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周考卷(1).doc_第1页
高三语文周考卷(1).doc_第2页
高三语文周考卷(1).doc_第3页
高三语文周考卷(1).doc_第4页
高三语文周考卷(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届高三语文周考卷一、语言知识与应用(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是a剽悍pio 纾祸sh 瘦削xu 靡靡之音mb渐染jin 征辟 b 粳米jn 味同嚼蜡jio c洿池ku 卡壳k 箭镞z 开花结果jid发绺li 妆奁lin 症状zhn 雪泥鸿爪zhu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颤抖/战栗 味同嚼腊 大块朵颐 再接再厉 殒身不恤 恬不知耻 b菲薄/悱恻 珠联璧合 剑拔弩张 有条不紊 郑重其事 矫枉过正 c缬英/挟持 大肆渲染 闪烁其词 出谋划策 杀一儆百 箪食壶桨d纤维/蹁跹 鸩占雀巢 曲意逢迎 无精打采 老生常谈 骁勇善战3.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组是在数字化时代,一个人在精神上能自觉地保持些 也不可量化的、与数字无关的情愫,那真是一种福气,而且,这样的人躲起来,人际间也就不必将一切都加以 了。有时候我们会发现,生活中永远有这样的一种人,人们在意现实的物质享受,在乎外在的形象,不看重内心的 ,只要手里有权,袋里有钱,什么都无所谓。跟这种人谈读书这样的雅事,确实有些 。a不需 衡量 品质 附庸风雅 b不要 权衡 品格 为虎作伥c不想 比较 品性 不伦不类 d不必 量化 品味 对牛弹琴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不文明旅游行为表现了众多游客的浮躁之气和焦虑心理,其产生原因是缺乏对旅行意义的理解、从容淡定的心态和自我约束的修养造成的。 b. 当今,网络阅读、微博阅读等多种阅读方式盛行,但这种碎片化、快餐式阅读的缺陷是显而易见的,因而纸质书的阅读仍需要鼓励和提倡。 c落后的教育机制是制约我国高校教学质量提高的瓶颈,只有突破这一瓶颈,引入竞争机制,才能提高高校办学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学质量。d. 由于微软官方宣布停止对视窗xp系统的服务,虽然原用户的电脑失去了防护仍然能够正常运行,但非常容易遭受到病毒或黑客的网络攻击。二、文言文阅读(选择题每小题3分,翻译10分,共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9题。玄朗先生墓碣 归有光呜呼!世之能自修饰,立功名于世以取富贵,世莫不称述之,若是而以为贤;不知此亦其外焉耳。苟其中有不然,虽暴著于一时,而君子奚取焉!盖昔孔子之门,其持己立身,不以小节而不闲,其论可谓严矣。而于虞仲、夷逸之徒,其人皆放于礼法之外,而孔子未尝不深取之;盖知其存于中者不苟然也。昔吾亡友吴纯甫尝称玄朗先生之为人:厉指平生之知交,而独言玄朗先生有高行,多大节;以其在于隐微幽独之间而不可诵言于人者,此玄朗之所以为贤,而人莫之知也。玄朗姓沈氏,自号玄朗。少有俊才,为文章率意口占而成。与吴纯甫、周于岐同里,并知名;三人者,相善也。于岐宦达,位至大理寺丞;玄朗、纯甫,屡困于乡闱。纯甫晚乃得荐,其后一再试南宫,复不第以没。然二人在学校中,名声籍甚。太末方思道为昆山令,自负海内文学之士;而于玄朗、纯甫深所推奖。然纯甫后益矜奋,治名园,与其徒讲学论文,邑之才俊多归焉。玄朗自放于酒,无日不醉,往往对人皆醉中语也。常持胡饼,独往来山中。或时髽髻裸袒于市,遇不可意,即大骂。家贫,从县令乞贷,令亦笑与之。有郡推官迎延为师,玄朗日与饮酒,不交一言;岁终谢去,瓶罌堆积满庭。督学御史与之有故,檄令读卷;玄朗不屑意,故为妄言却之,御史莫能致也。