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金榜】(通用版)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人文地理》第五、六章单元评估检测(1).doc_第1页
【世纪金榜】(通用版)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人文地理》第五、六章单元评估检测(1).doc_第2页
【世纪金榜】(通用版)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人文地理》第五、六章单元评估检测(1).doc_第3页
【世纪金榜】(通用版)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人文地理》第五、六章单元评估检测(1).doc_第4页
【世纪金榜】(通用版)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人文地理》第五、六章单元评估检测(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六章(45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4无锡模拟)2012年12月26日,京广高铁正式开通运营。读某日高铁与航空运输比较表,回答1、2题。区间及距离最低票价(元)运行时间高铁(二等座)航空(经济舱)高铁航空北京石家庄277 km129全价:500+1206折:300+1201:200:40北京郑州695 km310全价:690+1205.9折:410+1202:301:30北京武汉1 100 km522全价:1080 +1802.9折:320+1804:292:10北京广州2 200 km865全价:1 700+1807折:1 190 +1807:593:151.从材料中分析可知,四个区间中高铁与航空运输竞争最激烈的是()a.北京石家庄b.北京郑州c.北京武汉d.北京广州2.下列关于高铁和航空运输比较,说法正确的是()a.高铁因速度优势,在短距离运输中占优势b.因航空运输价格高,长距离受高铁影响较大c.航空运输因速度快,在长距离运输中优势明显d.高铁与航空运输互补,互不干扰(2014邯郸模拟)沪昆客运专线是我国东西向线路里程最长、影响范围大、经过省份最多的高速铁路,项目途经上海、杭州、南昌、长沙、贵阳、昆明6座省会城市及直辖市。沪杭段已于2010年通车,全线预计于2015年建成通车。读下图,回答3、4题。3.沪昆客运专线云南、贵州境内单位里程造价相对较高,主要原因是()a.山河相间,断层发育b.土质疏松,地基不牢c.河湖众多,桥梁比重大d.地形崎岖,多溶洞暗河4.下列关于沪昆客运专线建成后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减轻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的运输压力完善铁路布局,活跃整个铁路网缩短了西南地区与“长三角”的时空距离提高了我国西南地区水电的输送能力a.b.c.d.读广州市轨道交通30分钟等时线图(阴影部分表示以公园前、体育西为中心乘坐轨道交通30分钟覆盖范围),回答5、6题。5.由图中信息可知,今后广州城市空间()a.向东、向南扩张b.向西、向北扩张c.呈同心圆状扩张d.由“单中心”到“双核”转换6.广州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将()提高沿线地区房价促进跨城居住就业增加运输成本加剧环境污染a.b.c.d.(2013通州模拟)下图是我国东南丘陵地区某地生态农业示意图,读图回答79题。7.图中分别表示的是()a.沼气池、市场、农田、农户b.市场、农田、沼气池、农户c.农户、沼气池、市场、农田d.市场、沼气池、农户、农田8.当地发展生态农业解决的主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河流污染a.b.c.d.9.该地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压缩生产规模b.倡导循环经济c.减少资源开发d.退耕还草(能力挑战题)(2014温州模拟)低碳经济具有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环境友好的突出特点,读2012年中国省级行政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分类图,完成10、11题。10.关于我国省级行政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省际差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吉林高于河北b.山西高于河南c.青海高于甘肃d.安徽高于湖南11.我国东南沿海低碳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产业结构轻型化b.劳动力资源丰富c.森林覆盖度较高d.离国际市场较近二、非选择题(共56分)12.(2013太原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30分)2012年9月25日,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交付海军,开始正式服役。下图为我国大连港位置图。(1)大连港对大连及东北地区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大连港发展的有利条件。(2)简述图中大连港海底隧道建设的重大意义。(3)简要说明该海底隧道建设对地质方面的要求。13.(能力挑战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6分)材料一长江流域每年土壤侵蚀量高达22.4亿吨,因此长江有变成另一条“黄河”的危险。国家从1989年起,大力建设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全面治理长江。“千湖之省”湖北,现存湖泊面积为2 438.6平方千米,仅为20世纪50年代的34%。