而是首先写夏季,并将春冬二季合为一体? 作者描写景物,不但有形有色,而且有声有情,请你找出表现形、色、声、情的关键词语,并认真体味。 讨论后教师归纳:文章整体是先写山,后写水,作者思路清晰。写景时动、静结合。 以写景为主要内容的三段文字,是以“水”为线索贯穿起来的。 作者描写景物,不但有形有色,而且有声有情。 三、重点赏读,质疑探究(揣摩语言,品味作品独特的语言魅力)多媒体显示下列文句: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3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生涵咏品味写景的妙处。只要学生能说出一点,教师即应给予褒扬。)明确:1正面写山“连”的特点,粗笔勾勒,轮廓分明。“隐天蔽日”,山隐于天空,遮住太阳,侧面烘托山“高”。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写出了山高岭连的特点。2既有俯察近物,又有仰观远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属俯视江中所见,动静相杂,色彩各异,相映成趣。“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属仰观远景,以“绝”状山,以“怪”写柏,绘形写貌,形神兼备。“怪柏”显示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坚强的意志,给山水之间注入一股生命的活力,使人顿觉生意盎然。3以“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渲染猿鸣幽凄,山谷空旷,既从正面摹声,又从侧面引用,以渔歌的凄凉来写猿鸣,手法多变,摇曳多姿。学生齐读这三句话,感受其语言美的特质。课文质疑 :学生质疑,由学生或老师释疑。师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赞扬勇于质疑的精神。四、拓展阅读阅读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一诗,请说出它和本文内容上的联系。多媒体显示:早发白帝城 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学生读诗,思考,明确:早发白帝城和三峡都描写了三峡风光,前者是诗,后者为游记散文。文章第二段与这首诗的一、二、四句相印证,都表现了夏天三峡水流速度极快;文章第四段与诗的第三句相对应,都是写连续不断的猿啼;文章第一段则和诗中的“万重山”相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