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0课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 语文版 (2).doc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0课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 语文版 (2).doc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0课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 语文版 (2).doc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0课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 语文版 (2).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0课 邹忌讽齐王纳谏一、字音字形1识记生难字昳丽(y) 衣冠(gun) 窥镜(ku) 间(jin)进2找出通假字徐公来,孰视之。孰通熟意思:仔细二、重要词语1重点词理解(1)门庭若市:宫门口,庭院里像集市一样热闹(形容人多的样子)。(2)战胜于朝廷:意思是修明内政,不必用兵就可以战胜其他国家。2一词多义辨析3词类活用解释(1)朝服衣冠。活用词语:朝解释:名词作状语,在早晨。(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活用词语:美解释:以为美,形容词用作动词。(3)能面刺寡人之过者。活用词语:面解释:当面,名词作状语。4古今异义区分(1)今齐地方千里。古义:土地方圆今义:空间、区域(2)邹忌讽齐王纳谏。古义:用委婉的语言劝告今义:讽刺,侧重揭露、批评或嘲笑三、作家作品刘向(约前77前6年),战国策的编订者,本名更生,字子政,西汉沛(现江苏沛县)人,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主要活动在元帝、成帝时代,曾任光禄大夫,受命收集整理经传诸子诗赋为书籍,写成别录一书,为我国最早的分类目录。另著有新序说苑烈女传等书。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战国策是记载战国时期政治斗争的一部最完整的著作,它实际上是当时纵横家游说之辞的汇编,因而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该书文辞优美,语言生动,富于雄辩与运筹的机智,描写人物绘声绘色,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1邹忌劝谏齐王是源于一件家庭小事,这件家庭小事是什么?妻、妾、客都是如何回答的?这三种回答在感情色彩上是否相同?点拨:邹忌向他的妻、妾、客提出与徐公比美的问题。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君美甚”三个字表现了妻子对他的偏爱,反问句表示一种十分肯定、不用怀疑的口气,这种赞美是由衷的。妾的回答中少了“君美甚”三个字,用了感叹语气,表现了她低微的地位和畏怯的心理。客人只是平淡地肯定邹忌美于徐公,这是一种应酬、逢迎的态度。2邹忌进谏成功的原因在哪里?点拨:邹忌能进谏成功有两个关键:一是在于他说话的艺术与技巧上,邹忌以自己与徐公比美这件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设喻,现身说法,巧妙地将自己的妻、妾、客人与威王的宫妇、群臣、百姓进行类比,由己及君,以小见大,由家事到国事,道理由浅入深,具有极强的说服力,轻而易举地让齐王明白确实受了蒙蔽。二是纳谏者齐王有谦厚开阔的胸襟,重贤而又明理、开明,是有作为的君主,从谏如流,闻过则喜,勇于改革。3核心图解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1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组是()。a邹忌(zu) 昳丽(y) 雄辩(bin)b孰与(sh) 弗如(f) 入朝(cho)c窥镜(ku) 期年(q) 纳谏(jin)d间进(jin) 旦日(dn) 规劝(qun)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1)旦日,客从外来()(2)暮寝而思之()(3)臣诚知不如徐公美()(4)期年之后()3指出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时时而间进 b臣之妻私臣c徐公来,孰视之 d上书谏寡人者4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a臣之妻私臣 b今齐地方千里c形貌昳丽 d齐国之美丽者也5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联。上联:邹忌现身说法巧进谏下联:_6文学常识填空。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_,该书是_时期各种史料的汇编,原作者不详,西汉_编订为_篇,着重记录了_。文题中“讽”的意思是_。课内品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710题。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7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邹忌修八尺有余()(2)朝服衣冠 ()(3)私我也 ()(4)王之蔽甚矣 ()8请就课文第二自然段的内容或写法写一段评论性的文字。9面对妻、妾、客的不同程度的赞美,邹忌从“不自信”到“暮寝而思之”,反映出他怎样的品质?10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从语言运用的角度,邹忌的进谏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类文阅览】(2011四川泸州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114题。