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定时练习12 苏教版.doc_第1页
高三语文定时练习12 苏教版.doc_第2页
高三语文定时练习12 苏教版.doc_第3页
高三语文定时练习12 苏教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语文定时练习十二一、语言基础知识(33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讥诮() 顷刻(qng)丢三落(l)四 匹夫之勇()b艄公() 黥()刑前倨(j)后恭 毁家纾(sh)难c绷(bng)脸 关卡() 深陷囹圄(w) 冥然兀(w)坐d孝悌(d) 强(qing)迫 锐不可当(dng)殷红一片(yn)2.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逮捕怠工 通缉编辑 哄堂大笑一哄而散b. 莞尔绾结 洁癖偏僻 情不自禁令行禁止c. 霓虹昵称 挑剔警惕 症结所在对症下药d. 畏葸迁徙 眼眶框架 行伍之间道行很深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感喟/慰藉 盘桓/城垣 模样/模仿 悲恸/恫吓b媲美/包庇 回溯/塑料 花圈/圈养 大阪/皈依c纨绔/跨越 市侩/污秽 强迫/倔强 粳米/菁华d痉挛/靓妆 噱头/戏谑 开拓/拓本 档案/当铺4.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首屈一指 立竿见影 积毁销骨 事必躬亲b举旗不定 纪律涣散 既往不咎 珠联璧合c断章取义 班门弄斧 烟消云散 谈笑风声d集思广益 严惩不贷 礼仪之邦 一泄千里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8日进入第二天。中方首席气候谈判代表苏伟表示,发达国家目前承诺提供给发展中国家的应对气候变化援助资金,实在是杯水车薪。b景点涨价如果超过广大游客的承受能力,将很可能是一种慢性自杀,景点则成了游客望尘莫及的“城市精品店”。c商务快车一直致力于电子商务和网络营销行业,十一年的栉风沐雨,商务快车已经足够的强盛,为众多的企业带来商机,是企业应对金融寒冬最有效的利器。d百佳专辑主编马世芳说:“老实说当初真的是想抛砖引玉。结果我们1994年抛的砖,却成了秦砖汉瓦,还是没人接着做。”6.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三军在江、淮、河、汉之间布成“品”字形阵势,互为觭角,逐鹿中原,机动歼敌。b王熙凤是一个精明能干、八面玲珑的人,她为人刁钻狡黠,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c马克思在当时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从事资本论的写作,其坚苦卓绝的精神令人惊叹!d那股偷袭的匪徒,看到这支厉兵秣马的队伍,犹豫了一阵之后,别转马头跑了。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富豪征婚、美女应征纯属私人的事情,似乎不容置喙,但纵观近年来“方兴未艾”高潮迭起的富豪征婚潮,其中婚姻爱情的因子逐渐苍白。b在整体低迷的运动用品行业中,室内运动服饰脱颖而出。室内运动品牌浩沙国际有限公司截至2013年6月30日,营业额同比增长26.9%。c事发后才开始“亡羊补牢”,等到问题被曝光才开始补救,为时已晚;诚然,食品违法犯罪行为在暗处,尤其是面对一些新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d菏泽8座车塞进23人,超载200% ,这样的车辆拉那么多人,一旦发生意外,后果不堪设想,然而司机面对这样的危险却不以为然。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在上帝面前,在我们的家人以及来自各界关注我们的见证人面前,我颜淑英愿意嫁给李康宇做我的丈夫,与你在神圣的婚约中共同生活。b爆料人声称,他对涉及自己的一起民事案件判决有严重质疑,于是从开始收集赵明华涉嫌违纪的证据至今,他用了整整一年多的时间。c中新社记者看到,“桑迪”(飓风)带来的罕见狂风呼啸而过,凄厉的鸣叫令人心惊,大暴雨随着风势倾泻下来,漫天皆雨水d近日,有关延迟退休的多种备选方案已提交有关部门讨论,可是有一个非常现实却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延退之后,有幼儿的家庭怎么办?9.