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写作 指导公开课《审题和立意》教学设计(含教学实录及反思) 鲁教版五四制.doc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写作 指导公开课《审题和立意》教学设计(含教学实录及反思) 鲁教版五四制.doc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写作 指导公开课《审题和立意》教学设计(含教学实录及反思) 鲁教版五四制.doc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写作 指导公开课《审题和立意》教学设计(含教学实录及反思) 鲁教版五四制.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审题和立意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体验感受亲情,借助随笔表达亲情。2、辨析随笔与作文的区别,进行审题和立意的方法指导,引导学生通过审题进行多角度立意。3、通过审题和立意教学,提升学生的认识水平,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随笔回读母亲节刚刚过去,大家在随笔中也都记录下自己的情思,请大家翻阅一下随笔,重温那一份温馨的感觉。请大家回读自己写的文字,画出在读的过程中触动自己的句子,并进行交流。二、读评辨析随笔和作文差异,结合审题探讨进行多角度立意。1、请几位同学读自己画出的句子,并谈谈自己的感受。(1)谈谈写作的内容的优点和不足。(2)结合抒发的情感和表现的主题谈随笔的立意。2、学生思考、讨论、质疑:如果以“写给母亲”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应该怎样审题和立意?(1)明确什么是审题、立意。基本要求:鲜明、集中;较高要求:新颖、深刻。(2)辨析一下作文和随笔的异同,师生归纳。范围不同,要求不同,作文要在随笔的基础上针对审题和立意上要进行拓展。(3)结合随笔写作,谈谈在写作的内容和情感还可以进行那些定位和拓展?结合题目的限制和表达的感情的深度和广度进行分析,教师相机点拨。3、结合读过的赞美和怀念母亲的诗歌、散文,谈多角度立意。冰心荷叶母亲、胡适、老舍我的母亲、绿叶对根的情意、游子吟等。4、教师小结:在审题时要认真研究和领会题目要求,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定位和拓展。定位,就是写作要求规定的写作内容和范围,不能跑题和离题。拓展,就是拓宽写作内容的广度,开掘情感表达的深度。从写作题目上来看,我们每个人都有母亲,母亲这个形象是具体的。但母亲又是抽象的,我们有,他人有,甚至动物、植物也有,他们的母亲的情感和我们每个人同样具体和令人震撼。母亲不仅从生活上照顾我们,同样从精神上也在感染和熏陶我们。作家余秋雨说,人不能永远长在母亲怀里,应该在精神上断奶。所以不能动辄就是母亲为自己做饭缝衣,关心生活,呵护疼爱自己。应该力图同时大家的母亲大都是平凡的人,没有我们笔下那样完美。他们也有普通妇女的缺点,在生活中也和我们有过芥蒂。我们对母亲除去感恩还有很多情感需要表现。比如说,还有不满、理解、佩服等情怀在内。(谈对母亲的缺点正确的对待,合理宣泄自己的情绪,确立健康的价值观)总之,每个人心中都在涌动一种感情,通过不断的思想,不断的领悟使自己表达的思想感受丰富和深刻起来。 四、多角度立意训练1、多角度立意导航,学生尝试自主立意美学家朱光潜谈审题和立意对选定的题目,四面八方地“自由联想”,不拘大小,不问次序,想得一点意思,就用三五个字的小标题写在纸上,等把所能想到的意思都记下来了,再对杂乱无章的小标题进行仔细的衡量、筛选和整理。2、示例:请以“风”为话题,进行多角度立意。(1)自然界之风,从沙尘暴联想到环保问题。(2)由“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想到了最伟大最深沉的母爱。(3)社会上助人为乐之风,歌颂文明新风尚。3、可以在原来随笔基础上修改充实,也可以确立新的立意。4、可以写几句话,也可写成诗歌的形式。 5、学生立意展示。教师相机点拨:对一个题目进行多角度立意横看成岭侧成峰6、教师小结:母亲给予我们生命,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人,母爱是一种最无私的感情,它像甘霖洒落在我们的心田,滋润着生命的幼苗。但是由于性格、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它的表现形式各不相同。我们在写作时要注意针对写作对象的特点,既要呈现出一个真实的自我和真实的母亲,又要防止面面俱到,主题分散。要做到立意鲜明、集中和深刻。我理解母爱的实质是:血脉相连的生命的牵挂和关爱。五、谈谈本课的疑惑和收获 1、对“写给母亲”这个写作题目有了哪那些新的思考。2、对审题和立意还有哪些疑惑?3、通过学习有哪些新的认识?审题和立意教学实录山东省邹平县明集初中 李波师:母亲节刚过,大家也在母亲节期间,留下过我们的情思。请读一读,把触动你心灵的句子用笔画下来。(生阅读,并画句子)师:请把画出来的触动你心灵的句子与大家分享一下。