隆中对陈寿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2)欲信大义于天下 ()(3)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4)愿诸君勿复言 ()1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犹鱼之有水也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b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曹刿论战)c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唐雎不辱使命)d曹操比于袁绍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2)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1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隆中对策”前,作者先采用侧面叙写的方式衬托出诸葛亮的与众不同和非凡才智。b诸葛亮以高祖刘邦在益州成就帝业为例提示刘备可以将益州作为建立蜀汉大业的基地。c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既论及地理、经济、军事等因素,又提到了恤民和用贤的重要。d文章通过隆中对策这一核心事件,突出展示了诸葛亮作为政治家和军事家的远见卓识。【综合性学习】15劝说是一门艺术,学完本课后,你所在班级打算举行一次以探究“邹忌的劝说艺术”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请你积极参加。(1)你认为邹忌是怎样成功地说服齐王的?(2)你还知道哪些古代政治家力谏自己的君王“战胜于朝廷”的?请举例。他们的劝说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3)国务院办公厅2008年1月8日发出“限塑令”,规定从2008年6月1日起,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将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但时至今日在菜场发现,仍有一些卖菜者在热情地帮顾客用塑料袋装菜。一位同学问:“不是禁送塑料袋了吗?”卖菜者指着旁边的摊位说:“大家都在送,我不送,你会买我的菜吗?”如果你在现场,你会怎样劝说这位卖菜的人?【体验中考】16(2011重庆中考)邹忌进谏齐王,出师表中诸葛亮进谏后主刘禅,他们采用的方式有什么不同?这对我们与人交往有何启示?答案示例:邹忌采用了以事设喻委婉规劝的方法,诸葛亮采用了直言劝谏的方法。启示:说话时要看对象;要讲究说话的方式。17(2011江苏连云港中考)名著阅读题。请在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1)在水浒传中,“三打祝家庄”的故事非常精彩。请你任选其中两次,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其情节。(2)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共有“四次面临死亡”的经历。请你任选其中两次,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参考答案:1. 解析:a项中的“昳丽”的读音为“y”;c项中的“期年”的读音为“j”;d项中的“间进”的读音为“jin”。答案:b2. 答案:(1)第二天(2)躺着休息,睡觉(3)的确,实在(4)满一年3. 解析:c项中“孰”通“熟”,仔细的意思。答案:c4. 解析:b项中的“地方”古义是土地方圆,今义是空间、区域。答案:b5. 答案示例:齐王开张圣听振国威/臣民面刺齐王受上赏6. 答案:战国策战国刘向三十三战国时期一些谋臣策士的言论和谋略用委婉的语言劝告7. 答案:(1)长,这里指身高(2)穿戴(3)偏爱(4)受蒙蔽,这里的意思是因受蒙蔽而不明8. 解析:本题题干中已经提示“就课文第二自然段的内容或写法”写一段评论性文字,因此在读懂原文基础上,选准切入点是关键。参考答案:示例,内容方面:邹忌以自身为例,由家事巧妙地联系到国事,规劝齐王纳谏除弊;写法方面:把家事和国事进行类比,推己及人,以此达到规劝的目的。9. 解析:要抓住“忌不自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等句子进行理解。参考答案:不盲目轻信,对别人的褒奖能理智判断、冷静思考,能正视自己。10. 答案示例:忠言不一定逆耳。在与同学、父母、师长等的交往过程中,在向对方提出意见或建议时,如果能讲究说话方式,语言委婉含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那么忠言完全可以顺耳,从而使对方愉快接受。11. 参考答案:(1)命人退避(2)通“伸”,伸张(3)一天天(4)希望12. 解析:a项均为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b项分别为并列关系、修饰关系的连词。c项分别译为“凭借”“于是”。d项分别为“同”“在”。答案:a13. 参考答案:(1)这个人值得到他那里去拜访,不能委屈他,召他上门来。将军您应当屈尊亲自去拜访他。(2)将军亲自统率益州大军从秦川出击,百姓谁敢不用竹筐盛着饭食用壶装着酒水来迎接将军您呢?14. 解析:应是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答案:a15. 参考答案:(1)先以自己的切身经历设喻,指出妻、妾、客的三种回答各有不同的原因。然后拿齐王的地位和自己作比较,最后得出“王之蔽甚矣”的结论,劝谏齐王广泛地听取别人的意见。(2)魏征劝谏唐太宗,诸葛亮劝谏蜀后主刘禅。委婉地劝说,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到启发、明白道理,从而愉快地接受意见。今天的人际交往中仍然可以借鉴这种做法。(3)示例:菜卖得好不好,关键在于菜的质量、价格和服务;带头执行“限塑令”,为保护环境尽责任,大家会理解、支持的;执行“限塑令”也是每个公民的义务;还可以有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