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24 河中石兽 (2).doc_第1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24 河中石兽 (2).doc_第2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24 河中石兽 (2).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中石兽教学设计【清】纪昀 【教学目标】1、运用边默读、边摘录的阅读方法,找出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的相关语句,并借助工具书理解其意思。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2、阅读课文,分清层次,把握文章内在的条理,理清作者思路,进而理解实践出真知的道理。【教学重点】1、 较为熟练地运用边默读、边摘录的阅读方法,把握文章条理,理清思路。2、 通过把握文言基础知识,阅读文章,理解内容【教学难点】形象直观的演示石兽落入河中的三种情景,借助动态模拟场景理解文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通过几种方法对照,理解文章揭示的道理。【预习设计】1、对照工具书,逐字逐句疏通课文。2、朗读课文,在老师和同伴的帮助下,力求读得正确、流利。【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课前请听一则笑话:相传清末某省乡试,题目是项羽拿破仑论,有一秀才见题发愣:这项羽我知他是西楚霸王,与刘邦争天下,兵困垓下,最终自刎乌江。那拿破仑何许人何许物也?冥思苦想之后,秀才似有大悟:这“仑”与“轮”音同形近,莫非主考使用通假方法,故弄玄虚?“拿破仑”者,“拿破轮”也,于是乎他庆幸自己识破机关,得意中欣然命笔:轮难拿,破轮尤难拿。而项羽独能拿!何也?项羽力能举鼎,况破轮乎?听完笑话,大家有什么感受?秀才惹下的这么一个大笑话,我们今天从河中石兽一文看能否找到。二、朗读课文,疏通文意,初步感知内容。1、学生根据预习情况,围绕文言基础知识进行质疑,师生共同解决。教师出示关键词句,引导学生疏通文意。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朗读课文。三、运用默读方法,提炼寻找石兽的方法,进而理解揭示的道理。1、提炼寻找石兽的方法并简要分析思路:阅读课文并完成如下表格:果得于数里外求之于上流老河工第四种失败原地沙下讲学家第三种无迹顺流而下僧第二种不可得原地水中僧第一种结果寻找的地点人物寻找经过结合表格内容,简要分析思路:思路分析预设:本文围绕寻找河中石兽这一线索,展开戏剧性的情节,在前三段通过寺僧、讲学家、老河兵对寻找石兽的不同见解的叙述,寓理于事,作者在文末以议论的方式点明自己的观点: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2、比较一下,谁的方法是对的?为什么?(借助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的相关语句的意思。)【课堂探究活动】(1)、师生演示。形象直观的演示石兽落入河中的三种情景,借助动态模拟场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的相关语句的意思。通过演示,师生归纳:第一种 没考虑流水、石兽、泥沙的关系。第二种 只考虑了流水,没考虑石兽、泥沙。第三种 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忽略了流水。第四种 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准确把握了三者的性质及相互关系。(2)、拓展阅读:水中石兽真会向上游。进一步理解文章关键点。水中石兽真会向上游吴德锋纪昀(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是出名的清人笔记小说之一。蔡元培先生将它与红楼梦、聊斋志异鼎足并列为“有清一代三大小说”。阅微草堂笔记中的河中石兽这个故事,颇负盛名。 近来有人对纪昀的这个说法,表示怀疑。理由是石重水轻,无论如何,沉于水中的石兽,只可能顺流而下,决不可能逆流而上。他们认为纪昀所说的这个故事,尽管很生动、有趣,很能吸引人,无奈事实决非如此,石兽向上游,不过是文学家的幻想,客观上并不存在。事实真的如此吗?寻找沉在河中的石兽,究竟应在上游还是下游?不久前发生在云南西双版纳的一回事,圆满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这回事的情节几乎与纪昀所记一模一样,即西双版纳有一条河中有两块大石,它们有一半露在水面。十多年前,有一块石头被人炸碎,另一块也随之失踪,大家都不知道这块未炸碎的石头到哪里去了。十多年后,有人在离原地十多里的上游,发现了那块失踪了的石头,经核对,它确实是本来位于十多里外的下游那一块。它是怎么“游”上来的呢?原来炸另一块石头时,这块石头的基础也被震坏,它丧失了屹立不动的根基,正如纪昀所说的水冲走石边沙的道理,在十多年的时间中,它逐渐地向上游翻滚了十多里路。它向上“游”时经过之处,留下了一道明显的沟,令人信服他说明,纪昀所记,确非虚言。这一有趣的自然现象,1980年4月当地的报纸作过详细的报道。这故事不仅教育我们如何思考问题,对从事水中打捞也有实际指导意义。(3)、知人论世:纪昀,字晓岚。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学问渊博,曾任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因获罪遣戍乌鲁木齐。释放回京后,任四库全书总纂官,编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目录学上贡献很大。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阅微草堂笔记是纪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笔记小说,题材以妖怪鬼狐为主,但于人事异闻、名物典故等也有记述,内容相当广泛。3、分析最后一层,理解文章揭示的道理 。概括文章的中心: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就根据常情主观作出判断。四、延伸拓展:启发学生深入思考,联系生活实际,更深入地领悟这一道理。预设:不能片面地理解,而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事物的特性;更不能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