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七单元 口语交际 交流对联教学案 (新版)语文版.doc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七单元 口语交际 交流对联教学案 (新版)语文版.doc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七单元 口语交际 交流对联教学案 (新版)语文版.doc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七单元 口语交际 交流对联教学案 (新版)语文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口语交际 交流对联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听与说的能力,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在交流中学会文明的人际沟通,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思想水平。2、通过对联交流活动,了解对联的实用性,培养学生对汉语的审美情趣,自觉继承发扬汉语优秀文化。3、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汉语表达水平。一、准备布置学生搜集对联,尽量搜集各种类型的脍炙人口的对联,并能对对联有一定的看法或评价。要求学生与长辈交流,了解有关对联的常识。老师在课前对学生搜集的对联加以筛选、整理,然后在课内归类总结。具体步骤如下:1、成立小组:全班所有学生都是小组成员,五个学生组成一个小组,共同搜集查阅、走访调查。2、确定地点:图书室、网络教室、当地名胜古迹、各种社会活动场所、屋室庭院等。3、做好有关准备,和相关人员联系调查事宜。4、实施:(1)小组成员利用节假日到社会各种活动场所搜集多种对联。(2)到图书室、网络教室搜集有关对联的资料。(3)采访在对联方面有爱好与研究的长辈,了解对联知识。5、整理、分析资料:将资料汇总、选择、分类整理。(1)将搜集到的各种对联编辑成册。(2)举办学生自己撰写的对联展览。二、导入对联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也是人类文艺百花园中一枝独秀的奇葩。当代著名学者周汝昌先生说“对联乃是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美学观和语文特点的综合产物,是几千年文化史上高级创造积累的特殊成就。”对联可称是中国特有的“国粹”“国宝”,它的用途十分广泛,除了一般的作用:点缀名胜、渲染气氛、针砭时弊、抒发胸怀等外,还能引经据典,传播丰富的文史知识。不仅如此,对联这种短小精悍的文学样式自问世之日起,就以其尺幅千里的特色赢得了最广大的创作者和欣赏者,从而呈现出勃勃生机。上自风流儒雅之文人骚客,下至引车卖浆之下里巴人,雅俗共赏,喜爱有加。古有才貌双全的苏小妹单联征对、三难情郎的趣事;今有巴蜀鬼才魏明伦万元求联、发难文坛的佳话。对联可以寄情,可以寓志;可赞造化伟大,可叹人工精巧;或悼或贺;或斥歪,或颂正。无所不包,无所不能,长至数百言,短至无一字。既有如此奇妙的一方花海,又岂能不亲睹其芳,亲品其香,以怡情悦性,游目骋怀?今天,大家就一起来欣赏交流对联吧!三、分组交流将全班分成四个大组,把自己小组搜集到的对联在组内交流,说明搜集的渠道,喜爱的理由以及对联的作用(可从思想感情和语言艺术上谈)。出示交流中要注意的问题:1、耐心、专注地倾听,明确对方说话要点。2、自信、负责地表达,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3、注意表情和语气,使说话有感染力和说服力。4、自然、大方与人交谈,注意使用文明交际用语。四、展示交流成果1、学生将搜集到的对联编辑成对联集粹一书,里面搜集了很多精美的对联。如:(1)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2)莺莺燕燕翠翠红红处处融融洽洽;风风雨雨花花草草年年暮暮朝朝。(3)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4)一弹流水一弹月;半入江风半入云。(5)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2、学生自己撰写的对联。如:(1)惜青春年华奋力拼搏,爱神州大地大展宏图。(2)冬去山明水秀;春来鸟语花香。(3)五湖四海皆春色;万水千山尽朝晖。(4)山青水秀风光好;人寿年丰喜事多。(5)校园沸腾春来早;师生团结佳话多。(6)学海无涯勤可渡;书山万仞志能攀。五、每大组推举代表上台演讲,同时多媒体展示。对联知识知多少。1、对联溯源。对联是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对联,是我国文学艺术珍品,迄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自成一体,以简练的语言,工整的对仗,言志抒情,描物写景,又以高度的概括力引人深思,寓教于乐。对联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演变,已深入到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层次,各个领域。现在这一古老艺术,老树发新枝,呈现了欣欣向荣的局面。如春节贴春联,祝寿写寿联,行业开张贴行业联等。