玄朗于书强记,其后绝不观,而架上书数千卷,指谓纯甫曰:“吾神游其间矣。”玄朗以嘉靖七年二月二十二日卒,年四十有二,有子一人,曰大宗。兄弟皆有文名,葬在邑中马鞍山。沈氏至今有仕者,独玄朗负才气以死,人犹谓之狂生云。嘉靖某年月日,附葬于朱沥原之祖茔。纯甫曰:“我宜为铭。”及纯甫北上,大宗送之浒墅,泣以请。纯甫许以南还竟不果于是大宗以属之予盖又二十年始为之书于墓上此纯甫之意也。呜呼!纯甫其亦可谓深知玄朗者矣。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虽暴著于一时 暴:显露 b. 邑之才俊多归焉 归:返回c.有郡推官迎延为师 延:邀请 d. 大宗以属之予 属:托付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a. 若是而以为贤 若入前为寿b. 三人者,相善也 马之千里者c. 纯甫深所推奖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d. 大宗送之浒墅,泣以请。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吴纯甫认为自己的朋友中只有玄朗先生品德高尚有气节,但因为他是一个喜欢寂静独处的人,所以世人对他的贤德不了解。b玄朗先生一生未入仕途,虽与官员有过交往,但是迷恋饮酒,对权势并不在意,因此,即使是御史想招他来效力都没能做到。c玄朗先生性格狂放,不拘小节,尤其是记忆力超群,他的读书方法奇特,书读过就不再重读,他能神游其间享受读书之乐。d玄朗先生被迁葬到祖坟之时,吴纯甫接受请求给玄朗先生撰写墓碣,但未能写成。之后我接受委托,但过了二十年才写成。8下面文中加波线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纯甫许以南还/竟不果于是/大宗以属之予/盖又二十年始为之/书于墓上/此纯甫之意也b.纯甫许/以南还竟不果/于是大宗以属之/予盖又二十年/始为之书/于墓上此纯甫之意也c.纯甫许/以南还竟不果/于是大宗以属之予盖/又二十年始/为之书于墓上此/纯甫之意也d.纯甫许以南还/竟不果/于是大宗以属之予/盖又二十年/始为之书于墓上/此纯甫之意也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世之能自修饰,立功名于世以取富贵,世莫不称述之。 (2)纯甫晚乃得荐,其后一再试南宫,复不第以没。 (3)玄朗自放于酒,无日不醉,往往对人皆醉中语也。 三、古代诗歌鉴赏与古诗文默写(共14分)10阅读下面两首“咏竹”诗,完成89题。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燮 不用裁为鸣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 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白居易(1)请分别概括两首诗中“竹”的形象特点。(4分) (2)为表现“竹”的形象特点,两首诗中分别采用了不同的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 11.古诗文默写填空(每空1分,共5分)(1)况吾与子 , ,驾一叶之扁舟,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2)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 ,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四、现代文(一般论述类与实用类)阅读(10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214题什么叫做美呢?在一般人看,美是物所固有的。有些人物生来就美,有些人物生来就丑。