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下学期期末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八年级生物下学期期末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八年级生物下学期期末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八年级生物下学期期末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八年级生物下学期期末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班级 姓名 学号 分数 (测试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题4分,共60分)1俗话说“五九和六九,河边插杨柳”,这说明杨柳可以采用的生殖方式是 ( )a嫁接 b芽接 c枝接 d扦插【答案】d考点:植物的扦插或嫁接。2把出芽的一小块土豆的块茎植入土中,能长成新马铃薯植株的繁殖方式属于( )a分裂生殖 b出芽生殖 c有性生殖 d无性生殖【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有性生殖是指:由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无性生殖是指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由题意可知,马铃薯是用地下的块茎直接繁殖出新个体,没有经过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属于无性繁殖,并且是营养繁殖,d正确。故选:d考点:植物的无性生殖3家蚕的发育过程是( )a受精卵蛹幼虫成虫 b受精卵幼虫蛹成虫c成虫受精卵蛹幼虫 d成虫蛹受精卵幼虫【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家蚕的发育过程是完全变态发育,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的叫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蝶、蚊、蝇、菜粉蝶、蜜蜂、蚕等。故选b。考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4下列是对不同类动物生殖发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家蚕的发育过程是受精卵幼虫成虫b雌雄蛙抱对行为有利于受精c家兔的发育过程为完全变态d鸟类的生殖和发育只包括求偶、交配、育雏【答案】b故选:b考点:动物的分类5如图是对几种动物的相同点进行比较归纳(圆圈交叉部分为相同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b是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卵生c是有辅助呼吸器官的生物d是完全变态发育【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昆虫是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卵生、卵自然孵化,变态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两种。两栖动物雌雄异体、体外受精(水里),卵生、卵自然孵化,变态发育。鸟类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卵生,卵靠亲鸟体温孵化,有育雏现象,没有变态发育a、蝗虫属于无脊椎动物,家鸽属于脊椎动物,a错误;b、蝗虫和家鸽的受精方式是体内受精,青蛙的受精方式是体外受精,b错误;c、家鸽用气囊辅助呼吸,青蛙用皮肤辅助呼吸,c正确;d、蝗虫的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青蛙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d错误 故选:c考点:动物的分类6如图是青蛙发育过程的四个时期,其中正确的发育顺序是( ) a b c d【答案】b故选:b考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7“蛙满塘,谷满仓”青蛙是当之无愧的“农田卫士”青蛙生殖发育的特点是( )a雌雄异体,体外受精,水中发育b雌雄同体,体内受精,体内发育c雌雄异体,体内受精,水中发育d雌雄同体,体外受精,水中发育【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青蛙的生殖发育特点是:雌雄异体、体外受精、水中变态发育。青蛙属于两栖动物,雌雄异体,生殖和发育都在水中完成,雌雄蛙抱对后,将精子和卵子产在水中,体外受精,幼体在水中发育,抱对可以增加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率青蛙发育的四个阶段是: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为变态发育,生殖和发育都是在水中完成的故选:a考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8鸟类比鱼类、两栖类动物复杂而高等,在繁殖上表现为( )a体外受精b卵生c胎生、哺乳d体内受精,具有筑巢、孵卵、育雏行为【答案】d故选:d考点: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鱼的生殖发育特点9图中所示a、b、c依次为( ) a染色体、基因、dna b染色体、dna、蛋白质cdna、基因、蛋白质 d染色体、dna、性状【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细胞核内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构成的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是dna一条dna上有许许多多的基因,一个基因只是dna上的一个片段,生物的各种性状都是分别由这些不同的基因控制的可以说: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上有数万个基因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dna是一种有机物,它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由图可知a是染色体,c是蛋白质,b是dna故选:b考点: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10同卵双胞胎长得几乎完全一样的原因是( )a拥有相同的父母b生活的环境相同c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相同d细胞内所含基因几乎完全相同【答案】c考点: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11亲代的遗传物质传给子代是通过( )a体细胞 b受精卵 c生殖细胞 d胚胎【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遗传物质即亲代与子代之间传递遗传信息的物质,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na和蛋白质构成染色体;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 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因此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比体细胞中的少一半,在形成受精卵的过程中,染色体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遗传物质位于染色体上,染色体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就实现了遗传物质的传递,亲代的染色体是通过生殖细胞传递给子代的,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遗传物质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如图:故选:b 考点: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12下列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人的卷发和直发 b牡丹的红花与黄花c人的双眼皮与单眼皮 d豌豆的绿色与圆粒【答案】d考点: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的概念13牛的体细胞内含有30对染色体,那么牛的生殖细胞和受精卵中所含染色体数分别是( )a30对、30条 b30条、30对 c30条、30条 d30对、30对【答案】b 故选:b考点: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载体-dna14下列各现象中,属于不可遗传变异的是( )a普通羊群中出现短腿安康羊b诱变育种的太空番茄比变通番茄口感好c绿色玉米地里出现白化苗d长期工作在野外的人皮肤较一般人更黑【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仅由环境因素引起的,没有遗传物质的发生改变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abc、“普通羊群中出现短腿安康羊”、“诱变育。