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新闻两则》(第1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新闻两则》(第1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新闻两则》(第1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课 新闻两则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新闻的体裁格式和特点,把握记叙的六要素。2. 积累“鄂、豫、绥靖、阻遏、锐不可当”等词语,掌握它们的读音和词义。3. 学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感受解放战争中我军的英勇气势。教学重难点:把握新闻的结构要素,理解文章语言准确、简洁、感情色彩鲜明的特点。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吸引学生的兴趣】现实世界风云变幻,街头热议五花八门,同学们,你们是怎么了解这些信息的呢?对,是新闻。新闻是我们了解时代生活的一个窗口,是社会变化的一个晴雨表。今天我们学习的两则新闻,高屋建瓴,大气磅礴,是新闻作品中不可多得的瑰宝,它出自伟大领袖毛泽东毛泽东之手。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第一篇新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课堂实录1、 了解新闻体裁。【设计意图:让学生系统地认识新闻的特点】1、 新闻的定义及其特点。“新闻”这个名称,从广义来说,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从狭义来说,就是指消息。消息(新闻)这种文体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四条。一是事实说话;二是迅速及时;三是高潮在前;四是简明扼要。2. 新闻的结构。新闻包括五个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它简明扼要地解释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和结语有时候也暗含在主体中。2、 学生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或自己查字典解决)。【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掌握生字的读音和意思。】1.掌握生字读音。鄂(湖北) 豫y(湖南) 绥su靖jng 阻遏 锐ru不可当 高屋建瓴lng 气势磅png礴b 聿y 闱wi乡 荻d港 歼jin灭 回肠荡dng气2. 理解词语的意思。不含:不包括。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阻挡。高屋建瓴:把瓶子里的水从高层顶上倾倒。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业已:已经。回肠荡气: 形容文艺作品或声乐表演感人肺腑。歼灭:消灭(敌人)。3、 再读课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思考问题:【设计意图:意在梳理文章内容,了解新闻各个部分的位置和主要内容。】1. 找出本则新闻的导语与主体部分,并说说各部分的特点。2. 概括导语部分的主要内容,并想一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 为主体部分划为层次并概括每层的大意,说一说详略安排及其用意。4.课文中表现我军英勇的词语和敌人溃不成军的词语有哪些? 明确:1. 这篇新闻的前两句是导语部分,从第3句开始到文章结束是主体部分。导语的特点:导语是消息开头的第一二句话或第一段;简明扼要地提示消息的核心内容。主体的特点是:主体是消息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进一步扩展和阐释。 2. 导语部分写的是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概况。电头部分点明了时间,地点:西起九江,东至江阴一千余里的战线;人物:人民解放军;人数:百万大军;行动:冲破敌阵;结果:横渡长江。新闻写作必须注意的记叙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背景中提到了)经过、结果,都做了明确地交待,使读者对新闻事实有一个概括的了解,并很自然地领起了下文。一般来讲,消息中的导语部分都这样概括叙述。3.主体部分分为三层。一层(20日夜起即已渡过30万人),写中路军的战斗情况。时间:20日夜起的24小时;人物:中路大军;进程: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等地区;战果:24小时渡过30万人。二层(“21日下午5时起”“不起丝毫作用”),写西路军战斗情况并评论敌败我胜的原因。时间:21日下午5时起;人物:西路军;地点:九江、安庆段;战果:30万大军已渡过三分之二,占领了贵池等地;展望:余部23日可渡完,阵地正在向南扩展中。三层(“汤恩泊认为”结尾),写东路军的战斗情况。时间:与西路军同时;人物:东路军;战果: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大部渡过南岸;展望:23日可以渡完。作者对西路军的报道比中路军详细,又比东路军简略。这样安排材料,作者的用意是:因为从当日2时报道中路军起至22时发稿时止,尚未对西路军进行过报道,所以对西路军的报导要比中路军详细一些,以使人们清楚战况。但从这篇消息本身来讲,此处不是报道的重点,因“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敌甚为微弱”,而东路军“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所以作者重点要写东路军。4. 表现我军英勇的词语有:“英勇善战”、“锐不可当”等,表现敌人溃不成军的词语有“纷纷溃退”“毫无斗志”“甚为微弱”等。课程小结这篇消息读来气势磅礴,荡气回肠,这是一篇人民胜利的宣言,它还承担着昭告天下、瓦解敌人的目的,因此,带有鲜明的感情色彩,呈现着很强的政策性。布置作业1.掌握本课的生字生词。 2.请根据班级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