比如称赞一个美人,你说她像一朵鲜花,决不说她像一只癞虾蟆。这就分明承认鲜花原来是美的,癞虾蟆原来是丑的。说美人是美的,也犹如说她高矮、肥瘦一样,是从娘胎带来的,她的美也是如此,和你看者无关。这种见解并不限于一般人,许多哲学家和科学家也是如此想。 但是这种普遍的见解显然有很大的难点。如果美本来是物的属性,则凡是长眼睛的人应该都可以看到,承认它美,好比一个人的高矮,有尺可量,是高大家就要都说高,是矮大家就要都说矮。但是美的估定就没有一个公认的标准。假如你说一个人美,我说她不美,你用什么方法可以说服我呢?同是一个对象,有人说美,有人说丑,从此可知美本在物之说有些不妥了。 因此,有一派哲学家说美是心的产品。美如何是心的产品,他们的说法却不一致。康德以为美感判断是主观的而却有普遍性,因为人心的构造彼此相同。黑格尔以为美是在个别事物上见出“概念”或理想。比如你觉得峨眉山美,由于它表现“庄严”、“厚重”的概念。托尔斯泰以为美的事物都含有宗教和道德的教训。此外还有许多其它的说法。说法既不一致,就只有都是错误的可能而没有都是不错的可能。大约哲学家们都犯过于相信理智的毛病,艺术的欣赏大半是情感的而不是理智的。在觉得一件事物美时,我们纯凭直觉,并不是在下判断,也不是在从个别事物中见出普遍原理;因为这些都是科学的或实用的活动,而美感并不是科学的或实用的活动。还不仅此。美虽不完全在物却亦非与物无关。你看到峨眉山才觉得庄严、厚重,看到一个小土墩却不能觉得庄严、厚重。从此可知物须先有使人觉得美的可能性,人不能完全凭心灵创造出美来。 依我们看,美不完全在外物,也不完全在人心,它是心物婚媾后所产生的婴儿。美感起源于形象直觉。形象属于物而却不完全属于物,因为无我即无由见出形象;直觉属于我却又不完全属于我,因为无物则直觉无从活动。美之中要有人情也要有物理,二者缺一都不能见出美。拿欣赏古松来说,松的苍翠劲直是物理,清风亮节是人情。从“我”的方面说,古松的形象并非天生自在的,同是一棵古松,千万人所见到的形象就有千万不同,所以每个形象都是每个人凭着人情创造出来的,每个人所见到的古松的形象就是每个人所创造的艺术品,它有艺术品通常所具的个性,它能表现各个人的性情。从“物”的方面说,创造都要有创造者和所创造物,所创造物并非从无中生有,也要有若干材料,这材料也要有创造成美的可能性。 (节选自朱光潜谈美书简,有删改)12从原文看,下列对“美”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般人甚至许多哲学家和科学家认为美是物所固有,此观点有误。b从同一对象有人说是美有人说是丑可知,美本在物之说不甚妥当。c人先能够凭心灵创造出美来,物然后才有使人们觉得美的可能性。d美之中有人情也有物理,因而美是心物相结合之后所产生的结果。13下列各项,不属于“有一派哲学家说美是心的产品”依据的一项是a美感判断是主观的而却有普遍性,因为人心的构造彼此相同。b美是在个别事物上见出概念或理想,如峨眉山美在庄严厚重。c美的事物都含有宗教和道德的教训,这是托尔斯泰的美学观。d我们纯凭直觉感知事物美,美虽不完全在物却亦非与物无关。14月是诗文中常见的意象,王维赋予它清新的美丽,“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李白借月抒写抱负,“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览明月”;柳永对月感慨相思,“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请结合本文中作者的关于美的产生的观点,谈谈这些诗句对月的审美解读是否合理。(4分)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1分)阅读下文,回答第1518题人人襟袖带香归肖复兴去东湖那天,天刚放晴,阳光出奇得好。一连几天成都阴雨绵绵,让东湖一直湿漉漉的,充满湿润的期待。之所以期待,因为它是我国现存唯一一座唐代的园林。我国现存的园林大多是清代的,明代的都少见。