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交通运输部在对革命老区农村公路建设已给予支持的基础上,将加大对中西部“少边穷”地区农村公路建设的支持力度,提高对这些地区公路建设的补助标准。b理科综合、文科综合的考试形式,对许多习惯了单科考试的高三学生,最初的确会感到不适应。c认识沙尘暴,了解沙尘暴,是为了从科学的角度达到对沙尘暴进行预防,减少沙尘暴造成的损失。d许多网友认为,标榜“大众”和“草根”的山寨文化之所以能大行其道的原因,是由于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普通人的文化需求、适应了大众文化的消费需求所致。10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金秋十月,常德市有关部门针对广大橘农柑橘销售难的现象采取了减免市场设施占用费、扩大柑橘宣传力度、组织客源、减少申报环节等帮助橘农们打开销路。b.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新加坡召开,本次会议同期举办“未来之声”活动,将邀请约百名来自各经济体的学生代表和指导老师来参加了活动。c.最近,东北林业大学作出决定,号召全校师生向在危险关头舍己救人而身负重伤的大二学生刘家霖同学学习,并授予刘家霖“三好学生”“优秀团员”等荣誉称号。d.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科技创新要“以民为本”,这就需要我们的科技工作者改善“公益类科技就是低端技术”的偏见,从制度上着手大力打造“民生科技”。1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近几年来,我国领海不断被侵扰,为了应对复杂多变的海上变化,中国海监局调整了工作规划,加大了海上巡航密度和执法装备的质量。b回家的车票、年终的讨薪,甚至仅仅是提供一本书籍、开通一个信箱,对于农民工,就不仅是心灵的慰藉,更是生活的便利。c林书豪的成功毕竟不是电影,他以自身实力为基础,以球队当时的境况为机遇,顺利地融入了教练的战术体系之中,令全队发生化学反应。他的成功是拼出来的。d近日,北京市消协对首都各大商场的休闲裤进行随机抽检。众多知名的外国品牌被检出虚标含量、甲醛含量超标、色牢度不合格等,不合格率接近四成。二、诗歌鉴赏(10分)1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第12题。江 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注:本诗为杜甫到成都后草堂初成时所作。(1)请从写景和传情两方面简要分析首句中“抱”的妙处。(3分)答: (2)“事事幽”是统摄全诗的核心,请结合二、三两联简要说明诗人是如何来表现“幽”的。(3分)答: (3)最后一联,诗人的感情转为凄婉,请作具体分析。(4分)答: 三、论述类文本阅读。(18分)高科技灾难与科学传播蒋劲松这些年来国内的专家名声颇为狼藉,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科技界屡屡发生学术不端行为之外,专家们向民众发言的糟糕记录是更主要的原因。在今天这个科技时代,民众本来对专家的科普是非常相信崇拜的。结果,专家们拍着胸脯向民众保证的事情一次次落空,导致专家的信誉扫地。我们很少听到专家在公共媒体上向民众警示高科技的潜在风险。日本福岛核电站严重的核事故,从一开始发生到后来的不断失控,我们从各种媒体上得到的专家科普,基调都是要人们放心,小问题,很快就能搞定,影响不大等等。实际上,事故后来的发展几乎总是突破了专家们早前的预测。这些专家们究竟是自己也没有能力预测事态的演变,而故意假装自己一切尽在掌握呢?还是明明知道事态会恶化,故意朝乐观的方向预测呢?无论哪一种情形,都有负于民众的信任和期望,败坏了科学普及的声誉。最后的结果,必然是专家们的科学普及,就会变成笑柄,无人理睬。而绝望无助的民众,只能去听信各种耸人听闻的谣言。为什么专家们的科普,脱离了其本来应有的严谨客观的要求,变成了报喜不报忧的维稳宣传呢?除了知识上的限制之外,主要的原因是专家们没有正确地理解科学传播的真正宗旨。近代以来,科学普及曾经是科学主义的重要工具,自觉地承担所谓启蒙的重任。国人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的传统经学思维,用在科学形象的维护上,不敢正视科学在实际运作过程中的局限性和缺点,为科学讳,把科学打造成无人格的现代神。