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专项基础训练 第82练 原子核的组成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放射性的探测和应用(1).doc_第1页
高三物理专项基础训练 第82练 原子核的组成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放射性的探测和应用(1).doc_第2页
高三物理专项基础训练 第82练 原子核的组成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放射性的探测和应用(1).doc_第3页
高三物理专项基础训练 第82练 原子核的组成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放射性的探测和应用(1).doc_第4页
高三物理专项基础训练 第82练 原子核的组成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放射性的探测和应用(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6章 原子核第82练原子核的组成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放射性的探测和应用基础过关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现象中,涉及原子核内部变化的是( )a粒子的散射b天然放射现象c光电效应现象d原子发出现象 2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 )a原子还可再分b原子的核式结构c原子核还可再分d原子核由原子和中子组成 3粒子击中氮14核后放出一个质子,转变为氧17核().在这个氧原子核中有( )a8个正电子b17个电子c17个中子d8个质子 4关于、三种射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射线是放射性的原子核中自发放射出的氦核流,它的穿透能力最强b射线是放射性的原子核外电子电离形成的电子流,它具有中等的穿透能力c射线经常是伴随射线和射线产生的,它的穿透能力最强d放射性的原子核在发生衰变、衰变时,产生的新核处于高能级,它向低能级跃迁时能量以x射线的形式释放出来 5一个静止的放射性原子核处于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由于发生衰变而形成了如图所示的两个圆形轨迹,两圆半径之比为1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原子核发生了衰变b反冲核沿大圆做逆时针方向的圆周运动c原来静止的原子核的序数为15d沿大圆和沿小圆运动的木立 子周期相同 6图中r是一种放射性物质,虚线方框内是匀强磁场,ll是厚纸板,mm是荧光屏.实验时发现在荧光屏的o、p两点处有亮斑.问此时磁场方向(注意选项中为向上,为向下,为垂直纸面向里,为垂直纸面向外)、到达o点的射线、到达p点(在o点正下方)的射线应属下列情况中( )选项磁场方向到达o点处射线到达p点处射线abcd 72006年美国和俄罗斯的科学家利用回旋加速器,通过(钙48)轰击(铜249)发生核反应,成功合成了第118号元素,这是迄今为止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最大的元素,实验表明,该元素的原子核先放出3个相同的粒子x,再连续经过3次衰变后,变成质量为282的第112号元素的原子核,则上述过程中的粒子x是( )a中子b质子c电子d粒子 8光子的能量为hv,动量的大小为如果一个静止的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在发生衰变时,只发出一个光子,则衰变后的原子核( )a仍然静止b沿着与光子运动相同的方向运动c沿着与光子运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d可能向任何方向运动 9一块含铀的矿石质量为m,其中铀元素的质量为m. 铀发生一系列衰变,最终生成物只铅.已知轴的半衰期为t,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经过一个半衰期后该矿石的质量剩下b经过两个半衰期后原来所含的铀元素的原子核有发生了衰变c经过三个半衰期后,其中铀元素的质量还剩d若取8个铀原子核,经过两个半衰期后就一定剩下两个轴原子核 10关于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放射线改变了布料的性质使其不再因摩擦而生电,因此达到消除有害静电的目的b利用射线的贯穿性可以为金属探伤,也能进行人体的透视c用放射线照射农作物种子能使其dna发生变异,其结果一定是成为更优秀的品种d用射线治疗肿瘤时一定要业格控制剂量,以免对人体正常组织造成太大的危害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11天然放射性元素th(钍)经过一系形衰变和衰变之后,变成pb(铅).