东湖在成都北30多公里处的新繁,现在是成都的郊区了,咫尺之遥。我是从东湖后门进去的,遗憾未能先看到前门“唐贤胜迹”的横匾。后门镶在古城墙之中,是后开的,门不大,但有古城墙的衬托,显得古色古香,特别是阴雨的淋漓,使得城墙青苔斑驳,砖石浸润得格外沧桑,没有进门便对里面充满厚重的想象。东湖当年在县衙之东,因之得名,唐时为官居宰相的李德裕在新繁当县令时所建。最早见诸文字是五代孙光宪北梦琐言:“新繁县有东湖,李德裕为宰日所凿。”难得的是千余年的风霜雪雨变化至今整体骨架未动,前后两湖砚湖和万花湖唐代风光依旧,还保留着当初的唐风唐韵。好多人都以为我们的古迹和欧洲不同,欧洲是石头的建筑,而我们则是木头的建筑,所以难以保存。其实,这只是一种误解,关键在于维修和保护。由于东湖历代都有维护和修建,它才得以存活至今而出类拔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清同治年间任新繁知县的一个叫程祥栋的人,自己从薪水里掏出2000贯捐助翻修东湖。我不太弄得清这2000贯到底值多少钱,但看他新修了怀李堂,清湖底的淤泥筑蝠崖,在蝠崖上建青白江亭这样多重项目,应该颇为可观。有意思的是,包括程祥栋在内的历任修建东湖的县太爷都为东湖留下诗文,而不是仅仅动动嘴,实在让我们如今不少发言稿都要秘书代笔的不少县太爷汗颜,更不要说让那些贪官污吏自己掏银子修湖了。之所以这么多朝代的县太爷对东湖情之独钟,在我参观一圈东湖之后,明白了,因为他们都敬重和新繁相关的三个人。一个是唐代的李德裕,一个是北宋的赵汴,一个是南宋的梅挚。他们的官职有大有小,李德裕官至当朝宰相,赵汴时任封疆大吏西川节度使,梅挚只是地方的一个小官。但是,他们都有两个共同的特点,一为官清廉,一为百姓做过实实在在的好事,而不是那种一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贪得无厌者。看来,历朝历代,人们对于当官的要求和期待,就是这样简单明了的两点。你做到了这两点,人们就记住你,做不到,遗臭万年。李德裕是高官,也是诗人,是真正的诗人,全唐诗里收录了他的一百四十余首诗,称赞他“身在大位,手不去书”。他在成都时,平定南诏和吐蕃入侵,让百姓安居乐业,起到重要的作用。有意思的是,如今李德裕的遗迹东湖独存,说明新繁人对他的厚爱。据说,李德裕当年在东湖亲手植下四株柏树,历经千年,一直到民国时期还在。人们特别在古柏前修建了古柏亭。一个军阀手底下的士兵,在古柏的树洞烧纸,把树点燃烧死,新繁人不干了,最后军阀只好把士兵枪毙才平息民愤,足见人们对李德裕的感情。赵汴时任御史,因一身清廉,不畏权贵,被称为“铁面御史”。他任成都州府时,一次路过新繁,看见湔江清澈见底,感慨道:我们当官的,就要像这江水一样保持自己的清白才是!从此,当地人把湔江叫做了青白江,一直叫到了今天。程祥栋在蝠崖上修建了青白江亭,站在那里,青白江一览脚下,那从雪山融化下的雪水汇成的江水,确实是清澄明澈,如练如镜。梅挚是新繁人,一生清清白白为人,认认真真做事,骨头还硬,敢于直言上疏。他写过一篇著名的文章五瘴说,所谓五瘴,是直斥为官的五病:“急征暴敛,剥下奉上,此租赋之瘴也;深文以逞,良恶不白,此刑狱之瘴也;昏晨醉宴,弛废王事,此饮食之瘴也;侵牟民利,以实私储,此货财之瘴也;盛栋姬妾,以娱声色,此惟薄之瘴也。”实在像是句句说给今天的,仿佛有先见之明。他同时还说了这样一句:“有一于此,民怨神怒。”一针见血,更是戳到腰眼儿上。心想,如今我们愿意设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里应该是才对,特别应该让那些为官者到这里看看。其实,梅挚所说的五瘴,历朝历代都存在,贪污腐败,营私舞弊,是所有有良知者的大敌。南宋时就有人将这五瘴说刻在桂林龙隐崖上,清代有人从那里拓印回新繁藏于龙藏寺,光绪年间的新繁知县是一个叫段莹的人,索性将其翻刻于石碑上,立于东湖,让更多的人知道并看见。后人又在东湖西岸专门修三百梅花馆纪念他,不仅因为他姓梅,更取段莹当年翻刻立碑时写过的诗句“精神应与老梅通”之意。