生:母亲,为何你的无奈只化作轻盈的一笑?对我的劝慰又如此故作平淡?那两行泪承载了多少酸楚与心碎?师:能不能说一下,你为什么写这些?生:我感动于我的母亲,我知道她为我付出了很多,但我确实不知道她到底为我付出了多少。我无法去计量,在母爱面前我的语言显得那样苍白无力。师:你表达的是无以言表的母爱。生:五月的康乃馨,馨香芳醇,就像母亲,给予儿女的爱总是最纯最美。师:是的,母爱是温柔的,纯净的。生:在昏黄的灯光下忙碌的妈妈,不必再说半句感激的话,凭借心灵感应,我知道由您做母亲是我一生的幸福。师:刚才我们听三位同学用赞美的语言,朗读了母亲节期间写的生活随笔。请同学们说一说,他们三篇生活随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生:我觉得他们的共同点是:文章都是写给母亲的,语言都很优美,而且包含真情。生:我认为,母爱是朴实的,用华丽的语言表达不太合适,应该用朴实的语言。师:五彩斑斓的语言是可以的,质朴的语言同样打动人,只要表达的是真情。因为只有真情最能打动人心。生:我觉得他们的不同点是,有的表达感恩之情,有的赞颂母爱的伟大,有的语言很华美,也有的很质朴,质朴的语言同样打动人。师:是的,质朴的语言也能表达出真情。随笔是抒写心声的,写法比较自由。它和命题作文有些不同。这节课,如果我们以“写给母亲”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应该怎样审题和立意?写作内容和情感进行怎样的定位和拓展呢?生:审题,就是首先要看看题目的含义是什么?生:立意就是确定一个中心意思,然后按照这个意思来写。师:也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主旨或叫主题。能举个例子来说明吗?生:刚才我写的是自己对不起妈妈,是写给母亲的歉意。生:可以是写给母亲的感恩。生:还有写给母亲的赞美。生:也可以是写给母亲的理解和思念。师:他们的立意还有可以拓展的地方吗?在母亲节我们的作文题目是: 的母亲,在横线上面可以填写什么?还可以拓展吗?生:可以写“给我们的母亲”。师:对!写给大家共同的母亲,这就是拓展了,还有吗?生:写“给孤独的母亲”,一位孤寡老人。师:为什么想起写这样一位老人?生:因为她比一般的母亲更需要爱。师:这是一份特别的母爱。还可以有哪些拓展?生:写给动物的母亲,因为它们的爱也能打动人心。生:还可以写给人类共同的母亲地球,是它养育了我们。师:可以写的还有很多。从宏观到微观,从家庭到社会,从人类到自然万物对于海外游子,祖国就是他们的母亲;对于一个遨游太空的宇航员,地球就是他们的母亲。师:我们通过审题,可以审出写作范围,帮我们打开写作思路。那么立意又有什么要求呢?立意的要求就是新颖、深刻。下面我们结合作家的文章说一说。师:游子吟中,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作者借用小草对阳光的诉说,写出对母亲的感恩。歌曲烛光里的妈妈,将母亲的身影放在烛光里,对她倾诉,多么感人!巧妙设计取胜的例子,还有好多。胡适的我的母亲由于写出了母亲的人格魅力,使文章更显深刻;老舍的我的母亲感恩于母亲人格的熏陶,立意就高人一筹。师:立意要以生活为依托,把真情表达出来,我们只要深入思索,就会逐渐走向深刻。师:苏轼有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一事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就会不同,请同学们用这个办法说说这个题目的新角度。生:汶川地震,生死之际,将生的机会留给了孩子,展示了母亲无以伦比的伟大。生:母亲,你是太阳,却给了我风雨中成长的本领师:我们的母亲都是平凡的人,我们写给她的还可以是委屈、抱怨。但无论怎样,我们改变不了对母亲浓浓的深情。审题和立意教学反思各位专家、各位同行:本节写作课的课题是审题和立意,属于写作方法指导的范畴。恰好母亲节刚刚过去,同学们也在随笔中表达了自己在母亲节的情思。我借助这个契机在教学中为这个课题设置了一个载体,就是以“写给母亲”为话题作文的审题和立意为例进行教学,力图避免单纯的写作技法的指导和训练。让同学们在写作实践中学习写作方法。根据我们进行随笔化写作教学的教学流程确定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结合生活体验感受亲情,借助随笔表达亲情。 2、辨析随笔与作文的区别,进行审题和立意的方法指导,引导学生通过审题进行多角度立意。 3、通过审题和立意教学,提升学生的认识水平,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 在教学中,采取了随笔引路、读评辨析、阅读感悟,定位拓展、感悟试笔等教学流程,充分发挥同学们的主体作用,使同学们主动地对作文的审题和立意的认识逐渐深入。努力让同学们借助写作实践和阅读经验自主领会审题和立意的方法。教师在此过程这相机引导、点拨和总结,梳理出审题方法,分清立意的基本要求集中、鲜明,重点锁定立意的深刻和新颖进行探讨。通过多角度的立意对此进行重点突破。从课堂效果看,同学们结合自己写的随笔入手,从对自己的母亲延伸到更多的母亲形象上来,从对母亲单一的感恩,逐步深入到更丰富和深刻的立意中,更重要的是,让同学们在写作中拓展了思维,把作文和生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