下列论断中正确的是( )a铅核比钍核少24个中子b铅核比钍核少8个质子c衰变过程中共有4次衰变和8次衰变d衰变过程中共有6次衰变和4次衰变 12钍核(th)具有放射性,它放出一个电子衰变成镤核(),伴随该过程会放出光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因为衰变过程中原子核的质量数守恒,所以不会出现质量亏损b光子是镤核(pa)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释放出来c给钍加热,钍的半衰期将变短d电子是钍核内中子转化质子而释放的 13已知+介子、介子都是由一个夸克(夸克u或夸克d)和一个反夸克(反夸克或反夸克)组成的,它们的带电荷量如下表所示,表中e 为元电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ud带电荷量+ee+eee+ea+由u和组成b+由d和组成c由u和组成d由d和组成 14“轨道电子俘获”也是放射性同位素衰变的一种形式,它是指原子核(称为母核)俘获一个核外电子,其内部一个质子变为中子,从而变成一个新核(称为子核),并且放出一个中微子的过程.中微子的质量很小,不带电,很难探测到,人们最早就是通过子核的反冲而间接证明中微子的存在的.下列关于一个静止的原子核发生“轨道电子俘获”,衰变为子核并放出中微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母核的质量数等于子核的质量数b母核的电荷数大于子核的电荷数c子核的动量等于中微子的动量d子核的动能大于中微子的动能三、计算或论述题 15完成下列核反应方程 (1)n+heo+( ) (2)be+hec+( )(3)thpa+( )(4)uth+( )(5)al+hep+( )(6)psi+( ) 16云室处的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一静止质量为m的原子核在云室中发生一次衰变,粒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q,其运动轨迹在与磁场垂直的平面内,现测得粒子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试求在衰变过程中释放出来的能量. 17用放射源钋的射线轰击铍时,能发射出一种穿透力极强的中性射线,这就是所谓铍“辐射”.1932年,查德威克用铍“辐射”分别照射(轰击)氢和氮(它们可视为处于静止状态).测得照射后沿铍“辐射”方向高速运动的氢核和氮核的速度之比为7.0.查德威克假设铍“辐射”是由一种质量不为零的中性粒子构成的,从而通过上述实验在历史上首次发现了中子.假设铍“辐射”中的中性粒子与氢或氮发生弹性正碰,试在不考虑相对论效应的条件下计算构成铍“辐射”的中性粒子的质量(质量用原子质量单位u表示,1u等于1个12c原子质量的十二分子之.取氢核和氮核的质量分别为1.0u和14u.) 18放射性同位素c被考古学家称为“碳钟”,它可以用来断定古生物体死亡至今的年代.此项研究成果获得1960年诺贝尔化学奖.(1)宇宙射线中高能量中子碰撞空气中的氮原子后,就会形成c,写出它的核反应方程式;(2)c很不稳定,容易发生衰变,其半衰期为5 730年,写出它发生衰变的方程;(3)c的生成和衰变通常是平衡的,即空气中生物活体的c含量是不变的.当机体死亡后,机体内的c含量将会不断减少.若测得一具古生物遗骸中c含量只有活体中的12.5%,则这具遗骸死亡至今应有多少年?能力提升19静止的氮核(n)被速度为v0的中子(n)击中,生成甲、乙两核,甲、乙两核的速度方向与撞击的中子速度方向一致.测得甲、乙两核动量之比为11,动能之比为14,当它们垂直进入匀强磁场做匀速圆周运动,其半径之比为16,试分析判断,甲、乙分别是什么核?写出核反应方程式,并求出甲、乙两核速度.第二十六章 原子核第82练 原子核的组成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放射性的探测和应用1b 2.c 3.d 解析 原子核中有8个质子,9个中子,计17个核子4c5a 解析 由衰变过程中动量守恒得:0=mv+mv,粒子和反冲核均带正电,衰变时所受的洛伦兹力方向相反,做圆周运动的轨迹外切,由,可知电荷量与半径成反比,由,得周期不同6c 解析 射线的贯穿本领很弱,不能穿过厚纸板,选项abd错,结合左手定则判断得选项c正确.7a 8.c 9.c 解析 经过两个半衰期后矿石中剩余的铀应该还有,经过三个半衰期后还剩,因为衰变产物大部分仍然留在该矿石中,所以矿石质量没有太大的改变.10d 解析 利用放射线消除有害静电是利用放射线的电离性,使空气分子电离成为导体,将静电泄出,射线对人体细胞伤害太大,不能用来进行人体透视.作物种子发生的dna突变不一定都是有益的,还要经过筛选才能培育出优秀品种.用射线治疗肿瘤对人体肯定有副作用,因此要科学地严格控制剂量.11bd 12.bd13ad 解析 一个夸克和一个反夸克的电荷量和应等于14abc 解析 本题以“轨道电子俘获”为背景进行命题,考查了原子物理知识.该过程的核反应方程式为(中微子),因此根据核反应中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以判断ab正确.在俘获过程中系统动量守恒,故c正确.根据和题中中微子的质量很小的信息可以知道d错误.15(1)16该衰变放出的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轨道半径r与运动速度v的关系,由洛伦兹力和牛顿定律可得由衰变过程动量守恒得(衰变过程亏损质量很小,可忽略不计);0=又衰变过程中,能量守恒,则粒子和剩余核的动能都来自于亏损质量即由以上各式解得:17设构成铍“辐射”的中性粒子的质量和速度分别为m和v,氢核的质量为mh,构成铍“辐射”的中性粒子与氢核发生弹性正碰,碰后两粒子的速度分别为.由动量守恒与能量守恒定律得:解得:同理,对于质量为的氮核,其碰后速度可求得:根据题意可知:解得:m=1.2u18生物体活着时因新陈代谢不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