一座唐代的古老园林,不仅因为亭台楼阁湖水树木秀丽而令人流连,也不仅因为年代久远硕果仅存而令人怜惜,更因为有这样三位古人的存在而令人景仰。就像舞台上背景雕梁画栋炫目,天幕上日月星辰闪烁,但没有人物出场是无法打动人的。难得的是东湖有这样三个不同凡响的人物让它有了生命,让它不仅有历史的厚度,还充满感情的温度。为了纪念这三位古人,几代后人在怀李堂前特意种植了柏树,在青白江亭前种植了竹林,在古城墙周围遍植梅花,成为了今天的梅岭。柏竹梅,成为了三位贤人的形象的比兴,也使得人们的感情和心情得以抒发。沿东湖,我连转了两圈,雨后的梅花满园绽放,如放翁诗中所说:人人襟袖带香归。(有删改)15根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5分)(1)第段写道“没有进门便对里面充满厚重的想象”,请概括“厚重的想象”的内容。(2分) (2)请简要分析东湖成为我国现存唯一一座唐代的园林的原因。(3分) 16第段引用梅挚的五瘴说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17作者本是写东湖游记,但主要篇幅却记叙了李德裕、赵汴、梅挚的事迹,这样安排的原因是什么?(4分) 18文章以“人人襟袖带香归”为题,这是作者游东湖的感受。读完此文,你嗅到了什么样的香气呢?请谈谈你的感受。(6分) 六、选做题(在19、20、21题中任选两题作答。共12分)19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6分)苏东坡诗曰:“钩帘归乳燕,穴牖出痴蝇。爱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1)请简要说明此诗诗意。(3分) (2)结合所学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的任意一家思想品位此诗。(3分)_ _20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6分)“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这是网上流传很广的一句话,当这句话成为现实时,多少会有一些悲凉。近日,青岛市民张先生与弟弟妹妹相约去爷爷家吃晚饭。吃晚饭时,全家人都围在了桌前,看到儿孙满堂,两位老人自然很高兴,张先生的爷爷一时高兴也喝了点酒。老人屡次想和孙子孙女们交流,但孩子们却并不在意,只顾着低头玩手机,老人开始不高兴了。看大家都不和他说话,老人说了一句:“你们就和手机过吧。”说完之后摔了眼前的一个盘子,生气地回了房。(1)请为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5字)(3分) (2)就此现象谈谈你的看法。(3分) 2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6分)在天山高处,可以看到一个面积很大的天然湖,湖面明净如镜,水清见底。高空的白云和四周的雪峰清晰地倒映在水中,把湖光山色融为晶莹的一体。在这幽静的湖上,唯一活动的东西就是天鹅。天鹅的洁白增添了湖水的明净,天鹅的叫声增添了湖面的幽静。人家说山色多变,而我看事实上湖色也是多变的。你站立高处瞭望湖面,眼前是一片赏心悦目的茫茫碧水,如果你再留意一看,接近你视线的是那闪闪的粼光,像千万条银鱼在游动,而远处平展如镜。湖色越远越深,由近到远,是银白、淡蓝、深青、墨绿,非常分明。(1)请用简要的文字概括天鹅湖的特点(3分) (2)读了这段文字,你有什么感想?(3分) 七、作文(60分)2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60分)时近中秋,一场冷雨过后,天色已近黄昏。路边的老榆树上,数只麻雀正梳理着有些潮湿的羽毛,神情悠然而专注,它们在枝上鸣唱,任寒暑易节,春秋暗换天空,随风而动的灰色云层下,几只燕子忙着在捕食。