材料二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分布略图和武汉局部地区河流、湖泊分布示意图。(1)分析湖北省湖泊面积减小产生的影响。(2)武汉市开展“以水治水,引江入湖、江湖连通”的试验,即从汉江引水入汉阳的龙阳湖、墨水湖、三角湖和南太子湖,然后流入长江。分析这种方案的优点。(3)分析长江防护林体系建设集中在中上游地区的自然原因。答案解析1、2.【解析】1选c,2选c。第1题,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在运行时间方面高铁无法与航空竞争,但在票价方面,北京-武汉的最低票价高铁与航空最接近,因而在该区间两类交通运输方式的竞争最激烈。第2题,高铁因票价优势,在短途和中长距离运输中占优势;航空运输因速度优势,在长距离运输中占优势明显。3、4.【解析】3选d,4选b。第3题,云南、贵州境内石灰岩广布,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崎岖不平,多溶洞暗河,施工难度大,单位距离造价成本高。第4题,沪昆客运专线建成后,能完善铁路布局,活跃整个铁路网;同时能减轻起点与终点一致的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的运输压力,缩短西南地区与“长三角”的时空距离;水电是通过架设电网输送,不是通过铁路输送。【误区警示】山河相间不是云贵地区的地形特点云南与贵州境内的主要地形区为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崎岖不平;山河相间为我国横断山区的地形特点,横断山区位于云南、四川与西藏和青海的交界地带。5、6.【解析】5选a,6选a。第5题,由图中可知,轨道交通30分钟覆盖范围向东、向南最远,因此受其影响,城市空间将向这些方向扩展;城市空间扩张受交通影响是不均衡的,呈指状、串珠状。第6题,广州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必然能促进人员流动、加强区域联系,从而带动沿线房价的上升。【加固训练】(2013韶关二模)下图为武汉轨道交通(包括轻轨和地铁)分布图,影响武汉轨道交通走向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起伏b.河流流向c.历史文化d.城市布局【解析】选d。为了方便人们出行,轨道交通要分布于城市人口密集区,因而影响武汉轨道交通走向的主要因素是城市布局。79.【解析】7选d,8选c,9选b。第7题,果园、养殖场等都向提供原料,由此可判断出为沼气池;果园的产品提供给,而又为沼气池提供原料,因而其为农户;果园的产品也提供给(市场);最后可知为农田。第8题,当地发展生态农业可为农户提供能源,减少了对植被的破坏,有利于减轻水土流失;养殖场、农户等产生的废弃物作为沼气池的原料,减轻了废弃物对河流等水体的污染。第9题,从图示内容可以判断出该地的资源得到了循环利用,其生产模式属于循环经济。10、11.【解析】10选c,11选a。第10题,结合图例可判断出吉林和河北都为相对高碳区;山西为高碳区,河南为相对高碳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山西低于河南;青海为相对低碳区,甘肃为相对高碳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青海高于甘肃;安徽为相对高碳区,湖南为相对低碳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安徽低于湖南。第11题,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第三产业和高科技工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高,能耗小,因而形成了低碳区。12.【解析】第(1)题,结合图示内容,从港口发展的陆域、水域、腹地、城市依托等条件进行分析即可。第(2)题,大连港海底隧道建设完善了大连市的交通网,缩短了市区与开发区的距离;同时促进了开发区以及整个大连市区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第(3)题,从地质因素看,隧道建设要求地质稳固,尽量避开断层等地壳活跃地带。答案:(1)港阔水深,海湾内风浪小,终年不冻;港口经济腹地宽广;港口配套的铁路、公路和其他基础设施完善;以大连市为依托。(2)完善城市交通运输网;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就业机会;缩短了大连市区与开发区的距离;促进开发区经济的发展。(3)区域内地壳比较稳定;尽量避开断层等地质构造。【素材链接】海底隧道的修建方法(1)钻爆法。主要用钻眼爆破方法开挖断面修筑隧道及地下工程的施工方法。用钻爆法施工时,将整个断面分部开挖至设计轮廓,并随之修筑衬砌。(2)沉管法。沉管法是在水底建筑隧道的一种施工方法。沉管隧道就是将若干个预制段分别浮运到海面(河面)现场,并一个接一个地沉放安装在已疏浚好的基槽内,以此方法修建的水下隧道。(3)掘进机法。掘进机法是挖掘隧道、巷道及其他地下空间的一种方法。该方法是用特制的大型切削设备,将岩石剪切挤压破碎,然后,通过配套的运输设备将碎石运出。(4)盾构法。盾构法是暗挖法施工中的一种全机械化施工方法,它是将盾构机械在地中推进,通过盾构外壳和管片支承四周围岩防止发生往隧道内的坍塌,同时在开挖面前方用切削装置进行土体开挖,通过出土机械运出洞外,靠千斤顶在后部加压顶进,并拼装预制混凝土管片,形成隧道结构的一种机械化施工方法。13.【解析】第(1)题,结合整体性原理分析,湖泊面积减小对气候、水文、生物等要素影响较大。第(2)题,“以水治水,引江入湖、江湖连通”试验有利于河、湖水的交换,对水质、水体的自净能力都有一定影响。第(3)题,长江中上游地区建防护林的原因主要从气候、地形、水文、植被等方面分析。答案:(1)湖泊面积减小,局部地区水汽减少,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增大;湖泊面积减小导致湖泊对洪水的调蓄作用减弱,夏季易发生洪涝灾害;湖泊面积减小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2)利于河、湖水交换和改善水质,防止湖水出现富营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