其雅俗共赏的艺术趣味,积淀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于公元964年命笔题写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已知的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诗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就是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一直到了明代,人们才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据簪云楼杂话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后,除夕前,曾命公卿士庶家门须加春联一副,并亲自微服出巡,挨门观赏取乐。尔后,文人学士无不把题联作对视为雅事。入清以后,对联曾鼎盛一时,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还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贴对联的风俗。2、对联的特点。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但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却又必须具备以下特点: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二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三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四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3、对联的类型。从反映的内容和使用的场合来看,对联可以分为:(1)春联:以除旧迎新,言明志向,充满豪情,展望未来为主要内容,专门在元旦、春节时粘贴的对联,因时效性较强,人们就称为春联。如:大地回春,青山绿水,祖国千般美;日暖神州,人寿年丰,幸福万年长。上上下下,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添一岁;家家户户,说说笑笑,欢欢喜喜,均过新年。(2)楹联:为了表达某种愿望或满足装饰需要,过去常在宫廷、府宅、庙宇、园林的楹柱之上,或用木板刻制,或在壁石上雕琢联语,统称为楹联。如:一九七九年,杭州“岳庙”修复一新,当代著名词人兼书法家赵仆初,化用岳飞满江红词意,为重新塑好的岳飞巨像两边的大柱上,精心撰写了一幅古为今用、气魄宏伟的新楹联:观瞻气象耀民魂,喜今朝祠宇,重开老柏,千寻抬头望;收拾山河酬壮志,看此日神州,奋起新程,万里驾长车。(3)婚联:专门在举行结婚仪式那天选用或编写的能够表达热烈气氛的对联。如:并蒂新开幸福花;同心永结富裕果。(4)挽联:为评价先人的生平业绩,抒发后人诚挚的怀念之情,在追悼会或纪念会上所用的对联,谓之挽联。如郭沫若挽蒲松龄: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5)寿联:当老人喜过生日,子女为了表达对长辈的祝福之情,常以延年益寿、福满家门为主要内容,精心书写一些吉祥的词语,或贴在门上,或挂在厅堂,这样的对联就叫寿联。如:福如东海阔;寿比南山高。(6)赠联:人生得一知己足已;斯世当以同怀视之鲁迅赠瞿秋白(7)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自勉六、对联“快乐大本营”1、请你来贴对联。下面对联该贴在哪里才合适?(1)文海放舟健儿要敢顶风上;书山寻宝志士哪能空手回。(书店)(2)新事业从头做起;旧现象一手推平。(理发店)(3)飞鸟闻香化凤;游鱼得味成龙。(饭店)(4)但愿世间人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药店)(5)客至心常热;人走茶不凉。(茶馆)(6)春夏秋冬一岁川流不息;东西南北四方宾至如归。(宾馆)(7)谷乃国之宝;民以食为天。(粮店)(8)步月凌波去;登堂入室来。(鞋店)(9)任挑肥拣瘦,指向哪里,割向哪里;请依次排队,生人一般,熟人一般。(肉铺)2、名对赏读。(1)如明代东林党首领顾宪成,在东林书院大门上写过这样一幅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上联写景,下联言志,上下联内容紧密相关,使人透过字面,很容易理解作者的自勉自励之心。(2)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横批:南北此联为数字联,暗含横批:没有东西。上联:缺一(衣)。下联:少十(食)。(3)口中含玉确如玉;台下有心实无心。此联为谜语联,上联谜底:国。下联谜底:怠。(4)一九二一年冬,陈毅同志在法国因为闹学被法国政府遣送回国,过春节时给自己家里写了这样一副对联:年难过,年难过,年年难过;事必成,事必成,事事必成。这副对联表现了青年时代的陈毅忧国忧民和对革命一定胜利的信心。七、拓展以课文为素材库,适当向课外拓展,分类或分组搜集、撰写对联,作为课外作业。八、总结对联装点了我们的生活,陶冶了我们的情操。本次交流活动,同学们既锻炼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