属于可遗传的变异;d、“长期工作在野外的人皮肤较一般人更黑”,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所以,属于不可遗传变异的是“长期工作在野外的人皮肤较一般人更黑”。故选:d考点:生物的变异15生物进化的历程不包括下列哪项( )a由水生到陆生 b由低等到高等 c由个体到群体 d由简单到复杂【答案】c考点:生物进化的历程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40分)16请结合下列资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2014年西非埃博拉病毒事件,是指自2014年2月开始爆发于西非的埃博拉病毒疫情2014年2月,首次爆发于几内亚境内发生到4月23日,疑似与确诊的埃博拉病毒出血热(简称evh)病例达到242宗,死亡142人,致死率高达58.7%据世卫组织发布的最新消息称,此轮埃博拉疫情爆发中感染病例数量已接近1.4万人埃博拉病毒又译作伊波拉病毒,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传染病病毒,致死原因主要为中风、心肌梗塞、低血容量休克或多发性器官衰竭“埃博拉”病毒又一定的耐热性,但在60摄氏度的条件下60分钟将被杀死病毒主要存在于病人使用过的注射器、针头、各种穿刺针、插管等,均应彻底消毒,最可靠的是使用高压蒸汽消毒现在,美国科学家正在研究治疗埃博拉病毒的药剂,据有关专家预计研制出治疗埃博拉病毒的疫苗需要2至6年(1)从传染病的角度分析,埃博拉病毒是引起evh的 (2)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 、 和 这三个基本环节其中埃博拉患者属于 (3)现有的抗生素对此病的医治无效,原因是 (4)若疫苗研制成功接种到人体内,能使人体产生抵抗埃博拉病毒的 ,这种免疫类型属于 (5)为了防控evh疫情,要积极发现感染病例,隔离患者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看,这属于 ;对病人使用过的注射器、针头等进行彻底消毒属于 【答案】(1)病原体(2)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传染源(3)抗生素是真菌产生的能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对病毒不起作用(4)抗体 特异性免疫(5)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故答案为:(1)病原体(2)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传染源(3)抗生素是真菌产生的能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对病毒不起作用(4)抗体 特异性免疫(5)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考点】病原体与传染病的病因;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17下图为长颈鹿进化示意图,据图回答: (1)图说明古代长颈鹿祖先的个体之间颈长存在着_。(2)图说明地球环境变得干旱、缺乏青草时_的个体容易获得食物而生存下来。那么,长颈的变异是_的变异,短颈的变异是_变异。(3)图说明_的个体能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_的个体被淘汰掉。食物在决定长颈鹿变异个体的生存和淘汰过程中,起到了_作用。(4)从长颈鹿的进化过程看,长颈鹿的变异的方向是 的。而选择则是 。(5)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 , 生存下来, 被淘汰掉,这就是 。【答案】(1)差异(变异); (2)颈长,有利的,不利的; (3)颈长,颈短,选择的 ; (4)不定向 ; 定向; (5)生存斗争,适应者,不适应者,自然选择;(3)图说明颈长的个体能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颈短的个体被淘汰掉。食物在决定长颈鹿变异个体的生存和淘汰过程中,起到了选择的作用。(4)从长颈鹿的进化过程看,环境在决定长颈鹿变异个体的生存和淘汰进化过程中,起到了选择作用。长颈鹿的变异的方向是不定向的。而选择则是定向 。(5)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竞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这就是达尔文提出的自然选择学说。故答案为:(1)差异; (2)颈长; 有利的; 不利的;(3)颈长; 颈短;选择的 ;(4)不定向 ; 定向;(5)生存竞争; 生存; 淘汰; 达尔文; 自然选择;考点: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18有无耳垂是一对相对性状,下表数据是对部分家庭的遗传情况调查,请回答问题 (1)表中第一组家庭的父母都有耳垂,而子女无耳垂,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叫 (2)父母控制耳垂的基因是以 为“桥梁”传给后代(3)根据表中第一组数据,可以推断控制有耳垂性状的基因是 基因(4)若让第二组某个家庭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有耳垂的可能性是 若用d表示显性基因,d表示隐性基因,则第三组父母的基因组成是 或 ;如果第三组家庭中一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有耳垂的几率是 (5)请写出第三组中一对夫妇将控制耳垂基因传给后代的遗传图解【答案】(1)变异(2)生殖细胞(3)显性(4)0;dd;dd;50%(5) (2)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因此父母控制耳垂的基因是以生殖细胞为“桥梁”传给后代(3)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亲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因此根据表中第一组数据,可以推断控制有耳垂性状的基因是显性基因(4)第2组中的父母都无耳垂,说明控制这一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基因;子女成对的基因也只能是隐性基因,无耳垂因此若让第二组某个家庭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有耳垂的可能性是0第3组中的父亲有耳垂,母亲无耳垂,子女中无耳垂个体的基因型是dd,其中一个d一定来自父亲说明父亲有耳垂的基因组成dd,母亲的基因型是dd遗传图解如图;从遗传图解看出,他们所生的每一个孩子有耳垂的几率是1/2(或50%)(5)第三组中一对夫妇将控制耳垂基因传给后代的遗传图解如图:故答案为:(1)变异(2)生殖细胞(3)显性(4)0;dd;dd;50%(5) 考点: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它们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19科学家将男、女体细胞内的染色体进行分析整理,形成了下面的排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l)在人的体细胞内染色体是 存在的(2)根据染色体组成可以判断,甲为 性的染色体组成(3)乙产生的生殖细胞中含有 条染色体(4)若该排序图表示的是电视剧鲜花朵朵中七个女儿父母的染色体组成,假如他们再生一胎,是男孩的可能性为 (5)正常人的染色体数目是相对恒定的,这对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非常重要如果人的细胞中多了或少了一条染色体,都可能导致 【答案】(1)成对;(2)女;(3)23;(4)50%;(5)遗传病 (4)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两条性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若甲、乙是一对夫妇,则甲产生的生殖细胞卵细胞22条+x与乙产生的含有22条+x的精子细胞结合,所生后代的性别表现为女性由于男性可产生数量相等的x精子与y精子,加之它们与卵子结合的机会相等,所以每次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故假如他们再生一胎,是男孩的可能性为50%性别遗传图解如图(5)每种生物体内的染色体数目是一定的人的体细胞中多了或少了一条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