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复习方略】高考政治第一轮总复习 2.4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课时提升作业(含高考模拟题)新人教版必修3(1).doc_第1页
【全程复习方略】高考政治第一轮总复习 2.4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课时提升作业(含高考模拟题)新人教版必修3(1).doc_第2页
【全程复习方略】高考政治第一轮总复习 2.4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课时提升作业(含高考模拟题)新人教版必修3(1).doc_第3页
【全程复习方略】高考政治第一轮总复习 2.4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课时提升作业(含高考模拟题)新人教版必修3(1).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程复习方略】2015届高考政治第一轮总复习 2.4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课时提升作业(含2014年高考模拟题)新人教版必修3(30分钟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有人主张,传统民俗节日应考虑恢复一些对现代有积极作用的古俗,还应扩充其新的内涵。如在春节宣传一些振兴中华文化的内容;在清明节提倡植树来缅怀亲人与先烈;在中秋节宣传和谐团圆;在重阳节宣传敬老爱幼等。下列对上述主张的价值判断正确的是()a.错误,因为传统文化有相对稳定性,应保持不变b.错误,因为传统文化有鲜明的民族性,扩充其内涵就是否定其民族性c.正确,因为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只有因时而变,才能促进社会与人的发展d.正确,因为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只有彻底改变,才能促进社会与人的发展【解析】选c。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作用。在社会发展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政治的变化,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故选c项。2.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法律的形式加强对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传统文艺、传统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我国之所以要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是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维系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我国民族身份和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彰显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印证了人类文明的演进和趋同的历史趋势a.b.c.d.【解析】选b。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因为文化遗产的重要作用以及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正确。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错误;“趋同”观点错误。【知识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遗产,是相对于有形遗产,即可传承的物质遗产而言的概念,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截至2011年,我国共有昆曲、古琴艺术等29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羌年、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等7个项目入选“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世界上入选项目最多的国家。3.(2014玉溪模拟)孔子的儒家思想作为中国漫长封建统治的主导思想,在今天仍有广泛的影响。儒家思想的广泛传播、广泛影响与孔子设立私学、广收门徒有关,这是因为()教育是文化发展、创新的根本途径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和创造的特定功能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儒家思想本身就是教育思想a.b.c.d.【解析】选b。本题考查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文化发展、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社会实践,不是教育,故排除。儒家思想本身就是教育思想的说法是不科学的,排除。表述正确,且构成儒家思想广泛传播的原因。故b当选。【加固训练】(2014杭州模拟)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教育工作方针。该方针旨在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国家之所以重视教育主要是因为()教育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发展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a.b.c.d.【解析】选b。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所以我们要重视教育的作用,选b。错误,教育不是一种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错误,培育“四有”公民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4.古代有位画家对摹仿他的人说:“纵横似某家,亦食某家残羹耳我之为我,自有我在。”另一位大师也这样告诫他的学生:“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从文化上,两位大师都主张()a.学习文化要区别不同对象b.要重视文化对社会实践发展的推动作用c.只要继承就能实现创新d.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和创新才有生命力【解析】选d。本题考查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两位大师都主张坚持文化创新,选d项;a项与材料无关;b项与材料无关,且忽视了文化作用的双重性;c项观点错误。5.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概,曾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安身立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对我们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富有启迪意义。这说明()传统文化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先进的现代文化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弘扬传统文化就能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我们要善于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a.b.c.d.【解析】选b。本题考查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只有优秀的传统文化才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才对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故表述错误,不能入选。孟子思想的作用体现了。6.(能力挑战题)2013年4月1日正式实施的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对“百戏之祖”的昆曲、口口相传的吴歌、雄浑古朴的紫砂壶、憨态可掬的惠山泥人、精美绝伦的南京云锦、淡雅素净的南通蓝印花布等各具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作出了针对性的规定。这启示我们()a.要发挥文化对人具有深远持久影响的作用b.要发挥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c.要对传统文化加以甄别、改造、剔除d.要坚持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解析】选d。制定地方法规保护优秀文化遗产,说明应该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d项正确。a、c两项材料未体现;并非所有文化都对社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b项错误。二、非选择题(共26分)7.(2013江苏单科)城镇化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中国。今天,中国的城镇人口已经超过了农村人口,“农耕社会,乡土中国”逐渐转变为“工业社会,城市中国”。城镇化加快了中国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一个全新的城市文明时代似乎正在悄然到来。在城镇化的浪潮中,大批村庄被合并,许多富有特色的传统村落不断消失。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描绘的那种“一片冬麦,一片高粱,十里荷塘,十里果香”的田园景象日益不再。有人伤感地说:“不要问我从哪里来,因为我已经没有故乡。”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有人会对乡村的衰落感到惋惜。【解析】首先要从乡村入手,把乡村与乡村中蕴含的文化联系起来,然后从乡村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以及乡村文化的作用角度分析,乡村文化的作用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