如梁启超被协和医院的大夫错割了肾脏,却不敢坚持科学精神,如实向公众告知,而隐瞒这一事实。此类做法,后来成为专家向民众发言的潜规则。这样的科普会起到什么作用呢?当然可以使有关部门推广核电没有阻力,减少沟通成本,加快产业化速度,看起来的确是很有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但是,民众对核电安全性的盲目信仰,也使得核电缺乏必要的民众监督,白白地丧失了最重要的核安全保障力量。也许更重要的原因是许多站出来以专家身份说服民众放心的人士,会从要推广科学技术获得巨大利益。比如,核电站专家会强调核电很安全,而手上攥着一大把转基因制种公司股票的科学家会强调转基因很安全,而受雇于孟山都的科普专家更是不遗余力地鼓吹转基因的优点。因此,有必要恢复科学传播应该具有的品格:要准确客观地介绍科学技术可能产生的后果和影响,避免报喜不报忧的掩饰和夸大。在介绍科学技术时,要防止利益相关方把科学传播作为谋求私利和利益集团的工具。传播者要如实介绍自己与这项科学技术之间存在的利益关系。科学传播的主力应该由那些相对独立和公信力较好的自由撰稿人与ngo组织的专家来担任。科学传播应该主要侧重介绍科学技术发展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因为,正面效应早已由力主开发的专家和公司炒作得人人皆知了。为了平衡,也为了预警和安全起见,应该加强民众对于科学技术风险的批判。13.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6分)答: 14.文章认为造成专家科普信誉扫地的原因有哪些?(6分)答: 15.联系上下文,说说第四段提到的“潜规则”具体指什么?作者运用这个词有什么样的意味?(6分)答: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位卑则足羞, 。(韩愈师说) , ,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庄子逍遥游) ,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行路难)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君子坦荡荡, 。 ,唇亡齿寒。(左传)定时练习十二参考答案1.a【解析】b项,“艄公”应读。c项,“深陷囹圄”应读。d项,“孝悌”应读。 2.c; 3【答案】a【解析】aku/wi hun/yun m/m tng/dng bp/b s qun/jun bn/gu ck/ku kui/hu qing/jing jng d jng xu/xu tu/t dng4a【解析】b项,“旗”为“棋”。c项,“声”为“生”。d项,“泄”为“泻”。5【答案】b【解析】望尘莫及:莫:不;及:赶上。望见前面骑马的人走过扬起的尘土而不能赶上。比喻远远落在后面。a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草。比喻力量太小,解决不了问题。c栉风沐雨:栉:梳头发;沐:洗头发。风梳发,雨洗头。形容人经常在外面不顾风雨地辛苦奔波。d抛砖引玉:抛出砖去,引回玉来。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6.d改为“严阵以待”;7.a(;8.d(杂糅,去掉“做我的丈夫”b.不合逻辑;c.搭配不当)9.a(b、不合逻辑,主客颠倒;c、成分残缺,缺宾语中心词;d、语义重复和句式杂糅)10【答案】c【解析】a项,成分残缺,谓语“采取”缺少宾语,可在“等”后加上“措施”。b项,时态错误,“将”与“参加了”矛盾。d项,搭配不当,应将“改善”改为“改变”。11c【解析】a项,搭配不当,“加大质量”不搭配。b项,语序不当,“心灵的慰藉”与“生活的便利”位置互换。d项,成分残缺,“等”后加“问题”。12. (1)运用了拟人手法(1分),概括了草堂周围的环境,一弯清流绕宅而过(1分);传达出诗人与周围自然山水的融合无间,体现了诗人的自适和惬意。(2)两联四句,每句一景(或“一事”),是赋的铺陈手法;从景物(环境)和人事(人物活动)两个方面展开描写,典雅的环境和闲适的人物活动相互映衬;细节描写。(每点1分,写出三点即得满分)(3)眼前悠游闲适的生活,是建筑在故人供禄米的基础上的,曲折地表达出漂泊异地的窘迫;(2分)一旦俸禄供米发生了问题,一切就都谈不到了,流露出诗人对未来的忧虑。(2分)13. 首先指出专家科普缺乏公信力的现状及其导致的严重后果;接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