过不了多久,它们就要飞往南方了,要用羽翼去追求梦想,丈量天下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认真回想上学期的作文审题指导,本次作文训练重点在审题,安排的审题也有一点难度)2015届高三语文周考卷(2)答卷题号123456781213答案9.(1) (2) (3) 10.(1) (2) 11.(1) (2) 14 15.(1) (2) 16.(1) (2) 17. 18. 19.(20、21)(1) (2) 19.(20、21)(1) (2) 2015届高三语文周考卷(1)答案1b(a靡靡之音m,c洿池w,d雪泥鸿爪zho)2b(a、味同嚼蜡、大快朵颐 c、撷英、箪食壶浆 d、鸠占鹊巢)3d(“不必”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与后面的“不可”构成递进关系。“不需”表示禁止和劝阻,“不想”指不料、没想到。第二个空处,“衡量”“权衡”有“考虑”“斟酌”的意思,“比较”只侧重于比。而“量化”指可以用数量来衡量,这里用“量化”更好。第三个空处,“品味”泛指人或事物的品质、水平,可与前面的“内心”搭配。“品质”之人的行为、作风上所表现的思想、认识、品性等的本质,“品性”指品质性格。第四个空,“对牛弹琴”比喻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对外行人说内行话。“附庸风雅”是指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名士,从事有关文化的活动。“为虎作伥”是比喻做恶人的帮凶,帮助恶人做坏事。“不伦不类”是形容不成样子或不规范。)4.c(a“原因是造成的”项杂糅, b项不合事理,应是“提倡和鼓励”,d)5.b 6c 7. d 8.d9.(1)世上那些能加强自我品德修养,并在世上建立功名来取得富贵的人,世人没有不称颂他们的。(3分。“修饰”1分;“称述”1分;语句通顺1分)(2)吴纯甫晚年才得以被推荐。这之后又多次在南宫参加考试,又都没有考中,就这样一直到辞世。(4分。“一再”1分;“没”1分;被动句式1分;语句通顺1分)(3)玄朗先生用饮酒来放纵自己,没有一天不喝醉,应对别人的话常常都是醉话。(3分。“放”1分;“对”1分;语句通顺1分)10.(1)第一首:顽强坚劲、坚定执着。(2分。意思对,即可得分)第二首:卓然不群,傲视风雪。(2分。意思对,即可得分)(2)第一首:拟人。将“竹”人格化,赋予它“咬”的动作及人的情态(坚劲、任尔)。通过拟人,突出竹的特点。(2分。意思对,即可得分)第二首:对比。全诗有三个词非常关键,“不用”,“不须”,“留向”,前两个词所表达的情感倾向和价值观念与后一个词所表达的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竹的特点。(2分。意思对,即可得分)11.(1)渔樵于江渚之上 侣鱼虾而友麋鹿 举匏樽以相属(2)未尝不临文嗟悼 齐彭殇为妄作12.c(错在“先”与“然后”,据第三段“从此可知物须先有使人觉得美的可能性,人不能完全凭心灵创造出美来”可知)13.d(a项是康德的观点,b项是黑格尔的观点,c项属于托尔斯泰的观点,它们都主张美是心的产物,所以是“美是心的产品”的依据。d项是作者的分析,认为美感是直觉、与物有关,所以不属于依据)14.合理。因为美的产生是人情与物理结合所产生的。月亮的明亮皎洁是它的物理,而千万人所见到的形象就有千万不同,所以每个形象都是每个人凭着人情创造出来的,每个人所见到的月亮的形象就是每个人所创造的艺术品,它有艺术品通常所具的个性,它能表现各个人的性情。王维崇尚恬静淡泊的田园生活,他眼里的月就清新美丽;李白对现实强烈不满,既而转向万里长空,高悬的明月就成了他远大抱负的见证者;柳永满腔离愁,月在他眼里即便再圆满也只能是残月了。(能找出文中作者的观点来解释得2分,简单分析各句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