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6单元 第27课《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6单元 第27课《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6单元 第27课《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记承天寺夜游活动时间第12周周活动形式集体磨课课题记承天寺夜游组织者出席人员全体成员缺席人员活动内容、效果记录:先由林雪雯个人重新修改教案.再由集体将她的设计进行修改整合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积累“欣然、念、遂、盖、但”等文言词汇;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感悟作者凝练含蓄、富有韵味的语言描写。3.了解“闲人”的寓意,感受并学习苏轼乐观、豁达的情怀。二、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品味文章优美凝练的语言,感受文章意境。三、教学难点:了解“闲人”寓意,感受并学习苏轼乐观、豁达的胸怀。四、教法:以读代析法、朗读法、探究法五、学法:朗读法、小组互助合作探究法六:教学过程(一)以苏轼简单介绍,直接进入课文苏轼是我国古代的大文豪,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文有很高的成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他所写作的小品文记承天寺夜游。(生齐读课题)思考:从课题你能得到什么信息?明确:时间夜地点承天寺事件游文体记游记叙文(过渡语:从课题我们得到了如此丰富的信息。那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看苏轼究竟跟我们描述了一个怎么样的夜晚。)(二)初读课文,疏通文意1.抽生读课文,其余学生纠正读音,断句。1.生齐读课文,读准、读通课文。(过渡语:初读课文,能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很不错。但还没有读出感情。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就要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需要结合文章的意思。)3.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课下注释翻译课文,疏通文意。(教师点拨重点字词)3.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全班齐读课文。(过渡语:在理解了文章内容后同学们的朗读,都很流畅,但是却没有让老师眼前浮现苏轼夜游的场景。原因是同学们对课文的理解还没有达到一个深度。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理清文章的层次,把握苏轼夜游的情形。)(三)细读课文,感悟意境1. 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的理解,讨论理解课文内容。明确:文章的解读方式之一。即叙事:因月寻友(读出“喜”)绘月:与友赏月(读出“醉”)抒情:两友同闲(读出“奇”)2.重点理解“闲人”的深意,把握作者为何闲,如何对待闲?(简单引出作者的介绍。)明确:为何闲:元丰二年,贬官黄州,身居闲职,无公文可批示。如何对待闲:与同遭遇的人交朋友,寄情山水,化解逆境的心情。过渡语:是啊面对贬谪,我们难以看见苏轼如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哀叹,我们很难听见苏轼如白居易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哀鸣,他将自己的感情寄情于山水,于志同道合、同命相怜的人做朋友,用乐观豁达的胸怀面对一切。)3.思考并回答:如果你们面对人生的逆境,你们会如何对待?(教师不做过多的点评,学生说出即可。)(四)感情朗读,升华情感1听配乐朗读,掌握感情基调。(生闭眼聆听,想象苏轼夜游的画面。)2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教师抽读。(2-3人)过渡语:动情的朗读,让老师也随着同学的声音走进了苏轼,体会了苏轼的情感变化,情不自禁地想和同学们一起合作朗读。3. 师生合作朗读。(男生读叙事,女生读绘月,老师读抒情)(五)熟读成诵,背诵并默写课文评价:在全体体成语的努力下,这次的课堂教学设计耳目一新,老师信心百倍,很好地庄子的思想提升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